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36|回复: 0

一招解决高油价、“三公”、内需不足等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 09: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孙子后人

  一招解决高油价问题

  每次油价上涨,中国人都无可耐何,有什么办法能让油价不涨呢?有人会说,国际油价上涨,我们只能跟着涨,谁让我们石油不能自给呢?石油自给,当然是不可能了,除此之外,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让石油用人民币结算,但是显然这一步我们暂时还做不到,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先过渡一下呢?办法当然还是有的,那就是把所有以美元结算的出口商品都征收燃油附加费。此招一出油价速降。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只对美元结算的出口商品收?其它不收?这么做主要是为了分化对手(如果对所有出口商品都收,岂不是与全世界为敌,立马引来各国的贸易报复,大家互打贸易战,世界受不了,中国也受不了),并且我们有个让美国人哑口无言的理由,因为我们只要说,石油进口是以美元结算的,这油价涨了,我就需要更多的美元去买石油(就好比这油价涨了,我开出租车的成本就高了,我当然有理由向坐车的消费者收燃油附加费),根据“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一普世价值,我当然要在以美元结算的出口商品上赚回来才行,谁让你美国人要石油用美元结算来着,谁让国内的企业互相搞价格战,把商品的出口价格整的全世界最低(收再多的燃油附加费,仍不减中国商品与他国商品的价格竞争力,仍灭不了全世界购买中国制造的“热情”),满世界的贱卖,还自以为了不起。

  此招一出,一来不但美国用高油价来制造美元需求,进而巩固美元货币霸权的图谋破灭了(这招可不是第一次用了,早就用烂了,不过好招不怕烂只求管用),进而导致高油价不但与已不利,还自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二来此招直接打击了石油美元结算这一美元货币霸权得以在金本位结束之后维系至今的根本基石;三来此招又间接打击了世界主要贸易以美元结算的这一现实,进而极大破坏了美元做为各国结算和储备货币的地位(因为用美元从中国进口商品要被收燃油附加费,那当然各国会想尽办法用其它的货币从中国进口商品,而即然用美元从中国进口商品不划算,美元的使用价值大大降低,中国可是全球第一大出口国,这还是在人民币汇率被严重低估的情况下,如若不然,此第一还要高过第二N倍,没有“中国制造”这个美元价值兑现的最大支点,那我还储备那么多美元干什么,美元失去世界主要贸易的结算和储备地位,意味着美元霸权的结束,而失去美元霸权对“不事生产,却能锦衣玉食”的美国人意味着什么?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一招解决“三公”问题

  其实办法很简单,现在很多地方不是搞车改了吗?把养公车的钱,改为车贴,然后按级别发给每个公务员,即省了买车、修车、用车的钱,也省了一大批公车驾驶员的工资,更省了很多以修车、养车名义报销的钱,这些钱加起来,远远超过车贴的钱。所以,这样的办法完全可以参照,把公款吃喝的钱,改为食贴,把公款旅游的钱,改为游贴。如此一来即提高了内需(直接发钱,爱花哪里,花哪里),也减少了浪费,更少了很多吃出来、喝出来的疾病,省了很多治疗费。所以,即解决了三公,又能提高内需,还能给全社会带来示范,其它的事业、国企等单位跟着效仿,由此带来的乘数效应、示范效应、连锁反应,真是好的不得里个了。中国的公务员大概有689万,再加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群团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88.4万。总数也就七百多万,而三公支出,据传是9000亿(当然本人认为这数字严重偏大),平均一下每人有十几万(这个数字远远超过公务员的平均收入)那好,我们省60%,平均每人每年多发五万元的三公补贴,这个数字,我相信,除了少数主席台的,前三排加上后N排的,都会举双脚先赞成。

  一招解决内需不足问题

  内需不足大家都知道,如何解决,很多人都说很难,从根本性上来说,提高收入和社会保障是最好的、最根本的办法,但要要想在短时间内,大范围、大幅度的提高收入,又不能引发更高的通涨(也就是说物价不能跑得比工资快,当然了,工资大幅提高的同时,物价随之上涨一些也是完全需要的,只要物价上涨比工资上涨少就行了)是做不到的,这需要制度的完善,并且也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段,那么,其它还有什么好办法呢?办法当然有,前面在解决三公时,我已经说了,每年三公开支有9000亿的话,其中4000亿拿来给公务员们当车贴、食贴、游贴发掉,这即能更好的拉动内需(比如一般消费去出,购车支出,旅游支出),还能给全社会带来示范,其它的事业、国企等单位跟着效仿,由此带来的乘数效应、示范效应、连锁反应,真是好的不得里个了。也许你说不好,好不好我也不和你争,至少给国家财政省下了5000亿的支出,这总没错吧!这5000亿怎么用、怎么花,暂且不说,先来说一说出口退税这档子事,出口退税是为了什么?当家都清楚,说白了就是中国政府给外国的消费者发补贴,鼓励他们多买中国制造。再说白点就是穷国补贴富国,穷人补贴富人,是典型的出口版、升级版、豪华版“家电下乡”,中国人真“伟大”啊!豪华版给老外,缩水版给自己,本人智商有限,实在是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是我们外汇不够用吗?不是;是中国不这么干,美国人就要开着航母来打我们吗?不是;是产能多的,实在是没人要了吗?更不是;是中国不搞出口退税,外国人都不买中国制造了吗?还是不是;是中国不搞出口退税,外国人就要告我们,不倾销罪吗?都不是。知道出口退税每年财政要支出多少钱吗?答案据说是7000亿人民币,那好,把这出口退税取消,至少除即不是二高一资商品(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消耗),又是高利润的商品外,不再给出口退税,那就算是减下5000亿人民币吧!好!这里有5000亿人民币,前面省下的三公开支也有5000亿人民币,加起来就有10000亿了,这10000个亿怎么花呢?全民平均发钱吗?当然不是,中国有十几亿人,这么一发平均每人还不到一千元,是拉不动内需的,那如何做才能拉动内需呢?当然是要利用经济学里的“乘数效应”,具体怎么操作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搞一个豪华版、放大版式、升级版的“家电下乡”,也就是说国家把一些主要消费品比如家电、家具、服装、鞋帽、数码产品等等,只要你去买这些东西,你花3元钱,国家补你1元钱,你花掉30000亿,国家补你10000亿,说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国家财政一毛支出都没增加,我就给国家省出了10000亿,又拿着这10000亿,给社会创造了40000亿的内需,这还没算这40000亿内需带来的连锁反应(比如你是卖家电或是生产家电的,这家电生意好了,你的收入能不增长吗?你的收入长了,这内需不就上去了吗)。

  一招解决校车难问题

  连续的校车车祸造成学生遇难,引起了全社会对校车安全问题的极大关注,很多人都提出要向美国学习,至少也要向德清学习,为所有的学校配备校车,虽然说从经济上来说,我们国家完全有能力为做到这一点,大家想想,美国制造的美式校车也不过30万美元一辆,全国进口个十万辆,也不过三百亿美元(买国产的就更便宜了),也就全国两个月的贸易顺差,也就出国一笔大单的钱,但是这样操作的可行性,以现有的体制来说,实现不了,而且老实说,必要性也不是很大,因为有更经济、更环保、更可行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包车上学,怎么包,包谁的车呢?很简单,当然是包公交公司的公交巴士,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公交公司的公交车覆盖面不能说百分百,至少也在百分之八十多,只要在学生上下学的时间段及线路和公交公司签好协议,由公交公司派车来接送学生上下校,车费也可以由学生负担(对于一些困难学生或贫困地区可以由政府或慈善机构来承担),反正即便由学校负担,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多个庙,多花一次香钱,这样一来也不需要买多少新车(一些公交车不能覆盖的地区,学生又给较多的,可以买一些),当然政府可以花点钱,让公交公司对用于充当校车的公交车进行一些特定的改进,提高安全性和舒适性,或是当公交在购新车时,贴点钱让他们买一些制式的校车,反正校车也是车,学生不用的时候,也一样可以作为公交车使用),即解决了学生校车安全问题,也不会给学校或政府带来多少购车的经济压力,更有效的利用了资源,可谓一举三得,大家想想,一来专门的校车车辆及驾驶员使用率不高,除了上下学的时间段,其它时间都只能闲置,资源严重的浪费,相当不低碳;二来购买专门的校车,需要大量的经费,对于学校和政府部门来说,都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而现成的公交资源却不去利用,属于典型的“企业办社会”计划经济思维;三来公交公司的公交巴士从安全性上来说比起普通的校车还是可以的(而且前面说了还可以作一些改进或是在购新车时买一些制式校车),公交车司机相对于普通司机来说技术也更好更放心(成为一名公交车司机的标准是比较高的,这个大家都清楚)。

  一招解决高房价问题

  要解决高房价一招就够了,那就是物业税。地价为什么高,因为开发商愿意买,开发商为什么愿意买,因为房价更高,房价为什么高,还是因为有人买,为什么有人买,因为房价涨得快有得赚,因为有得赚,所以大批的人去炒房,因为炒房的人多,自然房价越来越高,所以说炒房从来就不是因为房价高,而是因为房价还会更高,所以解决高房价的根子,就是要限制炒房,如何限制炒房,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炒房的人没钱可赚,如何让他们没钱可赚,那就是收物业税,打个比方,国家规定个人或家庭,所拥有的超过三套以上的房子,就必须每年按该房屋当年评估价的3%交纳物业税,且此税率按房屋套数累计递增,比如可以规定,第三套3%,第四套4%第五套5%,上不封顶,如此一来,你手上的房空的越多越贵,交的税就越多,炒房者自然没钱赚,没了钱赚自然没人去买房,按现在房屋销售中有一半以上是投资需求,此政策一出销量下降过半,房价能不降吗?还有目前大量被投资者所拥有的房产,此政策一出,他们能不抛吗?不抛的话,收税收到破产,一旦大规模抛售,房价还会不下降吗?房价降了,国家还需要浪费大量的土地和资源去盖保障房吗?

  某些人把物业税说的象营业税一样,说是可以把物业税象营业税一样转嫁到买房人头上,从而欺骗大家说,物业税只会导致房价更高,这根本是骗人的鬼话,营业税你只有卖了才收,而物业税你只有卖了才不收,两者有本质的区别。这也就是物业税是高房价真正克星的原因,税率按房屋套数累计递增,即第三套3%,第四套4%第五套5%,上不封顶,我看怎么把税转给买家,买家又不是无底洞,想加多少钱就加多少钱?打个比方你有五套房(这个数字对炒房的人来说不算多吧),第三套3%,第四套4%,第五套5%,假设这三套房平均100万一套,也就是说如果这些房屋一套也不抛的话,一年就要付12万的税,如果是几百万一套的房,那就是好几十万的税,而一般的炒房客是不会有多少现金的,因为有现金早拿去炒房了,每年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税,你不抛房拿什么来交,反过来,你抛他也抛,一旦市场上有大量的房屋抛售,且持有意味着巨大的税费负担以及升值预期大减,这就进一步导致抛售,没有大的升值预期,房价上涨根本不够付税费,市场上房屋大量抛售,买房人有的是选择,驴才会来为卖家付税费。

  所以说物业税绝对可以一招稿定房价,唯一需要顾虑的是,要控制好力度(也即在确定税费额度是要慎重,可以先用小额试水,力度不够再加大),因为力度一旦过大,将导致楼市崩盘,房价暴跌,买家却买涨不买跌,市场一片萧条,烂尾楼盛行,银行一片烂账,普通购房自住者成为负资产者这样的灾难性后果。

  也许有人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炒房的人会想方设法避税,不用你想,直接送个避税的办法给你,那就是规定,只要这房子出租了,就免税,一毛钱税收都不要你,如此一来,市场上不光买房是买方市场,租房也成了租客市场(全国可是有七千多万套的空置房,想想吧!这市场大了去了),市场上不光是房价跌了,连租金也大跌,“保障房”、“公租房”,这六个字,很快会沦为历史笑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13:55 , Processed in 0.09378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