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05|回复: 2

江南游子:关于书法的一些零碎想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8 11: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去年十月以来,基本上没有时间和心情写字,算起来近半年了,只是在闲暇时,看看视频,观名家写字,算是代替自己练习。在观摩中,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因为不喜欢交流,也无人指导,这么多年来写字,只是靠着自己的耐心与兴趣,依样画葫芦,模仿出一点大概的意思,但很粗糙,经不起琢磨,特别是细致入微处,是真正显示功力的地方,全没有。糊弄外行还行,遇上内行,则露怯。只有执笔还行,可以随意。以前不理解什么叫笔锋要送到位,通过观察,总算看出点端倪,这是一种十分精细的动作,不可马虎。关于书法的一些零碎想法

周五中午临写,ipad拍下,不够清晰

  以前临书,只是照着写,很少琢磨为什么这样写,或者,这一笔是怎么写成这样的。近几个月里,不写,只是一味的看几个书法技法的教程视频,反复观看,便看出点名堂来,所以几个月不写,一但写起来,不退反进,自我感觉临写的效果反而好了,并且,今天临的又比昨天临的更好,这大约是“化”的原因。就是学习一段时间,需要消化一下,把营养吸收了,才能更好地去写。

  前段时间,省作协一个战友相邀去他办公室小坐。办公里有一同事,同为转业干部,年龄相仿,也是书法爱好者,以篆书篆刻为主,楷隶行草皆不通,但也能成名家。从他送我的篆刻作品集上,可以知道,他是西泠印社中人。这让我对于习字的传统理论产生怀疑,学书未必一定要从楷、行入手,从任何书体入手,都是可以的。据战友介绍,他的作品每平尺已经卖到800元,治印则每字2000元。当场书写一幅送我,我也写了两幅留下。但我没带印,好在是在他处所写,他便把他的斎号印钤上,权充一下。

  观其作字,似作画,与我理解的写,略有不同。落款是败笔,原因是从未习过篆书以外的字,因此,单看落款,几乎无人敢信,他也是书法家。与之闲聊,他说其实现在书画市场的价格,很多时候不是看作品,而是看职务、看名气。那意思,很有点不服的味道。我很是同意他的看法,陕西书协换届,秘书长以上的领导有五十多人,大约就是为的那点名头。写上字,附上名片,名片上赫然写着省书协主席或副主席、秘书长等等职务,其价码便翻着跟头往上涨,那可是几何级数。当几年书协的领导,基本上就一辈了连带着儿子孙子吃喝都不愁了,但其作品的水准还真不好说。反正我对于现在全国书协的那几位领导的作品水准不是太看好,总觉得跟八十年代初书协刚成立时的那几位有着天壤的差别。舒同、启功、赵朴初等,那是有着扎实传统功底,能自成一派、特点明显的大家,即便放到书法史的长河中,也是有着一定地位的。现在那几位真的不敢恭维。据说书协的领导内部竞争的很利害,摆不平,主管部门便从下面省里挑出一位来担任主席,不知确否。

  他又提及自己的作品,说是一年卖了一百万。原本对他比较尊重,此话一出,倒是让我有点看轻了,原来他的本意是在意自己的市场价格。他说他准备申请提前退休,专心作字治印,靠着这门技艺,也可过上舒适的日子。聊到他以前的老部队领导来看他,师职干部,开的私家车不过是十几万,而他开着五十多万的车子,让领导羡慕。说话时,可以感觉到,他心理很是平衡了一下。文人的淡泊与含蓄荡然无存,只剩下点铜臭味了。原来他的志向不在艺术,而在银子。其实旧时文人卖文鬻字谋生是很平常的事,一般都是生活所迫,鲜闻靠着卖文鬻字而过上锦衣玉食生活的。记得刚记事的时候,常常去爷爷替人写信作字的摊子上玩。爷爷就是靠着旧学的底子,在县邮局门口支一案几,靠替人写信或写对联赚取微薄的生活费。以我的眼光,爷爷的字放在当下,肯定是比很多所谓书法家要好的多。可惜,天不假时,若爷爷活在当下,凭那一手好字,日子也不会过得那般窘迫。

  我曾问其何不写大篆,我告诉他,我更喜欢大篆,古朴、金石味浓。大篆入印,表现力更美,更丰富,比如吴昌硕写的石鼓文。他回答,大篆以及甲骨文,能看懂的人少,没市场。此话颇有意思,要说书法,不管什么书体,很多繁体字、异体字,现代人若非有一定文字造诣,都看不懂,岂止大篆。便是小篆,大多数人也同样看不懂。据说很多专业书法家写篆书时,也需要查阅《说文解字》或其它的书法字典,很正常。喜欢小篆就是喜欢小篆,不需要理由。其实写草书也有这样的情况,有一个笑话,一个人喜欢写狂草,一日,写了一幅送人。不久,人家来找他,问其中一字是什么字。这人看后说,你怎么不早说,现在连我也认不出这是什么字了。

  要我说,这书法,对很多人来说,就象是听交响乐,不一定要真懂,听了感到愉悦便达到了欣赏的目的。前年陪女儿去杭州大剧院听马克西姆新年钢琴演奏会,十多首曲子,我是一首也没听懂,只是感觉整场演奏,都是波涛汹涌、激情澎湃,或者说万马奔腾、一往无前的震撼。他想表现什么、抒发什么感情,一无所知,但整晚,在听的过程中,人很兴奋,整个人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我想这就是音乐的感染力。书法也一样,只要看了感觉美,产生了愉悦,就算是欣赏了书法,不一定要说出美在哪、为什么会愉悦。说怕人看不懂,好象有点说不通。其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享受生活,却不一定非要理解我们享受的东西。有人说喜欢吃鸡蛋,不必一定要知道这个蛋是哪里只鸡下的。毕竟,在大多数方面,我们都不专业,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享受各种生活方式。

  我曾想,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写草书,是否是因为草书的优劣很难看出,好糊弄人,也许人家原本就没打算让你看懂。楷书则不然,有一点暇疵,即便不懂之人,往往也能看出。因此,写楷书,在当今这个浮燥的社会,是很吃亏的。现代很多所谓著名书家,是很少看到他们写的楷书的。反观古代的大家,个个楷法严谨,就比如狂草大家张旭,其楷书《郎官石记》,也可以是学楷书的很好范本。有老书法家曾经说过,别看一个人字写的龙飞凤舞的,号称书法家,你让他写几个楷书看看!

  从战友那返回后,战友在QQ上告诉,我走后,他的同事对他说,我的字写的很好,没问题,但章法上需要提高,又说我需要多交流。话很中恳,说的都在理。我自己也清楚我的问题在哪,但很难改变。写字,我没有创作的概念,只是一味的写,在写的过程中得到快感与充实,这就够了。交流,我无此欲望,甚至于怕交流。我总觉得写字是一个非常个人的事。若交流,现在的人,很少说真话,真的看出问题,也往往藏在心里不说,顾左右而言他。或者说一些虚与委蛇的恭维话,还不如不交流。指导,那是要收费的,变了味。还有人对我说,你把书风变一下,很快成名。也许,这话有道理,但有一点,变了书风,那就不是我了,写我不喜欢的所谓流行书风,那不舒服,不是我想要的。再说,我不把写字当艺术,只当是消遣,这一切不就都迎刃而解了吗!

  最近网上看到一篇博文,主题就是对当今书法界的乱象提出批评的,认为书协就没有必要存在。说是写字本是平常的东西,古人没有专门的书法家,都是文人、官员,书写都是业余,非主业。古时也没有什么交流等等,但这并不影响出了那么多的大家。这话有一点偏颇,但我也认为书协无存在的必要。原因是:

  现在的书协已经行政化、官场化,沦落为沉沦的书家们圈钱的工具、忽悠的平台。一如作协。战友介绍,作协原是文联下属的二级协会,而文联属文化厅管理。现在作协从文联独立出来,并划归宣传部管理,与文联平级,因为宣传部的原因,地位上应该比文联更高了,大约是现在更加重视意识形态工作,需要通过控制作协来控制文化。我调侃你们作协说长高长大了,独立自立门户了。作协属参公单位,也就有了一定的级别。书协是个什么性质、级别,不得而知,但肯定难以免俗。

  入书协没有一个让人信赖的标准,一些领导,因为喜欢写写字,附庸风雅。因为是领导,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加入协会,并能担任一定的职务,这对书法艺术其实是一个亵渎,让艺术变味。一般人入书协,需要参加过几次一定级别的书展,并有两名书协会员介绍。但书展,据说里面水很深,这就没有了公平可言。再一个,一件作品的好坏,见仁见智,很难说谁比谁的字就一定要好。就比如王羲之王献之,二个人谁好谁次,历史上本来也是有过争论的。唐以前,以献之好于羲之。但唐太宗喜欢羲之,便从此奠定了羲之书圣的历史地位。从近年来书展获奖作品看,虽然不泛中规中矩的传统书作,但也充斥着以丑为美、以怪为美、以后期制作来玩噱头的作品,甚至于以画入字的,很多方面与传统书法已经不是一回事了。展厅里讲究视觉冲击力,讲究气势,这与传统的书法作品,拿在手里把玩的感觉已经越来越远。展厅里看书法作品固然过瘾,但短时间里一下子看那么多的作品,也许精品会被漏去,同时内容多了也难以消化。并且是看过了也就看过了。远不如喜欢一件作品,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书房里,取出来,细细地琢磨,兴致所至,展纸铺毫,也可以临写一通,岂不妙哉!我始终以为,写字重在写,而不能重在制作。

  很多人不看字,看你是否是某一级的会员,以此来断定你的字的好坏与价值,这很不正常。我是常常遇上这样的情况,有人初看我写的字,先是赞不绝口,接下去便问,你是哪一级书协的会员。我便告诉人家,我哪一级都不是,自娱自乐一定要入会吗。于是他便沉默,于是对于我的字便不再感兴趣。调来杭州后,与新搭挡关系很好,常常一起外出社交,每每向他的朋友介绍我时,都会很认真地说,我们政委的书法很好,是某某协会的会员。他是好心,但我很尴尬,便紧跟其后解释,他是在开玩笑,鼓励我要更加努力。书协,其实已经成了妨碍书法艺术健康发展的一个障碍,使人们在评判书法优劣时,迷失了方向。

  书协,其实就应该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探讨书法的群体,不必设什么门槛,更不应该是精英互相吹捧的舞台。去掉了光环,使之大众化,喜欢的人自然喜欢,不喜欢的人也不会勉强自己去入会,也许书协发展的更健康,更有利于成为推广这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平台。靠着书协的牌子,因然可以取得一时之利,但放到历史的长河中,除极少数大家,大多数所谓著名书法家将很快地湮灭在无形之中。借用杜甫的诗句: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9 00: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不光是文联、书协,学校什么的都是行政化管理,确实让人烦。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17 23:2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