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39|回复: 2

肖磊:如果把房子当成一只概念股,此时你还敢炒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15 15: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去年12月中旬的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管理定位。这被市场认为是中央加大房地产市场价格管控,抑制投机炒房的一次公开“表决心”,加上之前持续了近一年的一二线等热点城市频繁加码的购房限制政策,可见,中国的“高房价”已经不再是理所应当。

  “高房价”,在中国显然还只是部分的城市和地区,广大的三、四、五线城市房价并不高。但如果用国际通用的收入房价比(年收入/每平米价格)来衡量,中国的三、四、五线城市房价也只是相对合理。而相比高出三四线城市5—10倍的一二线等热点城市房价,老百姓购房已经不再是民生需求那么简单,而是越来越成为“有钱人”的资源抢占。

  2017年前两月,一二线等热点城市房价依然坚挺小升,北京、上海、厦门等热点城市更是继续保持涨幅领先。学区房、新机场、城市圈、宜居、躲雾霾等等,各种概念都能成为房价上涨的推动因素。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中国房价的敏感,只要有个“借口”,房价就不缺少想像的炒作空间。

  “高房价”形成的根本原因,说到底,还是市场的“钱够多”。

  “钱够多”的原因也很多,货币M2保持较大规模和较高增速;住房公积金制度配合户籍购房限制,为本来收入不高的公务员、事业编、国企员工等提供了足够多的低息房贷;商业银行配合房产开发商,在房屋销售环节中,虚构购房人的收入证明增加放贷额;三、四、五线城市及农村家庭集中凑钱涌入一二线等热点城市购房;中央机关、重点国企、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大专院校等多集中于一二线等热点城市,在聚集人才的同时,也吸引大量国内外资金涌入;一二线等热点城市房价持续攀升所制造的财富效应,吸引大量国内外资金囤积房产资源;中央和地方财政在重点项目的支出上,也更倾向于一二线等热点城市的占比……。

  “钱够多”,钱又够集中,一二线等热点城市的土地、房屋供给又有限,自然就具备了“炒”的各种特质。这与当前A股市场中炒小盘新股、次新股的理由一样,甚至都不用所谓的业绩、概念作支撑,只要盘子小,短期内不会扩张,充裕的市场资金就可以操控流通市值,从上市初的三五亿,炒到三五十亿不是不可能。而所谓的业绩、概念,不过是吸引更多普通投资者高位接盘的利诱因素。炒房也一样,各种稀缺概念,不过是制造追涨的恐慌情绪和购房者自我心理安慰的一种必然选择。

  关于房产税的征收,社会上很有争议。从法理上讲确实存在征收理由上的再梳理,需要对过去的一些相关法律法规做出调整。而从实际的征收目的上来看,是有其必然性的。房产税是地方税,是要具有普遍性的,当前上海、重庆的房产税试点并不成功,与对房价的管控无关,而是房产税占据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不应太低。地方政府有了足够的财政收入,才能在实际民生上有更大的改善空间,也是财富二次分配,调节贫富差距的有效手段。

  当然,房产税的另一重要性是提高房屋使用效率,减少囤积浪费和空置,甚至因为持有多套房屋者受持有成本大增的影响,而必须考虑转让或出租,是有利于中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

  中国的房价够高了,房子也不是用来炒的,但我们确实在炒房,不是因为对未来房价预期有多高,而是因为中国房子有太多可以“炒”的理由,甚至可以被市场充裕的资金操控短期价格成倍上涨。

  中央大谈供给侧改革,可在房地产市场上,我们一直使用的却是需求侧改革,即努力限制需求。这反而让一些具有“特权者”,如户籍特权、纳税特权、职务特权等抢占更多房产资源而不必承担任何多持成本,这个“概念”的炒作,是中国高房价的另一根本原因,是需要我们认真反思和努力改正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15 22: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要看庄家是不是习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18 00: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制度设计是全球最优秀的,至少比美国欧盟强几倍,这已经或即将得到全球的公认。实力的不断拉近,引起美国的恐慌围堵就是证明。

  房地产是中国崛起的支柱,只要举全国之力维持房价30年不跌,中国就可以躲过【中等收入陷阱】,维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用时间抚平房地产泡沫,到那时10万-15万/每平方的房子就已经很便宜了。如果房地产泡沫破灭,中国经济就会象日本一样,一蹶不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21 07:4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