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75|回复: 4

钱·皮:“不刺激”或成克强经济学败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21 21: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克强执掌中国经济以来,逐渐形成了被称之为“克强经济学”的管理思路,其中以“不刺激”为一个明显的特征。为了纠正外界对克强经济学的方向性的揣测和疑虑,李克强总理在各种场合都反复强调他的经济管理思路的特征,那就是不刺激。此前的达沃斯论坛之上,李总理再次劝慰大家不必担忧中国经济会硬着陆,但政策面依然是“不刺激”策略。这个“不刺激”的策略从另一方面佐证了李克强对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的自信心。

  克强经济学以“不刺激”为特点,显然符合当前流行的“市场自由”的思路。这个顶层设计的路线,让以投资推动观点著称的林毅夫暂时卡了壳。林毅夫的卡壳,一方面说明了在高层智囊团里面,投资推动的一派暂时输给了市场自由的一派;另一方面实现了对过去的四万亿强刺激政策会不会再来的担忧的安抚。

  但是,不刺激政策却有着很多理论与逻辑上都说不通的地方,最终,除了可以免除政府过度干预经济的指责之外,不会有什么效果。“不刺激”就是无为,无为就是无图谋,任其自然,当然也就不能以结果问罪了。对于坚持市场自由的人士来说,将来会不会回过头来还以“不作为就是罪”的理念来评价政府行为,就不得而知了。

  然而,无为而治的不刺激策略具有太过明显的书呆子意味。规范的“自由经济”当然是无为而治,去国家干预化。但实证方面,被经济学界一帮人极力鼓动的完全市场经济思路,即便是在自我标榜为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裁判的国家里也是不存在的。那些以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自居的国家,没有一个政府出台的政策不是为了自己国家经济的发展,从来都没有真正放任本国经济自由发展过。

  经济行为,从微观到宏观,说到底是人的行为,而且是行为学上所谓的典型的“操作行为”,即为一定利益动机而进行的主动行为。说到“不刺激”,自然会让人想到关于行为的激励理论。激励理论这些年在管理学界一直流行,但理论深度只是常识水平。

  激励理论在微观层面,改革开放之初,就有“物质刺激”和“精神鼓励”孰轻孰重的辩论。农业的三自一包分田到户,工业领域的大包干都是在运用着物质刺激的原则。“分”只是一个手段和借口,而“包”才是目的。但分的是全民的资源财富,而不是责任,包的是个人的利益而不是国家的利益。几个以“共产”为党号却要一心单干的人,变成了改革的旗手和标兵。

  而今,物质刺激已经彻底击败了精神鼓励,变成了全民的行为模式,无利不起早的理念现已是深入人心。而且效果也越来越符合激励理论所描述的“胃口越来越大,刺激效用越来越差”的“激励疲劳”规律了。现今一般员工奖励他百十元,几乎等于是象征性的“安慰奖”。而高管的奖励工资如果不是以几十万百万千万为量级计算的,那就不叫高管。高管现在就是拿高薪的管理人员,而不再是指高层管理人员了。

  利己是人的本性,我们无理由去指责人的利己行为模式。整个宏观经济,就是人人逐利的运动,这种宏观运动其实就是大家微观行为的集合,但总归还是要符合行为学的这些基本原理的。激励,这是学术用词,说的白一点,就是“刺激”。马克思在《资本论》当中引用的那段有多少多少利润率资本家就如何如何的论述早已是妇孺皆知,是对经济运行的主导阶层的行为的逼真描述。

  现在,“不刺激”来了!会不会有无刺激下的行为?能出现无利还起早的现象吗?

  会的。游戏,尤其是逐利的经济游戏,历来都不是人人皆大欢喜的结果,在一定的游戏规则之下,总是有一个输赢结果的。关于游戏,大家都知道有一个“零和博弈”这个东西,也就是说总体上是无利益的,但具体到每一个游戏参与者就不同了,游戏者都是冲着自己梦想中的所得而参与游戏的,而不会管他人是否在游戏中受损。

  “不刺激”说法的出笼,有着历史背景,那就是之前全球金融危机时刻前任政府跟随美欧量化宽松政策而推出的强刺激的四万亿政策。四万亿现在被批成是刺激过度了,所以就有了“不刺激”的说法。现在,如果总体上采取不刺激的规则,充其量是把游戏变成“零和游戏”,但每一个经济人还是会积极从事逐利行为的,至于利从何来,是否总体上“零和”,不是游戏者关心的,他关心的只是利的归属。

  这就是中国人熟悉并喜爱的麻将,都知道打麻将是零和游戏,赢的恒等于输的,但依然会乐此不疲沉迷其中,麻将馆依然会生意兴隆。或许这一点正是克强经济学的底气所在。

  说过“激励理论”我们再说“投资理论”。

  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进入金融资本主义的阶段,投资的规则已经非常成熟并广为投资者接受并遵从。投资的游戏规则总结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就那么几条,一,谁投资谁获利;二,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三、风险和收益成正比。林毅夫的思路,不过就是这几条投资原则的表述。

  丢下一块臭肉,才有苍蝇的轰然而至。资本所至之处,才有经济的活跃和繁荣。经济社会,没有投资一切都会停滞运转。投资,就是刺激;刺激,唯有投资。

  现在,“不刺激”来了!讲投资驱动的林毅夫哑口了。没人投资还有人获利吗?不投资也能获利,这不就是“空手套白狼”吗?少投资能获得大利吗?这不就是“一本万利”吗?不刺激就是没风险,没风险还会有收益吗?这不等于是“坐收渔利”吗?“不刺激”政策是在鼓励不劳而获追逐暴利坐收渔利吗?

  当然,就像上述所说人们依然会投身零和游戏一样,一直都有人并且以后还会有人从事空手套白狼一本万利坐收渔利的事情。

  对零和游戏参与的热度的信任,或许是z镕j时代以后几届政府都大力推动博彩业在大陆大力发展的理由和原因。

  但是,zf和zl考虑的,恰恰是“整体”,追求的应该是整体上的收益而不是零和。所以,不能够以个体依然会热衷于零和游戏为依据来制定整体政策。零和,对于宏观经济来说,就是停滞。

  从激励理论和投资理论两方面来看,“不刺激”确实存在着理论上的内部逻辑矛盾,最终或将是克强经济学当中最大的败笔。

  在货币经济时代里,货币当局的货币发行,是整个经济的惟一增长源。经济学界和金融学界有所不知(或许是故作糊涂)的是,经济体内的储蓄总量恒等于货币当局的货币发行总量(《西方经济学的终结》,2005,中国经济出版社),没有货币发行,就不可能有货币经济的任何增长。货币量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问题不在于发行多少万亿,而只在于如何发行。同理,必须给行为一个动机,刺激是必须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刺激,只在于如何刺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2 13: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难道看不出来政府一直都在刺激吗?傻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2 18: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地方银行与企业部分经济发展预测的一个重要意向调查收集,大部分都是支持李总管的经济策略。调查观点认为:国家经济形势需要有一个整理从新规范的时期,在过去十年,一些特殊原因,尤其是腐败问题严重,使权力与资本勾结成为获取稳定暴利的社会流行态势,很多标的上市场运行存在严重的公平性失却。现在,中央领导集体与习大大、李总管所采取的策略有着绝对的大方向正确,中国不是没有过苦日子,一味追求经济指标实现没有任何意义,国家需要一个健康、有科技含量的各个产业体系的创造和发展,需要社会公平正义,需要老百姓感到幸福。打破原有习惯和体系的运转轨迹非常有必要,虽然会有阵痛发生,但习大大这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是一届最有智慧的班子,一切问题都会得到解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2 18: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地方银行与企业部分经济发展预测的一个重要意向调查收集,大部分都是支持李总管的经济策略。调查观点认为:国家经济形势需要有一个整理从新规范的时期,在过去十年,一些特殊原因,尤其是腐败问题严重,使权力与资本勾结成为获取稳定暴利的社会流行态势,很多标的上市场运行存在严重的公平性失却。现在,中央领导集体与习大大、李总管所采取的策略有着绝对的大方向正确,中国不是没有过苦日子,一味追求经济指标实现没有任何意义,国家需要一个健康、有科技含量的各个产业体系的创造和发展,需要社会公平正义,需要老百姓感到幸福。打破原有习惯和体系的运转轨迹非常有必要,虽然会有阵痛发生,但习大大这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是一届最有智慧的班子,一切问题都会得到解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2 21: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以为刺激了半天刺激到什么了?郭美美的钱包被刺激到了,美国的移民局被刺激到了,还有什么呢?有钱的依然钱多的花不完,没钱的依然买不起房!既然刺激和不刺激效果一样,何必去刺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2 05:32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