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549|回复: 3

江南游子:分蛋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0 11: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19日召开的全军标准经费供应管理工作会议获悉,全军优化公务事业经费投向投量,扩大标准化供应范围,建立起一套与部队使命任务相衔接,集供应、消耗、管理于一体的经费标准体系,推动标准经费管理由粗放式向科学精细转变。目前,新的军队公务事业经费标准,涵盖5大类、30个科目、11000多个标准项目,覆盖全军所有团以上单位和各类人员,更加科学有效保障部队养兵过日子,在源头上防止经费分配使用中的腐败和浪费,加快了财力向战斗力的有效转化。

  新的公务事业经费标准,实现了从军官到士兵、从总部机关到基层连队、从内陆部队到边防连队,各类设施、设备、装备、器材建设和配备,以及水、电、气、油等实物消耗,全部定量定标,通过将经费按标准直接订到单位、项目和人员,确保经费分配管控公开透明,有效防止了截留挪用、随意支出等问题发生。

  这是昨天晚上看到的一则消息。关于经费的分配使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基层部队建设的大问题,作为长期在军队基层担任连营团主官的我来说感受很深。因此,对于此次军队建立新的公务事业经费标准,特别是“全部定量定标,通过将经费按标准直接订到单位、项目和人员,确保经费分配管控公开透明,有效防止了截留挪用、随意支出等问题发生。”“在源头上防止经费分配使用中的腐败和浪费,加快了财力向战斗力的有效转化”。感到非常正确、非常必要、非常及时,但愿这样的转变能够早日让基层部队感受到。

  过去,由于经费分配划拨缺少规范,基层部队的经费使用非常混乱,基层单位是冷热不均。记得还是二十年前,我还任连长时,分部参谋长来我部检查工作,在干部会议上,谈到训练经费不足问题时,他就说过:过去的经费,80%按标准分配到各级各单位,20%作为机关掌握的机动费用,由机关根据各单位的实际进行调节。可现在呢,80%的经费作为机动,掌握在机关手里,只有20%按标准下发。这就很麻烦,需要基层单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地往上跑,找机关掌握各类经费分配的部门,跑部钱进。

  跑部钱进当然跑不是白跑,是要出血的。举一个例子,07年我刚调到杭州,当年原本上级单位给我们安排了300万的营房改建设经费,确定的原则是,营房部给300万,分部按1:1的标准也给300万,不足部分的单位自筹。已经确定了的,却被军区营房部以统一调配、集中分批解决基层单位营房建设为理由,把我们的经费划走了。没辙,我们便找到当时家在杭州的联勤部长,把部长请到单位,反复陈述单位的情况,争取了部长的支持,最终使部长答应再重新给我们调整经费。

  有了部长的干预,营房部还是打了折扣,给了我们150万。而当时我们的项目预算是800万,按照营房部给多少,分部也给多少的原则,如果不打折扣,营房部给300万,则分部也要给300万,我们自己只需要再筹200万就可以了。现在一打折扣,营房部和分部总共才给了300万,我们自己则要筹500万。

  然而,营房部就给了这么点钱,营房部主管的处长还打电话来,要我们当天把改建方案送到南京,当面汇报一下。其实方案早就报上去了,业务部门情况都很清楚,让我们再去报方案,其目的,我们也清楚。那天是我带着营房助理去的南京,找到相关处室的徐处长,把方案交给他,同时给他的还有我们准备的一个信封。于是他开口了,汇报就不用,方案放在这就可以了。老板在隔壁,你们去向他报告一下吧。我们有点措手不及,因为我们没有准备见首长,也没准备更多的信封。没辙,让营房助理临时出去想办法,又准备了一个信封,再去首长办公室,与首长见了个面。丢下信封,简单地寒喧几句,便告辞出来。当然,没有营房部的这150万,项目就不能启动。因此钱虽少,很关键。为补齐所需经费,我们也是开动脑筋,一边先启动项目,一边四处化缘,最终把任务完成了。

  在团单位担任主官,因为我们的直属上级机关联勤分部只管人事,不管业务。业务经费由联勤和装备部门的相关专业部门管理,因此,分部领导有时评价我们团单位主官的能力之一,便是能否向业务部门争取到项目和经费。团单位主官不得不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与这两大部门的相关业务部处上面。靠什么呢,靠的就是吃喝送。关系搞好了,经费就不愁了,业务部门只要愿意把经费的项目给你单位,总能找到这样那样的理由。其实很多时候,上级部门也是知道你要钱的理由是假的,但他要想给你钱,只能这样。

  我来杭州时,报到的第二天,搭档便到我办公室告诉我,单位现在赤字150万,过了不久又告诉我,赤字涨到170万了。我问怎么不想办法去上级争取一点经费。搭挡来自军区机关,与机关各个部门关系很好,按说要点钱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要钱,必须是跑部才能钱进,前任政委出于个人原因,对其不放心,担心他去跑部时,带去的那点意思落入个人腰包。因此他为避嫌,也不愿去跑。但是,单位要建设,部队要发展,官兵生活要改善,靠着那点正常的经费,还得应付上级机关、领导来检查时的招待费用,以及他们介绍来杭州的、部队的地方的各色各样的客人,也需要钱。我们那点钱,捉襟见肘。没有钱,什么事都干不了,怎么行呢。因此,我支持和鼓励搭挡去跑部,有问题我们一起担当。有时也是我们一起去。之后,经费便源源不断地争取到了,短短三年时间,营区面貌焕然一新,官兵的生活也改善了很多。当然,去要钱也是很辛苦的,去了上级机关,送钱还得请领导和相关人员吃喝,那也是要拼命的。花了钱,还要拊带上自己的健康,为单位化缘,也挺不容易。单位穷时,很多上级领导路过也不愿来,后来则门庭若市。而领导的到来,往往跟着的便是资金、项目、任务和经费。由此单位进入良性循环。而我们主官的主要精力便是应酬各级各类人员。

  谷俊山之贪,曾经令人惊讶,而在我看来实属正常,分配体制摆在哪,谁上都会贪,程度不同而已,谷俊山之前不是还有个王守业吗!拿我们单位前面说的那个工程来说,建设期间,军区和联勤的质量监理部门十个月时间来了不少于四趟,每次不少于七八个人,每次每人都要吃一点、拿一点,算算,给了150 万,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钱,回流到他们的口袋和肚子里去了。这还只是我们一个单位的一点小钱,想想他们掌管着全区营房建设多少个亿的资金,想不发财都不行。

  这么多年来,业务部门的干部特别容易提升,是否与他们手里有足够的钱物有关呢!上级任何一个业务部门的任何一个部长、处长的下来,都有可能给你解决物资经费,特别是总部机关的,那怕是一个参谋助理员,都有可能管着某一个方面的经费分配权,在他们眼睛,10万、百万,那都不是个事。有时候在酒桌上,有分配经费权力的人会要求我们喝酒,一杯酒给10万,基层领导为了那点经费,也只能拱拼了命地喝,这都是我们所亲历。

  前面说了,一个项目,只给了150+150万,而实际需要800万左右,剩下的经费怎么办。除了化缘,这里就又说到另一个问题了,就是自筹资金,包括动用单位历年经费结余,当然,前提是有节余。也可以动用生产经营收入。虽然军队早已退出生产经营领域,但实际上,空余的房地产还是可以出租的。这一块,我们在建德和杭州不占优势,我曾经工作过的上海老单位,地理位置好,营区面积大,仅一年收取的租金,那就是个巨大的数字,与其相比,正常下拨的那点经费,实在是不足为道。因此,营区建设,特别是招待所建设,那是超豪华。曾经有一个军区副司令到上海度假,另一军区领导给他建议,不要去住延安饭店,就到某某单位招待所住。该副司令很不以为然,说一个团单位招待所住,也太委屈了吧。但还是听了建议,抱着看看的心态去了,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真的是比五星级还奢华。另一个单位的一个招待所,装修据说就超过了三千万。如今,这两个单位的领导都提升了。

  还是很多年前,军队还允许生产经营的时候,上级为了尽可能让军队营区发挥点作用,把上海仓库的物资调到山沟仓库,把库房腾出来,对外出租,指望用出租赚的钱,补贴军费的不足。思路是对的,但执行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按说因为是军产,并且别的单位承担了本该你单位的任务,因此赚的钱,应该由上级统一调度,也就是说要收支两条线。但实际上,他们只上缴了很少的一部分,绝大部分都自己享受了。这有点象国企,利润只上缴国家不到10%,好象这两年才提出要逐步提高到20多,最高不到30。军队的生产经营也一样。这就造成了一种不公,一个系统,因为地域不同,待遇相差有如天壤之别。差的越来越差,好的越来越好。这有点类似前天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的解决国企收入分配中三大不合理现象,行业不平等,地域不平等,企业内部不平等一样。

  这样的不平等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就是个人收入。记得十几年前,我去一个县人武部,与人武部领导交流时,听他介绍,他们的收入有三块,一是正常的工资,那是军费支出。二是自己的生产经营。因为人武部的地理位置一般都不错,很多房产是拿来出租的经营的。三是地方政府比照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待遇给予补差。按人武部长自己的话说,现在的部队,越是不干正事的单位,待遇越好。他笑称他们就是属于不干正事的单位。我比较认同这个看法。大约是在十年前,我了解到某区人武部部长政委,仅年底区政府给予的奖金就十几万。那个时候我作为一个正团职干部,年薪也不过四五万。但相比之下,我们虽不如省军区系统的待遇好,但肯定好于作战部队。作战部队真的很苦,我的一个老乡从作战师副政委调整到预备役师当政委,很不适应,说那里的干部,成天就想着一件事,怎么想办法要钱分钱。我的这个老乡太正统也很谨慎,不愿意与他们一样,以至于干了两年政委后,坚决要求转业。现在省厅当了一名副厅长。

  还是我们联勤系统,驻上海的一个兄弟单位政委,转调到一个医院任政委。到新单位后的第一个月去领导工资,结果惊讶地发现,拿到手的工资是他在仓库的三倍多。他问财务人员,医院发工资是按季发吗?财务人员回答,按月不按季。也就是说,他在医院拿的工资是他在仓库时的三倍。并且相比较上海以外的单位,其在仓库时收入本身也要高出一截的。由此可想而知,这个医院的收入是怎样一个概念,这还是明的。所以,另一家医院的政委,任职十一年才转业。利益太丰厚了,以至于既便升不了官,也不愿走,赖在那个位置上。当然,他们有的是条件打点相关部门。甚至于上级单位已经报他转业,他也能通过军区机关的个别领导而不予批准。

  因为分配机制的原因,基层的经费分配是很不公的,冷热不均,有的单位富的流油,有的单位穷的揭不开锅。因为穷,你能给予领导的接待当然也差。穷单位的领导往往因此不受上级单位待见。上级领导经常出现在上海的各个单位,而对于我们这些相对偏远的单位,则很少光顾。上海单位虽然业务量不大,却总是出经验,出干部,原因就一个字:钱!

  如今,新的标准经费分配办法出台了,是否能如规定的那样去执行,有待观察。如果能够切实得到落实,将会使基层部队不再为钱而费心,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战备、训练、教育、学习上,则善莫大焉!而现在基层任职的领导们,也算是赶上了好时光。如果我再年轻十几岁,如果我有机会能再回军队基层担任主官,则我一定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更有利的条件做出更好的成绩。我真的羡慕现任的基层领导,随着新的标准经费分配制度的落实。但愿他们能把握好这个机遇,把更多的精力投入的基层部队的教育训练等方面去,干出更大的成绩,而不是象我们当初那样,把主要精力用在应酬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0 14: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切身体会,观点深刻,必须加快部队改革,切实提升战斗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0 14: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800万国民党军队就是这样打过长江,打过台湾海峡,龟缩台湾岛的!剩下的都是弄得到钱的嫡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0 16:29:41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律越宽松,害人越多。不但害了国家,也害了个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13:50 , Processed in 0.10942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