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39|回复: 4

张平:新医改为何难治看病更贵更难的顽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31 08: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启动覆盖城乡的新医改已有4年。28日,零点调查集团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新医改阶段性成效不明显,超9成被访者认为看病费用仍居高不下,87.4%的人表示看病更贵了。超8成公众表 示目前看病难,与新医改启动之前相比,仅有两成受访者表示比以前容易些,57.5%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看病比以前更难。

  上一轮医改始于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那轮医改给民众留下的最大“诟病”就是看病贵、看病难,用民间的说法就是“医改提前给人送终”。之后,官 方对此的评价亦是,“卫生体制改革最大的损失就是行业发展方向的迷失和对宗旨灵魂的败坏以及医患关系紧张。”所谓迷失方向,指的是公共医疗日益严重的逐利化倾向,让公立医院公益 性消失殆尽。

  在此背景之下,新一轮医改于2009年启动,全称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之前一年,相关部门还曾就此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可惜,因为方案所列主要是宏观 的概述、粗线条的描绘,以及好似漂浮云中的未来愿景,一般公众很难对此提出真知灼见,只能是“没有意见”。但尽管如此,广大公众对于新医改还是充满了期待,希望新一轮医改能够解 决民众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顽疾。

  在新医改之初,舆论也曾担忧“美好的医改愿景是否会沦为天上浮云?”如今,新医改启动已经4年多了,但是看病难、看病贵依然照旧,公立医院改革也鲜有新举措。而相关民调数据则反映 出,民众对新医改极度失望的情绪。那么,医改虽然一轮又一轮,为啥民众看病愈加艰难、昂贵了呢?笔者认为,愿因有三:

  首先,新医改没有改掉“以药养医”弊端。虽说,国家为了维持公立医院的正常运行,允许医院在药品进价上加价15%,但医院和医生寻租现象层出不穷,最终这些腐败支出都要分摊到病患的 身上,药价那有不贵之理?从央视和各大媒体曝光的药品最高利润看,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央视曝光的最高利润是6500%,广东媒体曝光的最高利润则是9137%。究其原因,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中的腐败现象在作怪,这正是药价虚高的关键环节。

  笔者认为,实践证明作为救死扶伤的公立医院, “以药养医”的盈利模式弊端严重,这既会让病患承受高药价之痛,又容易引发医患矛盾,而且还是部分医院、医生腐败和寻租的温床。其实 ,医院的正常运营开支完全可以通过医务工作者出卖自己的精堪的医疗技术来收取诊费,所以医疗体制改革如果不把“医和药”分开,那么改革就很难见效,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就无法彻底 根治。

  再者,不管是新医改还是老医改,国家财政对医疗投入总体偏少。4年以来,国家财政对医疗卫生累计投入2242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从4.4%提高到了5.7%。表面上看前进不少,可放 眼世界,医卫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美国(2000年)为20.5%,德国(1998年)为18.89%。显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政府对医疗投入方面还是有待加强。

  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大多数没用到公众身上。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曾披露中科院调查数据:政府医疗投入的80%在为850万以党政干部为主的群体服务。这就造成了,一边 是党政干部群体有过度享受医疗之嫌,另一边是民众该享受的基本医疗服务也被侵蚀。政府在医疗方面的投入少再加上大多没用到公众身上,这就直接导致我国民众看病贵、看病难的现象一 直存在。

  最后,公立医院改革闭门造车,没有积极借鉴先进经验。公立医院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港式”医院的经验:取消事业编制,不给不负责任、没有救济金的庸医提 供岗位,给有医德、有医术、有追求的医生提供更好的福利薪酬;对医务人员收回扣、拿红包等实行一票否决零容忍;用预约制让医院不再像车站般拥挤;用先看全科后看专科避免有病乱投 医;用全科门诊打包收费避免大处方大检查等等。

  新医改已经启动4年多了,大多数民众仍然觉得“看病难、看病贵”的顽疾不仅没有解除,反而更严重了,这就值得最高决策者深思。笔者认为,如果不能有效约束各种权力,不能真正加大财 政投入和彰显医疗公平,不能积极借鉴先进经验,就算不断推出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也不能从根本改变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顽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1 09: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者,不管是新医改还是老医改,国家财政对医疗投入总体偏少。4年以来,国家财政对医疗卫生累计投入2242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从4.4%提高到了5.7%。表面上看前进不少,可放 眼世界,医卫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美国(2000年)为20.5%,德国(1998年)为18.89%。显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政府对医疗投入方面还是有待加强。

  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大多数没用到公众身上。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曾披露中科院调查数据:政府医疗投入的80%在为850万以党政干部为主的群体服务。这就造成了,一边 是党政干部群体有过度享受医疗之嫌,另一边是民众该享受的基本医疗服务也被侵蚀。政府在医疗方面的投入少再加上大多没用到公众身上,这就直接导致我国民众看病贵、看病难的现象一 直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1 17: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很好 就是估计也是白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 17:06: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党政干部确实耗费过多医疗资源,专房专护,有点过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 17:40: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具体事,少来假大空,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21:22 , Processed in 0.17193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