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10|回复: 0

王传涛:“大学学费贵”也是一种教育不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8 11: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刚刚进入开学季,山东大学就又一次被“山大学费太贵”的微博热门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山东大学各个年级、学院的学生纷纷在微博平台上“晒”学费单,抱怨“读不起”。被“晒”的缴费总额(包括住宿费)在8000元上下波动,被戏称“最贵专业”的软件工程专业,平均每学年学费12525元,其中“专业注册费”就高达8250元。山东大学收费科工作人员表示,学校收费都是按照山东省物价局的标准来定的,“有的专业要修的学分比较多,学费高也是正常的。”(9月7日澎湃新闻)

  学费太贵让山东大学这所排名一直处于前列但几乎没怎么有新闻的大学,走红了网络。虽然山东大学的学费在全国所有大学之中,只能算是“比较贵”而远远算不上是最贵,但这足以引爆整个舆论场。随之而来的是,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开始了对大学学费的疯狂吐槽。

  连年上涨的大学学费,正在造就新的教育不公。寒门子弟,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村学生,读完大学很可能会让家庭负债累累。而研究生教育,在当下又已经完全自费化,如果接受再教育则意味着要让家里继续守贫3年以上,如果工作,则可能更惨——当下火爆异常的房地产市场,会让贫困大学生背负上更为沉重的房贷,而且绝非是三年五年就能解决的问题。

  当下的大学,已经对寒门子弟构成了很严重的歧视。前些年,几乎所有的知名大学都在压缩贫困地区的招生人数,以至于这样的问题都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最后,各所名牌大学只能通过制定特殊政策实现对贫寒家庭学生的扩招。如果说之前的招生政策是行政方面的歧视,现在大学把学费不断的拉高就构成了经济方面的歧视。

  关于大学涨学费,各所大学总有方方面面的理由。一是,这是物价局定的,与自己无关;二是,通过了听证会,走了所谓的程序;三是,近些年以来,物价都在疯狂涨,只限制大学学费不涨,似乎有些不公……然而,无论是物价局定还是自己定,无论是有没有走“中国式听证会”,行政化严重且有一定行政级别的大学,都在整个行政体系中有一定的话语权,至于广大学生和家长,则几乎没有说话的权利。还有,依当下的物价上涨率来匹配学费上涨,这是明显的教育产业化的思维,是把大学教育当成了生意来做。

  教育部在前些年出台过关于大学学费的“限涨令”。然而,其中的“5年内不得涨学费”的期限一过,我国许多大学就进入到报复性上涨的阶段,一些大学的学费尤其可以翻番上涨。教育当然不能成为赔本的生意,但是,将教育的成本完全均摊到每个人身上,似乎只能证明当下这个教育体制的趋利本质。

  本质的问题在于,我国的大学是公办教育,不是私立学校——在严重行政化、官僚化的当下,我国多数大学并没有做到校务公开和财务公开。相反,在森严的行政等级之下,我们更容易看到“厅级干部一走廊,处级干部一礼堂,科级干部一操场”的日趋严重,对于财务公开、账目公开却几乎看不到任何的好转迹象。站在这个角度讲,号称知识分子云集的高校,还不如一些政府机关做的好。财务不透明的体制之下,大学每涨一分钱的学费,便都需要向学生及家长解释清楚。否则,就不应该乱涨学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13:55 , Processed in 0.34392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