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78|回复: 0

优胜劣汰?达尔文主义是如何改变近代中国的(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9 07: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系列本意是想写清末民初国人对进化论的误读和滥用。首先把我的观点亮出来,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能够相信的只有进化论:世上物种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种类由少变多,逐步演化而成,演化的动力是自然选择。尽管进化论还有不少漏洞,不符合的地方甚多,但毕竟是解释生命起源和发展的唯一相对合理的理论。和进化论相比,创造论只能是信仰,不能研究讨论,和建立于理性基础上的科学格格不入。创造论简单说就是认为很久以前“天上掉下来个林妹妹”,“石缝里蹦出孙悟空”,至于掉没掉、蹦没蹦,谁也拿不出证据来证实,当然,也不能证伪。所以我对创造论的态度是,信便信,不信便不信,没什么可争论的。

  各国的创造论都大同小异,只是在Who, When, Where, How,也就是造物主是谁,创造时间、地点和方式上有些区别,本质上都一样。国产创造论是女娲与伏羲盘古开天辟地,人首蛇身的女娲用泥土造人。而根据基督教《圣经》中《创世纪》的说法,上帝在六天之内创造世上所有生物,并且用泥土造了男人亚当,再用亚当的一根肋骨造了他的妻子夏娃。我这里没有用“神创论”这个词是想指广义的创造论,而不是指基督教的神创论。各种版本的创造论都是些神话、寓言,虽然有关创造论的文章、著作中也罗列了许多证据,但都靠不住,都不是科学、历史记载。要做为科学理论,前提是必须在逻辑上是自恰的,并且必须是可以被检验和有证据支持的,创造论无法满足这两点要求。

  相比较而言,基督教和印度教里的创造论都不如中国的女娲造人的说法。《圣经》最不能让国人接受的地方是说的太具体,时间地点人物都交代的清清楚楚,不如中国式的模糊语言,那才是“永远打不倒的小个子”。比方说,基督教的神创论认为,地球及万物是上帝在大约6000年以前,即公元前4004年10月26日上午9:00 神创造出来的。自从被上帝创造出来以后,地球上的生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这种说法,很容易被现代科学手段如同位素测定方法所证伪。相似的还有诺亚方舟、耶稣的裹尸布等等。印度的神创论也有类似的毛病。印度婆罗门教的神创论强调,神不但造人,而且还把人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尽管种姓制度被不断弱化,至今也还是印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套用赵丹在临死前说的一句话就是:神管得太具体,国家没希望。这是八十年代赵丹发表在《人民日报》一篇文章的题目。据说最初赵丹文章题为“党管得太具体,文艺要完蛋”。后来编辑的时候给变成了无主语结构“管的太具体,文艺没希望”。据说现在很多网络编辑也要求尽量用这种无主语结构,比如说,你写“G-C-D迫害知识分子”不行,但可以写成“49年以后知识分子受到了迫害”。

  与创造论不同,进化论有一定的逻辑自洽性,也有一些证据,是一种可以验证、讨论和研究的科学理论,但同时又是一种不完善的(或曰处于发展阶段的)、有些地方还不能自圆其说的理论。

  进化论创建初期处于一种推测、思辨的阶段,很多结论都是拉马克和达尔文的主观推测。主要研究方法就是进行形态学的比较,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人与猴长得最像,所以亲缘关系最近。狼狗和狼的亲缘关系,也一定比和大象近。“鱼找鱼,虾找虾,王八和鳖是亲家”。这和后来用分子生物学测定基因的结果相同,因为基因决定性状,性状越像基因相同的比率越高。比较解剖学还使我们认识到许多生物体都有一些退化了的器官。比如我们人类没有尾巴,但和我们长相、习性、智商接近的猴子却还有尾巴,但是我们有残余的尾骨,而且找不出它有什么实际作用,是完全退化、不起作用的器官,所以推测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甩掉了尾巴。对毛孩和长尾巴的小孩,进化论认为那是人类祖先的特征,是所谓“返祖现象”。但这么推论恐怕也有问题,因为并没有找到长着尾巴祖先。要按这么推理,先天性六指也常见,那么人类祖先也是六指?

  至于网友提到的生物重演律 (胚胎发育重演了物种进化的过程),那是在《物种起源》发表后海克尔提出的:动物的胚胎发育是在遗传和适应规律的制约之下,简化和压缩了的进化过程的重演。如果这条“重演律”是正确的,那么,通过研究胚胎发育,就能够弄清楚动物的进化过程。一个原因是重演律有太多的例外,胚胎发育对进化过程的重演并不那么忠实。另外,有些观察也不正确。德国人类胚胎学家布莱赫施密特(Erich Blechschmidt)所著的《人的生命之始》(The Beginnings of Human Life)一书中,以详尽的资料证明人的胎儿开始就都是人的结构,例如以前认为胎儿早期出现的象鱼一样的“鳃裂”,实际是胎儿脸上的皱褶。胎儿在9毫米左右,身体下端的突起好像是尾巴,其实没有任何尾巴的结构特徵,那是一条中空的神经管,它发育较快,向阻力小的方向生长,暂时向末端突出,很快就平复了。而且它是有重要作用的,根本就不是残迹器官。

  另一个原因是找不出一个有说服力的理由说明胚胎为什么要重演祖先特征。重演律本身就是个假设:如果进化存在,胚胎发育的“重演现象”能够反映进化的过程;因为有重演现象,所以进化就是存在的。

  时至今日,虽然胚胎比较仍然被视为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但极端的重演律却逐渐被抛弃了,生物重演律不能成立,胚胎发育并非在严格地重演进化过程。不过,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重演祖先的某些特征,却是不争的事实。而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单细胞生物演变成高级生物并非不可能发生。受精卵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大胖小子不就是这么个过程吗?鸡蛋是个简单结构,得适当温度转化成有鼻子有眼的鸡仔,生物进化为什么就不能因环境的变化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呢?

  进入20世纪以后,研究生物进化的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认为认识进化论,首先应该弄清楚进化论的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采取了那些研究方法和手段,可信的程度如何,能够说明哪些问题、解释哪些现象。据我所知,现在可利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方法就是利用地质学和古生物学找到大量的化石证据,然后利用居里夫人所建立的放射物理学的方法,测量岩石和化石的绝对年龄。按照这个路数,地质学家制定了《国际地层时代年表》,精度在10万年以内。所有已发现的古生物化石都可按表入座,确定它生存的年代,地球生物进化全景史的测定已基本完成。比如说,利用地质学、古生物学和放射物理学这三种方法,人们确定了恐龙始见于中生代三叠纪(2.5-2亿年前),兴旺于侏罗纪(2-1.5亿年前),恐龙灭绝于白垩纪末(6500万年前)。而爱尔兰大主教1650年出版的《旧约编年史》曾断言,神创地球于公元前4004年10月23日中午,地球年龄仅5600年,如今已成笑柄。

  科学界早已知道化石乃是生物体的遗迹,而且,许多从前的物种现在已经不存在、灭绝了,不同时期又发现了一些新的生物化石,也就是说,生物界的组成并不是从古到今一成不变的。套用一句毛主席语录就是,“一些物种消失了,一些物种产生了,这就是历史,就是几亿年的生物发展史”。各个主要生物类群在化石记录中并不是同时出现的,而是有先有后,很有顺序,显示了随着地理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发生变化的趋势,而且这个顺序与从现存生物的比较得到的顺序相符。比如,从形态结构(例如心脏结构)和生理特点(例如呼吸系统)的比较,我们可以推测脊椎动物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而在化石记录中,我们也发现鱼类化石的确先在较早的地层开始出现,其次是两栖类、爬行类,而以哺乳类化石出现得最晚。化石记录所展示的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是生物进化的一个有力证据。

  但这种方法并不能解释不同时期化石的因果关系。比方说,如果我发现了一个长尾猿的化石,经放射性同位素的测定是10亿年;又发现了一个无尾人的化石,经放射性同位素的测定是1亿年,那么究竟是1亿年的时候地球上又出现了一个新物种,还是长尾猿经过九亿年的时间进化成了无尾人?更有意思的是,时至今日,人们所找到的动物化石有个特点,就是两头有(多),中间缺(少),具体说就是有长尾猿和无尾人的化石,但缺少中、短尾猿或人的化石。也就是说,缺乏为生命进化过程提供证据的过渡性化石。这要是个别现象也就罢了,不幸的是各种动物化石普遍存在这种现象,能够找到中间过渡性化石的只是极少数。事实上,这方面并没有确凿的证据可用。达尔文等人猜想 20 世纪会找到明确的证据,也就是当时用“猜想”作了证据。但直到现在,发掘出的化石不计其数,禁得起推敲和鉴定的证据恐怕还没有一例。要知道化石记录是随机的,为什么单单就漏掉了中间环节呢?如果进化存在,必然存在进化过程中物种之间的过渡类型,否则进化就是谬论。

  为此,科学家的解释有三条:

  1、发掘化石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眼下还没有找到并不等于没有,化石发掘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2、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有一个相当长的过渡阶段相反,生物进化的中间过渡阶段是一个冲刺阶段,而且在这个过渡阶段只有少数立场坚定分子能挺过去,然后这些革命火种再以“星火燎原”之势大发展,爆发成为一个大的物种群落,这就是所谓的“协同进化”理论。正是由于过渡阶段时间短、数量少,所以很难找到这一时期的动物化石。人家还提出了具体数字:过渡期只有稳定期的10%,而且只有30%的物种能够到达进化的彼岸。

  “协同进化”是近年提出的有关生物进化的新模式,该模式认为一个物种群落,是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作为一个整体一起进化的。物种群落是作为一个整体,有一个漫长的、物种演化速度较慢的稳定时期,然后在较短时期中发生冲刺式的快速演化,这段时间的长度要小于稳定时期的10%。而且在这段演化剧烈的时期内,会有70%的物种从一个地区消失,并从原有的物种中进化出新的物种,同时一些从其他地区迁徙来的物种也被固定了下来。

  “协同进化”理论并不是凭空臆想,有一定的数据支持。如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C ?布雷夫和哈佛大学的K ?斯科普弗在他们合著的《古地理学?古气象学?古生态学》专著中指出,在纽约州发现的古海底生物群落之中,有60-80%的物种持续存在了300万-700万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T?约翰逊等人发表在美国《科学》周刊上的一篇报告中说,他们发现非洲维多利亚湖中的300多种丽鱼科土生鱼种,其进化仅仅花费了1.25万年。这是种以集群方式在短时期内迅速进化的有力证据,支持了“协同进化”的观点。

  对于生物物种为什么会在一个较短时期内发生快速进化,而且只有少数能够存活,马萨诸塞大学的P ?莫里斯提出了下面的解释。在稳定时期,物种间的相互作用抑制了可供利用的生态龛的类型和数量,对从其他地区迁徙来的物种没有留下生存的空间。另外,物种间的相互作用还阻止了物种的急剧演化。说个不确切的比方,假如良田突然变沧海,仅留下一小块绿地,只会有极少数物种生存。这有点像圣经《创世纪》中诺亚方舟的传说。上帝在使洪水泛滥前,在罪孽深重的众多人群中,只选中了诺亚一家:诺亚夫妇、三个儿子及其媳归,作为新一代人类的种子保存下来。其他禽兽,洁净的带七公七母,不洁净的只带一公一母,为的是留种,将来在地上生殖。所以洪水泛滥前、退去后的化石都容易找到,洪水泛滥期间,即使那上船的“洁净的七公七母,不洁净的一公一母”有被痛打落水者,因数量过少,遗骸也难以寻觅。

  3、找不到过渡性化石的另外一个解释就是生物进化不仅有“渐变”,而且还有“突变”,这就是美国科学家埃尔德蕾奇和古尔德于1972年提出的全新的生物进化理论——“间断平衡论”(我认为与“协同进化”理论有重叠的地方)。该学说认为:若以地质尺度来衡量,物种形成相当迅速,并非如达尔文主义所强调的生物进化是渐变积累的结果。但物种一旦形成,便处于“进化停滞”的状态,时间可达数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也就是说,物种进化是一种短期突然发生和长期静态稳定,即跳跃和停滞交替的现象。这个观点解释了化石记录所显示的进化“鸿沟”,而且较合理地解释了生命演化史上的很多记录,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指出了生物界的进化不但有渐进,而且有跃进。

  30多亿年的生命演化史上爆发性发展的现象屡见不鲜。例如,被美国《纽约时报》列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的我国云南的澄江动物群既是世界上目前所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古老的带壳后生动物群,亦是世界上公认的爆发性跃进的进化动物群。类似澄江动物群代表的“寒武大爆发”那样的跃进性进化现象,在生命演化史上还有许多,如“埃迪亚卡拉大爆发”、“三叠大爆发”、“早第三纪大爆发”等。

  “间断平衡论”的提出虽然引起对进化论的许多争论,但其对化石记录的不连续性却提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按通常的渐进进化观点,化石记录应是一个连续渐变的过程,但迄今的化石记录仍有许多“缺失”环节(missing link)或间隙(gap)。另外,往往在连续的地层中会发现新物种、新门类,它们是突然出现的,在上下相邻的连续地层(在地质时间上是连续的)中难以找到其祖先的蛛丝马迹。根据“间断平衡论”,既然新种以至新的门类可在地质史中忽略不计的短时间中突变产生,则在生物演化史中“连续环节”的“过渡物种”的“缺失”也就可以理解了。这种解释也许真正反映了生物史的真实面貌。

  不仅有化石的证据,在理论上也说得通,因为某些形态结构的进化不可能有中间过渡阶段,只能是跳跃的。例如腹足类,也就是我们经常吃的田螺、泥螺什么的,因为多数种类仅具有1个螺旋式贝壳(故又称单壳纲),它们的内脏的扭转只能是180度,不可能有中间形态,因为任何中间形态都不适应生存。要么鳃和肛门在头部(前鳃亚纲),要么再经过180°反扭转而使鳃和肛门回到后部(后鳃亚纲),套句伟大领袖的话说就是,“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在路线问题上没有调和的余地”,如果是“渐变”,30、60、90、120度的进化方式,就会活活憋死。

  无论是“发掘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还是“协同进化论”、“间断平衡论”虽然都有些道理,让人完全相信也难。具体有什么漏洞,还是由坛子里老芦率众网友去拍砖吧。我总觉得有些勉强,比如说“发掘不够论”,不能说发现了化石就说是进化论的胜利,没有找到化石就说发掘不够,这跟WEN-GE时期体育比赛一样,赢了一定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输了就是毛主席著作学得还不深不透。而“协同进化论”、“间断平衡论”,有找到箭再画靶的嫌疑。找到化石就说是长期、稳定、和谐发展,找不到化石就说是冒着危险冲刺造成了大量死亡、或者是跨越式跃进,里外都是理儿。

  第二种方法就是在已知的实验条件下观察生物演化的过程。具体说就是变换实验条件,看看生物是否会发生演化,这是现代科学普遍采用的方法,各学科的实验都是这么做的。但由于生物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目前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快速的生物演化实验。具体说,就是实验室观察,养殖场观察和野外追踪观察三种方法。实验室实验一般都是以细菌和真菌作为实验对象,这里面最成功的就是让细菌接触抗生素,细菌会进化成耐药菌株,如果对常用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就被称为“超级细菌”。遗憾的是,细菌本身所需要的进化时间和进化的变动度都无法和哺乳类动物相比。

  野外观察动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性状变化也是这个路数。所谓“达尔文雀”就是个明显的例子。在达尔文的著名旅行之后,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雀又被称为“达尔文雀”。当年达尔文认为,这个群岛上分散生存的地雀属同一科,但在漫长的时间里发生了变化,以致不同岛屿上生存的地雀有不同形态。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著名生物学家格兰特夫妇对“达尔文雀”进行了长达二三十年的追踪观察。他们在2006年《科学》杂志上报告说,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中,“达尔文雀”能在两年内改变喙的形态。 格兰特夫妇发现,气候干旱造成的饥荒首先淘汰了喙形较大的中地雀,它们中有87%死亡。存活的中地雀平均喙长由干旱前的11.2毫米变成了10.6毫米,喙内的平均深度也由9.4毫米变成了8.6毫米。据生物学家说,自然环境下一个物种的局部形态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发生上述进化还是首次被观察到。

  还有就是在动植物养殖场观察家养动植物的变化,比较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的区别,这种实验在达尔文时代就开始了。1836年达尔文完成野外考察回国后,为了弄清物种变化的原因和规律,他选择了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科学实验方法,从他自己饲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过程中获得的实验结论。虽然我不了解达尔文做了那些实验,不过据我所知,只要野生动物驯养几代,或多或少的都会发生一些变化。

  动物家养和植物栽培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人们由此已经知道同一物种往往有着差别极大的形态。这些形态是可以被改变的,通过精心的选择,可以得到新的品种。达尔文认为,家养生物的各种品种,是人类通过有意识的选择而创造出来的。所谓选择,就是人类根据他们的要求和爱好把符合要求的个体变异保存下来,并让它们传种接代,把不符合要求的个体淘汰。肉用的挑肥的,观赏用的挑靓的,赛跑用的挑腿长的,通过遗传与变异的累积,逐渐形成各种品种。这种经由达尔文所谓的“人工选择”而获得的品种,其彼此之间的差别,有时比野外物种之间的差别还要大。

  据达尔文观察,新品种的形成包括3个因素:即变异、遗传与选择。变异在这里起着提供材料的作用,没有变异就没有选择的原材料;遗传起着保持巩固变异的作用,没有遗传,就没有变异的积累;选择保留了对人有利的变异,淘汰对人不利的变异,没有选择,就没有变异的定向发展。动植物培养提供了“生物是可变的”感性而直观的材料,人工选择学说的建立对达尔文进一步探讨物种起源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使他联想到,在自然界是否也有类似的选择过程?进一步的研究使达尔文确信:各物种的起源也是由于在自然界存在着同人工选择相似的选择过程,从而建立了自然选择的学说。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实验中人工培育出来的纯种动物,像什么母鸡里面的九斤黄、十斤黑、芦花、红帅,宠物袖珍犬里面的吉娃娃、博美等,在自然界根本不可能存在,那是人工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不会出来这个结果。另外,有些动物,叫法一样,但根本不是一回事。像马和驴并不是野马、野驴驯化而来的。与猫和野猫、猪和野猪、鸡和野鸡等完全不一样。还有就是那些只是驯化而没有特别选择配种的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变化是有,但只是些微小的改变。用恩格斯的话说,只有量变,没有质变。比如说家猫和野猫。

  由于形态学的相似性,科学家一般认为家猫是由野猫驯化而来的,2001年,科学家曾在塞浦路斯发掘出了一具和人葬在一起的猫的骨骼,距今已有9500年的历史。不养宠物陵墓里放只猫干什么?所以就推测人类驯化野猫至少已经有9500年的历史。虽然在人类的长期驯化下野猫才成为与人关系密切的家猫,但家猫只是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没有太多的诸如配种之类的人工干预。猫只是在人类定居以后,才进入到人类生活之中并与人类同吃同住同劳动,它们独立生存的本能至今依然保留。一些原有的习惯,诸如夜行或漫游生活,现在依然未改。所以家猫仍是一种独立性很强的动物,和野猫的差别有限,而且还可以和野猫交配,并不是象其他经过人工选择的家畜那样,一旦离开了人就很难再适应原有的外界生存环境,哪个国家的流浪猫不是活的有滋有味的。

  所以,这种实验并不能看到环境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种,只见“量变”未见“质变”,即使是强有力的人工干预所出现的“质变”,也只能培育出新品种,如九斤黄、十斤黑,而不是新物种。人工选则与自然选择不同,育种的人可以造成很多自然界没有的变种。自然选择过程其实是一种保守性的力量,能防止极端变异的产生,而人工选择却在鼓励变异。但最终结论显示,生物种的变异有固定的不能跨越的鸿沟,在所有人工培育的动物中并没有产生任何新的物种。所谓新物种,跟外形是否相似不一定有关,一般公认的定义是指一个新的生物群体与原来的群体产生了生殖的分野,不能再交配生出有继续生殖能力的后代。像马和驴,尽管外形相近,但只能下出老绝户骡子来,所以马和驴是不同的物种。狗是品种最多的物种,不管是哈巴狗还是黑贝,尽管长相差别巨大,但都属同一个生物种,因为在生理上来说各种狗都可以杂交生育。只是有些因体型大小悬殊,比如袖珍狗和藏獒,不方便交配而不能生育。但如果采用体外受精等方法,从理论上说应该是可以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来。

  观察驯化动物和野生动物的区别,还有个问题,能否从野生动物驯化过程中出现的器官退化现象来看人类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退化?“用进废退”尤其是“废退”能不能全盘否定?甚至可以看出获得性遗传不仅发生在这种形态学的改变,而且发生在生活习惯、脾气、性格等后天变化也可以遗传。否则就不好解释驯化动物和野生动物的区别。家猫和野猫,家兔和野兔,恐怕生下来的幼崽就有区别。家猫是数千年前由非洲野猫驯化而来,二者外形差别不太大,比较可信,但家猫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明显退化。难道这不是明显的“废退”吗?还有就是格兰特夫妇观察到的“达尔文雀”喙长和喙深的变化难道不能传给后代?它们的后代还要“论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

  第三种研究方法就是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这确实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44年艾菲力证明DNA是遗传物质,1953年华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生物学从此进入了分子时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为生物进化这一科学事实补充了重要的新证据。它揭示了生物界在分子水平上的一致性,证明了进化论关于“所有的生物由同一祖先进化而来”的命题。

  基因,也称为遗传因子(日本人干脆还把Gene翻译成遗传子(“传”是他们的自造汉字,单利人+云,道理上也讲得通,“人云为传”嘛),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或RNA序列,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基因再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基因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忠实地复制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由于基因来自父辈的遗传,所以意味着只要有相同的基因片段,就有相同的来源。亲缘关系和基因相似性确实在目前的动物横向分布中存在,比如人和猴子的基因相似性要超过人和老鼠,而人和老鼠的基因又远比人和鱼要来的相似。由于所有的基因结果都表明了这点,而基因唯一的来源就是从父辈遗传,所以就可以得出结论,人猴鼠鱼存在着共同的祖先。相同的基因片段的多少,决定了是500年前是一家还是5亿年前是一家。民间的那个说法,只要小脚趾上的有2片指甲盖,就是来自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的老鸹窝下,恐怕也是这个道理。

  二是基因能够“突变”,这种突变大绝大多数会导致疾病,另外的一小部分是非致病突变。非致病突变如果适应自然条件的话可能会成为新的物种。再有,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段,我们可以确定生物的发展变化是在哪个水平、环节发生的。

  现在医院亲子鉴定就是通过人类遗传基因分析来判断父母与子女是否亲生关系。说明了遗传和变异的关系。因为人类遗传的基础物质是DNA,在遗传上遵守孟德尔分离组合定律,子代的基因必然是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DNA遗传标记通过遗传终身不变。所以可以利用测定DNA进行亲子鉴定。但如果只有遗传没有变异,只要测一个DNA位点就可以揪出第三者了。现在实际操作是作十几至几十个DNA位点作检测,如果全部一样,就可以确定亲子关系,如果有3个以上的位点不同,则可排除亲子关系,有一两个位点不同,则应考虑基因突变的可能,还要再做一些位点的检测进行辨别。由这种方法所做DNA亲子鉴定,否定亲子关系的准确率几近100%,肯定亲子关系的准确率可达到99.99%。

  我对于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所做出的“生命同源”还可以接受,我的疑问是,变异能够产生新的“品种”证据确凿,但是否能够产生新的“物种”?

  变异可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主要有3个: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像老芦前边介绍的白化病,就是属于染色体变异。

  白化病在自然界哺乳动物中还算是较为常见,成因是遗传了不能正常产生足够数量的黑色素变异基因。在遗传的方式上白化病是属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即使是亲体当中若双亲只有一方携带有这种基因,他们生育的下一代有可能也是携带者,但绝不会是白化病。只有当双亲同时携带这种有缺陷的白化病基因才有可能生育有白化病的下一代,但即便是这样,得白化病的概率也只是四分之一而已。比如说做实验用的大白鼠、小白鼠、大白兔等都是都是白化病患者,这些动物完全是人工选择的结果,具体说,就是找两个白化病患者近亲繁殖,儿子死了还有孙子,最后形成一个动物品系。老芦在大作中提到了这一现象,下面就我所知,再给诸位解释几句。

  首先说明一下,并不是所有白色动物或人都是白化病患者。白化病是一种皮肤及附属器官黑色素缺乏所引起的隐性遗传性疾病,通常患有这种病的动物皮肤、毛发(羽毛)白色或白里带黄,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是由于眼睛等部位因缺乏黑色素,虹膜(也就是俗称的黑眼珠)颜色很浅,为淡蓝色或者淡紫色,而整个眼睛往往呈现红色,那是眼底血管中血液的颜色。按这个标准,仅仅有白色毛发的动物或仅是有白色皮肤的人都不是白化病患者,还必须看眼睛,通过这个方法就可以轻易的把白马、白羊、白熊和欧美的白种人从白化病人的名单中删除,因为它们仅仅是有白色的毛发或皮肤而已。

  白化病患者由于体内缺少一种酪氨酸酶,体内的酪氨酸不能转变成黑色素。缺乏黑色素给白化动物和人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首先是特别容易被晒伤,因为皮肤中的黑色素是抵抗阳光中紫外线辐射的最重要屏障。病人对阳光很敏感,日晒后皮肤表皮增厚,角化过度,甚至发生鳞状上皮癌。由于为眼睛视网膜缺乏黑色素,所以怕光,眼睛受到强烈的阳光刺激而难以睁开,看东西时总是眯着眼睛。我们那里管白化病患者叫“阴天乐”,我们曾经招过一个白化病的学生,上课坐在第一排阴暗的角落,外出就要戴上墨镜。看过《黑客帝国》的网友可能还记得影片中那对反派双胞胎兄弟的扮相:苍白的皮肤,浅色的头发和遮目的墨镜,这些都是白化病人的典型特征。据说已经有“缺乏黑色素患者同盟”提出了抗议。我们学校招的这个白化病孩子据说每到阴天下雨就心情愉快,阳光灿烂的日子就心情郁闷。后来学校动员他转到“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重庆去上学,因为家长不干,最后也没有转成。据说毕业后去了当地非常有名的盲人按摩诊所,几年后还当了所长,正应了那句话:在盲人的国度里,阴天乐(独眼龙)就是国王。

  自然界中白色的动物实际上十分罕见。除了生活在两极的动物季节性(如雷鸟和北极狐)或者永久的(如北极熊)拥有一身白色装扮外,地球上的其他地区难得见到白色动物的身影。因为一身银装,实在是过于抢眼,并不利于在五彩斑斓的自然环境中伪装和保护自己,通常容易受到阳光的灼伤和天敌的补食。所以在野外,白化的个体会受到深色同伴们的排斥,它们自然存活率非常低。因此很多动物园以拥有一只白化动物为荣——白虎、白狮、白孔雀、白蟒蛇乃至白色大猩猩。在哺乳类和鸟类中,大约每一万至两万个幼兽幼鸟中便会有一例白化病。即使“人工选择”,让它们门当户对找到配偶也非常困难,所以建立“小白鼠”、“大白鼠”这样的实验动物品系是极为不易的事情。

  一个新物种的产生简直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首先,马和驴杂交,虽能生出非驴非马的新物种骡子,可那是断子绝孙的老绝户。即使发生了像白化病这样的可遗传变异,外加强力“人工选择”,培育出来的只是“新品种”。实验室里的动物实验通过诱发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也弄出了不少花样,但我看到的都是“新品种”。可遗传变异能够产生新的物种吗?我没有听说过,理论上可能说得通,但还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例子,有谁知道,请“拿证据来!”

  (全文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23 22:36 , Processed in 0.10937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