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16|回复: 0

丁来峰:地震宣传中的“正能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6 09: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云南鲁甸地震已经造成410人遇难,1800人受伤,20多万人紧急转移,超过百万人受灾。这个时候,最要紧的是救人。我们看到,官兵在废墟下救人,总理亲赴现场救人,人民捐款捐物救人。同时,前方的救灾人员在真刀真枪救人,后方的主流舆论却假救人之名包装私心。

  红会背负郭美美这个包袱已有三年。在鲁甸地震发生几个小时之后,警方和官媒联手为红会展开了浩大的洗地运动。铺天盖地的舆论让红会产生了幻觉,以为自己终于卸下了郭美美。它一边要求郭美美还其清白,一边号召公众从此忘记她。忘记“她”,也就是忘记红会的丑陋。那么,从现在起,你们就像三年前那样继续给红会捐钱吧。逻辑相当紧凑,其中包装的功利心清晰可见。

  红会只是个副部级单位,它能调用的包装资源至此已是极限。真正拥有无限资源包装私心杂念的,是这个国家的宣传制度。

  上面说过,面对地震我们第一要务是救人。救哪些人?埋在废墟之下的人,灾区无衣无食的人,还有未来地震中的受害人。前两种人的救援职责属于现场救援队伍,后一种人的救援责任则属于媒体。媒体应当反思天灾之中的人祸,推进防震减害的制度。但是,我们传统的宣传制度却与此背道而驰。

  雅安地震中,一条救灾信息转发百万的情景,在微博上不见了。在抗震救灾的信息传递方面,大V们曾经起过重要作用。如今,销号禁言干掉了一大V,500转吓阻了一批大V,剩下的大V在谈郭美美。

  大V退隐,官媒上场。好人好事、感天动地,是官媒极力宣扬的“正能量”。于是,眼下媒体和网络上充斥着——爸爸不哭、孕妇互相鼓励、小学生大喊先救妹妹、徒步近五公里走进灾区、炊事员饿晕——诸如此类的正能量新闻,催人泪下的灾区故事。

  这里面还发生了一起“正能量”乌龙。士兵们在救灾现场用浑浊的泥水泡面——这是典型的正能量,因而得到了广泛传播。结果,网上出现了质疑声音:“救灾部队居然没有净水设备这种低级标配,兵娃娃不是爹生娘养的啊!”马屁拍到蹄子上,环球时报急中生智,洗地有术,直接宣布那是假新闻。

  这满版满屏的正能量故事,对于实际的抗震救灾有什么作用?不知道。真正有益于抗震救灾的,有益于减少未来地震伤害的,应当是报道真相,反思人祸。可是,报道真相有时是一种“负能量”,反思与批评更是不被允许。

  据不完全统计,汶川地震中有近6000师生遇难。在最初的新闻报道中,“豆腐渣校舍”导致大量师生遇难的现象,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批评声音越来越大。地震发生三天之后,宣传部门即下令“在报导汶川抗震救灾中不提抢救学校的事例”。

  但这个禁令并没有完全阻止市场化媒体对“校舍倒塌”的追踪。南方系媒体迂回曲折地与禁令躲猫猫。南方都市报连续三天刊出《学殤》系列报道,南方周末发表了《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倒塌悲剧调查》、《垮塌校舍是怎样建成的》等调查性报道,财经杂志也出版了《校舍忧思录》。媒体抗命的结果,是遭到了宣传部门的严厉批评。而南方系媒体人因为类似抗命被开,已成习惯。

  假如“校舍倒塌”的舆论议题不被遏止,必然会有一批官员要对“豆腐渣校舍”负责,必然促使学校建筑质量的提高。但是,这个“负能量”被禁止了。于是,豆腐渣仍旧在校园当水泥沙浆使用。日本是个多震多灾的国家。这个国家防震有一条原则,就是“学校是第一避难所”,因为日本的学校是所有建筑中抗震性能最好的。

  昨天微信上有一个贴子:《云南6.5级地震,日本网民竟然这么说》,截取了一个日本门户网站关于云南地震新闻的20条网友评论。这20个日本人的评论里,有救援意愿,有表达同情,但更多的是反思。他们无法想象6.5级地震造成这么多人伤亡,他们反思中国的建筑质量为什何如此之差?反思中国的钱花到哪儿了?尤其反思歌功颂德的宣传体制。

  此帖最后说:“三年前日本3.11地震后,国内互联网上的幸灾乐祸,对比不可谓不鲜明。”这句话更加值得我们反思。一群只会对自己国家政府歌功颂德的媒体,会影响、造就一群什么样的国民?

  所谓“正能量”的宣传制度,就是在殓尸布上绣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3 03:49 , Processed in 0.07813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