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84|回复: 0

东江娃:常熟被曝买卖童工该如何有效遏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22 09: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中国青年报11月21日的消息说,近日,江苏常熟隐藏着一条童工链条。中介从云南等地把未成年劳力运来介绍给服装厂,这些劳力几乎没有休息日,不到年底,工资都拿不到。如果有人想走,老板就把身份证、银行卡、手机没收,甚至用暴力方式胁迫。服装企业是常熟支柱型产业之一,市内正规、形成规模的服装企业有4000多家,这些企业用工非常规范。媒体报道的使用童工,甚至发生暴力胁迫等现象,应该发生在做代加工的小作坊里。这些小作坊大都没有正规的营业执照。他们通常采用“游击战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而另有媒体曝光说,江苏省常熟市存在服装加工作坊非法雇用童工现象。目前江苏常熟官方对外通报,涉事作坊为无证无照作坊,作坊的工头已经被依法控制。据一位接受采访的服装加工业从业者说,这些加工厂都是通过流水作业的方式来制作服装。正因为是流水作业,每个人只负责一步骤。对那些没有技术含量的活,用有经验的师傅,或者新手,都是一样的效果,显而易见,用新手会减少人工成本。就这样,中介与这里的加工厂老板之间形成了利益链条。

  即在常熟服装城有很多中介“骗”人来干活,加工厂老板需付给中介一定的介绍费,一个工人约两千块钱。其中,一部分是只有十多岁的童工,这些童工每个月工资不超过两千块钱。而这些工厂和劳动者仅口头约定,不签劳动合同。就在中国而言,童工是指未满16岁,与单位或个人劳动关系,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的少年、儿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激烈变迁,童工现象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一种客观存在,是现实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但问题在于作为儿童群体的一部分,童工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环境十分恶劣,其基本的生存权、发展权、被保护权得不到保障。研究中国现存社会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不可忽视这一群体,更需对其总体状况、特征、成因,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对这一问题的治理原则、规定、方案等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其中包括很多未成年人,他们中的一部分和父母一起,经商、务工,另有一些孩子独自漂流在都市,或在小饭馆打工,或在市民家中当保姆,或在工地上当小工,担当着本应由成人担负的沉重劳动。

  即便如此,仍有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利用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农民急切盼望富裕起来的心理,把一些未成年的儿童带入城市,强迫他们从事手工洗车、卖花、夜市卖唱等劳动,每天劳动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严重摧残儿童的身心健康;在一些城市,这种被控制、被奴役的童工问题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难题之一。的确,号称“中国服装之都”的江苏常熟,有着一条童工链条。中介从云南等地把劳动力运来卖给服装厂,其中也包括相当一部分只有十几岁的童工。这些孩子没日没夜地干活,几乎没有休息日。

  正因为如此,像这些孩子们被中介“贱卖”到服装厂,却成了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而且,诸如像这些服装厂对待童工极为粗暴,为了让童工多干活,甚至使用暴力对待这些孩子。老板还会扣押身份证、银行卡、手机,让想离开的工人离开不了,而且不到年底,还领不到工资。服装厂本就漠视员工权益,更何况童工还没有达到法定的劳动年龄,更不会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把童工的劳动权益更是遭到了粗暴的践踏。此次媒体掀开了常熟服装厂非法使用童工的一幕,不由让人感叹今夕何夕。

  那么,为何执法监督部门没有采取有效的行动进行遏制?这已经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违法行为。服装厂通过扣押身份证,通过暴力相逼来强迫童工卖苦力。如果确认存在非法拘禁等情形,服装厂老板甚至涉嫌刑事犯罪。这些需要公安等相关部门介入调查,依法厘清并追究服装厂老板的相关责任。当然,对于非法倒卖童工的中介,也要依法予以追责。企业非法使用童工,甚至粗暴践踏员工权益;孩子们如同成了被奴役的奴隶,被肆意盘剥,这些都不应发生在法治社会。

  换句话说,目前此类现象在全国范围内还普遍地存在,这是法治社会之耻,更是职能部门之耻。这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企业用工的监管,完善责任制,对于失职渎职的相关部门,也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无论从法律还是道德层面来讲,使用童工都必须被谴责。但是,谴责之后呢?无论是媒体、网友还是监管部门,都不应该把这个问题看得太简单。如果把视线拉长一点,童工现象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有评论者认为,在广大西部地区,很多农村孩子都是初中没毕业就拿着假身份证到了沿海地区打工,早早地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赚钱养家的责任。如今很多人觉得童工现象触目惊心,大概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富有,而很多贫苦孩子仍像十几年前一样在“拿命换钱”。这个世界上,一直都有很多城里人无法想象的苦难。围观者热衷于给出各种药方,比如呼吁政府加强监管,呼吁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力度,呼吁用政策保障贫困孩子入学。

  可问题是,这些建议要么只能管一时,要么短期内看不到成效。或许正因为如此,那些童工在受访时完全不信“读书改变命运”那一套。坦白地说,对于如何解决童工问题,我也给不出多么高明的意见。我只是隐约觉得,无论是媒体、网友还是监管部门,都不应该把这个问题看得太简单。而且可以确定的是,有那么多孩子被迫成为童工甚至“乐于”当童工,一定说明我们的社会在某些地方出了问题。诸如此类。

  于2016年11月22日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9 13:19 , Processed in 0.12501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