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33|回复: 2

清湖渔夫:雇佣关系、劳动力资本化和就业通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2 19: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雇佣关系、劳动力资本化和就业通论(上)

清湖渔夫

  内容提要:劳动力商品化亦即资本化。雇佣关系形成存在三个前提。雇佣关系的形成和完结是资本与劳动者之间的一组相向行动。对劳动过程的定价权掌握在资本手中,由此产生企业的管理活动。工资和薪酬仅仅是雇佣关系内容中的一个方面,而且以雇佣关系内涵的不同而彼此不同质。集体谈判与交易是企业与劳动者多主体之间的雇佣关系簇。在资本主导的市场体系中,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的矛盾冲突形式在资本对劳动进行社会性投机的过程中展开,在现实表现上也就是“工资与价格的螺旋”。劳动者就业和资本就业都是以资本循环为背景的。在在资本主导的市场体系中,劳动者本身被异化成工具。

  正文

  迄今为止,在西方经济学的工资与薪酬理论领域,仍然是学派芜杂,众说纷纭;诸多的理论学说犹如摸象的盲人对大象的描述一般,各执一词,顾此失彼。这就必然导致在理解工资和薪酬问题上的实用主义做法,针对不同的现象使用不同的理论解释;结果是要么同一个理论能够解释某种现象,却又对另外的现象无能为力,要么是在不同的理论解释不同的现象的同时,这些不同的理论相互矛盾甚至冲突。这些理论的诸多基础和前提更多地来自于创立者的主观臆设,未经检验并且在设定的狭窄视野中开始推理,西方经济学理论上的混乱来自于他们研究视野的片面性。其次,因为在这些片面性和相互矛盾的理论学说上固步自封,会引起人们思维的惰性,同时这些理论学说又谬种流传,将问题的探索引入歧途;这些都阻碍了人们去认识问题的本质。本文拟就劳动雇佣关系的诸方面进行探讨,将人的主体引入到考察之中并且在资本循环的社会体系背景下进行透视,尝试纠正人们在劳动工资问题上的诸多误区。

  劳动力的资本化

  人类的生存所需的一切都来自于自然界。我们将人类从自然界中取得他们生存资料的活动,称为人的劳动。如果劳动带有共同和协作性质,那么他们不仅要劳动,而且还要将劳动成果在参与者之间进行分配。我们将劳动、劳动成果的分配、以及直到每一个人用获得的劳动成果维系他们作为自然人个体的存续之前的活动,称为社会生产过程。而将人们使用他们的劳动成果直接维系他们的个体或者集体生存的活动,称为社会消费过程。在人类产生伊始,人首先开始的是物质生产过程,也就运用自身的体力联合起来从自然界采摘草木果实、袭击和分食野兽,随着劳动过程的持续和劳动经历的积累,表意符号和语言文字出现,不断调整自己的劳动方式和方法,利用和制造劳动工具,人类逐渐总结对自己的生存有益的劳动经验和有害的劳动教训并且趋利避害,这也是初始的劳动评价过程,从而劳动过程在一定地域上的人群中开始模式化,经验以风俗习惯和道德的方式沉淀下来,在后来私人占有出现后还发展为法律与制度。文化过程是人类思考、劳动经验总结、劳动方式方法提炼及其传承、进而开拓人的思维和精神领域的过程。而某一个地域上的一群人的劳动成果的累积和对自身生存条件改善的成就,也就是文明。社会生产过程不仅包括有形物质资料的生产,而且包括人的精神领域的成果累积。社会生产与消费过程都是由人的劳动构成的,由人的劳动构成的社会生产与消费活动,也就是经济。“经”意为从事和处置,“济”就是渡河,意为成就和达到维系。“经济”一词从我国古代的“经世济民”演化而来,是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群在特定的社会组织体系中通过共同劳动以达成他们的生存。经济的主体是人或者由人组成的社会组织,经济本身是某个地域内一群人的劳动过程!

  资本主导的社会生产过程或者市场体系也是一种为了谋求人的生存的劳动的社会组织体系,具有这种体系特征的经济也被称为市场经济。在这个体系中,劳动依然是人类获得生存的全部手段,是财富之源,劳动过程也就是劳动者与他的劳动工具、条件和对象相结合,其体力和智力被吸收到资本占有的劳动成果(有形的物质产品和无形的精神产品)中的过程。所谓劳动力,简言之就是自然人个体的劳动能力。劳动过程也是作为劳动能力标志的一种或者多种技能的发挥作用的过程,劳动技能是人通过必要的劳动实践和总结而形成的劳动方法和技巧。

  我们知道,企业是产业资本的社会个体形态,也是产业资本存在的社会单元或者细胞。它是一种具有特定目的的居于社会生产链或者产业链上某个节点或者环节的社会组织。具有特定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作为资本预付的一种要素组合进企业之中。企业(产业资本)与劳动者之间的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买卖关系,某个劳动者将他的劳动能力或者技能作为商品卖给企业,而企业则向劳动者支付货币,从而确立他们的交易关系。

  首先,劳动者本身作为劳动能力的自然载体,与企业购置的其他生产资料和条件,比如土地、设备和劳动工具、原材料或者半成品等等,一起作为资本循环的预付部分,劳动者因此被组合进企业的生产过程之中,用于资本的循环牟利事业。

  其次,在企业的所有者或者实际占有者的观念中,劳动者在进入企业、开始他的劳动伊始,只是一个为了达成资本循环目的的一个手段和要素,从而与土地、设备和劳动工具、原材料或者半成品等等物的要素等量齐观。在雇佣关系的形成的同时,劳动力因为被组合进产业资本循环过程而资本化,虽然这种资本化未能被劳动者自身所意识到,干活拿钱似乎成为某种天经地义的东西;但是在企业所有者或者资本占有者眼中,劳动者自然成为了获取利润或者赚钱的工具。

  再次,这种特殊的商品的买卖关系与以土地、设备和劳动工具、原材料或者半成品等等为对象的买卖关系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劳动者的生命存续时间构成中,被占有的仅仅是劳动能力为了资本循环的目的而发挥作用的那部分时间,而绝不是劳动者生命时间的全部;这也正是这种交易关系或者占有关系的特殊性。劳动者作为被占有的客体的地位产生,不是因为劳动者的主体的原因,而是因为附着于主体身上的劳动能力被作为商品出卖。这种劳动者的人身被占有关系是与奴隶时代的奴隶主直接占有奴隶的人身和封建时代奴仆对主人的人身依附关系绝然不同的。劳动者对资本的依附关系,已经从对某个私有财产者的个人依附,逐步转变为劳动者对一种资本占有者之间形成的市场体系的社会性依附,从单个的劳动者角度来观察,劳动者是自由的,他不再依附于某个人或者单体的社会组织,而是因为在资本的私人占有的前提下劳动条件与他们相分离,他们不得不依附于资本主导的市场体系,出卖劳动力从这个市场体系中获得生存。

  劳动者与企业交易的三个前提

  在企业与劳动者的这种交易关系的构成中,企业是为了将劳动力与适应于劳动能力的某一个方面的劳动工具与条件相结合,劳动者生产出来的成果自然被企业(或者资本)占有,也就是通常而言的“雇佣”;而劳动者则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也就是通常而言的“找工作”。

  和普通的商品与货币交换一样,雇佣关系或者劳动力与货币的交易关系的形成,同样面临时间、空间和信息传递等三个方面的障碍。在空间上,任何一个企业开始它自己的资本循环,在雇佣具有特定技能的劳动者的同时,还得提供相应的劳动工具或者条件——也就是生产过程必要的物质要素。这些物质要素的空间位置取决于企业的选址。企业的这个空间位置从来就不是劳动者在开始找工作时的初始位置;比如对于一个城市中的企业而言,他的工人或者雇员来自于农村、其他城市;即使是在同一个城市,也可能和这个企业潜在工作岗位存在较长的距离。找工作的人可能要寻找,从他的空间位置或者步行,或者乘坐交通工具,向企业所在的位置移动。在时间上,企业在产生空缺岗位的时候需要等待具有适应于这种岗位的人前来,而找工作的人的寻找不仅要在空间上移动,而且在时间上延续。在信息传递上,企业可能通过招聘广告,简单介绍自己并且列明空缺岗位的技能要求;或者通过企业内外部的人际关系的推荐。找工作的人可能设法向企业提交自己的信息。双方见面后还会进一步沟通,确定彼此是否能够达成一致。

  企业与劳动者的交易过程:交货与付款

  我们将企业用货币与劳动者的劳动力交易的关系称为雇佣关系。一旦双方克服了时间隔离、空间隔离和信息传递上的障碍,那么企业和劳动者的协商也就开始了。劳动者是作为其谋求生存活动中的自然人试图与企业这中社会组织的占有者和代理人协商彼此的责任义务,也就是商定他们之间相向的行为规则,从对他们的未来行为及其结果进行约定。这些约定或许是口头的,也有可能是书面的,从而确立它们之间的行为,这些约定成为他们雇佣关系形成的标志。虽然双方在交易活动开始前有过约定或者承诺,只是大致地规定了双方的行为目的和内容,而这些约定承诺的兑现,还视乎双方后续的行为是否或者如何发生。

  和其它的商品与货币的交易过程一样,企业与劳动者在交易意愿上达成一致后,他们实际的雇佣关系完成,同样面临“交货”与“付款”的相向行为过程。劳动者一方的“交货”或者交付商品过程,也就是在企业指定的时间段和空间位置,他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被吸收到企业占有的产品或者有目的的服务当中去。劳动者在企业中的行为基本上是按照从生产目的派生出来的双方事先的约定进行的。企业一方的“付款”或者交付货币的过程则是企业一方则根据约定,对劳动者的一组行为的结果进行评价,并且向劳动者支付货币,通常的称呼是工资或者薪酬。

  对劳动者一方而言,基于劳动能力的天然私有、他们的私利欲望或者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能够付出相对较少的体力和脑力而获得预期的工资与待遇,或者在将同样强度或者复杂程度的劳动付出卖个好价钱,必然成为他的行为选择。作为资本一方而言,企业在完成同样数量的产品或者服务的生产上支付较少的工资,或者在支付同样工资的条件下生产更多的劳动产品与服务,降低单位产品与服务的成本则成为资本一方的必然行为选择。双方的事先规定,合同和约定仅仅构成实际交易过程和内容的起点,而且合同和约定的具体落实与调整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依双方在合同期内的具体行动而展开;在“交货”、“付款”的过程中,资本与劳动者双方产生博弈,比如劳动者出工不出力的怠工、资本一方以劳动者违反协议和企业规定为由扣减工资发放,这种博弈从雇佣关系形成伊始直到它们的雇佣关系终结。如果交易活动持续的时间较短,他们之间互动常常具有“一锤子买卖”的特征,比如在城市中企业在大街上找来的搬东西的短工;如果他们交易的时间较长,那么就会出现以一定时间段为划分的多次交易活动亦即连续博弈,比如在一个月内劳动者完成企业指定的工作任务,然后企业按约定再付给劳动者这个月应得的货币或者月工资。

  企业内部这种双方行为的互动的格局的形成,一方面包含劳动者交货的一组行为,这组行为是在资本的意志支配下从事资本指定的达成企业目的的活动,另一方面包含企业对劳动者活动的观察以及评价,并且企业为此支付货币;这两组行为构成的交易活动成为雇佣关系的具体内涵。

  劳动者与企业的交易过程:企业管理

  在单纯的社会形态或者设置中,企业既是产业资本的个体形态或者细胞,又是以雇佣关系联结起来的一群人的生产组织。资本占有者和他雇佣的劳动者之间的相向行动构成了组织行为或者企业行为的具体样式。这种组织内部的行为互动在通常的意义上也就是企业的管理。所谓企业管理,就是对劳动者及其相应的劳动工具和生产条件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从而有效地实现资本生产目标的过程。企业管理的产生和存在,首先源于社会分工的发展与细化,企业不仅是整个社会化生产体系的一个部分或者环节,而且在企业内部,人的劳动同样是以内部分工为基础展开的,因为社会分工导致的劳动技能的专门化和片面化,必然导致在企业内部进行劳动协作,而且在企业所形成的劳动产品或者服务同样是企业内部的一群劳动者共同劳动的产物;如果不能将这一群人组织起来,那么归于社会生产体系的企业的生产目的也就无从达成。这也是企业管理所具有的社会属性。其次,企业管理的产生和存在,又源于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私利私欲的冲突,就企业一方而言,企业是为了资本循环的目的而开始它的生产,这就要求企业在支付有限工资的前提下,尽量有效地更多地吸收劳动者的体力和脑力,从而为更多地获取利润奠定基础;而就劳动者一方而言,他们在付出相对较少的脑力和体力的基础上,则要求企业更多地支付货币,从而改善自身的生存基础。这种矛盾和冲突也就要求两者之间形成博弈的规则和模式,从而寻找他们有限达成各自目的的妥协点。

  在人们的日常观念中,一般而言注意到了企业管理的社会属性的一面,而忽略了其资本属性的一面。企业管理活动的产生,是站在资本的或者企业的角度来观察的。劳动者的部分生命时间及其活动成果被占有,恰恰是因为在资本主导的社会生产体系中,劳动工具和生产条件与劳动者分离,资本对劳动者的最起码的生存予取予夺,劳动者只有与企业的构成中的劳动工具与生产条件相结合,生产劳动产品才能够在社会中生存下去,从而资本占有者在与劳动者的关系中形成支配地位;这不仅是劳动力资本化的肇因,也是资本占有者对劳动者具有管理的政治权力的根源。以此为基础,资本占有者的牟利意志在企业这种社会组织中得到贯彻,通过分工和授权形成企业这个社会组织内部的政治权力体系,也就是企业的管理体系。来自于资本占有者意志的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为了监督所有被雇佣的劳动者的劳动过程,相关的管理制度或者行为规则体系,在劳动者和企业双方的连续博弈中成为一种互动的行为模式,既成为最终的雇佣关系的组成部分,又构成企业行为的基本内容。

  企业的活动始终是人的活动,也正是以这种交易活动为基础,企业的资本循环才得以进行。企业的管理过程,首先是资本运用其在企业这个社会组织中的权力的过程,劳动者的劳动过程因为雇佣关系的确立,始终是在基于资本的私人占有的政治权力体系的控制下进行的,完成他的体力和脑力消耗的“交货”过程。而资本对劳动者的劳动成果的评价和付款过程,则是在管理权力的运用中展开的。其次是在双方信息传递基础上的连续互动的博弈过程。在资本循环的意义上,企业管理的目的意味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资本预付在单位产品上的分配和转移更低廉,另一方面就是随着资本循环规模的扩张,资本回流的规模比资本预付扩张更快。为了达到生产的目的,同时减少资本预付或者单位产品的成本,从而使资本循环更有力和更有效,资本或者企业因此对它的雇佣劳动者的劳动进行监督,提供更适宜更充分的劳动条件,更快更有效地吸收劳动者的体力和脑力消耗,从而在企业的层面上为更快更多地获取利润准备前提。从劳动者和企业开始协商它们的雇佣关系的行为互动伊始,双方对于对方的信息积累也是逐渐的;双方都在观察和了解对方,从而获得和积累与自己和对方相关的信息,并且作为采取下一步行动的依据。劳动者观察的信息包括他的工作环境的配置、工作任务的分配、为完成某项工作所面临的劳动强度和难度,他的同事和企业外同行的工作状况的情况、企业绩效评价过程和货币支付过程、相对于同事和企业外的同行在待遇上的公平性…等等,从而决定自己的在这个企业是不是继续干下去、以什么样的劳动付出方式干下去。企业观察的信息包括在现有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工作努力程度、对劳动者的工作进行评价、是否在现有岗位上对劳动力进行续用和更换…通过观察劳动者在企业劳动时间内的日常行为,做出劳动者行为是否合乎和在多大程度上合乎自身的生产目的和牟利的要求,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而言的企业绩效评价,并且以此作为支付工资或者交易“付款”的依据。(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2 19: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雇佣关系、劳动力资本化和就业通论(中)

清湖渔夫

  雇佣关系与劳动定价

  因为劳动力的资本化,对人的劳动或者活动也就开始了评价过程。在整个主导的市场体系中,这种评价活动的工具也就是货币,从而资本对人的活动的评价意志得以在货币数量上得以具体体现,这就是人的活动在市场中的被定价过程。在市场体系中,并不是人的所有活动都会被定价,比如工人下班后回家的步行活动,家庭主妇从住家附近去市场购物,在企业内部工作的工人在工作休息之时打电话和老朋友商定晚间聚餐的地点…等等。在市场体系中,人的活动能否被定价,其界限在于人的劳动能力是否在达成资本循环的目的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而且企业对劳动的评价或者定价的部分仅限于雇佣关系所界定的范围。

  作为对人的劳动定价的结果——工资和薪酬的产生,首先内在于整个雇佣关系的内涵中,而又仅仅是这种人与人的关系的一个方面。从每一份劳动合同的签订直至企业与劳动者的雇佣关系的解除,对企业而言不仅包括劳动时间,而且包括以特定技能为基础的为一定的生产目的而规定的劳动内容、对这些劳动的评价方法等等,而对于劳动者个人而言,不仅包括工资或者薪酬,还包括休假的时间、危险工作环境下的津贴、工伤和失业保险、根据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产生的奖金和福利。这些因素都是在具体的资本循环环境中发生变化。其次,劳动者与企业签订工资合同只是雇佣关系的形成或者初步确立,而完整的雇佣关系还包括劳动者和企业双方为了执行这些合同或者协议所进行的“交货”与“付款”过程中的一系列相向行动,直到活动停止和合约的解除。再次,发生在某个劳动者与某个企业之间的雇佣关系区别于其他维度的其他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雇佣关系。这是因为这两个主体的特殊性,比如劳动者的技能及其发挥的程度差别、企业提供的劳动工具和劳动环境的不同及其专业性质、双方相互获取信息的结果的片面性或者有限性、企业对劳动者的绩效评价依不同的评价者的固有观念和标准的不同而不同…在某个企业与他的众多雇佣劳动者之间,存在的是一组雇佣关系簇,不仅不同的岗位的劳动者之间相互区别,而且即使是同一个工种,因为劳动过程的差异及其绩效评价差异也会彼此不同。一般而言,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雇佣关系维度。

  而且随着交货过程和付款过程的特殊性,相应的雇佣关系所涵括的内容因为双方行为的不同而不同。两个不同的劳动者之间获得的工资依他们交易关系内涵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交易对象或者标的。对工资或者薪酬进行比较,更多地可能来自于劳动者对自身生存条件和劳动结果的关注,而且需要得到其他劳动者的信息,并且试图在后续的双方的互动博弈中或者新的找工作的过程中改善自己的处境。就企业对雇佣的劳动者的工作进行评价和支付货币而言,企业面临着对劳动者行为的信息缺乏的限制;如果在劳动者进入某个企业之前,企业通过一些信息传递途径对劳动者有着企业认为足够的了解,那么企业对整个合同的拟定以及对这个劳动者的劳动定价,在谈判时或许能当场作出决定;如果企业认为劳动者提供的信息不够,那么就有可能采取试用的办法,经过一个观察期之后根据观察所得的信息才跟劳动者签订合同。无论是前者或者后者,工资和薪酬都依赖于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特定的雇佣关系维度的形成。这也可能是所谓“工资价格离散理论”的现实基础。

  在人们既有的工资和薪酬观念中,人们常常认为劳动力商品与货币的交换关系是一种物与物的比例关系,还将劳动时间作为所谓价值的基础,也就是劳动时间的价值。这中谬误的产生,一方面在于人们在考察过程中仅仅看到了事物的表象,而且还刻意地隐去了这种交换活动的主体——人!在雇佣关系内涵与外延的界定中,雇佣关系首先是劳动者与企业这个贯彻资本占有者私人意志的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从而本质上是人与人的交易关系,而不是劳动力商品与货币的交换关系,因为商品和货币都只是他们交易的对象或者客体。实际上社会评价或者价值形成离开了人的主体性以及人的活动为了人的生存的意义,价值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雇佣关系的形成与调整的成本与代价

  解决生存问题的迫切性的急缓,首先会影响他的行为方式;如果储蓄或者支撑他继续寻找工作的其他经济来源所剩无几,他就会倾向性地立即找到一份工作;如果情况相反,它就会继续寻找下去,从而有可能将几个潜在的雇用他的企业进行多方面比较,俊鸟择木而栖;现实的生存状况的分析和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找到工作的估计,成为他寻找工作和与潜在企业商谈的行为方式的诱因。其次,这种解决生存问题的迫切性的急缓情形还会遭遇来自于潜在的同行的冲击,他在某个潜在岗位上的职业角色是否有很多的可替代者;毕竟雇用关系的形成要他和潜在的企业两厢情愿,而在潜在企业能够得到多个应聘者的有关意愿和信息的情况下,企业同样会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进行挑选。当然很多劳动者会面临多次的工作岗位调整,这些岗位可能来自于企业内部,也有可能来自于其他的企业;人往高处走是劳动者择业原则;雇佣关系的重定同样意味着新的谈判,从而获得更好的工作条件、环境与待遇。就企业而言,企业同样面临自身的资本生存问题,企业活动或者资本循环的继续是由人的来进行的。每一个岗位的设置,按照企业的成本原则,不仅要考虑对实现资本循环顺畅和周转的必要性,比如企业生产和组织体系的必要;而且还要考虑其经济上的合理性,对实现企业利润多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企业就会寻找新的更好的员工并且在多个应聘者之间挑选,或者为了稳定自己的某些岗位上的员工而改善他们的劳动条件、环境或者待遇;或者在找到更理想的员工的情况下对他认为不能胜任其岗位的员工解除雇佣关系。企业在内部进行这些调整的时候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至少能够维持必要的资本循环的进行,或者调整之后预计会提高企业的利润,并且因此也愿意付出调整的代价,这些代价包括岗位空缺的等待、新员工的寻找、新员工的培训、新员工与老员工的关系磨合、企业内部可能面临的组织调整、对离职或者退休员工补偿等等。就企业和劳动者双方而言,他们的雇佣关系的形成与调整都是具有成本或者代价的。

  集体性谈判与交易

  和普通商品市场中存在多个交易主体以及多维交织的交易关系组合一样,在劳动力与货币的交易活动中,同样存在多个交易主体和雇佣关系的多维性与交织性。在单个的企业中,企业与劳动者的雇佣关系的而形成,呈现一对多的特点,也就是多个劳动者与企业这个主体进行劳动力与货币的交易,从而在企业按照生产的物质特性和技术特点形成的岗位上劳动力被组合到资本的预付之中。在企业的资本循环的特定环境下,企业内众多的劳动者与企业之间形成的雇佣关系簇表现出垄断的特征,呈现出一种辐射型的关系维度结构;这种垄断的雇佣关系簇结构使得这个企业在面对任何单个的被雇佣劳动者时具有主导地位,从而在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中对企业有利;要么劳动者创造同样的劳动成果而企业只需支付更少的货币,或者企业在支付更多的货币的同时,劳动者所取得的劳动成果给企业所带来的利润的增长大大超过货币或者待遇的增长。

  在雇佣关系上的不利地位,同样会迫使劳动者开始联合,进而形成他们的组织,这种组织最常见的是工会。在一个企业内部工会的产生,会推动者围绕着这个企业的雇佣关系的改变。相对于以前的企业雇佣关系结构,首先是关系主体的变化,比如工会就作为一个卖方的垄断者出现,开始代表他的会员们与企业博弈,其次是企业内部劳动力商品的交货过程与货币支付过程发生变化;在约定和劳动合同的确立上,相应的条款和内容发生变化,工会这个会员群体或者组织的意志更多地被体现;在信息传递上,信息传递的途径和新的交涉机制建立起来;在绩效评价过程中,企业的所有者的意志和评价标准不再是货币支付的全部依据而要将工会的集体意志纳入。再次是博弈方式发生变化,双方因为利益和意志的冲突,会达到企业这个资本个体存续的极限;工会组织的罢工和企业所有者威胁关闭企业解雇所用工人,都是威胁对方生存的重要武器。

  而在资本私人占有的前提下和既有市场体系中,企业资本循环的继续,不仅能够给资本(企业)、而且给劳动者带来市场生存。相对于企业与单个的雇佣劳动者而言,企业解雇现有的工会成员、重新寻找所有重要岗位的所有员工所面临的成本或者代价将会是无比的高昂,而且对企业组织体系即使另起炉灶,在产业链上的已形成的相对低成本优势也就不再;企业设立的目的本身是为了有利可图,如果处于无利可图的状态,企业资本循环会实际停止,迫使企业关闭、退出相应的产业领域而在市场体系外处于游离状态。对于劳动者而言,工会的产生同样是需要费用的,比较常见的是工会的会费;如果产生罢工,工会会员们还会在罢工期间失去全部或者部分收入。雇佣劳动者参加工会并且付出代价,同样是有底线或者企图的,希望他们实际获得的交易结果相对于单独与企业形成的雇佣关系有所增加,至少不会下降。一般而言,因工会组织的形成而产生的集体谈判和交易是以雇佣关系的存续为前提的,在此基础上进行双方的利益调整,双方更多的是交涉和协商,在相互妥协中寻找交易的新联结点,这种调整的最终结果因时因地而变化。工会的最后武器是罢工,而企业占有者的最后武器是关厂;无休止的罢工和企业所有者关闭企业的手段,都走向了问题的反面——与各自的生存目的冲突,毁灭企业或者劳动者双方的生存。

  当然集体谈判与交易也不会限于单个的工会与企业之间,也有一个工会组织与多个企业进行集体谈判和交易的情形,比如行业工会的存在。当然这些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同样会发生变化,一个或者多个卖方垄断同盟的形成,必然会推动新的买方垄断同盟的形成,从而将利益冲突与博弈发展到更宽广更复杂的社会层面,卷入更多的社会组织与人群并对他们产生影响;他们在相同的利益立场上协调一致,并且依据组织成本与代价、博弈后的利益分配而确定与市场对手的冲突的行为方式,新产生的行为模式的运行结果又为其他组织和人群提供经验示范与失败教训。在这里社会政治过程仍然服务于生存利益的产生与分配,从而产生社会局部的行为规则,直至全社会性的一系列相关法律的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工会组织在一些工业化国家得到了广泛发展,从而开始改变劳动力商品市场的买卖关系的内涵与外延。在西方的观念中,因为西方学者忽视人的主体性,从单纯过程和客体的角度来观察,常常将政治过程与经济过程割裂开来并且对立。而集体谈判和交易本身首先是一种社会组织过程,也就必然地成为社会政治过程的一部分;而这种集体谈判和交易毕竟是以人为主体的,由此又构成雇佣关系——这种人与人的经济社会关系形成和终结的方式或者模式。

  围绕劳动力商品本身的资本循环

  因为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人们的劳动力也就越来越专门化。在劳动力形成越来越专门化的情况下,人的劳动能力或者劳动技能的培养与生成,也逐渐被纳入资本的社会生产过程;指向或者围绕着适应于资本循环的人的劳动技能的培养和养成也就是作为资本生产和循环构成的人的要素的生产;通过特定的文化教育、训练与维护过程,劳动能力这种商品被生产出来。这方面比较突出的例子就是大学教育、职业培训学校教育的商业化和资本化。在这些学校中,资本同样对学校的建设进行投资,资本预付表现在建设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购置教学设备、雇用老师。学校把学生当成“产品”进行大规模批量化“生产”,按特定技能的形成设定专业类型,倾向性地进行各种必备知识的灌输以及思维和实习训练;毕业的学生成为学校这个加工厂的标准化“产品”,不达到标准的不予毕业或者回炉重造;资本回流则来源于学生的学杂费、企业委托培养学生的费用、政府的补助、社会上各种助学赞助的收取。当然教育产业的资本化不限于大学、职业培训学校这两种类型,只要是有利可图,资本循环的机制同样被植入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医院也是为了维护劳动能力正常状态的社会组织,不仅为劳动者的个体生存服务,也为劳动能力的维护发挥作用。医疗机构部分作用发挥在劳动者的精神与生理的健康上,从而维护劳动能力自然载体。医疗机构同样被产业化和资本化,资本预付表现在医院门诊和住院楼宇、医疗设备、医护人员工资和其他杂费,资本回流则是病人们缴交的各种诊疗费用。

  人的劳动能力商品的生产,还被延伸到企业内部。企业会支付费用进行上岗前的培训,甚至在上岗后的职业训练还和企业的生产过程融合在一起。从人的整个职业生涯来看,职业训练和学习过程几乎贯穿职业生涯的全部。这种劳动能力的培训和养成过程在企业内部来观察,常常被归于企业管理过程;而从人的角度来观察则是一种文化过程;这也是 “企业文化”理论的依据。这种企业内部的雇佣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的质的提高,本身构成企业资本循环的预付部分。

  随着劳动力的商品化,改造雇佣关系链的资本投机活动同样产生。这种资本循环内置于雇佣关系的交易关系体系中,一方面向劳动者群体,另一方面向企业,从而赤裸裸地将人作为生意的对象;这种生意可谓历史悠久,可以溯源到“地理大发现”后的几百年的奴隶贸易在当今也不乏贩卖妇女与婴儿以牟利的例子,不过也不乏另外一些更“文明”的方式。我们先来看看职业介绍机构的例子。这种企业形式的主要功能在于为劳动者找工作进行服务。在劳动者和潜在雇佣企业的相互寻找过程中,他们充当信息传递的角色,从而节省劳动者寻找和获得信息的活动、企业发布招聘广告和等待新的合适员工的带来的费用,从而将双方的联系途径和渠道程式化、固定化和缩短双方的相互等待时间。这种企业的资本预付主要用于机构选址的房屋租赁、适当的场所设施设备和支付工作人员的工资,而其资本回流则是向求职者收取职业介绍费用。我们再来看看劳务外包公司的例子。这种企业的产生来自于一些企业或者社会组织招募定期使用的工作人员,并且为了自己的目的制定劳务人员使用的种类、技能水平和数量。这种企业有可能为某些机构或者社会组织专门提供某个方面的工作人员并且长期服务,也有可能为某一批公司提供劳务人员,比如城市里的清洁公司、保安公司和海外的安保公司。这种公司的资本预付在于企业的办公场所租赁和设备购置、日常杂费、维持公司日常运作的人员的工资,资本回流则在于将劳务输送给需要使用劳务人员的企业和机构并且收取劳务外包费用。

  资本对劳动的投机的社会性体系

  在初始产品交换关系中,个体的生产者将他们生产的产品,除了自用的部分之外,用于向其他生产者交换另外一些种类的产品,用于自己消费。就用于交换的产品而言,人们在这部分产品上的劳动是为他人生产,而自己消费则依赖于他人。随着市场交易关系体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类被卷入市场中来,从而构成在某个区域内所有的人们共同参与和共同劳动的生存体系或者系统。在资本私有的前提下,随着资本循环体系的建立和市场体系的扩展、社会生产分工的逐渐深入和细化,资本循环过程一方面不断挤垮个别的小生产者,剥夺他们所拥有劳动工具和生产条件从而在整个社会中推动劳动者与他们的劳动工具、条件和劳动对象的分离,这些劳动工具、条件和劳动对象等等物质基础逐渐归于资本占有者群体,他们在整个人口中的比例越来越小;另一方面,资本循环范围的扩展和相应的交织联接的交易关系体系网络逐渐丰富,也推动了社会生产分工的细化和劳动技能的日益专门化;社会分工体系越来越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内部以商品交易关系为纽带的复杂的生产协作体系。从初始的自然资源开始,一直到最终能够为人们所消费的产品生产出来,人类的劳动产品从基本的矿产采掘和动植物采集、经过一些列中间产品,然后才成为适宜于人所用的最终消费产品。这些产品是在不同的企业中完成的,加入生产这一系列产品的企业构成通过它们之间的商品交易关系构成产业链或生产链,形成以满足人类某一方面需要的产品的不同的产业门类或者种类。而从人类最终消费的不同种类的消费品的角度来观察,这些不同种类的消费品的各自产业链又彼此交织,构成人类的生产体系。在企业内部,不同的劳动者处于企业生产过程的不同位置和环节,它们之间彼此进行劳动协作,同时构成一个生产性的社会组织或者联合劳动组织;而人类的生产体系,则是由处于不同产业链上的企业通过市场的交易关系体系合成的,社会生产体系也就是纳入这个体系中所有人共同参与的联合劳动体系。

  资本的占有者持有它的货币,到达资本循环的起点,购买劳动工具、生产条件与雇佣劳动者,才能开始作为社会生产过程一部分或者某个环节的劳动过程。在这些不同的部分或者环节中运动的资本,我们称之为产业资本。产业资本范畴的核心在于资本与劳动者形成的雇佣关系,从而私有的生活资料、劳动工具、劳动条件等等人类生产与消费的物质基础才能与劳动者相结合,开始劳动生产,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产业资本的社会个体形态就是企业;处于产业链某个节点上的企业,在向产业链上游的一批企业购进商品(比如物资流通企业)或者作为商品的一批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和设备、原料和租赁的厂房)的同时,也开始雇佣劳动者,进行资本循环过程中的第一次交易,完成自己的资本预付;然后将自己的产品作为中间产品卖给产业链下游的企业,作为下游企业生产的必要要素,进行资本循环过程中的第二次交易并且收回更多的货币,从而完成自己的资本循环;在产业链上各个企业的资本循环前后相连,一个企业资本循环的结束也是下一个企业资本循环的继起。

  从初始的自然资源采集(矿产和动植物)开始,一直到最终消费品的形成和销售完成,产品的时间递延、空间不断转移和它们自然属性和状态发生变化,都是经过处于产业链上不同企业中的劳动者的劳动进行的,一个产品从自然资源状态转变为适宜于人使用的产品并且到达他们的使用者或者消费者手中,都是产业链上的所有劳动者共同劳动和协作的结果;它是劳动的产物,而不是别的什么的产物。就以劳动成果或者劳动产品作为自己的生存来源的大多数人类而言,如果要生产劳动产品,就必须与私人占有的劳动工具、条件和劳动对象相结合,否者就无法加入社会生产过程。在社会生产领域,资本在不同的产业链的不同环节通过雇佣关系将劳动者吸收进来进行劳动,并且在占有他们的劳动成果或者产品的同时向劳动者支付工资或者薪酬。这是资本对劳动进行投机的起点,工资或者薪酬成为资本买进劳动的价格。而在社会消费领域,通过不同产业链中无数企业的所有劳动者共同生产出来、被资本占有和循环的产物的最终消费品,又被资本回过头来再卖予这些生产他们的劳动者。消费品的卖出价格总额远远超过劳动者在各自企业中被支付的工资总额,这个最终消费品的市场价格总和的背后的交易关系的所有维度,构成资本对劳动投机的终点。

  消费品的卖出价格总额远远超过劳动者在各自企业中被支付的工资总额的差额,也就是社会总利润。利润的产生不是一个主观价值估算体系的结果,也不是一个客观价值体系分割的结果,而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雇佣关系和资本循环所依赖的交易关系体系运行的结果。在市场体系中,产品或者商品是由劳动者的劳动所生产的,但是对劳动产品的评价确实由资本在交易关系的形成过程中进行的,这是一个资本(企业)之间相互联结的社会评价过程或者体系,或者称市场的社会价值体系。货币在它的社会关系属性上作为价值尺度,而在它的自然属性上作为交换手段或者流通手段。市场体系既是劳动产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流转体系,也是劳动产品在不同的社会组织和个人之间的分配体系。在以企业为交易主体、以市场交易关系联结起来的产业链中,处于每一个节点上的企业既向劳动者支付工资或者薪酬,又与产业链下游的企业交易并且获取利润。利润和工资经过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的步步累积,经过交易关系体系的分配分解与合成,最终汇总到最终消费品之中;在企业与劳动者之间,他们在生产与消费的层面上通过资本对劳动的投机过程进行社会博弈,从而构成社会总工资和社会总利润的分配结果。而在不同的企业之间,它们又围绕着整个社会生产或者整个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所产生的利润,在这些企业(资本个体)之间具体分配,通过交易关系的形成相互博弈。

  因为资本主导了整个市场体系,所以整个社会生产与消费过程也就体现为资本对劳动的投机过程,这是一种社会性的分配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劳动者获得工资,资本占有者获得利润,从而各自获得他们的生存来源。但是从社会产品分配的后果上看,因为在产业资本循环领域资本获得利润,而在金融资本循环领域又引起主导资本对中小资本绞杀过程,社会产品的绝大部分也就向社会人群中的极少数人集中,这些人因为他们的生理限制,即使是穷奢极侈,也无法在最终消费领域消费掉归于社会总利润部分所有的产品,而获得更多利润的贪婪反而使社会资本加快资本积累的进程,从而将社会生产扩展到极限;因此资本主导的社会生产过程与社会消费过程也就出现天然不平衡的状态,生产过剩或者私人占有的劳动产品过剩也就成为常态。(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2 20: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雇佣关系、劳动力资本化和就业通论(下)

清湖渔夫

  “工资与价格的螺旋”与西方的工资薪酬理论

  在这个体系中,因为资本的私人占有关系,一方面资本占有者全面控制劳动工具、条件和劳动对象,迫使劳动者不得不出卖劳动以获得深存,资本占有者因此在整个雇佣关系的形成中居于主导地位,并且在此前提下向劳动者支付货币(工资或者薪酬);另一方面,因为劳动者联合劳动的产品被资本所占有,劳动者在消费领域又不得不回过头来用获得的工资和薪酬向资本购买他的生活所需,已包含了资本所获的利润的价格购买自己参与的劳动成果。在资本对劳动进行投机的过程中,资本在投机起点和终点上两次定价的差异,就是其利润来源的真正奥秘,“工资与消费物价的螺旋上升”成为这种机制的现象形态。

  出于改善自身生存的努力,劳动者会在雇佣关系形成及其调整上联合起来,以现有的市场消费物价为基础,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己的工资和薪酬。一旦个别企业中的劳动者组织与企业就提高自身的劳动待遇与工作环境条件的互动博弈获得成功,不仅会吸引这个企业中的劳动者加入工会或者类似工会的组织,而且还会引起其他企业中的劳动者人群进行模仿,进而扩展到一个社会中所有的企业,由此引起社会工资总水平暂时上一个台阶。比如在集体谈判中,工会进行工资的“相互攀比”,形成工资上涨在社会层面上扩大的局面,这种跳背游戏被称作蛙跳。在短期之内,在社会产品分配中社会总工资和总利润的比例会发生有利于劳动者们的变化。但是这种提高的工资总额会通过雇佣关系途径进入资本预付,在产业链上的每一个资本循环阶段被资本加入到产品或者服务价格之中,通过资本循环链条向最终消费品的价格中累加。同时在保证产业链各个节点上资本的利润水平的情况下,最终消费品价格水平会上升到更高的高度。这种“成本和利润的推进”过程有两种具体情形,一种是某个资本循环环节的市场交易关系体系处于垄断的情况下,垄断企业会直接提高产品售价将提高的成本向产业链下游的企业转嫁;另一种就是在某个资本循环环节的市场交易关系体系处于非垄断的情况下,提高的工资成本在产品销售价格暂时无法提高的情况下可能会压缩企业的利润,甚至企业出现亏损而被迫退出这个产业链节点,从而加速市场垄断局面的形成。在“工资与消费物价的交替上涨螺旋”过程中,工资的上涨因为是劳动者群体根据消费物价的变动而触发的,因此工资的社会性调整总是滞后于消费物价的总体调整。在市场经济体系确立后,“工资与消费物价的交替上涨螺旋”也就成为消费物价的长期持续上涨的基本图景。

  在早期的工资理论诸如生存工资、保留工资理论、效率工资理论和分享工资理论中,西方经济学者常常在既定的消费价格水平看待工资问题,其观察视野都局限于资本对劳动进行投机的起点位置,视野的有限性也就造成了理论的静态性和片面性。在实践上以早期工资理论为基础而产生的政府最低工资管制政策,也就成为“工资与消费物价的交替上涨螺旋”的重要推手。因为劳动者和资本的博弈发展到社会性的层面,那么调整这两者之间的雇佣关系和他们行为规则的法律也就出台了,这些法律涵括工会组织行为、最低工资的支付标准和社会保障的承担等等。就社会产品的分配而言,单方面地管制雇佣关系领域,仅仅约束资本与劳动的投机过程的起点上的交易关系,而对最终消费品市场的价格放任;政府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强制执行,虽然在短期之内对劳动者的生存状况有所改善,但是续后上涨的消费物价很快就会使这种管制流于形式,这一点可以从我国近几年来的“工资与物价的螺旋上升”状况得到证实,最低工资标准不断上台阶,而消费物价则上升得更快。政府工资管制是资本控制国家政权之后的产物,也是劳资关系在资本控制国家政权之后的现象形态。

  就业与失业

  在市场交易关系体系中,劳动者因为与雇用他的企业形成雇佣关系,从而开始以出卖自身的劳动力而获得自身的生存,进而加入资本主导的社会生产体系。就劳动者个体而言,他被组合进企业生产过程,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谓的“就业”,所谓“就业”,通俗的解释是一个具有劳动技能或者物质条件的人在整个社会生产活动中找到适合与发挥它某些劳动技能或者运用他们的物质条件的职业或者行业,开始参与社会分工体系中的某种生产活动或者事业。与“就业”相反的就是“失业”,指的是具有某些劳动技能的人找不到工作,或者具有某些物质条件的人找不到他们可以获得生存来源的行业,从而被隔绝于社会生产活动之外。劳动者就业与劳动者失业的区分,实际上只有一个标准,也就是劳动者与企业或者其他社会组织是否确立和完成雇佣关系。如果是,劳动者就处于就业状态,也就是劳动者与对他所必要的基本的劳动工具、条件和对象能够结合起来,在一个社会分工体系中的某个行业种类和环节,开始创造劳动成果;反之则处于失业状态。

  劳动者的就业与失业,是以资本的就业与失业为前提的。无论如何,资本进行循环和投机牟利的动机同样在于优先改善其占有者的个体生存基础和条件。资本的范畴,通常意义上是指在市场交易关系体系中活动的人的主体及其占有的物的客体的结合体。某个人占有的某些物质条件——劳动产品或者货币,能否成为资本,是以它们被占有它们的人找到运用领域、渠道或者行业为前提的;换言之,它们的占有者必须在市场的交易关系体系和网络中参与建立有关于它们的资本循环模式或者因为它们的占有者为主体的盈利模式——由此构成的企业通过市场交易关系簇进行资本预付与资本回流,并且获得利润这个过程亦即资本就业。对劳动者进行剥夺和控制,是产业资本控制社会生产过程最为关键和核心的步骤;生活资料、劳动工具、劳动条件等等物质条件如果仅仅被某个人占有,而且这个占有者不运用他的占有物与其他人发生关系,进而加入资本循环过程或者社会生产过程,那么他的占有物也就不会变身为会下金蛋的鸡。资本失业是相对于在市场交易关系体系中活动的资本而言的,一旦资本退出市场,其构成的主体人或相应的物的要素,都会丧失市场所赋予他们的社会属性,而回归他们的自然属性,也就不成其为资本。处于市场交易关系体系之外的占有这些物的要素的人和潜在的使用这些物的要素的劳动者之间,没有任何关联。资本失业过程即其社会性死亡过程。

  在西方的经济观念体系之中,对就业的研究视野仍然集中于资本对劳动进行社会性投机的的起点位置。而且因为抛开了人的主体性和交易关系维度,对劳动的研究也就陷入一些臆想的逻辑构造,其中最著名和最具误导性的就是菲利普斯曲线理论。这是有关于工资与就业人数的逆向性或者反比例变动的逻辑。在社会中的极少数人私人占有全部的劳动工具、条件和对象等等物质基础的前提下,劳动者除了出卖自身的劳动力、从资本主导的市场体系获得生存之外,别无他路。因此劳动者对高工资或者低工资的选择,只是在更好地生存条件与更差的生存条件之间的选择,而不是在劳动生存与不劳动不生存之间的选择!在资本已然就业的情况下,资本在雇佣关系生成时对劳动者的价格选择,倾向于低工资报价优先、从低工资报价到高工资报价次第进行;这种选择方式在实践中兑现,存在极为苛刻的限制条件,首先必须前来应聘某个岗位的多个劳动者在除价格之外的其他个体特征接近同质、并且几乎在同一个时间到达竞聘地点,所以这种情形因为不同劳动者之间的个体特征的差异性在市场中几乎不会存在;而企业在雇佣关系的现实考虑中,往往是综合多种因素统筹考虑。而反过来,在单个劳动者面对多个招聘企业时情形正好相反。换言之,工资的高低常常与就业关联,而与失业无关。

  在市场的交易关系体系中,资本和劳动者是相互依存并且相互博弈的。因为新的革命性科学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不仅扩充和改造社会生产体系,而且同时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在资本循环的社会性体系中,新的革命性科学技术的出现与应用成为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肇因;因为新的资本运用领域或者行业出现,引起社会资本向新产业流入和配置,并且带动相关的社会既有产业的生产恢复;同时这些企业开始面向社会越来越多地雇佣劳动者,劳动者的就业人数随着社会产业资本规模的膨胀而逐步增加,就业增加又为资本循环规模的扩张提供消费牵引力,螺旋上升直到经济周期的顶点;而在经济收缩期资本就业和劳动者就业的情形则反之。对在一个社会中总的劳动人口而言,劳动者就业的人数多少取决于产业资本循环的实际规模的大小,就业人数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同方向变化,失业人数则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反方向变化。

  人的异化过程

  为了人的生存是社会生产与组织的根本目的,这是是经济的实质或者本质。因为资本的私人占有,因为劳动者与他的劳动工具与生产条件被社会性分离,劳动者是被资本作为生产过程的要素之一或者工具,组合进企业或者其他社会组织的生产与活动过程的。劳动者因为劳动力的商品化和资本化,从而异化于社会生产过程的目的本身。这种异化过程,起因于社会中的一部分人——私有财产者为了自身的私欲和个体及家庭提高生存的改善,从而对社会中的其他人的生存藐视或者无视,并且刻意地进行剥夺;越来越多的人的生存反而要以资本循环与增殖为前提和条件。当这种异化发展到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的生存被剥夺和毁灭、他们的人的性质向生产工具的性质转变的时候,那么资本主导的社会生产过程或者体系也就越来越具有反人类的特征。

  在资本主导的市场体系中,人的异化过程不断遭到日益觉醒的人的主体意识的反抗,从而在科学技术发展、市场体系逐步扩展和深化的历史趋势下推动人,特别是劳动者的生存状况的社会调整。在工场手工业和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资本对雇佣劳动者的使用是以超长的劳动时间和机器排挤人作为其基本特点的。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早在1676年,就把作战中军人、武器和其他军械的损失与人的生命损失做了比较,他的后来人也相习成例。因此劳动者为了自身生存的联合与抗争自那时开始从单个的企业走向区域社会、国家和国际的范围,争取和逐步改善他们的生存基础和条件。

  而在现代和当代,科学技术和管理被视为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两个车轮,但是我们必须了解这样一个前提:这两个车轮的高速运转同样是以资本循环与运动为前提的,在社会中资本活动本身的扩张和收缩也就构成经济扩张与收缩的体量本身。有关科学技术的资本化问题不是这里讨论的问题,我们将关注的对象还是集中于管理。在西方的企业管理理论中,企业仅仅被当做一个社会组织看待,企业行为也就是组织行为,由此产生的广泛的对企业组织问题的讨论的文献可谓浩如烟海,几乎集中于企业这个组织的社会属性;而刻意避开了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主体性以及企业的资本属性,对企业组织存在的基础及其运行结果的资本特点的讨论讳莫如深。比如,波特和劳勒于1968年提出了综合型激励模式,将行为主义的外在激励和认知派的内在激励综合起来。在这个模式中含有努力、绩效、个体品质和能力、个体知觉、内部激励、外部激励和满足等变量。在这个模式中,波特与劳勒把激励过程看成外部刺激、个体内部条件、行为表现、行为结果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当然,西方的管理理论远不止这一种,其他诸如行为主义激励理论、企业文化理论、委托代理关系理论、总报酬理论……这些管理与激励理论无疑暗含一个基本的前提:如何使企业组织体系中的劳动者的技能和潜力这个最具活力的资本要素在工作时间里发挥得更充分,使企业的资本循环更有效和有力!理论和学说众多,万变不离其宗。

  还有必要提及的是当今西方最负盛名的人力资本理论,他们似乎在劳动力的资本化问题上有所前进,但是步伐有限。该理论的一个基本论点认为,资本可以被划分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物质资本指现有物质产品上的资本,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土地、货币和其他有价证券等,而人力资本则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普通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和其在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等价值在生产者身上的凝结,它表现在蕴含于人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和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人们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体力以及其他精神状态等人力资本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现代企业是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签订的特别契约。人力资本管理不是一个全新的系统,而是建立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之上,综合了“人”的管理与经济学的“资本投资回报”两大分析维度,将企业中的人作为资本来进行投资与管理。公司高管成为企业风险的真正承担者,因此让企业高管拥有部分企业产权并参与企业的剩余分配是一种趋势,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经营者持股、股票期权、虚拟股票等一系列高管薪酬制度方面的创新,特别是表现在高管薪酬结构中的长期激励部分。人力资本理论仍然局限于客体论,将雇佣关系这种情况人与人的关系歪曲为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签订的特别契约或者物与物的关系;这无疑也将人的异化过程在理论表述上看起来正常和正当。人力资本理论提到了人力资本的产权问题,但是这种产权形成或者构成背后的经济关系却未被提及;因为劳动力被作为一个资本的要素组合进企业生产过程,是由企业与劳动者协商定价的,而且所谓的股权激励不过是双方交易关系的具体展开形式;人力资本的收益权的实现,不过是企业对劳动者(所谓管理者)按照约定进行支付。因此所谓的产权也就是无源之水。

  诚然,当代西方的管理理论都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这种关怀和主张客观上会促进劳动者生存的改善和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的个体发展。在与劳动工具和条件相结合的前提下,随着在某个地域上或者市场范围内的人群的劳动能力的增长,这个区域内所有人生存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将会大幅增加。据有心的人调查研究,按时计酬的员工每天只需发挥自己20%-30%的能力,就足以保住个人的饭碗。但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其潜力可发挥出80%-90%。人的个体发展因为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劳动者的经验积累而有所进步,但是仅限于劳动者在工具意义上应资本循环的需要而不断改进。(续完)

参考文献:
《企业与产业资本循环》,清湖渔夫;
《市场价值与货币》,清湖渔夫;
《资本循环与运动的社会体系》,清湖渔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1 11:07 , Processed in 0.10938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