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26|回复: 0

如松:释义——道德经(1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6 08: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刚才对一个人使用了禁言,现在太多半桶水的人,如松这个栏目从来没有说过铲除传统文化这样的言论,相反,却坚持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最优秀的,没有这样的优秀文化,就不可能有春秋战国的鼎盛。但文化必须百家争鸣,对儒家大一统的情形给以抨击,原因在于这种一家独尊必定展示的是自身糟粕的一面,自身的优点和其他文化的优点都无从发挥。今天的儒家文化已经与古典的儒家文化相去甚远。比如,一个最简单的观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最优秀的传统美德,可是今日的社会,大家削尖脑袋都想进入食利阶层(国考),都想去食利别人,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文化)那一句哪一篇有这样的观点?嘴中满嘴传统文化的人,未必高尚,现在的大部分人不过是利用传统文化的招牌实现私利而已,这是中国历史不断轮回的根源,源于伪学猖獗。

  有些人连文字和文章的意思都不想看的清楚,就一通长篇大论,给人带上铲除传统文化的帽子,不使用禁言就太对不起自己了。孙中山先生革命的愿望是非常美好的,但是,革命的结局是袁世凯再次掠夺了成果,最后形成军阀混战,这是事实!如果你不能正事这样的现实,不正事背后的原因,长篇大论又有何益?

  任何时期,都有人打着这样那样的旗号,鼓动民众,最终也还是为了建立自己的地位和利益,中国*奸从不缺乏,袁世凯这样的人更不会短缺。有些人骂一位导师是暴君,源于他摧毁了传统的利益链条,刘青山张子善之流无法形成庞大的自身利益和家族利益,这点门道,现在很多人看得懂。

  雍正帝是一位铁血皇帝,一帮儒生们说雍正皇帝刻薄寡恩。他接受山西巡抚诺岷的建议,施行耗羡归公和养廉银的措施,以此限制、减少官员的贪赃舞弊和横征暴敛。清欠钱粮,地丁合一等经济政策当然也得罪了地主土豪。

  如果这样做对官吏和豪强是刻薄寡恩,那么对百姓来说,就是大大的有恩,老百姓喊“万岁”有何不可?用雍正帝刻薄寡恩甚至说他是暴君来哄骗天下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相反,康熙晚年,腐败盛行,国库亏空,而乾隆大肆挥霍老爹的家底,养育了明珠索额图和珅等人,他们的徒子徒孙自然高呼万岁,自然需要大书特书!可是,我们要问问,和珅富可敌国的钱财,从何而来?这就是盛世丑剧!

  ==================================

  原文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这一段的解释很简单: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有朋友留言说,你说的崇尚自由,是不是和老子的道德经相背离?恰恰不是,我认为老子的道德经通篇都在说人性和人欲,让百姓得到自由,享有充分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是无为而治的根本。因为只有无为,不干涉人民,百姓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每个人都发挥了自己的才智,社会经济和政治就会进步,这是统治者的最高目的,表面上是无为,本质上是无所不为。

  今日举两个例子,现在很多人有事情都希望ZF的帮助,那好吧,假如你遇到困难了,ZF来帮助你,你觉得ZF比亲人还亲,离你很近。可是你想过没有,ZF创造财富吗?没有!ZF给你的帮助,要么取自你的身上,要么取自别人身上,同时这些财富在ZF那里路过一次是有损耗的,因为运作的过程中是需要工资等成本的,你说到底是谁帮助了谁?当然,在遇到自然灾害的时候,ZF通过转移支付帮你渡过难关是需要的,这属于特殊的情形,有些偏激的人往往拿特例来说事。如果ZF采取小ZF的措施,看起来离你很远,但是,这样你身上的负担就轻了,资本积累就加快了,你遇到难关的可能性就下降了,相反,如果再创造一个宽松的氛围,让你的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说不定你就成为盖茨了,还需要帮助吗?这就是远于近的不同。

  当然,如果遇到天天在你家门口收税的ZF(太近了),就更糟糕了。

  邻居有位老婆婆,她的儿孙都在纽约,他说,美国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很好过,ZF的制度设计的很好,但年轻人却不是的,你需要努力,而只要努力,就可以生活的很好,当然,美国的环境非常宽松,ZF距离你也比较远。美国的制度设计强于很多福利国家,一些福利国家连懒汉都养(看起来ZF距离你很近),但这妨碍了社会的进步。所以,我想说,美国人的思维不过是无为而治的翻版,给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你自己去发挥,这样就不会像很多福利国家那样产生很多懒汉,社会就能进步。

  再举一个小例子,股市众人总有两种,一种是不停的忙来忙去,看起来天天在股市中生活,股市距离他很近,可是这样的人可以取得好收益吗?个别的顶级高手除外(比如禅师之流),但大多数短线中人收益未必好,你别看现在的牛人吹来吹去,记得我91年开始买股票的时候,也有很多牛人,这些牛人都销声匿迹了,死了!现在这批牛人再过十年,你看还能剩下多少,你只要记住今天的话,十年以后自会有体会;相反,有一些人貌似对股市不太关心,他们只在认为出现机会的时候才出手,当情形逆转的时候就结束,看起来每日股市和他们无关,但这样的人绝对是可以活下去的人,而且活的很好。还有一部分人,只要他们看好某只股票,采取长期持有的策略,这样的人也一定可以活下去,他们短期一两天甚至一两个月的涨跌都不关心,股市似乎距离他们很远。

  远于近,本质在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3 00:17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