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01|回复: 1

江南游子:将形式主义进行到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7 08: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前很多戏迷看戏,同一场戏,百看不厌,很多时候,戏里的台词都能背下来,可还是愿意到戏院里看,为的就是听那不同的唱腔。据说好的演员,能够入戏,每次随剧情的发展以及自己对剧情的理解,都能演出新意来。然而,不管这剧情演出什么新意,不管是谁去主演,唱腔、道白可以有些许差异,但结果却都是一定的。观众往往也知道戏的结果是什么,甚而自己也能演出一些片段来,但却还是迷恋戏院,主要是迷恋台上演员的唱腔、做功!

  2014年5月25日新闻:政治局常委指导民主生活会。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发表讲话,对所联系的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给予肯定,认为会议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开得严肃认真、富有成效,使大家受到了一次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专题民主生活会聚焦“四风”实实在在查摆问题,有具体表现和典型案例,自我剖析有特点、像自己;贯彻整风精神,批评和自我批评抓关键、点要害,真刀真枪、很有辣味;剖析问题深入,联系思想实际、成长经历,对照理想信念、党性修养,找根源、谈教训、辨得失,做到了与人与事与思想见面;整改措施具体可行、有针对性,进一步明确了班子和个人的努力方向,体现了从我做起、真转真改的态度。解决作风问题,根本上要靠制度,要将制度的笼子扎得紧一些、密一些、牢一些,用制度管住干部的行为,用制度规范权力的运行,用制度固化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

  专题民主生活会是一个新的起点,教育实践活动越往后越要坚持从严从实的要求,发扬认真精神,着力在深入深化上下功夫。不能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影响活动健康发展。要采取有效措施,举一反三,防止和避免活动走形变味、做成夹生饭。

  这段文字看完后,不知怎的,忽然就想到了戏院里看戏。这里有点相似的地方,台上的人演的很卖力,很投入,高潮迭起;台下的人看的也很投入,很专注,心情并随着剧情跌宕起伏。中间不时有话外音,对情节进行补充、讲解,引导观众更深入地了解剧情、进入剧情。台上台下,随剧情的发展而一起走向高潮,然后谢幕散场。整场戏,虽然导演和演员换了,但剧本没换,所以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一场戏,剧情向什么方向发展,观众说了不算,导演说了算,或者说是投资方说了算。可戏演完了,散场了,过了很久,一些观众还沉浸地剧情中不能自拨。许久之后,忽然发现,那是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台上演的热烈,与观众何干呢,不过是娱乐了一下观众而已。如果说戏散了,观众还能陷于剧情而不能自己,不过是演员演技高超而已,于观众自己,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回过头来再看上面那一段文字:“解决作风问题,根本上要靠制度,要将制度的笼子扎得紧一些、密一些、牢一些,用制度管住干部的行为,用制度规范权力的运行,用制度固化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这段话颇有点意思,难道以前对干部的管理没有制度,难以想象,即便是梁山草寇,想必也不可能没有一点规矩。如果说以前有制度,那为什么没有管住干部的行为,是制度不管用,还是执行制度的队伍没有尽责,没有交代清楚。问题的根源既然没有交代清楚,那有什么理由可以让人们相信,这一次并无新意的活动之后,就一定能够管住干部。难道说因为导演换了,撤换了几个老演员,就可以演出新剧情?以我的感觉,这不过是不同的导演和演员在不同的时间里按同一个剧本表演时,对于戏的理解的微小变化,从而产生的一些情感上的调整,于剧情的最终发展走向,并无多大的影响。

  而现实中的这场大戏,政治局常委们都是导演,他们在指导着剧情的发展、确定着戏的走向,于群众似乎并无多少关系。群众不能影响的一场运动,却谓之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群众路线不过是个名头而已,实际内容是与群众一点关系都没有。或者找几个群众路人甲、路人乙之类上来跑个龙套,没有一句台词。如此说来,这还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形式。

  形式主义问题,历来是我党的一大痼疾,是每次大的活动必定要提的一项主要问题。只不过,过去提,往往是针对某一项活动的过程,这一次则是活动本身就有反形式主义的内容。说明什么呢,说明以往的种种反对形式主义,其结果都没能有效地避免形式主义。每次提过之后,该咋样还咋样,根除不了,甚尔愈演愈烈。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每次活动必提,往往也都会说要防止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而这也成了每次活动的必要形式之一。不提白不提,提了也白提,白提还得提。最终的结果,不过是又一次的形式主义。从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写给林彪的一封信中提出形式主义的问题至今,近一个世纪过去了,这形式主义非但没有解决,反而愈演愈烈,其根源在哪呢!

  要我说,以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为例,问题的根源还在于,角色缺失。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如果说是一幕话剧,其主角应该有群众,至少是主角之一吧。也就是说群众应该与官员演对手戏,如此,这场戏才能演出彩。没有了对手,一个人在那里自说自话,那是独角戏。现在的情况是,导演们没有安排对手戏,把本该是话剧的剧本演成了独角戏。有点象上海的两台节目:一周立波秀,今晚80后。偶尔有一两个人上来跑个龙套,烘托一下气氛。群众不能参与演出,就只能在台下当观众。台上演什么,台下只能看什么。最多就是随着台上演员的手势而跟着鼓掌、叫好。当然,台上演的内容,只能是按顶层设计人员,或曰导演设计好了剧情去发展。没有了对手,剧情的发展,当然就没有了矛盾冲突。没有冲突的剧情,其结果一定是圆满落幕,虽然这场戏还没有结束,我们已经基本可以预测,演出一定非常成功,观众一定一致叫好。但这样的戏,有现实意义吗?

  回溯过去曾经开展过来的“三个代表”、”保先教育“,都一样,角色中都缺少了一个对手。没有群众参与的活动,一出原本应该是现实主义题材的话剧,最终却演成了娱乐观众的独角戏;本该能解决一点现实问题的活动,却成了一场自娱自乐的形式。于是,台上台下,以两条线在分别进行着,互不相关。台上的人演很卖力,台下的人则报之以一笑了之。戏演完。散场了,生活的一切复归于以前,舞台上的戏,对于现实生活,不产生任何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7 09: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是存在形式主义,才有必要反对它。难道作者没有看到党风的好转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7 14:57 , Processed in 0.26572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