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13|回复: 0

永新人:我们应当从希腊债务危机中吸取什么教训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6 07: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希腊债务危机是一个热门话题。我们的新闻联播每天都播,铁的事实再一次证明,风景这边独好。

  刚才在网上看到最新新闻,希腊债务公投结束了,30%的选票统计结果是:希腊人对欧盟说NO!也就是否定欧盟的救助方案。希腊的危机加重了!

  希腊问题在我们这儿也引起一些街谈巷议。那天几个朋友在我这里喝茶,海阔天空神侃。做官的朋友说希腊危机说明民粹主义破产了。我们也应当检讨一下以民为本的界限,不能什么都依老百姓的要求,满足老百姓的愿望。但白丁朋友反驳,认为我们当前的实际是民生不足,官生有余。应当下大力气限制官生,扩大民生。

  本老头是主人,不便选边站队。当火药味有点浓的时候,就叫大家喝茶喝茶,但内心还是倾向后者。

  趁着今日没事,本老头把自己的思绪整理一下,晒在这里,请朋友们批评。

  啥叫民粹主义?俺得先查一下。网上说,民粹主义是19世纪俄国兴起的一股社会思潮,其主张就是极端强调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所有政治运动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终来源。说白了,就是一切由老百姓说了算,平民专政。与之相对立的是精英威权,就是少数精英分子说了算。

  希腊债务危机是个什么状况呢?也在这里介绍一下。

  希腊政府现在欠了大概3000亿欧元的外债,加上企业和银行的债务,总共接近5000亿欧元。希腊1081万人口,人均将近5万欧元的外债。5万欧元是啥概念?就是大约人民币50万!

  希腊的这些外债是怎么欠下的呢?简单地说,就是政府为了满足选民的胃口拼命借钱给老百姓搞福利。有一组数据可以反映这个情况。该国公务员的平均年薪7万欧元,而德国只有5.5万欧元;希腊人的退休年龄是61岁,而其他欧洲国家普遍为65至67岁;希腊退休工人拿到的钱是上班时候工资的96%,比德国退休工人能拿到的钱多两倍。总理齐普拉斯上台时还允诺,全国可以免费用电,大家可以拿750欧元的最低工资(持有260亿希腊债权的西班牙,最低工资也只有650欧)。

  因此可以说,希腊的危机的确是民粹主义政策造成的。希腊猪也就是这样养成的。

  不过,本老头觉得要是这样解读希腊危机,从而主张收紧我们这里的民生政策,就错了。

  世界上的事情,中庸为好,过头与不及都不好,要调整。

  我们的民生政策是过头了呢,还是不及?显然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每年有十几万亿的财政收入,去年人均GDP达到7485美元,但在医疗、教育、住房、养老和社会救助方面的投入非常不足。以教育为例,1993年《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提出教育投入要达到GDP的4%。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早就达到了这个指标。我们国家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指标迟迟没有实现。二十年之后还没有实现。直到最近,我们的教育部长骄傲地预测,说今年可以达到这个要求了。再看看贫困落后地区人民的衣食住行,看看最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就知道我们的民生水平与我国的经济实力很不相称,对人民欠账太多了。

  与此相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的国家很富裕,各级政府很气派,大小官员很潇洒,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一直领先世界各国。这就是民生不足,官生有余。

  民生投入不足带来一连串的问题。

  首先是社会矛盾的激化。这些年为什么到处有火药桶?为什么许多人像炸药一样一点就着?追根溯源背后多半有经济的原因。有些人穷困潦倒,觉得活不下去了,于是就想把锅砸烂大家都吃不成。一个社会如果一直有一个穷困潦倒的群体,一个很大的这样的群体,这个社会就不会安全。人类社会不是丛林,它应当有一种文明,可以让每个人都可以有尊严的生活,尽管他没有劳动能力,或者没有劳动意愿,也可以正常滴活下去。我们应当从丛林中走出来,建立这样的文明。

  民生投入不足还会使社会创新能力下降。看看我们这个社会,年轻人都被许多大山压着,房子车子妻子儿子还有老子,每个“子”都是沉重的负担。他只有奔钱而去,什么能赚钱就干什么,什么来钱快就干什么。全社会都这样干,大家都危机重重急功近利,创新的意愿与激情就没了。一个社会没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大家就会像狼一样东奔西突,不仅危险而且没有前途。

  民生投入不足还会掣肘经济的良性发展。我们一直讲科学发展,但好像一直停留在讲的层面。经济上的科学发展照理应是内需推动,外贸的发展也是为了内需的满足,但我们一直致力于投资拉动和对外出口,内需这一块退居其次。其结果是外汇储备奇高,国家很有钱,而老百姓相对贫困。老百姓购买力低,国际上一有风吹草动,经济就下滑。扩大民生投入,提高老百姓的购买力,实际不仅惠民生,而且惠国家。

  有些朋友认为我们国家不会发生民粹主义的问题,一切都在政府的牢牢掌握之中,所以,民众的意愿要考虑,但仅供参考。这样的观念不是个别。如今各级领导都说惠民生,其实有点恩施的意思。既是恩施,就可以施,也可以不施,既可以多施,也可以少施。眼下希腊因为老百姓要多了发生危机,有些朋友就似乎找到了理论根据,主张先强国,再富民,没有国哪有家?

  这样的价值观其实是很有危害的。须知民众的福利过头会造成国家危机,但福利不足会造成更重的国家危机。

  我们应当从希腊债务危机中吸取什么教训呢?答案不言而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5 05:42 , Processed in 0.09377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