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07|回复: 0

蔡定创:新股民4400点入市如何避免被割“韭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27 11: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人说,新入市的股民就是“新韭菜”,割了一茬又长一茬。这的确是中国股市历史以来的事实。我估计在本次行情中可能发生得将会更加惨烈。

  为什么会这样?这应该从当前股市的普遍舆论环境与已经形成习惯的炒作思维方式有关。

  中国股市从2008年来经历过惨烈的巨量下跌,同时这期间股市掠夺式的圈钱,大资金纷纷逃出股市而进入房地产炒作,股市维持资金量日益恶化。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层在开中小板后又于2009年开创业板。其时,在场的券商与公募基金,为保证新股发行;同时,与过去国有股发行不同的是,创业板公司都是私人公司,通过,通过审批与发行,发行前突击入股等环节,都是谋取利益。因此,高价发行,打新股炒新股成为当时在场机构唯一的谋利方式。因此,由于公募基金与发行券商是父子关系,虽然当初几经改革与修改新股发行制度,但都是表面上的做文章,其利益后门始终,并且至今仍然是存在的。这样,在创业板开之初,就普遍地发行市盈率80倍以上,100多倍的也不鲜见。后来强行将发行市盈率压至50几倍,也只是表面上的,只是将发行利益转移给打新炒新空间,打新炒新空间就更大一些,由此又形成打新炒新潮。

  发行券商与公募基金的此一行为,是中国股市生态环境下的特有行为,是中国股市制度机制下的产物。关于这一点,笔者在过去几年中已有不下数十篇文章进行过分析,这里就不重复这些阴暗面。

  因为任何股市行为都是以逐利为目标。创业板能给发行券商与公募基金带来巨大的利益,由于股市中的投资与炒作资金严重的不足,当股市中唯一的主力资金就不断地退出主板时,反映主板的上证指数只有不断地下跌,特别是银行股,跌到4倍市盈率,0.8倍市净率时,仍不见有止跌之势。因为创业板发行越来越大,公募基金的钱只有从主板市场不断地退出来。所有的小散股民,持有任何主板市场上股票,包括银行股,市值都在源源不断地下跌,也只有跟着公募基金去炒作创业板。越小市值越好。而炒作创业板股票,对公募基金来说,不仅仅是有通过配合发行谋利这一方面好处,还有因为上证指数下跌,而持有创业板这些小市值股票,只有几家基金合作持有达到控盘的目的,就可以保证市值不跌。这在一个主板上证指数源源不断下跌的股市中,基金就可以跑赢大盘,而获得更多基民基金入市,基金经理也可因为基金规模增大而获得更多的提成(基金经济以规模提成,与业绩无关,是中国基金制度机制癌症产生的原因之一),这就是中国股市当时基金业界有名的“抱团取暖”。

  可惜的是,创业板发行已经6个年头了,这6年来不仅没有像一些无良心的股评家所说的那样出现微软,绝大多数股票业绩增长每况愈下,一年不如一年。一方面股价通过控盘而不断地炒高,而业绩却在不断地下降,虽然年年十送十,这不过是数字游戏,业绩不增长反面下降,这就造成创业板股票的市盈率不断上升。早年发行的创业板股票,发行市盈率50-80倍,经过几年虽然从不分红,只是年年10送10地送股,将股价降下来,由于业绩不断下降,市盈率却越来越高,100倍以上,几百倍的比比皆是。笔者前几天所举倒的中国股市第一高价股全通教育,市盈率800多倍,而2015年第一季度业绩已经开始负增长(-22%)。据李大霄的统计,4400点为例,以沪深300之外的2368家公司(都是小市值),它的股期静态回报要270年,要13.5代人才能完成回本的重任。

  而主板市场银行股,2014年跌到4倍市盈率,0.8倍市净率时是什么意思?就是一元钱的净资产的银行股票,只股市价格只卖8毛钱,比净资产还低2毛钱,而这一元净资产银行股年净利润分红为2毛钱,所购入的股票,只用4年就可收回全部投资。

  上述这些难道券商、公募基金经理们不知道,而且持有这些高倍市盈率股票更巨大的风险还在后面,管理层越来越快的发行、注册而来的巨量创业板股票发行越来越多,三年后所面临的上市公司原创发行人股票解禁抛售,发行人跑等等,都使得创业板股票成为烫手的山芋。其价格泡沫必然会破灭,就看是在公募基金手中还是在小散户手中。如果在小散户手中破灭,就会加速来到,如果在公基的中,那就仍可能维持较长时间。

  为什么放着如此高投资价值的股票不买,而都要去追百倍市盈率的创业板?经过7年的股市巨幅下跌与创业板的制度机制所强制的股市利益行为导向,只有跟着券商与公募基金坐庄的创业板、小市值股票走,只有这些股票才有差价可赚,才可能在股市中赚钱,此已经形成巨大的股民思维惯性。此种思维甚至通过发行券商与公募基金用利益导向形成一种强大的制约力量,来规范每个小股民股市行为。

  因此,上面的危险公募基金经理未真的担什么心。首先,公募基金再亏与基金经理的收入无关,他们是拿规模提成。其次,没有人的股票,反复拉高上涨再配合十送12(全通教育2014年才4毛多的业绩就是搞10送12股的)搞几年,到时候再搞几个巨幅下跌抢反弹,新入市的新股民在券商与公募基金所营造的中国股抄作思维规范下,很少有能逃出这种陷阱。

  新入市的股民要避免变成任人宰割的“新韭菜”,应该怎么做功课?

  新股民与老股民有几点不同:1、老股民有不少经验丰富,有一定的与庄家斗的经验,通过看盘能识别一些操盘的手法,一定程度上可陪庄家玩;2、老股民在与庄家玩创业板时,也有倍数的获利,继续陪同庄家玩玩也有资本。因为,当控盘庄股出不了货时,只有反复拉高,而散户资金小而灵活快速,老股民也并非斗不过庄家。过去的很多庄股也都有不少无法逃庄而失败的先例。而本次公募基金集体做庄创业板,控盘之高前所未有。公募基金集体逃庄是不可能的,这就决定创业只有反复拉高、反复创新高,此为经验丰富的老股民杀庄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但一旦有新股民参与,个别基金就可能逃庄成功,新股民就必然成为被割的韭菜被宰的羔羊。

  4000点以上入市的新股民,也包括购买公募基金的新基民(千万别看到基金份额值的虚高,到时为几百倍市盈率股票买单其实是公募基金的基民而不是基金经理,基金经理早就赚得盘钵满),不要去看人家赚多少,心态要正,资金风险管理第一,老老实实做价值投资,购入风险系数低的股票。从长远来说,说不定反而成为最大的赢家。

  深沪股市还有没有可投资的股票?当然有!由于股市最大体量的公募基金都去做创业板,银行股几年来成为惨遭抛弃的对象。虽然股市上涨以来银行股已上涨了80%,但至今银行股市盈率仍在7倍左右,而业绩增长上市以来一直都是以平均30%增长率而增长。有些人说因为中国产能过剩,坏账率增加将会引起银行业绩下降。

  的确,制造业产能过剩,银行股可能会引起银行坏账增加。但是,根据笔者正在出版中的《信用价值论》中创新的货币需求理论证明,产能过剩时期由于货币需求增加,反而会引起银行业绩上升,与可能上升的坏账两相抵,银行股业绩并不一定下降。

  但银行业与制造业相比,由于制造业必须向银行贷款才能正常运行,当由于产能过剩而引起制造业利润为零时,制造业仍可向银行上付利息,因此虽然制造业无得利润,银行股利润由于货币需求增加而反而增加,只有制造业企业倒闭,才会影响到银行业绩,但只是下降而已,要知道此时的制造业企业已经倒闭。很多人都不懂得,在当代经济产能过剩后,也就进到金融垄断时代,此时的金融股的获利能力一定是高于制造业股票的。像发达国家股市中的大盘金融股与制造业的股票的整体业绩也都是不可比的。这里说大盘的银行股是指四大国有银行与北京银行、浦发银行等城商行,不是指将要成立的那些小微私人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情况的小银行倒闭风险仍然是十分高的。中国的国有银行垄断性很高,即使利率今后市场化了,由于制造业大国地位与可高速发展最少还有三十年,金融股业绩高增长仍可保持三十年。这就是说,在产能过剩的发展阶段里,由于金融相对制造业来说始终处于有利的地位,处于垄断地位的金融股的业绩,不管怎么情况都一定会好于制造业。为什么现在叫金融垄断(还有垄断金融,有关定义与理论描述,详见《信用价值论》预计2015年5月底开始发行),这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凡是读过蔡定创的《双轮经济》与《货币迷局》的读者,都会懂得资金投资的选择规律。选择股市还是选择实体经济投资,股民是依据存款利息(在国债市场充分的条件下是依据国债利息),企业是依据贷款利息作为边际利润率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

  在当前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情况下,我们是可以计算出银行股无风险投资收益(2014年货币政策实际上是收紧,民间贷款利息远高于银行利率就是证明)。计算公式如下:

  以贷款利息5.6%为计算:

  1÷0.056=17.85

  这个公式计算说明什么?说明在宽松的货币政策条件下,如果企业从银行贷款投资股市,无风险利率支持股票17倍的市盈率;或者说,如果从银行贷款购买股票,可无风险购入17倍以下市盈率的股票。而当前银行股平均市盈率不足8倍,以8倍计,相当于1元钱年获利12.5%,如果从银行贷款来购买银行股,静态可获利:

  0.125-0.056=0.069

  这是无风险利率。也就是说,当有条件从银行贷款购买银行股时,无风险利润是6.9%远高于当前投资制造业的利润率(包括创业板的平均增长率)。

  如果以银行业在新常态下年增长率假如下降到18%(过去年代里约30%至35%)计算,则:

  0.125×(1 0.18)-0.056=0.0915

  支持银行股无风险收益21倍市盈率。

  也就是说,在当前8倍市盈率条件下,如果银行贷款年无风险收益率为9.15%。

  如此巨大的无风险收益,必然会导致有条件贷款的企业从银行贷款来购入银行股获取无风险利润。这也是当前股民融资8.6%利息时融资不断地增加,以致证监会采用封顶措施,导致股民已经无法再获融资,转而伞型融资(年息8.7%)又提高门槛。在当前一般企业仍无法从银行任意贷款时,银行自身必然会意识到股市的这一巨大无风险获利渠道。如果银行自身贷款是无法限制的,如果通过理财渠道贷款购买银行股,虽然目前资金对制造业来说仍然是属于紧缺,货币政策偏紧,但仍然是无法阻止银行资金流向股市购买银行股。因此,银行股从目前以8倍市盈率来说仍是有着巨大的投资价值。以银行股静态无风险投资价值17倍市盈率计算,也有一倍以上的收益。如果以动态无风险投资收益计算,会有约2倍左右的收益。

  新股民如果懂得这些,不要眼红短期创业板的时不时的涨停板、不为别人赚钱与股评家的各种引诱所惑,老老实实做价值投资,做足功课,以自己的知识赚钱,当前4400点入市,只有购入7倍左右市盈率的银行股做价值投资,不要为短期的涨跌波动所动,进进出出炒差价,同样也能赚到无风险的利润,不会成为庄家任割的韭菜,砧板上的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4 20:51 , Processed in 0.10943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