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57|回复: 0

扬韬:应对特朗普挑战,中国有什么底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21 13: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股市还是扶不起来,春节过后,市场仍没有找到方向。在欧美股市大涨的背景下,我们的股市缺乏信心,缺乏动力。昨天有朋友在微博问答上提问:2017年股市的最大不确定性是什么?我列了几条,其中第一条就是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尚不明朗,如果要价强硬,市场可能会出现过激反应。

  我对“中或最赢”还是有信心的。只不过,我有信心,不代表市场也有信心。股市中的软骨头居多,对中国的一切都是嗤之以鼻,总是担心天塌了。所以,如果特朗普放点狠话啥的,股市难免震荡一下。

  这几天,特朗普在国内正忙于禁令乱象,虽然跟别的国家元首不断通话打交道,却始终没有提出明确的对华策略,倒是他的女儿到中国驻美大使馆出席了活动,他的幕僚对于南海局势也放了软话,这与他曾经信誓旦旦要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许诺相去甚远。显然,特朗普团队也是有顾忌的。

  为什么会这样?毫无疑问是因为中国的实力摆在那里。好比下棋比赛,又好比足球比赛,一层又一层战事过后,最强大的两个选手或两只队伍才会走向前台对垒。最精彩的比赛永远在最后时刻。中国作为世界上经济规模第二的大国,作为制造业当之无愧世界第一的大国,是不惧怕任何挑战的。

  我在想,用什么样的指标才能准确刻画出中美最近30年的发展对比呢?用常规的人均GDP或经济增速显然都不够。用汇率折算后的数值去比也存在缺陷。思来想去,我想用本币现值直接去对比,也许更能看出端倪。

  本币、现值,两国互比,听起来没道理,实际却很有意义。首先,在纸币本位时代,负责任的国家是不会滥发货币的。也正因为如此,本国居民主要是通过本币来感受经济增长和社会变化的——你以前每月收入2000元,现在每月收入3000元,你能感觉到是有50%的增长。但如果按照美元计呢,以前是250美元、现在是500美元,增幅有一倍,但你没有这种体会,因为你并不是用美元消费的!

  好,现在我们看看1952-1981年的中美GDP的比值。注意,这里均采用本币、现值,以中国的数值除以美国的数值,看一下发展的趋势,如下图:

  1952年之后,中国的GDP一度只有美国的0.2-0.275。但1966年之后,这个比值反而在不断下降,在1977-1981年达到了最低,只有0.153-0.154的水平。其中1977年是最低点,但其后几年中国虽然增长加速,但美国的增速更快,所以,二者比值关系反而处于最低水平。

  看看这个图,我们只能感慨,1980年代中国不韬光隐晦怎么行!不发展经济怎么行!发展才是硬道理,就是那个时候提出来的。

  但1981年之后,情况在悄悄发生变化了:

  这是1981年到2016年的35年间中美GDP的比值,1981-1993年,还是中规中矩的缓慢增长,从0.153到0.519,我们只不过比美国发展快了2.4倍而已。但1994年之后开始发力,2000年之后继续快速走高,直到2014年才结束了指数发展的路径。即便如此,到2016年,中美比值也已经达到了惊人的4.00。此时,中国的GDP达到了74.4万亿元,而美国是18.6万亿美元。

  这意味着1981年以来,我们比美国的增长速度快了25倍!

  看看上图那气势如虹的指数级曲线,代表着中国魄力。面对那种强悍的攻势,但凡明白的美国人能不感到惊讶、诧异、嫉妒乃至恐慌?中美最近10多年几乎没有出现任何明显对抗,靠的是什么?就是上面那个曲线!

  再看看日本,1950年之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以本币计价,日本的GDP曾是美国的13倍,然后到1977年达到顶峰,是美国的89倍。长达27年的相对优势,日本比美国的发展快了5.8倍而已。但即便如此,那时的日本人已经豪情满怀要“买下美国”了。这让美国人着急了,1977年,美国人开始主动干预日元汇率,让美元主动贬值,并最终迫使日本在1985年签署了广场协议。

  虽然,1977年之后,日本经济仍继续保持高速发展,但美国的发展速度也开始加快。到1993年,日美比值跌破70。随后继续一路下滑,到2016年,二者比值关系约27倍。也就是说,如果以1950年为基准,到2016年为止,日本的发展只不过比美国快了一倍而已。而如果以1985年签署广场协议时的日美比值75算起,到如今,美国GDP从4.3万亿美元增长到18.6万亿美元,增幅约3.3倍,而日本GDP从325万亿日元只增长到510万亿日元,增幅不过0.57倍。

  此时的日本人,对于美国怎么可能不唯唯诺诺言听计从呢?

  再看看韩国对美国的比值,1970-2015年。1970年,韩国的GDP还只有2.7万亿韩元。对美国的比值是2.58,到1978年就突破了10。其后40年反复向上,最新的数据是85-87之间(韩国经济的后劲也有不足的迹象)。2015年,韩国的经济规模已经达到1560万亿韩元了,而1975年才只有10.5万亿韩元。以本币计,40年时间增长近150倍,成就何其辉煌!

  当然,与中国相比,就有点小巫见大巫了。1976-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250倍!即便以1981年中国开始加速发展的起点计算,35年间,我们的增长幅度也达到了150倍!

  以中国这样的一个大国,发展速度不止碾压美日,还大大超过韩国这样的小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该是多么不易。

  经济发展速度还只是小事情,看看如今的中国,我们至少在以下领域的产量全都居于世界第一的位置:

  粮食、肉、蛋、鱼、油、钢铁、水泥、电力、煤炭、电解铝、化肥、化纤、玻璃、汽车、摩托车、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鞋子、纺织品、鞋子、家具、集成电路……

  你能想象的几乎所有日常生活用品和工业用品,中国都是世界第一。而且,在钢材水泥等基础原料方面,我们全都占据了全球50%以上的产能和产量!

  如今,中国还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互联网络系统;有世界上最领先的移动支付系统;有世界上最庞大最齐全的工业制造体系。更重要的是,中国还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才制造体系……

  1950-1991年,中国合计高等教育50年招生1000万人。
  1992-2017年,中国高等教育25年招生人数1.02亿人。
  其中,2002-2016年的15年间,合计招生8950万人。
  目前每年新招生750万人左右,预计12年就可以培养出1亿名大学生。

  这是什么概念?美国20年新增人口总数是5700-6000万人。而中国呢?20年时间培养的大学生就可以超过1.5亿人,比美国新增人口还整整多出1亿人!

  未来的世界竞争靠什么?当然靠人才!统计显示,2014年全球共授予的专利95万件,其中美国30万件、中国23万件,中国的专利数量增速全球第一。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科技大国。

  从日本的经验看,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是在经济达到一定高度后逐渐增多的。日本的科技实力从2000年之后才开始爆发,此时距离其经济腾飞起点已经过去了50年、距离其经济高峰期过去了10年。从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来看,预计2025年起,中国本土科学家将开始收获诺奖,爆发期将在2030年之后。

  事实上,如果我们展望一下,到2025年,中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将可能接近1000万人,我们每10年就能培养出相当于日本总人口的高端人才、每30年就可以培养出相当于美国总人口的高端人才。那时候,在世界各个领域里竞争,哪个国家能是中国的对手?

  马云的330战略思路是非常有价值的。科技兴起,前30年是理论准备,后30年就是应用。从现在开始,走向历史舞台的将是1980年之后出生的一批人才,到2025年,中国的90后将成为科技和产业的主导。80后和90后一旦走向前台,将创造出远胜前人的优异成绩,因为他们大学毕业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网络化时代……

  中国的优秀企业家里,40后有曹德旺、任正非;50后有王健林、董明珠;60后有马云、张朝阳、李彦宏;70后已经涌现出马化腾、丁磊、刘强东、周鸿祎、贾乐亭、王卫、江南春……

  江山代有才人出。80后呢,我们相信也将创造辉煌。

  回到本文开头的话题,中美如果对抗,中国为什么不怕?我们的底气在哪里呢?

  第一,我们人多啊。美国现在不到3.3亿人口,中国比它多10亿人。做任何事情,我们人多,美国就绝无胜算。论低端劳动力,我们有数亿人,等于它一个国家的全部人口。美国想跟中国竞争低端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品?荒谬。

  第二,我们高端人才多啊。美国大学生毛入学率不过90%而已,10年下来培养的大学生也就是2000万。我们呢,10年可以培养8000万大学生。高端人才,美国未来根本竞争不过中国,更何况特朗普还要修改移民政策,一些优秀人才可能不得其门而入。

  第三,我们很多地方比美国强啊。论工业,我们比美国强;论科技,我们正在赶上;论军事,中国不比美国弱;论政治模式,中国有自己的一套;论文化底蕴,中国2000年,美国建国才200多年。

  所以,特朗普只要稍微想一想,就会知道中美对抗是没有出路的。不是中国不怕的问题,而是美国没有对抗的资本。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许就有信心了。但是,股市怎么回事呢?为什么就是不死不活呢?

  时间决定一切,中国股市只是还不到启动的时间而已。还是那句老话,美国股市1966-1981年横盘的时间长达15年。股市并不是只有涨和跌,还有不涨不跌。中国股市经过了2009年到2014年长达5年的横向整理,又在2015年突破后再下来,目前其实正在上证指数3000点附近盘旋,以大周期而言,等于是2009年之后的调整进入了第八年而已。假如我们以2007年3月首次突破3000点来算,则当前以3000点位轴心的行情已经持续盘旋了整整10年!

  10年来,中国的GDP从不足7.2万亿元增长到74.4万亿元,经济总量增长了9倍多。如果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我们目前理应涨到上证指数3万点了。结果呢?指数还是3000点!

  横起来有多长,竖起来就有多高。在这一带盘整的时间越长,未来的爆发力也就越猛。前一个降息周期里股市不涨,现在的加息周期也不会跌,但下一个降息周期呢?也许就是中国股市表现的时候了。

  至于对美股见顶的担忧,大可不必。1989年日经指数见顶之后,已经连续28年没有创新高了。但是,美股却在这28年里继续一骑绝尘,因为美国经济摆在那里。中国也一样。就算美国经济走不好,美股调整了,对中国股市也不会有什么影响。我们还是会走自己的路。

  更何况,特朗普有很大可能会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美国的经济有可能向中国学习一段时间。经济走好,股市不坏。而美国要搞基建,没有中国参与,怎么可能呢?所以,更大的可能是中美股市都逐渐走好,而不是像悲观论者那样动辄谈崩溃。

  既然如此,我们现在的一切准备,就都是为了未来的牛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5-26 05:53 , Processed in 0.10944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