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303|回复: 0

V哥:第十三章 宝钗金锁疑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10 11: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十三章 宝钗金锁疑案

  《石头记》的钞本里有大量的批语,通常被统称为“脂批”,我个人认为这种叫法是不合适的,因为化名为“脂砚斋”的批语相当少,而且批得不是很有水平。我个人认为“畸笏叟”的批语最多而且也最深刻,所以总体上称为“畸批”更合理些!另外批书人还包括杏斋、绮园等人的,这些人都参与了此书的增删的工作,他们对于此书的创作过程非常了解,所以他们的批语对于我们研究《石头记》非常重要。这些批语中有不少落款都写有时间,然而这些时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只有“天干地支”而没有皇帝的名号!除了一条以外,“庚辰本”在第七十五回里有:“乾隆二十一年丙子五月初七日对清”的字样,这里是书中所有钞本中批语中存在的唯一皇帝的年号。
  如果你仔细研究这句话就会发现这不过是乾隆年间抄书人写的,“对清”指的就是抄完了一部分以后进行了校对的意思,绝对不是最初创作集团中的人写的批语,把这句话当成了最早的批语是“红学家”们一厢情愿地摆了个大乌龙!然而却成了所谓“曹雪芹”是作者的铁证,其实这反而应该是传统“红学”走火入魔的又一个铁证。我前面提到过的雍正年间第二次出版的《何必西厢》就可以证明早在1734年以前《红楼梦》就应该广泛流传了,所以“红学家”们根本无法面对我的这个铁证,有一位还活着的知名“红学家”电话里跟我叫嚣:“有能耐把你的证据公布出来呀!”实在是一副学痞的嘴脸,现在的情况是:他们把持着话语权,我们根本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来。所以我相信早晚有一天“红学家”这个名称将成为学术丑闻的代名词!

  《红楼梦》中有大量漫骂满人的地方,居然被“红学家”们视而不见或者有选择地忽略掉,而当年清朝时期的人们却能看得很清楚,一位叫梁恭辰的清人的记载说得明确:

  满洲玉研农(麟),家大人座主也,尝与家大人曰:“《红楼梦》一书,我满洲无识者流每以为奇宝,往往向人夸耀,以为助我铺张者……其稍有识者,无不以此书为污蔑我满人,可恨,可恨。若果尤而效之,岂但《书》所云‘骄奢恶佚,将由我终’哉!我做安徽学政时曾经出示严禁,而力量不能及远,徒唤奈何……那绎堂先生亦极言:‘《红楼梦》一书为邪说卜行之术,无非糟蹋旗人,实堪痛恨。我拟奏请通行禁绝,又恐立言不能得体,是以隐忍未行。’”

  这里说得多清楚:“其稍有识者,无不以此书为污蔑我满人,可恨,可恨”“糟蹋旗人,实堪痛恨”,现在我们普通的读者算不上是“稍有识者”,而“红学家”以研究此书为生,应该算是“很有识者”了吧?他们看不出来就很奇怪了,就算是用“红学”来混饭吃,也得混得专业些吧?

  而从刚才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清代的梁恭辰居然尝试“奏请通行禁绝”,看来他看出来其中有严重的问题,如果此书是那个所谓被抄家的“曹雪芹”为了向皇帝发劳骚而写的书,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存在反满的内容。

  其实《红楼梦》中还有很多谩骂满清的地方,而且相当露骨!我只要稍加点拨大家马上就能看出来。比如在第六十三回里,宝玉为芳官改名的情节中是这样描写的:

  因又见芳官梳了头,挽起攥来,带了些花翠,忙命他改妆,又命将周围的短发剃了去,露出碧青头皮來,当中分大顶,又说:“冬天作大貂鼠卧兔儿带,脚上穿虎头盘云五彩小战靴,或散着裤腿,只用净袜厚底镶鞋。”又说:“芳官之名不好,竟改了男名才别致。”因又改作“雄奴”。芳官十分称心,又说:“既如此,你出门也带我出去。有人问,只说我和茗烟一样的小厮就是了。”宝玉笑道:“到底人看的出来。”芳官笑道:“我说你是无才的。咱家现有几家土番,你就说我是个小土番儿。况且人人说我打联垂好看,你想这话可妙?”宝玉听了,喜出意外,忙笑道:“这却很好。我亦常见官员人等多有跟从外国献俘之种,图其不畏风霜,鞍马便捷。既这等,再起个番名,叫作‘耶律雄奴’。‘雄奴’二音,又与匈奴相通,都是犬戎名姓。况且这两种人自尧舜时便为中华之患,晋唐诸朝,深受其害。幸得咱们有福,生在当今之世,大舜之正裔,圣虞之功德仁孝,赫赫格天,同天地日月亿兆不朽,所以凡历朝中跳梁猖獗之小丑,到了如今竟不用一干一戈,皆天使其拱手俛头缘远来降。我们正该作践他们,为君父生色。”芳官笑道:“既这样着,你该去操习弓马,学些武艺,挺身出去拿几個反叛來,启不进忠效力了。何必借我们,你鼓唇摇舌的,自己开心作戏,却说是称功颂德呢。”宝玉笑道:“所以你不明白。如今四海宾服,八方宁静,千载百载不用武备。咱们虽一戏一笑,也该称颂,方不负坐享升平了。”

  大家先仔细看一下芳官的发型:“将周围的短发剃了去,露出碧青头皮來,当中分大顶”,相信大家对这个造型不会不熟悉吧?而宝玉还给芳官改了一个番名叫“耶律雄奴”!然后他说“匈奴”“犬戎”“中华之患”“深受其害”,这不是典型的指槡骂槐在骂满清吗?而且宝玉还为自己是华夏正统而深感骄傲和自豪,还说“生在当今之世,大舜之正裔,圣虞之功德仁孝,赫赫格天,同天地日月亿兆不朽”,这难道是在说满清吗?难道是在为康熙皇帝歌功颂德吗?这只能是在说书中这段情节里的大背景是汉人的江山,所以宝玉表示以华夏正统自居,以汉人的天下唯尊,一副大汉族主义的思想,作者通过这一情节将讽刺、谩骂满清异族的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宝玉最后提到当时的历史大背景是“如今四海宾服,八方宁静,千载百载不用武备”,应该是暗指明朝最鼎盛的时期,我怀疑应该是指万历朝,这里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那个时期的怀念和留恋之情!难怪“程高本”果断地将芳官改名前前后后一大段文字删掉!所以我越来越喜欢“程高本”了,总能在关键的地方给我们提供非常有价值的提示!

  在第五十一回里的“薛小妹新编怀古诗”中有一首《青冢怀古》,其中有一句:

  汉家制度诚堪叹

  而在“程高本”里居然被改成了:

  汉家制度诚堪“笑”

  这一字之差可意思就差出了“十万八千里了”!原本中的“汉家制度诚堪叹”表示对汉人制度的感慨,表明对大明亡国的反思,而“程高本”里改成的“汉家制度诚堪笑”却来嘲笑汉人制度,真是岂有此理!在第一回里贾雨村的诗中有这样一句:

  满把晴光护玉栏

  而在“程高本”里被改成了:

  满把“清”光护玉栏

  这一下子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原本中的“晴”字里含有“日”字和“月”字,还能勉强组成个“明”字,可“程高本”只是简单地将“日”字旁换了个三点水,猛一看感觉差不多,可意思就完全颠覆了,变成了给满清歌功颂德的意思了!真是一字之差,谬之千里也!高鹗也实在是煞费苦心,绞尽脑汁地混淆视听,果然达到鱼目混珠的效果。

  所以“程高本”所代表的是正统满清统治者的立场,自然与那些明末的遗民们的思想有本质的区别和尖锐的矛盾,双方的政治上的分岐和激烈的碰撞在“程高本”表现得淋漓尽致,此书居然成了满人与汉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战场!这也是“程高本”最大的价值所在。

  除此之外,《红楼梦》还有一些地方很有趣,比如在第五十二回里,薛宝琴介绍了一个洋妞作诗的情节也是寓意深刻:

  “我八岁时节,跟我父亲到西海沿子上买洋货,谁知有个真真国的女孩子,才十五岁,那脸面就和那西洋画上的美人一样,也披着黄头发,打着联垂,满头带的都是珊瑚、猫儿眼、祖母绿这些宝石;身上穿着金丝织的锁子甲洋锦袄袖;带着倭刀,也是镶金嵌宝的,实在画儿上的也没他好看。有人说他通中国的诗书,会讲五经,能作诗填词,因此我父亲央烦了一位通事官,烦他写了一张字,就写的是他作的诗。”

  那这个“真真国的女孩子”是谁呢?通过宝琴的介绍我们感觉象是个金发碧眼的西洋女子,其实这都是为了掩人耳目而已,这些描写有意强调了她是个番邦异族,我觉得这个“洋妞”应该影射的就是满清,因为“真真国的女孩子”实际上应该是在说“女真”!女真不就是满清吗?而这个“洋妞”打扮很怪异,穿着奇装异服,还带着“倭刀”,我相信“倭”这个字在作者创作的时候不会是什么好词!于是我们再看她写的诗就能明白她的立场了,我们看前两句: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

  我提到过多次满清在“五行”中是属“水”的,在第十四回里有一条批语专门提到了“清属水”,所以这两句诗的意思就是:“昨晚还是朱明王朝的旧梦,今晚就在满清的国度里吟诗了”!一种得意之情油然而生。在第十三回里秦可卿给凤姐托梦的情节,有一种说法很有意思,需要大家认真思考一下:

  秦氏道:“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

  秦可卿在这里担心的是如此大个贾家将会家败,影射的是担心大明的亡国,而她说的“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很有意思,我前面说过在《红楼梦》中“月”是指“明月”,来影射明朝,所以这两句的意思又可以解读为:明朝到了最鼎盛的之后便开始走向衰落,而满清则会日益发展壮大起来!这又是“一喉二歌”的手法。

  清代的梁恭辰说的《红楼梦》“无非糟蹋旗人,实堪痛恨”,除了是指书中这些暗骂满清的地方以外,我感觉这些“糟蹋旗人”的容易中应该重点包括对宝钗的描写!
  作者在《红楼梦》中大量使用了影射、象征的手法,通过前面的文章我们可以知道:在书中凡是用到“金”、“水”、“风”、“胡”、“黑”、“雪”等词都是用来象征着满清的,用“玉”、“红”、“春”、“香”等词来象征着明朝,曾有人统计过,书中的诗词里“红”字出现的频率最高,而还有一些字含有“红”的意思也被经常使用,比如“赤”、“绛”、“茜”等。

  相比较来看,宝钗身上象征的满清痕迹太明显了,比如在第四回宝钗刚进贾府的时候有这样一段描写:

  薛蟠已拜见过贾政,贾琏又引着拜见了贾赦,贾珍等。贾政便使人上来对王夫人说:“姨太太已有了春秋,外甥年轻不知世路,在外住着恐有人生事。咱们东北角上梨香院一所十来间房,白空闲着,打扫了,请姨太太和姐儿哥儿住了甚好。”

  薛家在贾府里住哪儿不好,居然住在“东北角”!很容易让我们把薛家跟来自东北的满清联系到一起去。而宝钗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金”,这都是非常明显地在暗示她象征着满清。宝钗的身上都有哪些是“金”呢?我们看她的名字中的“钗”就含有“金”字旁,另外一个就是宝钗脖子上戴的金锁,跟现在很多公司员工上班的时候每人戴的胸牌似的,宝钗的金锁就是用以表明她的身份。她天天戴着金锁到处逛,生怕人不知道她代表什么似的!那这个金锁是怎么来的呢?在第二十八回里,有这样的一段介绍:

  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甲戌眉批:峰峦全露,又用烟云截断,好文字。〗

  猛一看让人感觉宝钗嫁给宝玉应该是天作之合,天经地义的。薛姨妈的话清楚地表明了母女二人长住贾府不走的主要目的,试想全书中不就宝玉这一个有玉的男子吗?可宝钗装得很无辜的样子,以使人相信自己陷入这样的尴尬境地并非自己的初衷,而是和尚的本意,是天意!这实际上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手法。所以这里这条批语提到了“峰峦全露,又用烟云截断”,这个解释得非常到位,作者这样写也确实是想使故事更加曲折,实在是好文字!我们仔细想想:宝钗真的总远着宝玉吗?第二十六回里晴雯背后抱怨宝钗的时候说:

  “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

  宝钗这叫“远着”宝玉吗?感觉她好象经常大晚上往宝玉屋里跑似的,甚至宝玉睡午觉的时候她也来!还主动为宝玉绣兜肚,努力跟袭人拉关系,为的是给宝玉做活儿,这哪是“远着”呀,这是拼命往宝玉身上上扑呀!在第二十八回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很有意思:

  宝钗笑道:“我告诉你个笑话儿,才刚为那个药,我说了个不知道,宝兄弟心里不受用了。”林黛玉道:“理他呢,过会子就好了。”宝玉向宝钗道:“老太太要抹骨牌,正没人呢,你抹骨牌去罢。”宝钗听说,便笑道:“我是为抹骨牌才来了?”说着便走了。

  我到是很想知道:宝钗不是为抹骨牌才来的,那到底是为什么来的呢?

  宝钗金锁的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薛家的说法很让人怀疑,这就需要我们对“案情”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癞头和尚和跛足道士前后有几次出场,在第一回里跛足道士的一首《好了歌》就把甄士隐直接给忽悠出家了。我们再看看第一回里还有这样一段关于这二位的情节:

  又见奶母正抱了英莲走来。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内,斗他顽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方欲进来时,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则癞头跣脚,那道则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及至到了他门前,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士隐听了,知是疯话,也不去睬他。那僧还说:“舍我罢,舍我罢!”士隐不耐烦,便抱女儿撤身要进去,那僧乃指着他大笑,口内念了四句言词道:

    惯养娇生笑你痴,
    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
    便是烟消火灭时。

  士隐听得明白,心下犹豫,意欲问他们来历。只听道人说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那僧道:“最妙,最妙!”说毕,二人一去,再不见个踪影了。士隐心中此时自忖:这两个人必有来历,该试一问,如今悔却晚也。

  癞头和尚和跛足道士性子太着急了些了,如果他俩再耐心一点,注意一下方式方法,也许甄士隐就可能被说动让二位把英莲带走了!这样也就不会导致甄家家亡人散的命运,薛蟠也不会因为打死人而全家进京,宝钗也不会进贾府而跟黛玉争宝玉,贾家也不会出现家亡人散各奔腾的结果,都是甄士隐的一念之差呀!在第三回有一条批语对此二位进行了点评:

  〖甲眉:奇奇怪怪一至于此。通部中假借癞僧、跛道二人点明迷情幻海中有数之人也。非袭《西游》中一味无稽、至不能处便用观世音可比。〗

  看来批书人也觉得二人奇怪,这里也告诉我们不要把他们当成一般神化故事中的神仙,实际上他们两个人是有象征的意义的,我在后面会文章专门分析这二位。

  而癞头和尚和跛足道士再次出场,是在第三回里从黛玉的口中说出的,而且这次是要度黛玉出家,这个过程好象跟英莲身上发生的情况很类似:

  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

  癞头和尚的这两次出现,一个明写,一个是暗写,让人感觉很离奇!写作的手法很巧妙,全书的故事中总是隐隐约约能感到这一僧一道莫名其妙的存在,在第三回这里一条批语是这样说的:

  〖甲眉:甄英莲乃副十二钗之首,却明写癞僧一点。今黛玉为正十二钗之冠,反用暗笔。盖正十二钗人或洞悉可知,副十二钗或恐观者忽略,故写极力一提,使观者万勿稍加玩忽之意耳。〗

  癞头和尚分别要化英莲和黛玉两个人去出家,确实是将此二人之间的影射关系点明了,应该说其中的寓意深刻!相比之下癞头和尚对待宝钗的态度就大不一样了,居然不是度她出家,而且是主动关心宝钗的婚姻大事,这真是太奇怪了!为什么这个癞头和尚对宝钗如此偏爱呢?

  经验和常识告诉我们:和尚平时的工作主要是向人们索要施舍、潜心修行、吃斋念经、再不就是作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除此以外,其他的工作重点就是普渡众生,渡人出家,劝俗人别在凡间受苦,归依佛门,这才是正道,好像自古以来从来没听说过和尚关心人家的婚姻大事的,因为这本身就不应该是他们应该管理的职责范围!

  所以薛姨妈跟王夫人说:“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这个的话很值得怀疑,也就是说宝钗金锁的来历就可能有问题!我们先看看在第八回里莺儿介绍金锁来历这里有条批语值很有意思:

  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蒙侧:和尚在幻境中作如此勾当,亦属多事。〗宝钗不待说完,便嗔他不去倒茶,一面又问宝玉从那里来。〖甲侧:妙神妙理,请观者自思。〗

  大家看看:连批书人都觉得癞头和尚关心人家婚姻之举纯属多事了,说明和尚这样做很不合情理,批书人还称和尚为“作如此勾当”,感觉像是在做很下作的事一样!本来就是,不去念经而关心人家婚姻大事,那还叫和尚吗?寺庙改婚介算了!

  而莺儿说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这一句非常值得研究,本来我们想听莺儿还会给我们透露出什么更惊人的信息呢,可惜这时宝钗忽然打断莺儿的话,貌似怕她说把“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类似的话说出来,那多让宝钗难堪呀?

  大家有没有发现莺儿的话跟薛姨妈的话之间有矛盾,因为结合宝玉刚刚说的“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这句话来看,莺儿说的“是个癞头和尚送的”这句话并不是指的宝钗的金锁,而是“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这八个字!莺儿的意思是说和尚并没有给薛家这把金锁,而只是给了这“八个字”,莺儿又说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这个“錾”是刻字的意思,也就是指癞头和尚给了宝钗“八个字”,并让薛家人把这“八个字”刻在“金器”上,而且没有说一定要刻在金锁上,于是薛家按着和尚的意思自作主张把这“八个字”刻在了这个“金锁”上!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再看宝钗是怎么说的:

  宝钗被缠不过,因说道:“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錾上了,叫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

  果不其然,宝钗说的意思跟莺儿说的完全一样:之前有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这个人应该就是癞头和尚了,给的也就是这八个字,然后薛家找人将其刻在金锁上的,从此宝钗天天沉劬甸甸地带着!于是我们发现:莺儿和宝钗说的金锁的来历与薛姨妈说的居然完全不一样,出现了两个版本!看来这其中有人在说谎!那到底是谁在说谎呢?看来“案情”出现了新的疑点!

  无论宝钗金锁的来历是如何,但薛姨妈却借此在贾府散播“金玉良姻”一说,暗地里制造社会舆论,混淆视听确是不争的事实,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宝玉和黛玉之间制造假象,使二人的关系受到影响,从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其用心真可谓够阴险的!估计很多人会对这个说法表示怀疑,然而没想到是就在这个时候,扑朔迷离的“案情”出现了又一个转折!

  在第三十四回里,宝钗和薛姨妈因宝玉挨打之事与薛蟠吵了起来,其实她们这次真的是冤枉了薛蟠,正所谓“错里错以错劝哥哥”,结果薛蟠借着酒劲大发雷霆,跟宝钗顶起嘴来:

  也因正在气头儿上,未曾想话之轻重,便说道:“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话未说了,把个宝钗气怔了,拉着薛姨妈哭道:“妈妈你听,哥哥说的是什么话!”

  要知道“薛蟠本是个心直口快的人,一生见不得这样藏头露尾的事”,他这回说的虽然是气话,可完全符合逻辑,也算是他酒后吐真言,体现了他没心没肺而又豪爽的个性,结果说得宝钗无言以对,只剩下哭了,足见这些话的杀伤力!但大家注意到没有?他的话里更是有问题!

  薛蟠在这里再次提到了“金玉”之说,可在他说的“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这句话中我们会发现:他居然对癞头和尚这部分内容只字不提,这是为什么呢?要知道薛姨妈之前跟王夫人说的是:“金锁是个和尚给的”!而莺儿说过的是:“(八个字)是个癞头和尚送的”,然后是薛家买的金锁然后找人把这八个字刻在上面。这两个版本虽然不一样,但都无一例外的跟和癞头尚扯上关系,而薛蟠却给出了第三个版本,连个和尚影子都没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无论宝钗的金锁或上面的八个字到底哪个是癞头和尚给的,薛蟠都应该提到他,因为“和尚”和“金锁”是“金玉良姻”一说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这对薛家可不算是件小事,应该上上下下尽人皆知,薛蟠不但应该知道,甚至很有可能当场看到或听到癞头和尚是这样说的。可他在这里偏偏只说是从自己母亲那里听说的部分内容,还不提关于和尚的事,这里面实在很是蹊跷,给人感觉“金玉良姻”一说应该完全是薛姨妈自己一手编造出来的!可惜的是她没有很好的让自己家里的人统一口径,先后发出了三个声音!我觉得这些都是作者有意思留给我们的线索,我们一定要仔细品味。

  而薛姨妈和莺儿对外人提到金锁的时候肯定都要加上癞头和尚的事,否则就失去了“金玉”之说是上天注定这层意义;可这回薛蟠在家里说这番话就不用考虑那么多,没必要当着自己家人再扯谎话,而且他这次还是酒后之言,更不用装了,所以他说的话可信度很高!没想到是第二天薛蟠来向宝钗赔礼的时候,一不留神又从他的嘴里透露出更多的破绽!

  没想到薛蟠居然一怒之下道出了实情,也就是说宝钗的金锁应该跟癞头和尚没有任何关系,这件事是薛姨妈编出来后告诉薛蟠的,这样看来问题一下子就严重了!难怪宝钗听完之后“气怔了”,而且还为此哭了一宿!

  紧接着在第三十五回里,薛蟠酒醒之后赶快来给妹妹道歉,对着宝钗,左一个揖,右一个揖,说好话,最后居然还说了一段“单口相声”:

  薛蟠在外边听见,连忙跑了过来,对着宝钗,左一个揖,右一个揖,只说:“好妹妹,恕我这一次罢!原是我昨儿吃了酒,回来的晚了,路上撞客着了,来家未醒,不知胡说了什么,连自己也不知道,怨不得你生气。”宝钗原是掩面哭的,听如此说,由不得又好笑了,遂抬头向地下啐了一口,说道:“你不用做这些像生儿。”

  据说宝钗提到的这个“像生儿”应该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相声儿”,有专家们因此声称《红楼梦》证明了中国在明朝的时候应该已经有说相声这个行业了!好象中国的传统行业中每一行都有个自己的“祖师爷”,是不是中国相声界应该封薛蟠为“祖师父”呢?其实我们大家早就发现了薛蟠有做相声演员的潜质,他的精彩表现确实为此书增添了太多的喜剧效果!

  一场风波就这样过去了,然而我们需要接着分析一下,关于“金玉”之说,这其中到底都有谁在说谎。在第八回回后有一条批语很值得推敲:

  〖戚序(蒙府)总评:意是先天啣来之玉,一是后天造就之金。〗

  这条批语里提到了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是先天而来的玉,而宝钗的金锁是后天造就之金,所以两者的来历有着本质的区别。既然是后天造就的金锁,那肯定与癞头和尚无关了,癞头和尚可是仙人,给人的东西都是仙物,比如象“通灵宝玉”这样的,不但有思想,能说话,还自己能写书,甚至有“除邪崇”神奇功能!而宝钗的金锁就是一个俗物,没什么特别的地方,怎么能跟“通灵宝玉”这样的仙物相比呢?这就说明薛姨妈是在说谎!

  那莺儿有没有说谎呢?书中有证据表明莺儿所说的“金锁上的八个字是癞头和尚给的”也有问题!宝钗说自己的金锁上刻的是“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猛一看确实是这样。书中是这样描写的:

  宝玉忙托了锁看时,果然一面有四个篆字,两面八字,共成两句吉谶。亦曾按式画下形相。

  好象在所有的版本里的这个地方都有金锁的图片,而上面的八个这为:“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原文中提到这是两句“吉谶”,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就是宝钗说的“吉利话儿”,是两句对宝钗未来生活美满幸福的祝福,那是两句什么样的“吉利话儿”呢?

  “不离不弃”有两重含意:一个是指宝钗不会把这个金锁丢掉,也不会离开它,就跟长在身上一样;而另一层的含意是祝福宝钗以后不会被人抛弃,老公永远不会离开她,夫妻二人白头到老,天长地久。

  而“芳龄永继”的意思就更简单了:是祝福宝钗以后会长命百岁、善始善终。这样看来这八个字果然是两句“吉利话儿”。然而这两句却绝对不是“吉谶”,因为“吉谶”是伏笔,是预言,是将来一定会实现的,而不是简单的祝福。按照这八个字是“吉谶”的说法:宝钗未来的一切应该都很好,夫妻恩爱和睦,宝钗善始善终,最后自然死亡。这八个字真像莺儿说的那样是癞头和尚给的吗?因为作者和批书人在书有很多伏笔和暗示告诉我们宝钗的结局完完全全不是这样的,所以莺儿应该也是在说谎!

  我们根据书中的伏笔知道:宝玉后来确实与宝钗结了婚,但好景不长,后来宝玉弃宝钗而去,出家当和尚去了,在第二十一回里有一第批语说得很明确:

  〖庚双夹:此意却好,但袭卿辈不应如此弃也。宝玉之情,今古无人可比,固矣。然宝玉有情极之毒,亦世人莫忍为者,看至后半部则洞明矣。此是宝玉三大病也。宝玉有此世人莫忍为之毒,故后文方有“悬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此宝玉一生偏僻处。〗

  这里说得明明白:宝钗后来被宝玉抛弃了,所以根本不是“不离不弃”,而是“又离又弃”,正好说反了,真是让人没有想到!其实书中关于宝钗被抛弃的伏笔还很多,我在后面会有专门介绍的文章。我们再看看宝钗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在第五回宝钗判词中的“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后面有条批语进行了暗示:

  〖甲戌双行夹批:寓意深远,皆非生其地之意。〗

  黛玉和宝钗的判词写在了一起,其中的“玉带林中挂”我在《黛玉判词》一文中得出的结论是在影射黛玉上吊而亡,那宝钗的结局是什么呢?

  我在前面提到过:“皆非生其地之意”的意思是说:“都不是她活着时候的境地”,说白了就是“象征着宝钗死时的情景”,这里的“金簪”应该是象征宝钗,好像她是死后埋在了雪里,属于非正常死亡,至少肯定不是“善始善终”,也就是说金锁上的“芳龄永继”也是胡扯!

  于是我们不得不问:这八个字到底是谁给的?如果真的是癞头和尚这个仙人给她的,那这个和尚的预测水平可够烂的,实在太丢人了,居然一个都没蒙对,错误率高达百分之百,以后可怎么混呀?我相信癞头和尚的法力足够很强大,而且应该肯定是童叟无欺,对他的实力我还是有信心的。而从后回宝玉弃宝钗而去也说明他们的婚姻绝对不是什么“金玉良姻”!于是我们只能得出结论:“金玉良姻”这一说法肯定是个骗局!这其中薛姨妈说了谎,因为宝锁不是癞头和尚给的;莺儿和宝钗也说了谎,因为金锁上面的八个字也不是癞头和尚给的!相比之下就薛蟠没有说谎,可惜从来没有人信他的话!虽然很多读者对薛蟠这个角色很烦感,但我觉得他身上还是有一些闪光的地方,他这个人活得很“真”,很实在,跟宝钗比实在是没有心计,这个很难得!在第四回他因为英莲打死了冯渊,书中是这样描写的:

  薛蟠见英莲生得不俗,立意买他,又遇冯家来夺人,因恃强喝令手下豪奴将冯渊打死。他便将家中事务一一的嘱托了族中人并几个老家人,他便带了母妹竟自起身长行去了。人命官司一事,他竟视为儿戏,自为花上几个臭錢,没有不了的。〖甲戌侧批:是极!人谓薛蟠为呆,余则谓是大彻悟。〗

  看看,连批书人都说他“大彻大悟”,活得潇洒!他怎么可能仅有个呆字呢?书中都说“薛蟠本是个心直口快的人,一生见不得这样藏头露尾的事”,所以综合来看我觉得他那天跟宝钗吵架说的都是真话!

  我们再回过头来仔细看看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的“案发现场”,查看一下三个当事人的聊天记录,回放一下整个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细节,就会有令人惊奇的新的发现!

  宝玉来至梨香院看望宝钗,首先两个人先客套了两句,然后很快进入正题,书中描写到:

  宝玉一面看,一面问:“姐姐可大愈了?”宝钗抬头只见宝玉进来,连忙起身含笑答说:“已经大好了,倒多谢记挂着。”说着,让他在炕沿上坐了,即命莺儿斟茶来。一面又问老太太、姨妈安,别的姊妹们都好。一面看宝玉头上戴着缧丝嵌宝紫金冠,额上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身上穿着秋香色立蟒白狐腋箭袖,腰系五色蝴蝶鸾绦,项上挂着长命锁、记名符,另外有一块落草时衔下来的宝玉。宝钗因笑说道:“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说着便挪近前来。宝玉亦凑了上去,从项上摘了下来,递在宝钗手内。

  大家看到没有:“细细赏鉴”“通灵宝玉”这个要求是宝钗主动提出的,这一点很重要!也就是说接下来的发生的一切应该是按宝钗的设计进行的。另外请大家注意:宝玉刚一进来,宝钗就让莺儿去倒茶,“即命莺儿斟茶来”,可好象莺儿跟没听到似的,她只是站在一边看着两个人聊天,难道是因为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大帅哥,有些花痴了?

  宝钗接过“通灵宝玉”以后开始翻来覆去地仔细地欣赏起来:

  宝钗看毕,又从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口内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麼?”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宝玉听了,忙笑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八个字,我也鉴赏鉴赏!”

  莺儿不但没有去倒茶,而且在一边都听呆了!还在这里不失时机地插嘴,而她“嘻嘻笑道”的表情很奇怪,在87版电视剧里,莺儿一点都没有笑,而是表情严肃,若有所思,很深沉,我认为这样演是不对的,“嘻嘻笑”的表情明显是有意把两人往一起凑成对儿,是女孩儿特有的一种坏笑。而更奇怪的还是宝钗的表现,我们都知道宝钗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在书中她以博学闻名,在第二十二回里有三条批语提到了这一点:

  〖戚蒙庚双:是极!宝钗可谓博学矣,不似黛玉只一《牡丹亭》便心身不自主矣。真有学问如此,宝钗是也。〗

  〖戚蒙庚双:出语录。总写宝卿博学宏览,胜诸才人;颦儿却聪慧灵智,非学力所致——皆绝世绝伦之人也。宝玉宁不愧杀!〗

  〖庚戚蒙双:阿凤是机心所误,宝钗是博识所误,湘云是自爱所误,袭人是好胜所误,皆不能跳出庄叟言外,悲亦甚矣。再笔。〗

  由此看来,宝钗应该是个非常博学的人,可以说是上懂天,下懂地,中间懂空气!

  试想一下这么有学问的宝钗看到“通灵宝玉”上的这两句“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这样简单的话,一共才八个字,居然要来回念两遍,这是为什么?有那么难懂吗?要知道连没文化的莺儿都听出来其中的奥秘,宝钗需要念两遍吗?

  其实想想原因很简单,因为一切都是按计划进行的,宝钗原本打算念完一遍后以后,在一旁的莺儿会马上接着说出自己想说而不方便说的话来,也就是赶紧提自己的金锁,引得宝玉主动来看,让宝玉知道金锁上面的字与“通灵宝玉”上的字是一对儿,可事情发展的并不顺利。

  莺儿虽然连茶都顾不上去倒了,全神贯注地盯着两个人的聊天,可到了关键的时刻却掉链子,没有马上反应过来,害得宝钗只好再念一遍,结果莺儿还是没有任何反应!这个时候宝钗不能再念第三遍了,不然就会让宝玉严重怀疑自己的文化水平了,所以她只好转过头去,直接用“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麼?”话来暗示莺儿赶紧提自己的金锁,大家注意:宝钗当时是“乃回头向莺儿笑道”,这个回头的角度肯定不小。而且是她在非常专注地看“通灵宝玉”上的字的时候,猛然间回头向莺儿笑,这不是很奇怪吗?如果这个时候她回头去看宝玉应该是正常的,可她却莫名其妙地看莺儿,所以说宝钗对莺儿说的话明摆着是在暗示和提醒,莺儿在一边傻站了半天,几乎就要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宝钗这样一说她才恍然大悟,赶忙嘻皮笑脸地说:

  “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好在宝钗提醒得及时,莺儿也终于反应过来了,不过真让人替宝钗捏把汗!看来找个让人满意的托儿也实在不容易,要不人们常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呢!

  莺儿的话说完以后,宝玉也果然中招了,死活非要看看宝钗的金项圈不可,而宝钗还要假装推辞一下,一副害羞而又不是很情愿的样子,可心里肯定乐开了花:

  宝玉听了,忙笑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八个字我也鉴赏鉴赏!”宝钗道:“你别听他的话,〖甲戌侧批:宝钗身份〗没有什么字。”宝玉笑央:“好姐姐,你怎么瞧我的了呢。”宝钗被缠不过,因说道:“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錾上了,叫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

  金锁上的两句吉利话如果真的说对了就好了,可怜宝钗沉甸甸地戴了大半辈子,上面说的却是反话,那真是亏大了!

  宝玉被好奇心的驱使死活要看金锁,这样一来给人的感觉是并非宝钗愿意主动拿出自己的金锁,而是在宝玉死缠烂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不得不拿出来给宝玉看,搞得宝钗得了便宜还卖乖,真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看来孔子当年也没少吃女人的亏。

  请大家仔细体会一下“宝钗身份”这条没有公布的批语中的意味!也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一直没有被公布?这只能说明这条批语对宝钗的形象损伤太大,所以一些“高端”“钗粉”们不愿意公布!而且还不仅这一条,真不知道这些“钗粉”们是何居心。

  在宝钗问莺儿:“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麼?”这句话后有一条又一直没有被公布的批语非常耐人寻味:

  〖甲戌本:阅者试思此一句话是何意思。〗

  应该说这条批语说得太明白了,直接告诉我们宝钗这是故意在提醒莺儿,于是某些“钗粉”出于对宝钗的喜爱,所以没有将其公布出来,这种喜爱已经偏执到偏离起码的学术原则的程度了,可见“红学”这个圈子的复杂性!如果不是现在可以看到影印本和扫描件,我们根本看不到这些内容。

  其实早有清代的有见识的读者也看出了这段故事中的内涵,比如在《补拙斋》钞本里在这个地方有一条清朝的读者写的批语说得很明白:

  〖补拙斋:不作什么,等着说你心上的话。〗

  《补拙斋》钞本里的批语不是早期批语,是后来的读者写的,看来清代的读者还是很有见地的!至少比我们这么多现在的很多人、甚至比现在的高级“钗粉”们都强。

  在莺儿说“倒象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后面,又有一条批语:

  〖甲戌双行夹批:又引出一个金项圈来,莺儿口中说出方妙。〗

  批书人清楚地指明了宝钗和莺儿一唱一和这其中是有问题!这样的话自然不能从宝钗嘴里说出来,不然就太刻意了,傻子都能明白是怎么回事!这里又有一条没有公布的批语:

  〖甲戌侧批:不着知着〗

  这是何意?应该是指表面上看宝钗好象不是故意点明金锁之事,表面上看似是莺儿一不留神说出来的,但骨子里却是故意点明的!在这里还有一条从来没被公布的批语说得更清楚了:

  〖甲戌侧批:金针度矣〗

  什么叫“金针度矣”呢?应该是出自成语“暗度金针”,原意是用于比喻秘诀,又借指幕后交易。这里应该表示宝钗和莺儿两人早就在底下商量好了,在宝钗的暗示下,用莺儿的嘴表达了宝钗想表达的意思。

  宝钗和莺儿经过精心的安排,又经过一次让宝钗惊出一身冷汗的配合,总算是达到目的了,在宝玉的再三请求下,宝玉开始动手拿出自己的金锁,书中描写得很细:

  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

  居然放得那么贴身,而且拿出来的东西居然还“黄金灿烂”,于是宝玉接过来开始仔细欣赏,书中是这样介绍的:

  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

  大家发现没有?洗脑的工作果然初见成效,“与我的是一对儿”的话居然从宝玉的嘴里说出,算是薛家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果!实在是可喜可贺。在这里有两条批语说得也很有意思:

  〖甲戌侧批:“明明是一对儿”〗

  〖甲戌双行夹批:余亦谓是一对,不知“干支”中“四注”“八字”可与卿亦对否?〗

  我们仔细看看金锁和“通灵宝玉”上的字: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不但内容是一对儿,连平仄都很工整,宝玉也不想想,天底下哪有那么巧的事呀!

  而在整个过程中,莺儿的表现最为奇怪,最后她又插了一句,被宝钗打断:

  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宝钗不待说完,便嗔他不去倒茶,〖蒙侧批:云龙显影法,好看煞!〗一面又问宝玉从那里来。〖甲侧:妙神妙理,请观者自思。〗

  宝钗这已经是第三次催促莺儿去倒茶,而且这回还是“便嗔他不去倒茶”,因为催了两次莺儿而她居然没有去,所以这回宝钗的态度有所调整,可莺儿为什么一直就是坚持不去呢?难道薛家人都这么不懂待客之道吗?只能说明她为了找机会说出“是一对儿”的那句话所以连倒茶的事都顾不上了,一个好的托儿应该努力做到当托儿倒茶两个不误才对,然而这样高的要求可能对莺儿比较难。这里的批语“云龙显影法”应该是指龙在云中时隐时现之意,指的是指宝钗与莺儿之间的对话真真假假,话中有话,将两个人台前幕后的表现刻化得非常细腻而形象,所以果然是“好看煞”!目的终于达到了,于是宝钗开始转移话题了,正所谓见好就收。

  我不知道宝玉这天在宝钗家到底有没有喝上茶?反正到此回结束也没见莺儿把茶端上来!不成想后来宝玉在薛家多喝了几杯酒,当晚回到家以后冲茜雪发了火,一气之下把手里的茶杯给摔了,而这天早上宝玉还叫人漆的一碗“枫露茶”也被李奶奶喝了,这前前后后好象宝玉一天都没喝上一口茶,而他的脑子却被宝钗和莺儿二人彻底洗了一个通透!

  从此以后“我的玉跟宝姐姐宝锁是一对儿”成了宝玉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了,还因此引来后回宝玉的一次失态,这也算是宝钗和莺儿这次行动最大的收获吧。这段最后的批语里“请观者自思”一句,不知道三百多年来,有谁如此深入地思考过?

  所以综合来看,这前前后后的一切绝对是宝钗与莺儿设的一个局,所以此回的回目才叫《比灵通金莺微露意》!问题是露的到底是谁意?是有意露的还是无意露的?总之宝玉给人的感觉像一个无辜待宰的羔羊一样,一点点落入了宝钗和莺儿两个人的陷阱里!原来古代的女人想要到泡帅哥也要这么费尽心机呀!到此为止,“案情”终于明朗化了,围绕着“金锁”和“金玉良姻”之说里面居然隐藏着这么大的阴谋呀!现在我们终于明白原来薛姨妈和宝钗母女俩个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但宝钗母女深感这样做还远远不够,因为宝玉这个人比较死心眼儿,就看着尖酸刻薄小性的林黛玉玉顺眼,被黛玉的小性闹得要死要活的,可宝玉居然也不烦,仿佛乐在其中,人家就喜欢这口儿!而且还从来不把温柔端庄的宝姐姐放在眼里,你说多让薛家母女着急呀!就在莺儿说出“倒象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之后有这样两条批语很说明问题:

  宝玉听了,忙笑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八个字〖甲戌侧批:又惊又喜〗〖甲戌双行夹批:补出素日眼中虽见而实未留心。〗我也鉴赏鉴赏!”

  宝玉的反应居然是又惊又喜,这个反应实在是太气人了!

  这里的两条批语都表现出宝玉平时根本没有太留心宝钗的这个金锁!说明他根本不关心、不在乎宝钗,心也从来没有放在她的身上,对宝钗根本没有什么想法,否则早就注意这些事情了。

  在第二十一回里有这样一条批语也非常说明问题:

  〖戚蒙庚双夹:盖宝钗之行止端肃恭严,不可轻犯,宝玉欲近之,而恐一时有渎,故不敢狎犯也。〗

  这是说平时的宝钗老是拿着劲儿,装得非常正经的样子,感觉象现在中学班里积极要求进步的女团支书,搞得宝玉很倒胃口,产生不了任何邪念。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9 16:23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