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85|回复: 0

董登新:2016年A股任性增发,谁与争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6 09: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年A股任性增发,谁与争锋?
——A股增发+外延并购=伪成长?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董登新教授

  在A股市场,有一种成长,叫“伪成长”,公司的扩张不是通过研发与创新,而是通过上市公司增发(secondary offering)募资,然后再用这些钱收购别人的企业,将别人的企业收归己有、纳入囊中,即便收购进来的业务与自己企业没有任何产业关联度,只要能使自己的企业块头变大、利润增多,就可以伪造“高成长”、诱骗投资者。一些不务正业的上市公司,无心主业和研发,却热衷于连年增发股份,不断购买他人的资产和利润,玩报表数字游戏、制造业绩“高成长”,进而刺激股价“高成长”,配合大股东和机构减持。这大概就是股评家们追逐或推崇的“外延并购”,他们美其名曰“资产重组”、“资本运作”,其实质就是股权倒腾转手、谋取差价暴利。

  更糟糕的是,有些上市公司并不差钱,它们却赶时髦、玩增发,拿募资的钱炒股,或搞委托理财;此外,有些上市公司的增发,已沦为“买壳者”的游戏筹码,成为“买壳上市”的潜规则:花别人的钱、买他人的壳,然后通过反向并购将自己的资产塞进上市公司,最终实现“借壳上市”、股民买单的目的。与其说是“买壳上市”,不如说是“借壳上市”,因为买壳方不用自己掏钱,最终都是他人买单。总之,单纯依赖增发股份、外延并购他人资产,这不是真正的高成长,而是一种“伪成长”!

  事实上,只有一类成长,才是真正的“高成长”,它是优秀上市公司必备的特质,它是通过不断研发、不断创新,并以此做大做强主业,或是始终围绕主业延伸上下游产业链,从而打造一流品质品牌、开拓国内外大市场。例如,中国的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百度、格力电器等,美国的苹果、微软等。这些企业从来都不是什么“大杂烩”,更不会通过购买不相干的企业来拼凑自己的块头。这些企业的成长,才是一种内生型扩张、内涵式高成长。A股市场应该培育更多这类优秀的高成长公司。

  2016年既是A股杠杆举牌乱象丛生的一年,同时也是A股任性增发的一年。这一年,险资通过万能险参与母公司对优秀上市公司进行杠杆举牌,险情与乱象丛生,它搅得A股市场风生水起、不得安生。幸有保监会出手,险资与万能险才重归正途。与此同时,A股任性增发、盲目并购乱象也同样突显出来。更有甚者,为了配合大股东或机构减持,有的上市公司居然赤裸裸地推出10送20、或10送30的大比例送转方案,诱惑或吸引股民跟风抢购,进而为他们的减持买单。应该说,这一切都与产能过剩、资本过剩及资产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无论是险资杠杆举牌,抑或是A股盲目增发,其实质都是股权倒腾、捕捉差价,从中谋取暴利。杠杆举牌与增发乱象背后,要么是为了换取公司利润增长,要么是为了换取个人股权退出。这一游戏的设计者企图与股民对赌、与散户博弈,他们正是看中了股民与小散不善“用脚投票”、敢于赌博的人性弱点,“股民买单”成为并购举牌与股票增发的底气与信心。

表一:2016年A股增发概况
2016年
增发家数
增发募资
平均募资
计量单位
(家)
(亿元)
(亿元)
上交所主板
183
7129
38.96
深交所主板
88
3552
40.36
中小板
208
4455
21.42
创业板
150
1882
12.55
全年
629
17018
27.06
资料来源:本所整理。

  (一)A股增发与IPO募资规模相差12倍

  众所周知,股市募资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IPO;二是增发。2016年,A股IPO实际募集资金1381亿元,然而,这一年,A股增发实际募资17018亿元,两者相差12倍之多!

  实际上,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IPO行政审批,监管者人为压低IPO定价,发行人为了获得股份募资最大化,一般采取的应对之策就是:IPO尽量少发股票,等上市后再高价增发大量股票。二是IPO行政审批排长队,导致上市难,难于上青天,因此,大量企业不愿花两三年排队,而是冒险弯道超车、借壳上市,进而出现了大量壳公司增发、反向收购买壳者资产的炒壳游戏。因此,IPO难而少,增发易而多!

  (二)A股增发家数是IPO家数的将近3倍

  2016年,共有225家公司实现IPO,然而,这一年,却有629家上市公司完成增发,增发数接近IPO家数的3倍!

  根据表一统计,上交所共有183家公司增发,实际募资7129亿元,约占42%;深交所共有446家公司增发,实际募资9889亿元,约占58%。不难发现,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增发最活跃。在整个增发募资中,中小板和创业板共有358家公司增发,占增发公司数的57%。在800家中小板公司中,竟有208家在一年内完成增发;同样,在500多家创业板公司中,就有150家在一年内完成增发。

  (三)单只增发募资是单只IPO募资的将近5倍

  2016年,共有225家公司实现IPO,平均单个公司IPO募资6.14亿元。在这一年,共有629家上市公司完成增发,平均单个公司增发募资27.06亿元。单只股票增发募资水平竟然接近单个IPO募资水平的5倍!这是增发的疯狂?还是增发的任性?

表二:2016年A股增发募资规模分布
募资额
增发家数
占比(%)
200亿以上
7
1.11
100-200亿
24
3.80
50-100亿
31
4.91
10-50亿
331
52.46
5-10亿
151
23.93
5亿以下
85
13.79
全年
629
100.00
资料来源:本所整理。

  根据表二统计,2016年,有31家上市公司增发募资超过100亿元,其中,有7家公司增发募资规模均超过200亿元!长江电力一次性增发募资达664亿元,居榜首!亚军是航海基础,增发募资400亿元;季军是苏宁云商,增发募资292亿元。这竟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如果是单只股票IPO募资超过100亿元,股民可能早就吓怕怕、吓跑了,但增发却具有隐蔽性和诱惑性,股民不仅不怕,而且还敢于买单,这就是增发的奥妙与魅力。

  不仅如此,垃圾股(ST)也敢于大胆增发,股民照样敢于成为最终买单者。其中,竟有三只垃圾股(僵尸企业)的增发募资规模超过了100亿元!天理何在?底线何在?

表三:垃圾股也增发?
序号
股票简称
增发(万股)
募资(亿元)
1
235836
210.13
2
403097
190.66
3
181993
109.39
4
66647
43.57
5
32911
41.60
6
25467
30.00
7
34356
20.48
8
29369
20.00
9
12697
13.56
10
10046
12.34
11
10226
8.22
12
12273
7.43
合计

707
资料来源:本所整理。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证监会已高度关注了A股市场的增发乱象,正在想办法治理并加强监管。在此,笔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证监会不妨设置系列增发红线或负面清单:(1)凡是近三年出现亏损的公司,不允许增发;(2)凡是近三年没有现金分红的公司,不允许增发;(3)凡是近三年出现信息造假或行政违规的不诚信公司,不允许增发。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让股市资金流向优秀企业,并让股市发挥优化资源配置功能。

  (最后,祝海内外全体华人鸡年安康幸福!春节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2 23:49 , Processed in 0.10942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