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96|回复: 2

冬日暖:共同富裕的真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4 09: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共同富裕的真伪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象十八大一样仍提共同富裕,对此,左右两派悲喜各有不同。其实,这一概念已经提出多年。不过前些年这一概念并未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因为这几年在中国的政治学里搞出一个什么“模式”,而共同富裕又成了这一模式的主要内容,人们才开始关注它。关注它就要了解它,因此,本人到百度进行了查阅,经查阅才知道“共同富裕”原是地道的中国货。

  从语法上讲,“共同富裕”是一个偏正结构,其中心词是“富裕”。单看“富裕”与否,它不但具有相对性,而且它还具有双重境界:一是自己的过去与现在比,可以从二者之中比较出哪个时候富裕;二是自己的现在与别人的现在比,是自己富裕还是别人富裕。

  单看“富裕”是这样,而在他的前面再加上“共同”这一限定性的词语以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自从人类通过劳动生产的财富除去社会的消费还有了剩余以后,社会上就开始有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可是,时至今日社会存在的都是贫富不均,还不曾有过人类理想的共同富裕。

  什么是人类理想的共同富裕?既然是共同富裕,那当然就是所有创造社会财富的劳动人民都过上富裕的生活。不论是哪个国家,只要劳动人民都富裕了,这个国家就真正实现了共同富裕。

  虽然人类社会还从来没有实现过共同富裕,但人类从很早以前就将实现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反映了古代的人们对实现共同富裕的向往与追求。历史上农民起义时提出的“均贫富,等贵贱”的思想,也反映了人民对共同富裕的追求。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就是主张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富裕。这一理论体系首先从揭示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怎样进行经济剥削,指出只要社会上存在剥削,就不可能有人类的共同富裕。只有通过消灭私有制来结束这种剥削,并通过建立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不过,在马列主义的著作中节能并没有“共同富裕”这一概念,最早是1953年。我们党在《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中就首次提出了“共同富裕”这一概念。当时毛泽东认为:“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富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毛泽东提出的共同富裕,是在公有制的社会制度的基础上所实现的共同富裕,而绝不是在私有制的社会制度基础上实现的共同富裕。

  实践告诉人们,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也有真伪之分。毛泽东提出的共同富裕理论,是真正能够实现共同富裕的正确理论。建立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所有的劳动者都在国家和集体的生产单位从事劳动生产,人们的经济收入大体均等,这都是为实现共同富裕所创造的必要条件。虽然因为国家底子薄,在加上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那时虽然已经有了“共同”,但还没有实现“富裕”,不过,那是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比新中国建立以前已有很大改善。若以共同富裕的相对性和以自己的过去同现在相比较的境界来看,新中国建立后我活的劳动人民就已经实现了共同富裕,只不过在用“富裕”的另一境界即与同时期的其他富裕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所以才不能说我们那时已经实现了共同富裕。

  毛泽东以后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也都提到了“共同富裕”这一概念,邓小平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鼓励以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先富带动、帮助后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江择民主政时期,1993年党的14届3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说:“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以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这两届政权都主张“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然后在实现共同富裕,可是,由于他们所推行的改革把原来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变成了以私有制为主体的特色主义,因此,一部分人确实是富起来了,然而却并没有实现共同富裕。后来的胡温也讲过共同富裕,其结果与前两届并没有什么不同。

  有人一定会问:“为什么会是这样?”其实道理很简单,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所经历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是私有制社会。在私有制社会里一直存在着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的经济剥削。正是这种剥削就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两极分化。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有什么共同富裕。有人一定会说:“人家西方的一些国家,普通的民众不是也很富裕吗?我们说,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但看看他们的富裕是怎样来的,帝国主义的富裕是他们用武力从落后的国家抢来的。有的国家的富裕,则是从国内外借来的。看现在西方国家出现的债务危机,不就知道他们的富裕是怎样来的了吗?有的国家普通民众现在不偿还债务还可以,象希腊、西班牙等国家普通民众的富裕,不就没有了吗?可以肯定地说,用债务换来的富裕,并不是真正的富裕。在私有制的社会里,不可能有什么真正的共同富裕。

  实践早已告诉人们,那些主张在私有制的社会里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都是骗人的假理论。

  网传郑必坚在关于起草十八大政治报告时听到有人说要将共同富裕写进报告就暴跳如雷说:“这样就会亡党亡国!”为什么他会这样呢?因为他是搞理论的,他深知只有在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实现真正共同富裕。而中国只要实现了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的回归,他所在的假共产党和他所为之奋斗的特色主义不就完蛋了吗?所以他才十分着急。

  应该看到,现在还有不少人根本不懂的这一道理,认为共同富裕与所有制并没有什么关系。只要家家都有房子住,走路有汽车,生活需要什么就有什么,这就是小康,就是共同富裕。这些人们生活需要的财富实行个人私有,又有什么不好?要是公有我心里还不踏实呢。当然,你自己达到这样的水平固然可以,但要所有人都达到这样的水平能办的到吗?你是能到外国去抢,还是在国内外举债来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十八大政治报告和这次三中全会都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现在还不知今后怎样实现共同富裕,但愿今后的共同富裕,能够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得以实现。如果还是要在私有制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那这种理论仍然不具有真实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4 17:32: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质就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不会产生共同富裕,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的社会里才有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和可能。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5 08: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一定会说:“人家西方的一些国家,普通的民众不是也很富裕吗?我们说,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但看看他们的富裕是怎样来的,帝国主义的富裕是他们用武力从落后的国家抢来的。有的国家的富裕,则是从国内外借来的。看现在西方国家出现的债务危机,不就知道他们的富裕是怎样来的了吗?有的国家普通民众现在不偿还债务还可以,象希腊、西班牙等国家普通民众的富裕,不就没有了吗?可以肯定地说,用债务换来的富裕,并不是真正的富裕。在私有制的社会里,不可能有什么真正的共同富裕。

  实践早已告诉人们,那些主张在私有制的社会里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都是骗人的假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2 19:38 , Processed in 0.07814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