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427|回复: 2

东方时事解读:政治经济学之世界金融及商品定价权(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3 21: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录

  一、服务于美国金融霸权的两只锚锭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
  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目前的投票体系(话语权)
  四、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国际贸易组织)
  五、美元金本位制(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六、石油美元计价制
  七、以色列拥核与石油美元结算制
  八、冷战-中美苏三国演义
  九、南北撕裂之97年亚洲金融风暴
  十、三边撕裂之科索沃战争
  十一、南北撕裂之俄美关系
  十二、南北撕裂之阿根廷金融危机
  十三、三边撕裂之伊拉克战争
  十四、次贷危机
  十五、格鲁吉亚战争
  十六、美国的政治结构
  十七、资本没有祖国
  十八、伊核问题
  十九、中国的战略主动权
  二十、庞式骗局
  二十一、美元与美国国债


  一、服务于美国金融霸权的两只锚锭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8年03月28日

  ●服务于美国金融霸权的两只锚锭

  众所周知,“国际金融”之所以敏感、在于美国金融体系是它的核心;“信贷危机”之所以敏感,在于它是一场源于美国、植根于美国金融体制之下,且还在发酵的金融危机;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所以更加敏感,则在于这个国际金融组织根本就是服务于美国金融霸权的两只锚锭之一。另一个则是所谓的世界银行。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8年10月17日

  布雷顿森林体系启蒙于二战后期。1944年7月,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由此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实行美元和黄金直接挂钩以及固定汇率制度。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大最主要机构,前者负责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资金,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后者则提供长期信贷来促进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布雷顿森林体系帮助促进了国际金融的稳定发展。但是,上世纪60至70年代,在经历多次美元危机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只有世行和IMF这两大布雷顿森林机构继续存在。70年代后,巨大的通胀压力迫使美国放弃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开启浮动汇率时代。

  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目前的投票体系(话语权)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8年11月14日

  ●“重归布雷顿森林体系”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我们知道,自成立以来,IMF已经走过了61个年头。为了在二战以后让世界经济有一个坚实的发展基础,1944年,世界各国领袖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的会议上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产生了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构想。1945年12月,这两个机构正式成立,也被称作“布雷顿森林机构”。而世界银行是IMF的姊妹组织,已经成为基金组织成员国的国家都可以加入。

  与一些按“一国一票”原则运作的国际组织不同,IMF实行的是加权投票制度,即一国在IMF中的份额(主要由其经济规模决定)越大,它拥有的票数越多。

  而就目前而言,IMF目前的投票体系基本上由两部分组成,每个成员都有250票基本投票权,以及根据各国缴纳的基金份额所得到的加权投票权。在实际的投票运作中,后者更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加权投票权与各国所缴份额成正比,而份额则由成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贸易投资开放程度等多种因素确定。

  以“中欧美日”四方为例,中国的投票权为3.7%,日本为6%,英国为5.88%;而欧美各家都超过了16%;显然,这说明了两个关键问题:

  第一,从“中欧美日英”投票权与各自经济规模的实际情况去看,这种比例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最起码中国经济规模已经超过了英国。

  因此,IMF所规定的“份额则由成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贸易投资开放程度等多种因素确定”,根本就是条地地道道的“霸王条款”,所谓“贸易投资开放程度”等解释权完全挰在“欧美”手中。

  第二,与一些按“一国一票”原则运作的国际组织不同,IMF实行的是加权投票制度,即一国在IMF中的份额(主要由其经济规模决定)越大,它拥有的票数越多。当前,美国投票权超过总份额的16%,虽然欧洲国家在总体份额中的地位高于美国(欧盟27国在IMF大约拥有31.6%的投票权,处于绝对领导地位),但由于重大事项需要85%的票数通过,因此如果以国家为单位,只有美国一个国家实际拥有重大事项的“最终否决权”。

  当然了,如果欧盟足够齐心,也可以像美国那样行使否决权,这恐怕就是法国(欧盟)在“金融改革日程表”中将“委托IMF.......”列为“第一关键点”的“信心”之所在,也是美国愿意将“简单重归布雷顿森林体系、由欧美共同主导国际金融体系”作为“对欧底线”的基础之所在。尽管美国人不到万不得已,是绝不会真正“重归布雷顿森林体系”、从而交出“美元本位制”的。

  通过上面这段讨论,我们也就不难明白,由欧盟提出的、美国“绝对反对、但又绝不公开反对”的“重归布雷顿森林体系”到底是个什么玩意了?法国(欧盟)精心编制的那份“金融改革日程表”是个什么货色了?说得直白一点儿,它就是“诈取”广大南方国家为这次欧美金融危机买单的第一步,其本质是扯着“需要统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这面大旗,委托IMF基于“基本责任”,也就是凭着“它的良心”、去“总理”国际金融的一切要务。

  至于IMF的“基本责任”是什么,或者“它的良心”是什么一点儿不重要,重要的是“欧美”一人挰着一张“否决票”,因此,“欧美”的意志将最终决定“基本责任”是什么内容,欧美的利益就是“它的良心”!

  四、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国际贸易组织)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13年03月15日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通过回顾这段历史,对我们观察今天的“国际形势”还有“极大参考意义”的几个事实是:

  第一,“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这个“关于关税和贸易准则的多边国际协定和组织”的成立背景,即:由于20世纪30-40年代之后盛行的世界贸易保护主义、令国际贸易相互限制、是造成世界经济严重萧条、国际贸易秩序极其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二次大战之后,美国牵头,多个国家于1944年7月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国际货币与金融会议(44个国家参加),会议建议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和国际贸易组织,作为支撑全球经济的三大支柱来调节世界经贸关系,推动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第二,尽管40年代成立“国际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为了“调节世界经贸关系,推动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但不论是从其“发起”、还是“过程”来看,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以“前苏联”为代表的“非西方体系经济”的什么事,但实际上,在制约、甚至限制、封锁“非西方体系经济”的层面上,不论是“主观意图”还是“实际运作”、特别是“操作手段”,从来都是清清楚楚的!

  第三,最重要的是,尽管40年代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及“国际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为了“调节世界经贸关系,推动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但不论是从其“发起”、过程、甚至直至今天为止,这“三大国际组织”仍然是“欧美(西方资本)”、特别是美国(美国资本)”说了算。

  五、美元金本位制(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9年07月24日

  1944年,44国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决定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其特点是两个挂钩,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因此,就本质而言,所谓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美元实行金本位制,各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值得强调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美国利用在战争中膨胀起来的经济实力和其他国家被战争削弱的机会,大举向西欧、日本和世界各地输出商品,使美国的国际收支持续出现巨额顺差,其他国家的黄金储备大量流入美国,一时间令使美元在国际上极端走俏,以致形成了世界范围的“美元荒”。

  显然,“美元荒”既是美元地位如日中天的必然,也是美元“完全确立”其世界货币金融霸主地位的“标志”。

  需要肯定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在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确实带来了国际贸易空前发展和全球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的时代。但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自己无法克服的缺陷。其致命的两点是:

  第一,它以一国货币(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资产,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因为只有靠美国的“长期贸易逆差”,才能使美元“输出”到世界各地,并使其他国家获得美元、并形成“美元储备”。

  第二,布雷顿森林体系“既要求”全世界既要获得充足的外汇储备,“又要求”美国的国际收支保持大量逆差,否则全世界就会面临外汇储备短缺、国际流通渠道出现国际支付手段短缺。但随着美国逆差的增大,美元的黄金保证又会不断减少,美元又将不断贬值。

  因此,美元从二战后的“美元短缺”沦为“美元泛滥”,就是这种矛盾发展的必然结局,而期间美国奉行的全球扩张政策则极大地加剧了这一结局的到来。

  我们知道,二战之后,“尼克松主义”之前,美国发动了两场上规模的战争:1950年发动朝鲜战争,海外军费巨增,国际收支连年逆差,黄金储备源源外流。

  资料显示,到了1960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已经下降到178亿美元,已不足以抵补当时的210亿美元的流动债务,从而出现了第一次美元危机。

  到了60年代中期,美国又卷入越南战争,其国际收支则进一步恶化,黄金储备不断减少。

  资料显示,至1968年初,美国黄金储备已下降至130亿美元,而同期的对外短期负债为330亿美元,美国黄金储备仅为美国同期对外短期负债的30%,从而引发了第二次美元危机。

  如果仅从经济层面去看,尼克松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上台的,“尼克松主义”也是在这种背景下抛出来的。

  ●在“怀疑美元”与“回兑黄金”及“资本主义不再自信”的三重冲击下,以“美元金本位”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启了“解构进程”

  其二,从50年代后期开始,到60年代未,一方面是与前苏联“全方位地争霸”耗费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再就是因为陷入“越南战争”,总之,期间美国经济受到极大影响、其经济竞争力逐渐削弱,再加上期间前苏联的各项建设、特别是在科技层面突飞猛进(在美国之前发射人造卫星,在美国之前实现载人航天等),美国自二战而产生的自信心开始动摇,美国社会、特别是一些知识分子开始相信“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加优越”,由此而产生的全球(主要是美国的欧洲盟友)对“与黄金直接挂钩的”美元“含金量”由怀疑到开始拿美元兑硬货黄金,于是乎,在“怀疑美元”与“回兑黄金”及“资本主义不再自信”的三重冲击下,以“美元金本位”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启了“解构进程”;

  六、石油美元计价制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8年06月27日

  1971年7月第七次美元危机爆发,美国尼克松政府于8月15日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一。

  这意味着美元与黄金脱钩,支撑国际货币制度的两大支柱有一根已倒塌。因此,随着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战后为美元取代英镑地位、正式确认美元霸权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动摇。

  与此相随的是,欧佩克产油国因担心美元“不再有担保”,担心美元地位的下跌将会危及国际货币体系的信心、流动性和国际收支相应的调整机制,曾“非常认真地”考虑摆脱石油美元的计价机制。

  面对这一巨大威胁,决心捍卫美元地位的美国政府立刻行动起来:时任美国财长西蒙,以美国财长兼“尼克松总统特使”的双重身份,频飞“世界第一产油国”--沙特阿拉伯,

  ●国际能源机构是个什么组织?

  因此,到了1974年初,美国决策者决定要做两件事:

  第一,是整固自己。在充分领教了石油武器的威力之后,美国决定出面协调用油国的利益。

  具体办法就是在华盛顿召开了一次国际能源会议,制定了“国际能源规划协议”,并于74年11月成立了国际能源机构(IEA)。值得强调的是,国际能源机构成立的主要目的极其实用:一个是促进发达石油消费国之间的合作;二个是削弱欧佩克的谈判能力;(搞清楚了这一点,也就不难明白国际能源机构为何直到今天都在睁着眼睛说瞎话,拼命鼓吹什么“石油价格高涨是供不应求所致”的了!)

  ●美国与沙特之间的秘密协定

  第二,是擒贼擒王。在历经数年的谈判之后,美国人决心做出妥协,力求在世界第一产油国的身上全力突破,并通过“利诱威逼”陆续做成了两件事情:

  其一,也是在74年,美国财长、尼克松总统特使与沙特政府达成了一个秘密协议。该协议规定:沙特中央银行“可以购买在竞拍机制之外的”美国政府债券(美国政府并保证这些资金的安全),但沙特必须确保以美元作为石油的计价货币;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美国市场所谓的公开、公正也不过如此。

  由于沙特是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因此欧佩克其他成员国最终也接受了这一协议。就这样,与黄金“摘钩”之后、霸权地位摇摇欲坠的美元,又通过与石油“挂钩”的方式,达到了继续充当“世界货币”的目的,石油交易主要以美元结算就这样成了“全球共识”:任何想获取石油,或卖出石油的国家,都不得不把美元作为外汇储备。

  ●前苏联解体后,“秘密协议”以“潜规则”的方式从中东覆盖到了全球

  其二,几年后,这个“秘密协议”又以“共识”的方式、成功地从世界第一产油国--沙特拓展到了整个中东地区;苏联、华约解体之后,更是以“潜规则”的方式从中东覆盖到了全球。

  ●该协议的“实质”就是“第二份布雷顿森林体系”

  值得强调的是,正是这一系列协议奠定了美元在国际石油交易计价货币中的垄断地位。因此,在我们看来,该协议的“实质”就是“第二份布雷顿森林体系”,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质”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其基本内容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不难看出,“秘密协议”的实质其实可以转叙为:美国通过美元垄断石油等大宗商品的交易媒介地位来维系和巩固美元的霸权地位。其基本内容就是通过强制的“石油美元计价制”,切实保证了以世界第一大产油国沙特为首的石油出口国赚取的巨额石油收入(美元),最终能以资本流入的方式(最好是购买美国国债)重新回流到美国本土,从而“永不间歇”地为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融资”、并维系美元的霸主地位。

  七、以色列拥核与石油美元结算制

  1、以色列国”“空投”到“巴勒斯坦地面

  2006年8月7日《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一个精心策划:将“以色列国”“空投”到“巴勒斯坦地面”

  第一,1923年,英法为瓜分势力范围、而“私下相授地”划定了黎巴嫩(法国统治)与巴勒斯坦(英国统治)的边界。二战之后、到1947年之间,大国交易下的联合国“分治决议”依次确定了黎巴嫩同未来阿拉伯国和犹太国的边界。

  值得强调的是,当时的巴勒斯坦统治者--英国,对犹太人的大量移民巴勒斯坦已经对当地“政治生态”造成的重大冲击,根本就视而不见,从而没有进行任何人数上的限制。

  与此同时,世界主要大国、特别是苏美这两个“新兴强权”为了切入中东、并与英法等在中东有巨大利益的老牌殖民者争夺中东、在以各自实力为后盾的基础上,迫使英法妥协,从而搞了一个“精心策划”,那就是:将“以色列国”“空投”到“巴勒斯坦地面”。

  从此,作为一个与“犹太移民正在不断涌入的巴勒斯坦地区”相邻的阿拉伯国家,黎巴嫩也就不可避免地卷入到这场旷日持久“阿犹”冲突之中了。

  ●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的“背景与后果”

  第二,到了1948年,随着犹太移民大量涌入巴勒斯坦地区,以色列“建国”的力量开始强大起来了。

  事实上,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正是在美苏这两大强权急于“切入中东、挤走英法”之国际政治大气候的猛烈煽动下,以色列人的建国愿望是如此之强烈、如此地迫不急待:结果,在一支正规军队都没来得及组建的情况下,以色列人就匆忙地“准备建国”。

  值得强调的是,与此同时,黎巴嫩也被阿拉伯国家、伊斯兰世界同步发展成为巴勒斯坦地区、以至阿拉伯世界“反犹势力”的“前方基地”。于是乎,就在以色列国“正式成立”的第二天,也就是1948年5月16日,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埃及、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的军队,一齐向刚成立的以色列发起猛烈进攻,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第三,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后果之一,就是彻底改变了黎巴嫩南部边界形势,并一直影响至今。

  事实上,当时的情况是,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地区一直由“阿拉伯解放军”所控制。但是,因种种原因,特别是大国对以色列建国的支持,第一次中东战争最后以阿拉伯国家的失败而告终。

  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不仅夺回了联合国“分治”决议划归它的领土,而且占领了大部分联合国划归巴勒斯坦人的领土,除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分别由埃及和约旦军队占领外,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总面积的80%。

  而对“黎巴嫩与以色列之间”的战争而言,在以色列开始反攻、并顺势占领了加利利地区与黎巴嫩的许多村庄之后,就从根本上改变了黎巴嫩南部边界的“地理地图”、特别是“政治地图”。

  显然,“这两份地图”、特别是“地理地图”的改变、自那以来就已经为“黎以”间的“频起冲突”种下了一大祸根。

  2、以色列,美国锲入中东的一枚“战略钢钉”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2004年07月19日

  东方评论员认为,在过往的四次中东战争中,如果没有美国的大力支持,以色列是无法取得胜利。早在二战刚一结束,美国就意识到,在富蔵石油的中东,由于都是阿拉伯国家,因此出现一个强大的犹太国家“绝对符合”美国的战略意义,美国才不惜余力的支持以色列,为的就是在“这片阿拉伯地图上”撕开一条裂缝,钉上一颗钉子。

  美国知道,以色列是一个小国,永远也发展不成战略大国,而作为地区强国的以色列,却可以割裂阿拉伯世界天然的凝聚力和地缘联系,以色列就是美国锲入中东的一枚“战略钢钉”,是美国搅乱阿拉伯世界的最得力工具,也是美国随时插手中东的最便捷借口。

  3、以色列拥核与石油美元结算制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13年03月08日

  ●“中东无核化”与“伊朗核计划”之间的微妙、却本质的差异是否“一清二楚”了?

  还有,得强调的是,朝鲜数次“悍然核爆”的实质,在时机的层面,不过是“朝鲜核心利益”在“战略时机”上充分利用了“中国、俄罗斯为核心的国际社会”的“不得已”、从而“及时拿到”了“中国、俄罗斯等国际社会的‘不再全力劝阻’而已!”。

  如果某些媒体与观点因为中国“...不得已....不再全力劝阻.....朝鲜核试”、而“朝鲜宣布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就简单指责“中国朝鲜政策失败”,那么,请你们先解释一下,在美国(西方资本)致力于“伊朗去核”的情况下,从未核试的以色列又是“何以有核”的?

  本质上“意图”通过独霸中东、继而支配全球的“美国(西方资本)全球既定战略”、长远看是绝不会允许“中东有核”的,但是,“美国(西方资本)中东政策”是否因“以色列早就有核”而“早就失败”?如果不是,那么,“中东无核化(美国长远目标)”与“以色列拥核(与长远目标相矛盾的现实状况)”之间的微妙、却内在的联系是否就变得“一清二楚”了?

  毫无疑问,站在美国(西方资本)的角度,“以色列拥核”恰恰是为了更好地主导中东(大家不妨想想,如果不是以色列看上去像个核国家、阿拉伯国家会甘心放下战争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想法、老老实实地与美国签订“石油美元结算制”吗?)、直至长远地彻底去除包括伊核、叙核、埃核、甚至沙特阿拉伯的核想法!

  八、冷战-中美苏三国演义

  1、雅尔塔体系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14年03月21日

  众所周知,1945年,正是在克里米亚南部疗养胜地雅尔塔,英、美、苏三国首脑举行了雅尔塔会议,也称克里米亚会议,会议敲定了一份“二战后全球秩序和利益的分配图”。这就是大体延续至前苏联解体的所谓“雅尔塔体系”。

  ●“二战战后分配图(雅尔塔体系)”与“当今乌克兰局势、甚至全球局势”的“密切相关性”

  如果大家在这份“分配图(雅尔塔体系)”与“当今乌克兰局势、甚至全球局势”的“密切相关性”不太敏感的话,那么,我们也不妨提供两个重要历史细节:

  其一,这份“分配图”的制定、将同为二战战胜国、且是同盟国、并为世界反法西斯做出巨大贡献、做出巨大民族牺牲的中国给排除在外了;

  其二,不仅有“其一”,在敲定的“分配图”里,还内含着“直接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内容,那就是:授意“外蒙古”通过公投脱离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

  2、《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13年03月08日

  ●《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中之“互助”两字,最早出现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之中

  真实的历史就是,在“战略层面、特别是长远战略层面”上无人能出其右的毛泽东主席手中制定的《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中之“互助”两字,最早出现在中苏两国于1950年2月14日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之中,后者是新中国成立后对外签订的第一个双边关系条约。

  据真实的档案,“互助”两字是毛泽东主席亲自加上的,意在体现并强调“中苏”之间的“平等国家关系”。

  而少了这两个字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则完全是另一份东西,是45年在蒋介石手中签定的一份“不平等条约(中华民国政府首次正式承认蒙古独立、及其它不平等条件)”。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这份“真实的历史”面前,在《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中之“互助”的“精确含义”下,那些在中朝问题上“心怀大国沙文主义”、并以“朝鲜非点名批评某些大国”为由、就强烈攻击“中国朝鲜政策失败”的某些媒体或观点,是否需要一点儿“更高层面、且发自内心”的反思呢?

  3、朝鲜战争(抗美援朝)

  (1)千古绝唱---毛泽东主席的抗美援朝决策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2006年2月17日

  ●中美“第一次交手”、毛泽东主席就玩了一招“置台湾问题于不顾、先手解决朝鲜问题”的“大手笔”

  说到这个问题,我们很自然地就想到了五十年前中美“第一次交手”的情形。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在仔细掂量了战略上的“孰轻孰重”之后,当时的毛泽东主席、就曾经停下了解放台湾的准备工作、果断决策、硬是让国际社会大吃一惊、玩了一招“一劳永逸”、“置台湾问题于不顾、先手解决朝鲜问题”的“大手笔”。

  ●毛泽东主席决策的魄力、就在于敢“顶住”对手的咽喉、“紧扼”战略制高点

  在我们看来,毛泽东主席在决策打朝鲜战争时所展现的魄力、与解放战争时、置沈阳之敌于不顾、直取锦州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那就是,顶住对手的咽喉、“紧扼”战略制高点。

  ●五十年前的“决策思路”,自然可供当今的中国决策层参考

  东方评论员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赢得了局部、却输了整体的结果、事实证明、也正是因为有毛泽东的这个“大手笔”、中国在国家安全上、才最终避免了落得个即使解放了台湾、结果却也很难守住、继而什么都没有得到的结果。

  (2)抗美援朝的成果

  东方时事解读国际时事微信群_2015-10-29_聊天内容摘要

  东方时事解读:其实,俄罗斯有多种事情可以做,之前,东方时事解读就列举了至少三种

  kunta2008:俄罗斯的应对只会从它自己的利益出发,不会从我国的利益出发,如果他能从中找到哪怕万分之一中美或中欧较量的机会,他都是不会放过的,

  东方时事解读:俄罗斯当然只会从它自己的利益出发,毫无疑问的事情,中国抗美援朝其实也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抗美援朝的过程之艰难,成果之伟大,问题就在这之间的长远与短视,

  言西早楼:其实最坏的结果从长远看可能反而未必那么坏

  东方时事解读:这问题,东方时事解读曾经强调,,战略时间与战略空间的快速置换问题

  kunta2008:焉知这样的牌,毛子不能接受么

  东方时事解读:乌克兰之丢失,就是这种不能接受的直接后果,东方时事解读强调,今天的乌克兰,类似于昨天的朝鲜

  kunta2008:谢谢东方亲自回复,我对抗美援朝一百二十个赞同,绝对是为了我兔的利益,否认抗美援朝的,要么是无知,要么是别有用心

  东方时事解读:俄罗斯决策对与错,长与短的问题,历史上,现实中,似唯有抗美援朝一幕可以类比,且只有在类比后才能明了,

  kunta2008:个人觉得毛子是经济实力不济,但是退一万步,西方资本既然不敢和中国动粗(军事),和毛子直接动粗的概率也微乎其微,毕竟大家都是旗手,不管怎么演戏,怎么逼真,最后还是要坐下来的

  东方时事解读:试想,,如果中国不是顶着万难千险抗美援朝,苏联也好,美国也罢,谁会与中国坐下来谈?且东三省都会失去

  东方时事解读:从乌克兰之失,历史性地反证了抗美援朝决策的超级智慧

  火风风火:抗美援朝不打,何止东三省会失去,新疆、西藏都可能失去

  东方时事解读:是的,

  南京军区-杭州:东方老师的意思是俄罗斯想要打开局面,就必须有勇气打一场类似当年中国抗美援朝那样的战争?

  东方时事解读:是这个意思,东方时事解读充分论证了这一问题,所谓,自(俄罗斯)助方能得到人助,这在中苏关系史上,也可以找到证明

  东方时事解读:当年,苏联援助的一系列大型建设,就是抗美援朝打出来的成果,不是别人的好心,而这些援助,绝对出于苏联自己的核心利益考虑

  Ethen:抗美援朝的结果,符合二战后的协定吧,利用苏联和美国矛盾,中国干的确实漂亮[强]

  东方时事解读:事情远比这种说法要复杂

  小白:苏联觉得支援中国有利于在远东制衡美国

  东方时事解读:是有助于两个阵营的平衡

  言西早楼:俄罗斯现在的国家属性,不可能打抗美援朝似的搏命一击

  东方时事解读:也未必,但,唯看结果吧,毕竟抗美援朝一幕,很可能是千古绝唱

  东方时事解读:之所以仍有一点可能,恰又在于世界上已有抗美援朝这一实例

  东方时事解读:大家理解吧

  小白:老师的意思是,只要有先例,那就有成功的可能,这和无先例去创造先例难度不一样

  东方时事解读:有先例,说明,那样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策,起码不是空想吧,其实,中国古代就有,破斧沉舟的战例.

  言西早楼决心不那么好下的,俄罗斯现在的政治环境极其复杂,普京远没有主席的权威性,当初主席决定抗美援朝,都不知道做了多少幕后统战工作

  东方时事解读:但俄罗斯今天的实力,又怎么是当年的新中国可比的?条件,要客观地看

  言西早楼:东方老师,综合来看,俄罗斯面对的环境没有当初主席面对的环境恶劣,但是更加复杂的多,所以这个决心不好下,也或许永远也下不了

  东方时事解读:呵呵,决心不好下,结果就丢了乌克兰,如果决心最终下不了,就等着变回俄罗斯公国吧,现在,俄一定是最急迫盼望中美在南海打起来的国家,日本一定是最希望中美在南海打起来的国家,中美会如它们所愿吗?

  悠然见南山:老师,默克尔访华有什么看点或者期待呀?

  东方时事解读:英国之行有什么重大政治突破吗?没有,德国,法国之行,仍然会如此,对这三驾马车,其意图都集中在“实质消化俄罗斯中东妥协,甚至俄罗斯本身”,因此,中国目前都是“有些话,你愿意说,我就愿意听”,其它的,“哼哼,哈哈”,我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该调整的一样会调整,调整的步调也会自己按自己的意图来,一切以中国自己的核心利益为依归!不会因为这些表面上的哼哼哈哈而受到实质影响

  东方时事解读:至于 俄罗斯 怎么看三驾马车上马车夫的吆喝声,那是俄罗斯的事情.

  4、毛泽东对苏联说不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拒不接受苏联安排的“分工模式”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6年03月02日

  ●毛泽东之所以对苏联说不、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拒不接受苏联安排的“分工模式”

  我们知道,战后的全球秩序、本质上而言,是“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首领--美国、与“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的首领--苏联、着眼于自己的利益而“共同制定”的。

  我们还知道,这种秩序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词儿,就是所谓的“雅尔塔体系”。

  值得强调的是,具体到具体问题上、在中苏关系史上,毛泽东之所以对苏联说不、中苏之所以反目、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拒不接受苏联那种“我搞工业、你搞农业;我提供重工产品、你生产轻工产品;我搞高精尖、搞核武器,为你提供核保护伞、而您就搞点儿常规武器、接受我提供的盟友般地保护”之“分工模式”。

  ●“美苏”设计“雅尔塔体系”的共同意图

  东方评论员认为,苏联当时对中国的“这种安排”、就充分体现了“美苏”设计“雅尔塔体系”的共同意图。显然,在这个“雅尔塔”里面,有着辉煌历史沉淀、近一百年来却落后了的中国、被放在了最底层、放在垫底的位置上。

  与此同时,与中国历史一样悠久、也一样落后的印度、也就同样被放在了“雅尔塔”的最底层、被放在了垫底的位置上。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也算是将美国人早就将“中印”进行的一种“相提并论”吧!

  ●为了稳固这个“雅尔塔”,“美苏”都想到了一个办法

  显然,由于毛泽东的不接受,“美苏”在各自率领北约、华约集团全力争斗之余、彼此间为了维护自己在集团中的地位、又共同呵护的“雅尔塔体系”一早就出现了不稳定因素。为了稳固这个“雅尔塔”,“美苏”都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利用印度”这个当时同处在最底层的古老大国、从中国的南面去捆住中国的手脚。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利用有着远大政治抱负、却有着诸多先天不足(比如严重的种族、宗教冲突)的印度、构筑一道用以遏制“不甘永远被置于最底层”的北京、一直就是“美国为首的西方“、以及“以苏联为首的东方”对华战略的一大支点。

  也正是出于这种背景,几十年来,特别是冷战时期,作为一个大国、印度竟然能够同时成为两个超级大国的“宠儿”,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然而,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给印度这个奇迹的,正是中国因素,正是一个决心不依附于任何一个超级大国、决心自主地走中华复兴之路、决心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雅尔塔体系”中一早就给自己安排的命运之中国、让印度成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共同心爱”。

  ●美国独霸全球的全球战略,就是基于“雅尔塔体系”之“内涵”的“战略构建”

  众所周知的是,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了一个不可能否认的事实。二战之后、由“美苏”制定的“雅尔塔体系”、早就因苏联的崩塌而失去了其原有的“形式”,然而,“雅尔塔体系”那种将各国分成三六九等的“内涵”、在冷战结束的时候、就立刻被华盛顿“全盘继承”。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美国独霸全球的全球战略,就是基于“雅尔塔体系”之“内涵”的“战略构建”、也是为整个地球量身订制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军事体系,一整套让美国永远高高在上、永远把持“全球事务分工”的“分配权”、从而能永远把持着“所有方面”利润的最大头的“战略构建”。

  值得强调的是,由于苏联这个超级大国的消失、曾经是“运动员”且是“半个裁判员”的美国、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想将“半个裁判员”的“半个”去掉,从而企图第一次实现、并永远把持着“既是运动员、更是裁判员、而且是唯一一个裁判员”的角色。

  5、越南战争

  (1)、北部湾事件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8年01月11日

  ●这段所谓的“绝密文件”早已不是什么秘密,“相关内容”早在几年就被美国国家安全局“解密过一次”

  事实上,这段所谓的“绝密文件”、就其内容而言,早已不是什么秘密,“相关内容”早在几年前(2005年)就被美国国家安全局“解密过一次”,而根据当年美国媒体的“整理”,与之相关的内容大致如下:

  1964年8月4日晚,美国家安全局的译电专家在翻译截获的北越无线电信号时把越南人民军的暗号“我们牺牲了两名同志”(指8月2日战斗中的伤亡)错误地翻译为“我们损失了两艘船”,从而判定北越舰艇对美军发起了进攻。这个错误马上就被国家安全局的官员们发现。然而他们却故意隐瞒,向上级提供了北越袭击美国海军舰艇的虚假情报。而真实的情况是,越南海军此时甚至都不知道两艘游弋于越南北方海岸美国军舰的具体位置。

  我们注意到,接下来的“历史”就是:北越袭击美国海军舰艇的“北部湾事件”立刻成了当时美国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并迅速传遍全国。当时的美国总统约翰逊立刻据此作出“让越南战争全面升级”的决定,于是乎,美国开始全面军事介入越战,并对北越实施“饱和轰炸”和“焦土政策”。

  (2)、越战春节攻势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7年08月24日

  ●40年前的那场战役,还真能为今天的全球格局提供点“参考资料”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美国中情局的这份“形势报告”提到了“越战春节攻势”,布什先生对此也是“突生兴趣”,在我们看来,发生在40年前的那场战役,还真能为今天的伊拉克战争、中东局势、甚至全球格局提供点“参考资料”。

  我们认为,1968年1月30日(农历除夕)夜间开始的“那段历史”,有这么几点值得参考:

  第一,是“大国角力的背景”值得参考。在我们的记忆里,早在越战“春节”攻势之前一年多的时间,针对全球风云,曾与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直接较量过的中国,就明确指出:美帝国主义力图从发动一场世界战争中寻找出路,并明确点破了“斗争的焦点就在越南”,且声称“我们已经作好了一切准备”,“决心不惜作出最大的民族牺牲,坚决支持兄弟的越南人民把抗美救国的战争进行到底”。

  显然,今天的“美帝国主义”也是在“力图从发动一场战争中寻找出路”,但“斗争的焦点”就在中东、在中亚、甚至在南亚,其中,如果我们评估得不错的话,最为紧迫的地方是靠近土耳其、“不太容易”打成一场大规模代理人战争的叙利亚,而不是华盛顿动辄威胁要军事打击,却因靠近巴基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从而“很容易”打成一场大规模代理人战争的伊朗。

  第二,是“增兵的规模与情节”值得参考。就在全世界都知道“美帝国主义力图从发动一场世界战争中寻找出路”之后,仅仅一年的时间,华盛顿决策者就将驻越美军总兵力扩大到了50万,超越了朝鲜战争期间的32万,仅次于二战。

  显然,自拉氏走人并“出版”了拉氏备忘录以来,已经过去了半年多的时间,如果那位美国前中情局官员所说的“美国可能在6个月内对伊朗实施军事打击”的“时间”成为事实的话,如果我们评估的“美国决策层认为还需要大约半年的时间”不错的话,那么,今天的“美帝国主义”完成向中东增兵的时间,也大约为一年。

  ●“战役的规模与惨烈程度”值得阿盟、欧盟、特别是伊拉克周边国家参考

  第三,是“战役的规模与惨烈程度”值得参考。到了1968年1月30日,北越成功发动了规模空前的春节攻势,越南共产党南方游击队在西贡、顺化以及南越主要城镇和在南方的美军主要军事基地发起突袭。这次大规模攻势的范围遍及南方各地,从湄公河三角洲的各城市到西贡,北边则一直达到高原地带。次日凌晨,西贡、顺化等主要城市内的许多重要地点被越共游击队占领。

  事实上,春节攻势的规模和惨烈程度令美国人大为震惊:无数的军事设施和政府建筑被破坏;战斗最激烈的旧京顺化几乎全毁;美军溪山基地被围困76天,因为破坏太严重,解围后不得不放弃使用。

  不难看出,让人回想“越战春节攻势”的战况之惨烈、波及范围之广,恐怕就是布什突然将越战争与伊拉克战争相提并论的意图之一,其目的在于让伊拉克周边的伊斯兰国家,让寄希望在中东和平进程中与美国分享“中东和平话语权”的欧盟,对美国“可能的试验项目”所产生的严重后果有些“感性认识”。

  ●“春节攻势”的战役后果值得美国政党参考

  第四,是“战役的后果”值得参考。我们知道,真实的历史就是,惨烈的战况同时还激起了美国国内反战的浪潮。当年8月,美国芝加哥的示威者和警察发生大规模冲突,并造成了流血事件。

  显然,“这段历史”恐怕是布什政府专门提供给“出于大选目的”(我们敢肯定,如果美国民主党现在就上台,一样会拒绝制定撤军时间表),逼迫布什立刻制定撤军时间表的美国国会、美国民主党以供参考的“参考资料”,也是布什团队提供给美国共和党、恐吓共和党“不得反水”的“参考资料”,是布什团队要求美国国会继续支持其“伊拉克新政”的“参考资料”

  ●“越战结束方式”、以及“这种方式为美国带来的严重后果”值得美国统治阶级参考

  第五,是“越南战争结束的方式”、以及“这种方式为美国带来的严重后果”值得美国统治阶级参考。

  我们知道,越南战争以美国“不体面”撤军的方式结束,而随着越南战争的结束,“美苏”在全球争霸中的地位也彻底换了个个:就是从那时开始,苏联开始把持全球战略进攻地位,美国则开始战略被动防守,这种状况一直到79年前后的伊朗革命、阿富汗战争爆发才开始慢慢改变。

  显然,今天的布什,之所以愿意将越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相提并论,并强调“越南撤军的严重后果”,其意图恰恰在于警告美国统治阶层要“以史为鉴”:伊拉克立刻撤军的严重后果,就是美国霸权的沦陷,一如美军当年自越南撤军、立刻就交出全球战略主动权一般。

  ●通过这场战争,只通过“有限军事物资援助”、中国就实现了“最大的国家利益”

  第六,对中国而言,与朝鲜战争相比,作为越南战争越方的直接援助者,惨烈的越南战争并没有让我们作出了什么“最大的民族牺牲”,但是,通过这场战争,只通过“有限军事物资援助”、中国也实现了“最大的国家利益”。显然,对于“中欧俄”、甚至美国而言,这都是值得参考的。

  当然了,如果站在华盛顿的角度,“第六份参考资料”的“提供”,虽然不太光彩,但也并非毫无是处。客观上讲,对美国统治阶层而言,尽管有政党门户之争,但都是在为一个老板(美国利益集团)做事,因此,从越南战争中学到点儿防止“中欧俄”通过打代理人战争、最终渔翁得利的经验教训,也是非常必要的。至于布什将那段历史,那点儿“经验教训”全部解释成“撤军的后果”,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3)、尼克松主义与越战、石油美元本位制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2009年07月24日

  “尼克松主义”的全部

  第三,发表于亚洲关岛的“尼克松主义”,与其说是“美国亚洲政策的调整”还不如说是“美国欧洲政策的调整是”来得准确,而欧洲方向的“尼克松主义”,在当时就是“美国重返欧洲”,准确地讲应该是“美国重返西欧”。

  值得强调的是,这也不是“尼克松主义”的全部。

  随着越战的日益艰难,外加上经济的日益窘困,到了70年代初,准确地讲是1970年2月,尼克松向美国国会提出了题为《70年代美国的对外政策:争取和平的新战略》的长篇咨文,从而正式地将在“亚洲关岛”发表的、旨在对美国亚洲政策进行调整的“尼克松主义”在全球层面进行解读、并推广为全球战略。

  ●“尼克松主义”的“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三项原则

  在上述咨文中,尼克松明确地把“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三项原则列为支撑“尼克松主义”的三大支柱。如果简单归纳,它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也就是所谓的“伙伴关系”。尼克松将其分解为三个层面,既:

  在政治层面;美国将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美国要求同盟国在政治上协调一致、共同对付苏联;

  在经济层面;美国认为与同盟国之间应该在经济上相互让步、帮助美国渡过难关;

  在军事层面;美国认为美国与同盟国应该实行“分级防务责任制”,分担军费和防务责任;

  ●不论是“伙伴关系”、还是“实力”,其实都被“尼克松主义”归纳为“实力”的范畴了

  第二,也就是“实力”。按尼克松的意思,所谓“实力”是指美国在做到“第一”、也就是搞好“伙伴关系”的基础上,要加强战略核力量的发展,并明确提出“确保有效报复能力”的“充足军事力量论”和“一个半战争论”,即美国准备在欧洲或亚洲打一场大规模战争,并同时对付其他突然事变。

  显然,不论是“伙伴关系”、还是“实力”,其实都被“尼克松主义”归纳为“实力”的范畴了。

  ●在“尼克松主义”的眼里的所谓“谈判”

  第三,也就是“谈判”。在定义了“伙伴关系”与“实力”之后,在“尼克松主义”的眼里,所谓“谈判”,不过是个”以实力为后盾”的战略手段,在“伙伴关系”与“实力”的支撑下,通过“谈”来“缓和”被动局势、再用“缓和的态度”来代替冷战,从而“在战略被动中”继续维持美苏之间的战略均势,“在战略被动中”巩固美国的战略地位。

  ●为了更好地实现“第三”、摆脱战略被动,尼克松迫切需要与中国改善关系

  在“第一”与“第二”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实现“第三”、摆脱战略被动,尼克松迫切需要与中国改善关系,在中苏之间玩弄权衡,通过“中美苏”大三角来“借华压苏”。

  有意思的是,在中美关系改善的问题上,尽管心底里是“如此地迫切”,但在尼克松试图通过一位美国军方高层人士访华、并向中国强调“美国愿意帮助中国对抗苏联日益急迫的军事威胁”来抓主动权时,洞悉全局的毛泽东主席知道,尼克松的真实意图首先在于“通过中美关系的改善,刺激苏联与美国缓和关系”,也就是说,当时、尼克松想改善对华关系的首要目的是“要使美国与苏联的关系更为缓和而不是更紧张”。

  ●“尼克松主义”想“既喝茅台酒,又饮伏特加”

  至于尼克松如此打算的理由,在于美国想当然地认为“可以同时”与中国和苏联取得较好的关系,这对美国是最有利的。

  这一心机在基辛格于1973年提交给尼克松的报告中,就得到了充分体现。基辛格在报告中写道:我们应该谨慎地关注两国(注:中国与苏联),我们可以既喝茅台酒,又饮伏特加。

  (至于后来的“联华抗苏”,那都是后话,是国际形势发展使然,与伊朗伊斯兰革命、与阿富汗局势紧密相关。这一点,我们稍后再做展开)。

  ●洞悉全局的毛泽东主席将尼克松给“晾”到了北京、并在中南海书房“接见”毕恭毕敬的尼克松

  因此,当时高瞻远瞩的毛泽东主席仅仅一句“我们有时间等下去......”就将“企图抓主动的”尼克松给“晾”到了北京,这也就有了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书房“接见”毕恭毕敬的尼克松的画面,也就有了毛泽东主席事后调侃尼克松访苏是“靠踩着中国的肩膀才到的莫斯科”的主动。

  ●“握着主动的”中国政府立刻着手打破西方对中国的政治与经济封锁

  当然,值得强调的是,借着尼克松主义的战略之需、借着中美关系的“这一点儿改善”,当时一直“紧握主动权”的中国政府立刻着手打破西方对中国的政治与经济封锁:

  在那之“前”,准确地讲,是在1971年10月25日,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及其一切机构的合法席位;而在那之“后”,中国也借此相当程度地缓解了来自前苏联军事的压力。

  值得补充的是,在那之“后”,大概是在74年前后,中国从西方引进了一批大型化工设备,几年后,正是这些引进设备生产的“的确良”、“绦纶”等化纤织料,相当程度地缓解了中国的用布问题。

  ●前苏联决策层在“中美苏外交政策”上的最大误判

  事实证明,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的破冰,成了前苏联决策层在“中美苏外交政策”上的最大误判,其“后续发展”也就将“美苏关系”直接导入了“尼克松主义”的预设轨道,日后也就有了尼克松的访苏行程、与“美国第一夫人佩特(尼克松的夫人)在夜游状态下,在走廊里转来转去,差点儿就闯进了勃列日涅夫在白宫下榻房间”的趣闻。

  ●发表于关岛、原本针对美国亚洲政策的“尼克松主义”其实是一份“美国全球政策”的调整纲要

  因此,发表于亚洲关岛的“尼克松主义”,与其说是“美国亚洲政策的调整”还不如说是“美国欧洲政策的调整是”来得准确;但与其说是“美国欧洲政策的调整”还不如说是“美国全球政策”的调整来得准确。显然,这是一份“美国全球政策”的调整纲要,这种调整涉及到了政治、军事、以至经济、特别是金融层面。

  尼克松主义的结局

  抛出、特别是执行“尼克松主义”是美国全球战略“由进攻转为防守”的战略转折点

  我们认为,有必要指出的两点是:

  第一,华盛顿于越南战争期间抛出、并执行的“尼克松主义”或“关岛主义”,是美国全球战略“由进攻转为防守”的战略转折点;

  ●“尼克松主义”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延缓、并一度扭转了美国综合实力的衰落进程

  第二,事实证明,“尼克松主义”的实施,不仅直接导致美国从越南战争撤了出来,最为重要的是,它在很大程度上延缓、并一度扭转了“美国综合实力(以美元本位制为基础)”的衰落进程。

  ●在“尼克松主义”的指导下,“美元金本位制”实现华丽转身、最终转至“美元石油本位制”

  就“第二点”而言,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在“尼克松主义”的指导下,美元借“美苏缓和”之机,与石油出口大国苏联一道,针对经济竞争力日益增强的西欧与日本,在“默契的中东政策”中“酿成”了第一次石油危机,借此危机,虽几经周折,但“美元金本位制”最终成功转至“美元石油本位制”,从而实现“华丽转身”延续其世界货币地位至今。

  据资料显示,第一次秘密访华的基辛格所带来的“尼克松主义”就是:希望中国能协助美国从越南“体面地”撤军,并对越南做一些工作。但中国不会出卖朋友,据说周恩来只是告诉基辛格:“美国必须把美军撤出越南”,其它的不做承诺。

  到了1973年1月27日,参加“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会议”四方(越南、美国、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西贡政权)在巴黎正式签定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即巴黎和平协约)。随后两个月内,美军全部撤出越南。尽管之后越南战争仍然持续了几年,但以此为标志,“美军(不是美国)”基本上摆脱了越南战争的泥潭,尼克松从而可以集中精神“深入地”执行“尼克松主义”、全面地“重返西欧”了。

  ●“美苏缓和的大背景”下,第四次中东战争却爆发了

  我们知道,1960年12月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立,主要成员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南美洲的委内瑞拉等国,该组织的目的在于控制世界石油价格。

  自美军在73年3月自越南撤军之后,“美国(不是美军)”仍然在卷入越南战争,再加上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美元地位并不稳固,美国社会问题在进一步累积,美国经济问题也在进一步恶化,但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美国与苏联的关系却在“尼克松主义”的索引下有所缓和。

  然而,有意思的是,就在这个“缓和的大背景”下,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了。

  ●两个细节

  面对战争,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将原油价格从每桶3美元提高到10美元,使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

  在这里,对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来龙去脉我们不打算展开讨论,只想补充两个细节:

  第一个细节,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于1973年10月爆发后,一度处于下风的以军在美国卫星情报的帮助下,一举扭转战局,不仅将阿军主力埃及第3军团包围,还计划拿下埃及和叙利亚两国首都。

  资料显示,在73年10月22日,美苏共同促成联合国通过阿以就地停火的第338号决议,但占优的以军并不准备罢手,在这个问题上,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就是:时任以色列总理的梅厄夫人公开声称:“埃及第3军团的覆灭已不可避免。”

  资料显示,当时的埃及总统萨达特,曾紧急致电苏联政府,呼吁苏联派遣部队到中东“强制执行”第338号决议。

  而勃列日涅夫则立即派遣苏联运输机向阿拉伯国家空运军火,7个苏军空降师也处于警戒状态,随时准备空运到埃及,苏联海军的7艘驱逐舰和2艘直升机航母也抵达以色列附近的海域。

  资料显示:10月23日至24日,在尼克松的一再要求下,勃列日涅夫与之进行了两次电话热线交流。

  据苏联档案记载,勃列日涅夫在热线里一再强调苏联被美国“出卖”了,而苏联会保证阿拉伯国家领导人会遵守停火协议,但美国却“纵容甚至串通”以色列故意撕毁停火协议。

  最后,苏联档案记载,勃列日涅夫在热线里“保留苏联政府和军队采取必要行动的权利”,并在第二次电话热线中用威胁的口气要求尼克松与自己一起制止以色列的进攻行动,否则“以色列作为国家存在的意义将值得怀疑”,并“暗示”苏联将用核武器毁灭以色列(从这一点不难看出,日本、韩国向美国索要的所谓核保护伞,在真正的核大国的眼里,在关键时刻,根本就不存在、其效能等同于零)。

  正是经过这样的一番“你来我往”,或是尼克松的要求,或是以色列内心害怕被核毁灭,总之,过了几天,以军的攻势终于被停止了,而苏联也不再坚持派兵到中东“强制实现和平”了,当时令“中东人”心惊肉跳的“中东核危机”也就正式宣告结束。

  第二个细节,持续三年的第一石油危机对西方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西欧的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

  ●美元与石油的“神秘结合”

  但有意思的是,持续的危机之中,除了苏联从石油价格大涨的石油贸易中大赚其钱、并借此进一步强化华约组织的内部结构、特别是经济结构之外,在危机结束之后,美国通过与最大产油沙特阿拉伯达成秘密协议的方式,通过美元与石油的“神秘结合”,最终实现了“美元金本位制”在崩溃后的华丽转身,最终以“石油美元本位制”的面目继续担当世界货币的角色。

  ●两个细节的各自看点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第一个细节的看点在于:勃列日涅夫在热线里一再强调苏联被美国“出卖”了,而苏联会保证阿拉伯国家领导人会遵守停火协议,但美国却“纵容甚至串通”以色列故意撕毁停火协议,直至苏联准备“核毁灭”美国的中东钢钉--以色列。

  至于苏联被美国“出卖”了“什么”?或者苏联“凭什么”指责美国“纵容甚至串通”以色列故意撕毁停火协议?更或者以色列、或者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原本就是被美国、苏联所联手出卖,这恐怕永远是个迷!

  ●“不看广告看疗效!”

  好在现在有句流行语,谓之为“不看广告看疗效!”因此,在我们看来,真相或许可以从第二个细节中找到答案。

  ●苏联与美国最终是“各取所需”

  而第二细节的看点则在于:在国际社会面前,特别是在西欧、东欧国家,或者北约成员国、华约成员国面前上演了一番“你来我往”的场面之后,或者在那些“迷底”的背后,仅从经济层面去看,第四次中东战争与第一次石油危机的“严重后果”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苏联与美国最终是“各取所需”,而两超之间、以两超为核心的两大战略集团(华约与北约)之间在之后相当一段时间里也保持着战略平衡。

  6、冷战“最后一个拐点”的阿富汗战争

  (1)、苏联的战略误判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12年03月30日

  ●在之前的点评中,我们也曾经专门论述这样一个问题

  事实上,在之前的点评中,我们也曾经专门论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前苏联在发动阿富汗战争时曾出现过“战略误判”。

  当时,前苏联决策层“战略误判”的主要内容在于:因亲美伊朗政权的迅速倒台,作为战略补偿,“美国影响”有通过巴基斯坦、迅速进入伊朗旁边的阿富汗、从而在西亚、南亚方向“迅速重建美苏战略平衡”之“不可抗拒的战略冲动”,在这种战略误判下,前苏联决定迅速出兵阿富汗。

  而“真实的历史”却是,就“此”开始,因“越战美国失败”而全面掌握“全球战略主动”的前苏联,就因“亲自上阵”而陷入阿富汗战争、并就此落入“中美”的战略陷井。

  (2)、阿富汗战争中,北京与华盛顿通过代理人“消遣”莫斯科

  2006年7月3日《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一

  ●针对今天的“国际风云”,对阿富汗战争,我们想再提炼“两点经验”

  总之,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通过回顾这段历史,品味中美的种种手段,针对今天的“国际风云”,我们想再提炼“两点经验”:

  第一,中美“当时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将十万苏联军队拖在阿富汗就行,从而彻底“拖碎”了苏联欲打通这条通往南亚的战略要道、压迫当时还是美国的盟国巴基斯坦、寻机与印度联成一线的战略计划。

  按苏联的计划,上述目标一旦得逞,就再向东南来方向进行扩展,在越南的策应下,从陆地上彻底包围中国,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将美国从关乎伊朗“导向”的中亚、南亚彻底“挤出”、从而可以在背后支持刚刚将美国人赶出伊朗的伊朗新政权,结合“巴以问题”,在中东方向全面压迫在全球布局上、因越战已经处于劣势的美国。

  显然,中美联手破坏苏联的这一战略计划,出发点就是用阿富汗战争消耗苏联、削弱华约,从而先是阻止、再是扭转苏联自越南战争后利用取得的战略优势,在全球布局展开咄咄逼人的扩张势头。

  第二,为了实现上述战略目的,北京为了减弱自己所承受来自苏联联手越南、蒙古、阿富汗、印度对中国施加的战略压力,华盛顿为了减轻美国为主的北约集团受到的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的压力,当时的“中美”、为了在阿富汗战争中拖垮苏联、可谓是“不择手段”。

  ●阿富汗战争中,北京与华盛顿“消遣”莫斯科的手段“很简单”

  因此,我们想着重讨论的就是阿富汗问题的第五个特征。即,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阿富汗问题还是一个存在有各种背景复杂的反美武装、恐怖势力、反政府组织,且活动都非常频繁的阿富汗问题。

  实际上,在导致冷战“最后一个拐点”的阿富汗战争中,华盛顿“消遣”莫斯科的手段似乎很简单,就是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给他们收财政、军事上的支援,条件是:只要这些势力“反苏”就行;

  ●“中美”在阿富汗战争期间,就“相互动员”了一番

  坦率地讲,当时的北京、也是这样干的。因此,在这种“简约”的标准下,“中美”在阿富汗战争期间,也就“相互动员”了一番,也就那么“完美地合作了一回”。

  显然,作为阿富汗战争的“三个当事者”,如果扯得更远一点,作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三个当事者”,在如何打代理人战争的问题上,中、美、俄(苏)都有正面的经验、与反面的教训,都有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记录。

  7、第一次海湾战争与石油武器

  2004年11月25日《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当年打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是“老布什”,当时的情景、各方的外交穿梭努力,可以说是历历在目。现在,当年“老布什”为了找借口将美军派驻海湾,从而怂恿萨达姆侵略科威特,这些都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事实证明,当年“老布什”就有控制伊拉克、掌握中东,以“挟石油以令天下”的雄心,只不过是当时苏联虽然在消弱,但它还在,其军事力量仍然强大,其对中东的影响更是通过军事支持伊朗而让美国有所顾忌。“老布什”“认清了现实”,没有做出“军事占领伊拉克”的傻事。

  实际上,当时的戈尔巴乔夫之所以在联合国没有阻拦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攻打伊拉克,除了自身实力已经被削弱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企图,就是想静观其变,想看看美国在伊拉克、在海湾能遇到多大的麻烦,从而见机行事。当时的情况非常清楚,老布什上台几年后,由于里根的“赤字经济”已经引发了恶果,美国的经济也正在衰退。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尽管当时的老布什有借“第一次海湾战争1990年8月”之机、一举拿下伊朗,打造自己独霸世界的新秩序的野心,但是,经济上的无力,苏联在一边的“等待时机”,都让老布什“认清了现实”,不得已暂时在海湾收手,更没有做出“军事占领伊拉克”的傻事,而是通过保留了萨达姆来继续限制苏联通过支持伊朗扩大影响的企图,从而将战略目标继续对准了苏联。

  美国打跨苏联经济的“三招”

  在这期间,美国人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利用苏联观望心理,而没有主动出击的失误,特别是误认为海湾战争将使得石油价格上涨的战略误判,从而用各种方式先诱使苏联进口输油设备,然后操纵欧佩克降低油价,使苏联血本无归。事实上,海湾战争一结束,石油价格就整体回落,这一来,本来想借机发大财的苏联,其经济终于被美国为首的西方的石油战略给踹了最后一脚,彻底地被拖垮了。

  可以说,华盛顿在搞跨苏联的过程中,除用政治手段从内部瓦解外,还有两个手段也非常有效:一个是军备竞赛,这个是众所周知,另一个就是上面所说的“石油武器”了。

  在这里还想提一句,至于中情局前不久解密的档案说还曾经故意在苏联进口的石油设备中做手脚,也是其打跨苏联经济的“石油武器”之另一种形式而已。“老布什”瓦解苏联的手法,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小布什”现在的战略企图可以说,正是靠着政治和经济两手,直到将苏联瓦解,从里根时代到“老布什”政府,华盛顿始终没有给苏联任何一点翻身的机会,直到为两极格局画上了句号为止。

  8、石油定价权与前苏联陷入经济困境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8年07月04日

  ●在让前苏联陷入经济困境的计划中,美国的“石油定价权”就发挥过巨大的作用

  其次,俄罗斯需要的是经济“持续、稳定、高速”的发展,这是俄罗斯全面复兴的基础。然而,目前这种国际能源“产、供、销决策机制”,却是美国资本一手把持的,出于从石油交易中攫取高额利润的现实经济目的,也出于维持美元霸权,遏制中国、欧盟经济发展势头的战略目的,美国维持目前这种高油价的政策是不可能持续的,这就是说,一旦美国的战略目的达到了,认为“可以了”,就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将140多美元一桶的石油,迅速打回到25美元一桶之下,在这种情况下,高度依赖能源经济的俄罗斯经济,极可能再度陷于崩溃,就像解体之前的前苏联。

  事实上,在让前苏联陷入经济困境的计划中,美国的“石油定价权”就发挥过巨大的作用:通过压低国际石油价格,让陷入阿富汗战争的前苏联无法维持华约各国内部的稳定、并无法支付阿富汗战争战争经费,在前苏联解体、及华约解体的过程中,本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12年03月30日

  由于前苏红军在阿富汗战争陷入了近十年的时间,极大加剧了前苏联的经济困难、这又极大加剧了“前苏联对华约成员国的经济收刮”、最后极大加剧了“华约组织”内部的离心离德,直到极大地加速了“华约组织”瓦解进程。

  就如我们之前所说:“前苏联与华约国家经济日益困难”的整个进程,又反过来加速了前苏联内部的瓦解与分化。至于前苏联领导人想从“缓和与美国关系的层面”去“缓解经济困难”、最终又导致前苏联的快速解体,这不过又是上述过程的“逻辑发展”!

  ●结合今天“国际形势”的“最新发展”,有一个“历史细节”值得补充

  在这里,结合今天“国际形势”的“最新发展”,有一个“历史细节”值得补充,那就是:在“前苏红军陷入阿富汗战争长达十年时间”期间,“西方资本”曾利用手中掌握的、构建在以沙特阿拉伯等中东国家为“战略支点”的“石油美元结算制”基础上的“美元本位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西方在能源、及其它大宗商品定价权”的“金融优势”,一度将石油价格压得死死的,从而“倍增”了前苏联的经济困难,直到最终收获了上述那个“逻辑发展”,从而赢得了冷战!

  9、代理人战争与大国之间的战略陷阱

  (1)代理人战争

  2006年1月4日《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三

  ●“代理人战争”是最能消耗一个超级大国国力的

  对这种最能消耗一个超级大国国力的“代理人战争”、我们是一点儿也不陌生:朝鲜战争是的,是中国与美国(打),苏联出钱、出武器、并坐收最大的渔利(在这里重复一点,中国参与朝鲜战争极为必要,朝鲜战争对中国的重要性不容置疑,这一点我们已经做过多次讨论、在此不再重复);

  越南战争更是的,是越南与美国(打),中国、苏联坐收渔利;

  而到了阿富汗战争,就成了阿富汗的反苏武装、伊斯兰圣战组织(本.拉登就是其中之一)与苏联打,中国、美国出钱、出枪、并坐收渔利。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以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为例,前者是失败的美国、由全球战略进攻转为全球战略防守、并引发美国经济一度陷入战后最严重危机的转折点,后者则是失败的苏联、失去了华约的政治凝聚力、再加上,美国为首的西方、恰到好处地针对苏联发起了一场、旨在一举击垮已被阿富汗战争拖得摇摇欲坠苏联经济的石油战争、最后终由全球战略进攻转为政治、经济彻底崩溃的转折点。

  (2)大国之间的战略陷阱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12年03月30日

  ●再谈所谓“大国之间的战略陷阱”

  对这个所谓的“战略陷阱”、我们曾经详细论证过。即:到目前为止,“大国之间战略博弈”的状态在于:由于大国间的军事力量大体处于平衡状态、在“标志性武器”的层面上并没有形成所谓的“代差”,至少在军事层面上,在本质上,大体上又回到了类似“将美国从高峰打下低谷”的越南战争、或“将苏联从高峰拖进解体进程”之阿富汗战争的“层面”面,因此,“大国”之中的任何一个,要想从军事上实现自己在“综合角力”中得不到的目的,恐怕只能从“代理人战争”的层面去想办法,这中间,还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务必防止自己掉进“亲自上阵”的战略陷阱,否则,越战之后的美国(被迫全球战略收缩、期间爆发美元危机、直至苏联陷入阿富汗战争才得以彻底扭转)、或阿战之后的前苏联(从全球战略进攻、转入经济日益困难、最终落入华约及苏联的瓦解进程),就是两个活生生的例子!

  10、广场协议的政治经济学

  (1)三边(美欧日)撕裂之广场协议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8年03月14日

  ●我们经常提及的“三边(美欧日)撕裂”

  事实上,这一点,在“欧美”二十年前联手发动“广场协议”一役、迫使日元大幅升值,最后彻底击溃当时不可一世的日本经济、从而将美国经济从80年代衰退彻底解救出来的“整个过程”中,就已经被充分证实了。

  至于同样受到次贷危机冲击、现致力于“地中海联盟”的欧盟,会在美国的“不惜一切手段”中扮演什么角色,恐怕是日本决策者必须三思的。实际上,日本所面对的这种局面其实就是我们经常提及的“三边(美欧日)撕裂”,既“欧美日”三大经济体、或者美元、欧元、日元在经济上的激烈竞争。

  (2)北方阵营内部的危机转嫁模式对世界经济的冲击面相对较小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8年11月07日

  ●“线性加深”的“金融后果”是相对可控,“几何级数式跳跃加深”的“金融后果”极可能导致瞬间失控

  因此,就最可能的结果而言,一旦“欧美金融危机”全面扩散为“全球性金融危机”,那么,线性加深的“金融后果”是相对可控,极端情况则是“相应经济逐渐失控”,而“几何级数式跳跃加深”的“金融后果”极可能导致瞬间失控,这又会导致“相应经济迅速失控”,最起码会在“初级阶段金融、及相对应经济”失控之前就步入失控。

  值得强调的是,85年广场协议是美国在欧洲的帮助下,强迫日元升值,将美国经济危机通过金融渠道转嫁给日本,本质上是种“三边撕裂”、或者“北方阵营”内部的危机转嫁模式,其对世界经济的冲击面相对较小;

  (3)日本为广场协议付出的代价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9年10月23日

  ●美国的两难

  另外,我们也想提醒奥巴马政府的是,一旦日本在政治与军事层面因惧怕所谓的“严重后果”,而又因“更怕”经济层面的“严重后果”,而在经济层面被迫选择“中国主张”,从而不再阻碍“10+1(中国)”,全心加入“10+2(中国与日本)”,帮助牵动“10+3(中日韩)”,那么,也不要怪中国,要怪就怪美国自己,或者怪“美国经济”不争气,在美国因经济困难都不得不与中国搞所谓的“战略互信”的情况下,曾逼迫日本签下“广场协议”,据此从日本撅取了近万亿美元天量财富的美国,又拿什么去阻止日本在经济层面被迫靠近“正在崛起的中国”?今天的美国、较之广场协议前后,可谓是既无能力、也无诚信!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10年03月19日

  ●三个要点

  在具体展开这个话题之前,针对该话题我们还想强调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法国(欧盟)与日本同处“三边撕裂(欧美日)”。众所周知,就是在该框架之内,在经济、特别是金融层面,以“广场协议”为标志,日本曾经被“欧美”联手攻击、并得手,结果就是:直至今日为止,一个人均GDP一度大幅超过、GDP总值曾经接近美国的日本经济,总体上已经“原地踏步”了近20年之久、并重新被美国经济远远地抛在了身后。尽管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

  11、冷战终极目标---前苏联及华约的瓦解

  (1)马歇尔计划的政治经济学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14年02月28日

  ●历史上的“马歇尔计划”,是一个最终完全得逞的“精密战略计划”

  对“马歇尔计划”,相信任何一个熟悉“二战及二战后欧美关系史”的人都知道,“马歇尔计划”本质是“二战中欧洲转进至美国的西方资本(欧洲资本)”以“美国(美国资本)”的面目、以帮助欧洲复兴为名、以“前苏联(华约)”的安全威胁为由,以“北约(政治特别是军事层面)”与“美元本位制(经济特别是金融层面)”为控制框架,最终从各个层面密切控制欧洲(注:特别是西欧)的一个、最终完全得逞的“精密战略计划”。

  (2)冷战过程政治经济学总结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14年03月21日

  ●西方正是在“马歇尔计划1.0版”成功实施的基础上、最终瓦解了前苏联与华约集团的

  第二个问题,在上述“讨论”与“回顾”的基础上,我们再回到“克里米亚-雅塔尔协议”这一历史层面去继续前面的话题,那么,一个显然的结论就是:如果从“历史总结”的层面去观察问题,不能否认,主导美国利益、并代言西方资本、从而也主导着西方(欧美、北约)利益的美国资本,正是在“马歇尔计划1.0版”成功实施的基础上、最终瓦解了前苏联与华约集团的。

  而在“雅尔塔分配图”之后的真实历史就是:在“二战”中接收了“欧洲资本、人才与技术”、从而自“英国(欧洲)”手中接替“西方主导者角色”的美国、后借助前苏联对西欧的威胁,凭借“马歇尔计划”,以美国主导的“政治特别是军事战略平台(北约)”及“经济特别是金融战略平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为基本框架,在所谓的“冷战初期至中期”完成了对欧洲的整合。

  最后,在“冷战未期”又以“欧美合力”借助“广场协议”、相当程度地完成对日本经济特别是日本金融资源的掠夺与整合,并以此“三边(欧美日)合作”为“政治、经济基础”,一边对“中美苏大三角之一的中国”动用“种种手段(包括经济制裁)”施加最大限度的“威、逼、利、诱”进行战略牵制,一边将“冷战终极目标迅速聚焦于前苏联”、通过动用包括“石油美元定价权”给极其依赖“能源贸易”、且被一场局部战争(阿富汗战争)持续消耗的前苏联尽可能地制造经济困难,通过“经济困难”去促进前苏联内部的政治路线信心动摇,再利用“前苏联内部政治路线信心动摇所折射出的政治不稳(当时,前苏联共产党与国家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所主张并相对顺利推行的所谓‘新思维’就是代表)”等等手段,在关键时刻,可以说是“一夜之间”就瓦解了军事力量仍然极其强大、单个国家的国家经济实力也仅次于当时全球第一美国的前苏联与华约组织、最终赢得了冷战。

  九、南北撕裂之97年亚洲金融风暴

  1、97年亚洲金融风暴使东亚国家成为美国的一部超级提款机

  2005年12月7日《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三

  ●这张“美国标签”一旦牢牢贴上“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就意味着什么?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张“美国标签”一旦贴上“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或者最终打断东亚一体化进程、就意味着华盛顿当年那种、可以趁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与欧洲联手、在东亚国家(包括日本)攫取暴利、严重破坏东亚经济、为美国经济一旦必须进行巨幅调整、寻找买单者的“危险”、将再次徘徊在东南亚国家的上空、而这中间,东南亚一些小国、甚至是韩国这样的、综合实力不强中等国家、都将首当其冲。

  在这些东亚国家不好过的时候,以这些东亚国家为生产基地的日本经济、在没有政治、军事资源可供调用、以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的情况下、也必定会象97金融风暴中那样,成为美国的一部“超级提款机”。只是对这种可能出现的严重局面,中国也得及早准备、好生应付才是。

  2、那段令其刻骨铭心的现代掠夺史

  2005年12月8日《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四05年12月08日

  ●马哈缔尔的担心、是出自“那段令其刻骨铭心的现代掠夺史”

  事实上,在首席评论员看来,从上面的“讲话要点”中,我们不难品味出这位在97金融风暴中、目睹过马来西亚近二十年的财富、被西方经济用“金融游戏”一掠而空之惨象的“前首相”,对东亚的前途、对自己国家之未来前途、所心生的一种“经验之谈”与“深层次忧郁”。

  在昨天的点评中、在相关部分,东方评论员已经就“那段历史”进行了一番非常详细的讨论(详细内容见12月7日《东方时代时事解读》),在我们看来,马哈缔尔的担心、是出自“那段令其刻骨铭心的现代掠夺史”。

  ●欧美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向东亚嫁祸”他们自己遇到的经济困局,在于两个条件

  在“那段历史”中,东方评论员就认为,当时几个东亚国家、比如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还有东北亚的韩国、日本、甚至是中国、在经济上都是深受其害。而在我们看来,欧美之所以能够“摇动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人主导)和世界银行(美国人主导)的“旗号”、靠着“现代金融机制”、将当时不仅被西方经济学家炒上天、也为许多东亚国家沾沾自得的所谓“东亚模式”“玩了一把”,从而“成功地向东亚嫁祸”他们自己遇到的经济困局,在我们看来,就在于当时的东亚有着两个缺一不可的条件:一是“有够多的美元”、第二,就是没有“自己的组织”。

  ●格林斯潘、和鲁宾、是如何得以逃脱落得个“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结局的?

  东方评论员认为,也只有在“东亚模式”被欧美的金融游戏、堂而皇之地、玩得“无声无息”后,大量的美元被欧美“以上述两个”国际金融组织的名义攫取之后,美国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以及美国当时的财长--鲁宾、才能够得以逃脱落得个“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结局,他们才能够得以发挥他们的“财经智慧”、以靠着从东亚国家“名正言顺”掠夺走的财富、将美国那个“当时已见拐点”的经济辉煌、又延续至今的。

  ●欧美调动一切资源、为自己的资本掠夺东亚提供一切的配合

  最后,这些“掠夺者”、在抽干东南亚国家、甚至包括韩国这样中等国家、二十年积累下的财富之后、还忘不了趁着这些国家的金融危机、汇率失控的机会,为了配合欧美自己的资本、在当地大肆以超低价格收购当地的企业、银行业、调用自己可以调用的一切资源,“变着法的”、去在外交、财经政策层面上提供一切的配合。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些还不算,作为一个有着现代文明的“现代掠夺者”、欧美、特别是美国自然会为想着如何去为自己掠夺行为、早早地准备好一部“好用、够用的理论”、和一个“专职的执行机构”。

  ●沃尔福威茨被布什安置为世界银行行长,绝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人事任命”

  从形式上看,欧美在执行自己的经济掠夺行为的时候,“非常重视”借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两个国际金融机构,从这点上看,美国鹰派的代表人物--原美国副国防部长-沃尔福威茨、被布什安置到世界银行行长的位置上,绝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人事任命”,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正是与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既由单纯地重视军事实力、转向为“重新重视”运用美国的经济实力来达成美国的战略目的、相匹配的。

  事实上,上述两个国际金融机构、当时对着东亚的受害国所展示的理论、说白了、就是这么一种意思:完全是因为这些国家的财经体系、与“国际标准”相差太远所致。而这个所谓的“国际标准”说白了、有时就是“美国标准”、有时就是“欧洲标准”、这视欧美的利益交换所定、总之、就是“欧美标准”。

  结果,欧美也就委托上述两个国际金融组织(主要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面、为东亚国家“精心”地开了一副按“美国的要求”、要求东亚国家“严格财经纪律”、方能得到国际基金组织货款的药方。

  ●国际基金组织向东亚国家提供的贷款中的绝大部分,如欧美之愿的、一一转化成了欧美的“优质资产”

  东方经济评论员认为,值得强调的是,国际基金组织向东亚国家提供的贷款中的绝大部分,事实上、最后都如欧美之愿的、一一转化成了欧美在东亚国家、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取得的“优质资产”。

  而那副所谓的“药方”又是个什么东东呢?如果大家不健忘的话,同样的一个“药方”、美国人就曾经配合“美国的资本”、在拉美开出过一副,一副药下去、“美国的资本”先是撤出、之后、就在拉美的许多国家被“药方”治得“倾家荡产”、一蹶不振之后,美国资金又积极进入、在当地大肆收购所在国的命脉行业、从而相当程度地控制了拉美的经济命脉。

  (背景资料:从1978年开始的拉美债务危机的背景看,当时保罗?沃尔克担任美联储主席,上任伊始就开始打击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美元拆借利率从1979年的11.2%提高到1981年的20%,国债利率达17.3%,基准利率更是高达21.5%。与此同时,号称英国“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于1979年5月当选英国首相,上任一个月就把基准利率从12%提高到17%。利率变动导致大批美元流向美国,美元指数从1980年7月的84.75点上升到1981年8月的112点,短短一年时间上升了33%。美元强劲升势以及大幅提升的利率使以美元为外债的拉美国家偿债能力大大下降,最终在1982年爆发了拉美债务危机!

  尽管当时对拉美的债务进行了较为积极的重组,但拉美债务危机还是对拉美经济以毁灭性打击:拉美国家债务加剧,资本流出严重,经济停止增长,贫困人口增加等。此后,拉美国家的巨额债务始终成为该地区经济或金融危机的定时炸弹,一旦时机出现就会“爆炸”。1994年墨西哥的金融危机、1999年的巴西金融危机、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机都是债务危机的“幽灵”在一定时间显身的结果。)

  在97年的时候,欧美在东亚的所作所为、根本就是在“如法炮制”。并由两述两个组织出面、将东亚所受的苦归之为:“谁让你的经济体制、财金制度不完善来着?”。

  东方经济评论员则注意到,当时欧美的经济学家、和主流媒体,则在旁边将这层意思“加以发挥”,并美其名为:由他们“这头狼”(欧美游资、及欧美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来吃掉东亚的“病羊”(东亚国家、和东亚国家中那些没有与那种国际规则完全接轨的财金制度)、不仅可以促进这些国家与制度的提高、且将更加有助于提升整个“东亚羊群”的“整体健康”、从而更加有助于东亚国家更好地融入经济的全球化。

  ●被“欧美”痛咬了一口的东亚国家、经济上是否变得更加安全了呢?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健康”谁都想要,全球化也不是个坏东西,只是被“欧美”用这些名义、拿“金融游戏”这副咬人不见血的牙齿、痛咬了一口的东亚国家中,其财经制度是否较之前更加健康呢?经济上是否变得更加安全了呢?

  我们认为,在某些层次上看,在微观层面上、也许是的,但是,根据我们的研究与观察,从整体上看,并没有任何本质、明显的变化。

  ●东亚国家没有一个“真正属于东亚国家自己的组织”

  为什么?对此,东方经济评论员就认为,就因为东亚是一盘散沙、东亚仍然没有一个象欧洲人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国人主导的世界银行那样的、“运乎于一心”、可以拿来相互交换、并协调实现各自战略目的“国际组织”、换句话说、就是东亚国家没有一个“真正属于东亚国家自己的组织”。

  在我们看来,就因为东亚几乎拿着美国外债的全部,也就是拿着美国的经济命门、所以,对东亚的一举一动、远在太平洋另一边的美国人、从来都有“扯心揪肝”的感受。

  现在,让华盛顿揪心的是、这个挰着美国大部分外流货币的东亚、拿着美国经济命门的东亚、现在也准备成立“自己的组织”了。

  ●东亚一体化的实质就是:东亚国家“有意”以一个整体、去与“欧、美”共同制订“国际标准”

  就目前而言,东亚峰会也好、东亚经济一体化也罢、在华盛顿的眼里、看上去像是“政治、经济”两块牌子、但实际上却是一个“里子”,其实质就是:东亚国家“有意”以一个整体、从东亚自己的利益出发、去与“欧、美”这两大经济实体一道、去共同制订国际游戏规则、也就是说、东亚一体化一旦成形、东亚将与欧美、特别是美国、去按美国最喜欢讲的“国际标准”去公平地“玩游戏”。

  显然,在我们看来,这对手里欠得东亚国家几万亿美元的美国而言,“国际经济游戏规则”不说完全公平、就是“大体公平”的那一天,实际上也就是美国经济、政治、甚至是军事恶梦的开始。

  十、三边撕裂之科索沃战争

  1、欧美在科索沃战争前后的勾心斗角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8年04月11日

  ●“欧美”在科索沃战争“前后”的那番勾心斗角至今仍然有其现实意义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美国对欧盟的这种“战略警惕”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欧美”在科索沃战争“前后”的那番勾心斗角至今仍然有其现实意义。

  我们知道,上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之后,不再需要美国军事保护的欧盟,眼瞅着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极其衰弱,认为机会难得,为了肢解前南联盟,彻底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全面扫清欧盟“未来全面整合”的障碍,在自身军事力量甚至不足以胜任一场局部战争的无奈下,在正式启动欧元之前,欧盟始终都在致力于一件事情,那就是请求美国的帮助、请求美国出兵、请求美国同意以北约的名义、绕开联合国、与欧盟一起发动科索沃战争。

  显然,就“战略顺序”而言,欧盟的如意算盘是想在发动、结束科索沃战争、肢解南联盟、整合巴尔干半岛之后、再行启动欧元。

  但是,真实的情况就是:面对“北约盟友”的长期哀求,当时的克林顿政府也一直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在欧元正式启动之前的几年中,始终以种种借口大念“拖”字诀,不给欧盟、欧元以任何机会。

  真实的情况还是,一俟拖到欧元正式启动之后,华盛顿不仅立刻答应了欧盟之“动用北约绕开联合国发动战争”的请求,还亲自率领北约部队进行了科索沃战争。结果,掌握有战争主导权的华盛顿,在“战争方式”上又摆了欧盟一道:坚决地拒绝欧盟国家提出的“北约应及时派出地面部队作战、以缩短战争时间”的“合理军事建议”、楞是借口“要实现最小代价、甚至零伤亡”,最终用长达数月的空中打击,将前南联盟军队的损失减到最小,用“足够的时间”把刚刚启动的欧元一点儿一点儿地拖到最低,还将大量的欧洲资金一点儿一点儿地抽到了美国。

  2、那时的俄罗斯正因服了“两付药方”而被彻底淘空了身子

  2006年8月18日《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

  那时的俄罗斯正因服了“两付药方”而被彻底淘空了身子

  而当时的俄罗斯是个什么状况呢?我们知道,那时的俄罗斯正因服了“两付药方”而被彻底淘空了身子:

  一付是美国为主的西方合力开出的“民主补药”、俄罗斯“补”出来的结果却是“融入西方的意图全面失败”、西方的理由很简单:按西方的审美标准、在俄罗斯仍有可能重新强壮起来之前,“补出来的”身材永远也不会“合乎标准”;

  另一付是美国人精心研制的“经济泄药”,结果在经济上是“泄”得一塌糊涂、泄成了“休克”状态。

  ●令俄罗斯人不堪回首的、是患上了“强补大泄”的综合症

  这还不是全部,最终令俄罗斯人不堪回首的、是又患上了“强补大泄”的综合症:除了既能毁灭对手、同时也能毁灭自己、因而不能轻易运用的核战略打击力量之外,俄罗斯“平日”里可以用来维护国家利益的“常规军事能力”、特别是各种利益集团的“交织”使得“国家政治决断能力”受到了重大打击,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与前苏联时“敢于果断出兵匈牙利、甚至阿富汗(尽管失败)”的国家意志力相比,可以说也进入了“休克状态”。

  ●美国直接动手“掏掉”前南联盟的“信心”之所在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正是美国率领北约展开科索沃战争,直接动手“掏掉”前南联盟的“信心”之所在。要知道,那可是前苏联遗留给俄罗斯“极大的一笔战略遗产”,一个处于西欧核心地带、并因控制着欧洲通往地中海、直到中东战略通道、从而“极具战略价值的战略飞地”。

  3、科索沃战争前后的欧元与美元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10年01月08日

  ●再谈科索沃战争的几个特点

  有意思的是,科索沃战争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科索沃战争是在欧洲腹地进行的;

  ●科索沃战争是欧盟不得不“出钱”力“求”美国出面领导、并发动的

  第二,美国之所以能够领导北约(欧盟)发动科索沃战争,在于欧盟的核心国家--法国也好、德国也罢,其军力合起来也不足以打胜科索沃战争、肢解前南联盟、拔掉俄罗斯在南欧的势力。

  结果就是,为了先清除俄罗斯在南部欧洲的传统势力,欧盟不得不“出钱”力“求”美国领导北约启动科索沃战争,即便明知欧元将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科索沃战争前后的欧元与美元

  第三,科索沃战争是在欧元正式流通之后几个月才开始的。在1998年10月,欧元一度走强至1欧元兑1.24美元的水平。

  也就在这个时候,之前“始终不肯”出面领导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的克林顿政府,却突然积极介入科索沃问题。随着美国政府的态度聚变,这之后的两个月里,欧元立刻从1.24美元高位开始缓慢下跌、跌至1.7美元一线徘徊。

  到了1999年1月,北约领导人--美国以武力强迫科索沃冲突双方依美国的方案到法国的朗布依埃进行谈判。谈判中,南联盟表示其他条款均可接受,只有北约军队进驻科索沃这一涉及南领土主权的条款不能接受。谈判最终破裂。

  至此,在科索沃战争几乎不可避免的市场预期下,欧元立刻加快跌速,从1.17一线快速下跌到战争爆发前的1.07一线、跌去了1000点之多。

  到了1999年3月24日,北约以“保护人权”之名,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在总共78天的狂轰滥炸之后,欧元兑美元差不多跌回到了1:1的水平。

  ●俄罗斯在美国人的“配合”下,弄了出俄罗斯伞兵“突降”一重要机场的战略意义

  战争结束后,由于“科索沃战争后的科索沃独立问题”被美国有意识地“扣下不予立刻解决”,途中,俄罗斯在美国人的“配合”下,还弄了出俄罗斯伞兵“突降”一重要机场、起到了严重干扰北约部队的后续行动的效果,从而“标志”了俄罗斯传统势力“并未彻底清除”的“双簧戏”。(俄罗斯的大国禀赋---叶落无声注)

  ●欧盟因科索沃战争所付出的代价

  如此一来,在欧盟“请”美国人在欧洲土地上打一仗、搞得欧洲大陆狼烟四起,俄罗斯在南欧的传统势力并“未能如欧盟之愿”地全面清除,美国也“有意”不解决“科索沃独立问题”的巨大不安下,欧元在经过停战后短暂反弹至1.08美元后,从1999年10月开始,继续加速下跌,期间,最低至2000年1月的1欧元兑0.82美元的水平。

  这样,在欧盟“请”美国出面打一场科索沃战争,未了,“俄美”之间又玩了一出“双簧”,结果,欧盟不仅没能“彻底挤出”俄罗斯在巴尔干半岛的传统势力,还在欧元的问题上付出惨重代价,既:欧元在两年的时间里,从1998年10月的1.24美元至2000年10月的0.82水平,贬值了“近40%”。

  ●法国政府的一位高官就曾经黯然神伤、却非常精辟地总结了一句

  与科索沃战争、及科索沃问题并未彻底解决同时发生的重大事件就是:欧洲庞大的资金由“不稳定的欧洲”迅速向“为欧洲留下不稳定因素”的美国流出,从而为当时美国所谓的“新经济”提供了巨额的后续资金支持、从而将已现乏力的“网络泡沫”继续撑了一段时间。

  目睹欧洲因“力请”美国出面领导科索沃战争所付出的战略代价,法国政府的一位高官就曾经黯然神伤、却非常精辟地总结了一句:“.......欧洲必须拥有一只统一、强大、独立的军事力量”。

  ●2001年4月1日同时发生的两件事

  不过,到了2000年10月开始到2001年第一季度,之前被科索沃战争打到美国的欧洲资金,开始觉察到美国“新经济”已经不行了,但科索沃问题仍然没有彻底解决、就这样几经反复之后,少量资金开始回流欧洲,欧元也开始止跌,并在走势反复中开始走强,最高至0.97一线。

  也就在这个时候,在2001年4月1日(北京时间),在美国政府的坚持下,南联盟政府宣布逮捕了南联盟前总统米洛舍维奇,而对此,美国做出的反应却是“光是逮住米洛舍维奇还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把他送交海牙前南战犯法庭接受审判”,显然,漫长的审判过程就是一个可利用来大量制造“科索沃新闻”、并插手南欧事务的过程。因此,被克林顿政府“刻意保留余味”的科索沃问题、在小布什上任之后不久,就立刻表现出“有再次紧张”的可能。

  与此同时,在科索沃战争攻击了中国驻南大使馆、并战略测试出中国“当时无法做出有力反击”的美国,碰巧也在2001年4月1日这一天,其空中侦察机在中国南海上空与中国军机发生空中相撞事件,从“中美”双方处理整个事件的过程来看,最后被迫在电视直播中、做出书面道歉的美国,显然也被战略测试了一把,也就是说:当时美国的“战略重心”仍然在欧洲(欧元)身上,而不在中国方向,所以即便一上台便强硬声称“美国将保护台湾”的布什政府,也无法就此做出强硬反应、而与中国直接走上对抗。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欧盟与俄罗斯,在整个过程中都保持着高度沉默。

  ●市场确信美国“战略重心”仍然放在欧洲身上,之前曾经走强的欧元就难再现强势

  事实上,就在美国于2001年4月1日前后、在南欧与东亚方向几乎同时发生的两件事中,被证明其“战略重心”仍然放在欧洲身上之后,之前曾经走强的欧元就难以再现之前强势,甚至在发生2001年9月11日发生911恐怖袭击之后,欧元也没能走强。

  也就是说,在市场确信美国的“战略重心”在于继续获得欧洲资金、仍然想“玩死欧元”的情况下,即便是911恐怖袭击,也没有能将欧洲资金从美国吓回欧洲。

  ●911之后,美国需要欧盟支持其反恐

  另外,在美国需要欧盟支持其反恐的情况下,在2001年10月7日启动阿富汗反恐战争前后,科索沃问题也处于相对平稳状态,也就是说,在“美国需要欧盟进行反恐”的情况下,欧洲大陆也就很难出现“科索沃战争”中曾经预言的“欧洲不稳”了。

  ●美国“新经济”泡沫开始全面破灭

  另外,也就在这之后不久,由于美国“新经济”泡沫开始全面破灭、美国网络公司开始大批倒闭(资料显示,早在2000年底、2001年初,美国约有210家上市的网络公司停止营业,约占上市网络公司总数的60%左右),与此相对照的是,市场对欧洲经济前景的最新判断却是:2002年欧洲经济最可能的情况是成长接近潜力水准,大约为2.0%-2.5%。

  ●此前甚至没有被911恐怖袭击吓离美国的欧洲资金,终于开始从美国回流欧洲

  这样,在“欧美经济前景几乎是冰火两重天”的现实下、且在“美国需要欧盟进行反恐”从而“科索沃问题”暂时不会成为问题的新情况下,此前甚至没有被911恐怖袭击吓离美国的欧洲资金,终于开始从美国回流欧洲了。

  ●美国发动旨在控制世界能源水龙头的伊拉克战争,总体上也没能有效干扰欧元整体走强

  在这种背景下,从2002年底开始,欧元便在振荡中不断走强,且在半年的时间里(差不多是2002年7月)便从1欧元兑0.86美元一线走强至1欧元兑1.03美元一线。

  事实上,美国在欧盟、俄罗斯的配合下启动阿富汗反恐战争之后,欧元走强的情况就一直持续着。

  期间,由于国际社会确信美国最终赢不了“中欧俄”悉数反对的、美国意在通过控制“全球石油水龙头”、借助“石油武器”、可以一举击垮欧元、摆平俄罗斯、最终控制中国能源供应的伊拉克战争,因此,即便美国中间突然扔下阿富汗反恐战争,按“原计划(据说,911后仅5天,布什政府做出的最初决策是打伊拉克、而不是阿富汗)”单边去打伊拉克战争,整体上也没能有效干扰欧元整体走强。

  直到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2008年第三季度,在欧洲金融也被美国金融危机拖下水之后、欧元才真正结束强势。

  ●2001年底之后,直至2008年中,持续支持欧元走强的是“一组因素”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不难看出,科索沃战争之后,一度被美国打至1欧元兑0.82美元水平的欧元,促其反转的因素,既不是2001年9月11日发生的911事件,也不是2001年10月7日爆发的阿富汗反恐战争,更不是2003年3月20爆发的伊拉克战争,几年以来,持续支持欧元走强的是“一组因素”:

  一个是2001年底日益彰显的“美国需要欧盟支持其进行全球反恐战争”,

  另一个是“2002年欧洲经济前景较美国灿烂得多”,还有一个是市场确信美国打不赢一场为“中欧俄”所共同反对的、旨在控制世界能源水龙头的伊拉克战争。

  不难看出,对比科索沃战争时的情况,在2001年底,欧美之间的态势可谓换了个个:在科索沃战争时,是欧盟需要美国的支持才能打科索沃战争;在科索沃战争前后,当时美国“新经济”正在“如火如荼”,而欧盟经济则因为欧元刚刚推出这一巨大不确定因素、再加上科索沃战争最终也没有彻底解决问题,而显得前景不明。

  而对比2001年底的情况,从2008年中到今,也就是欧盟金融被美国金融危机拖下水之后,欧美之间的态势又有了新情况:

  首先,在阿富汗的问题上,是美国仍然需要欧盟的支持;

  其次,在经济前景的问题上,由于被“欧盟环保经济”寄予厚望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终以“美国的搅局”、“中国的坚持原则”、欧盟自己的自私自利而告失败,同时陷在金融危机之中、又均缺少“经济引擎”的“欧美双方”,其经济前景都变得不明朗起来。

  4、科索沃战争-----“跳坑”也就是为了“爬坑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11年03月18日

  ●国际格局与当年“北约”一致同意发动科索沃战争有本质不同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是因为国际格局、特别是大国间实力对比的情况,与当年“北约”一致同意发动科索沃战争有本质不同。这表现在这样几个层面:

  其一,当年,对“通过发动科索沃战争、肢解前南联盟”最积极的是欧洲核心国家,特别是法国与德国,为什么?因为它们想在欧元启动之前彻底拔掉“巴尔干半岛火药桶”的“导火索”,从而为欧元营造一个尽可能好的“启动、成长环境”。

  而这也正是美国政府迟迟不同意发动科索沃战争的原因。同样,这也正是美国政府一直“等”到欧元于1999年正式启动后才突然改变态度、同意率领欧洲国家、以北约的名义、绕过联合国、发动科索沃战争的原因。

  ●再谈美国“最后终于同意”带领欧盟发动科索沃战争的“时机”与“动机”

  至于美国“最后终于同意”带领欧盟发动科索沃战争的“时机”与“动机”,在之前的讨论中,我们已经讨论得极其详细了,在此,我们不再重复,但想借美联储前主席沃克尔曾经说过的一段话,供大家进一步思考。

  ●美联储前主席沃克尔早就说过的一句话

  美联储前主席沃克尔早就说过,“欧元作为一种储备货币将成为美元的对手,但欧元先要走一段下坡路,因为必然会出现一些不确定因素”。

  显然,欧洲国家在“欧元启动”苦苦哀求美国率领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肢解前南联盟、就是为了尽可能清除“不确定因素”。

  ●欧盟明知如此,却不敢拒绝“美国的歹意”的一段历史

  欧盟核心国家非常清楚,对欧元而言,“最不确定的因素”就是“巴尔干火药桶”。

  至于“欧元”的意义,欧盟核心国家更是非常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也曾经有过非常详细的论述,由于篇幅关系,在此也提供一组简单的、欧元启动前后的“金融数据”,供大家进一步思考。

  即:1998年,在欧元启动之前,在欧洲金融市场发行的美元证券总额为4090亿美元,第二年欧元正式启动后,达到4700亿美元,增幅15~20%。而在同一时期,以欧元计价的证券总量则从1998年的2210亿美元猛增到1999年的5220亿美元,增幅高达“136.19%”。

  值得强调的是,上述“金融数据”还是在欧元被“美国突然同意打的科索沃战争”给打进“下坡路”的背景下产生的。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就不难“最直观地”知道,欧元对美元的威胁是如何之大了?更不难“最直观地”感觉到:“欧洲资本利益”特别是“欧洲国家利益”对“美国资本利益”、特别是“美国国家利益”最大的威胁是什么了?

  “欧美”双方对上述内容都心知肚明,这“即”表现在“欧盟急于、而美国偏偏不急于在欧元启动之前发动科索沃战争”,更表现在“美国愿意、而欧盟也不得不同意在欧元启动之后发动科索沃战争”。

  ●“跳坑”也就是为了“爬坑”

  通过对比“欧美”在发动科索沃战争的“时机”与“动机”,特别是,通过回顾美国在最终同意发动科索沃战争时,所需要的就是将欧元打进“下坡路”,而欧盟明知如此,却不敢拒绝“美国的歹意”这一段历史,我们想强调的是:

  为了欧元、为了欧盟,“欧盟国家”总体上还是能“知难而上”的,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明知别人在挖坑,自己也要往里跳,因为欧盟知道,在欧盟全面整合的道路上,那个“坑”终究无法绕过去,因此,“跳坑”也就是为了“爬坑”,为的是“只有跳下去、将来才能有机会爬出来”。

  而从“欧元”自科索沃战争开始一路走到今天,从欧盟自借助美国力量解决南联盟问题开始、一直走到今天开始考虑吸收塞尔维亚等前南联盟国家“入盟”的整个过程来看,不能不说,不论是欧元、还是欧盟,其实都受益于“充满了美国歹意的科索沃战争”。

  ●我们已经可以观察到欧盟“还未跳坑、就准备爬坑、甚至是一跃而起”的“具体方案”了

  如果从这个层面去观察问题,那么,在美国决策层出于“美国资本利益”将“埃及之乱”导向“利比亚之乱”的问题上,对欧盟而言,其实也相当于一个坑,一个表面上“只”坑中国,其实“也”坑、甚至“更”坑欧盟的“坑”。至于原因,可参考我们在“美国南亚破局多重战略意图”问题上的详细论述。这些内容,散见之前多期讨论纪要中。

  因此,在“设立禁飞区”的条件与时机问题上,我们其实已经不难看出,在俄罗斯、是中国的策应下,在法国(欧盟)在一边力主“包括军事打击手段的设立禁飞区方案”,德国(欧盟)却在另一边强调“不参与军事行动”的“矛盾”中,我们已经可以观察到欧盟“还未跳坑、就准备爬坑、甚至是一跃而起”的“具体方案”了。

  十一、南北撕裂之俄美关系

  1、休克疗法使俄罗斯差点休克了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7年07月27日

  ●发明、并炮制“休克疗法”的西方国家还“非常成功地”做到了这么一点

  我们知道,在叶利钦执政期间,俄罗斯国民经济被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精心炮制的那一剂“药方”折腾得是“上吐下泻”,之后,发明、并炮制“休克疗法”的西方国家还“非常成功地”做到了这么一点,那就是让当时已经走入岐歧途的俄罗斯统治阶层强烈地感受到:自己所面临的“内部威胁”明显高于“外部威胁”。

  真实的情况就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被“休克疗法”治疗得已经虚脱,动辄就企盼西方资金“输血”才能维持下去的俄罗斯统治阶层,除了集中心思面对“内部威胁”之外,是既无心思、更无能力去应对北约东扩、美国在东欧国家进行军事渗透待等“外部威胁”,在那种情况下,在科索沃战争中,在最后关头,俄罗斯“出卖”前南联盟也就在所难免了。

  ●其“意图”、“理论”与“要领”都必将对世界格局带来深远的影响

  如此一来,可以这样说,在时间过去了近7年之久,人们终于发现,曾经笃信西方民主,依赖美俄关系,准备、而且也曾经“一切向西看”、从而“欣然”服用美国学者炮制之“休克疗法”的俄罗斯,不仅从“休克”的痛苦中苏醒过来,由于国力的恢复,特别是美国的紧逼,不仅敢于面对“外部威胁”,还再次明确地将“美国因素”视为自己的安全威胁,并将其升华为威胁全球的两大“全球威胁”之一。

  对此,首席评论员就明确指出,普京如此清楚地将“美国军事计划”与“恐怖主义”并视为威胁全球安全、世界和平的两大威胁,其“意图”在于“以牙还牙”,其“理论”在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其“要领”在于“擒贼先擒王”。

  在我们看来,不论日后新的《俄罗斯联邦军事学说》是否如此撰文,这种“意图”、“理论”、特别是“要领”的暗示,必将对当今世界格局、对诸多热点问题的解决方案带来重大且又深远的影响。

  2、美俄存在战略利益的巨大冲突

  2006年12月19日《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美俄的恶斗,源于美俄存在战略利益的巨大冲突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美俄的恶斗,源于美俄存在战略利益的巨大冲突,而且这一冲突无法避免。

  我们知道,在华盛顿的全球战略“计划书”中,在有关俄罗斯部分,在已经撕裂前苏联版图、瓦解前苏联帝国的基础上,彻底撕裂俄罗斯版图,彻底瘫痪俄罗斯的军事能力,全面操控俄罗斯各种资源,就是每个章节的“小标题”。

  显然,华盛顿的这个希望在叶利钦时代眼看就要实现,却突然被现行的“普京路线”给“有效断绝”了。

  在我们看来,普京是采用一系列令华盛顿极为痛恨的方法、利用一个令美国极为尴尬的机会,且在华盛顿决策者“无法有效干预”的基础上做到这一点的,简单而言,就是加强“政治控制”、通过经济改革重新掌握俄罗斯政治和经济资源,利用美国陷入伊拉克战争、且美英能源资本急于攫取经济利益、从而令国际油价飙升的日子里,基本摆脱了对美国和西方的经济依赖,并“有效改善”了俄罗斯民众的生活。

  因此,东方评论员认为,尽管俄罗斯前特工中毒案对普京、对俄罗斯的伤害极大,但这都是“外伤”,暂时动摇不了普京路线、这一点,从生活得到相当改善的俄罗斯民众对莫斯科街头流行示威的冷漠态度中、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普京路线对身为“世界第一、第二石油金融运营商”的美英而言,始终是个巨大的“现实威胁”

  事实上,最为严重的是,普京手握石油天然气等战略资源,对这些战略资源拥有强大的定价权,再加上俄罗斯仍然拥有平衡美国军事霸权的军事实力,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建立在这种硬实力基础上“普京路线”,极具进攻性。

  真实的情况就是,在中国出于自身战略利益、甚至在“指望多一条能源渠道”的法德积极配合下,俄罗斯不仅在地下埋藏有大量石油的中亚收复了失地,还在世界能源供应中心的中东成功地进行了渗透,并在控制中东石油外送路线、且也是世界石油第四大供应商的伊朗、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显然,今天的“普京路线”,对身为“世界第一、第二石油金融运营商”的美英而言,绝对是个巨大的“现实威胁”。

  十二、南北撕裂之阿根廷金融危机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11年08月05日

  ●2001至2002年的阿根廷

  众所周知,在2001年底,1982年拉美国家债务危机的悲剧在拉美第三大经济实体的阿根廷又一次重演,并开始向其它拉美国家扩散。

  我们知道,阿根廷经历过曲折的全球化历程,这表现在它“既”体验过开放初期遭受的强烈冲击,“也”享受过因外资大量流入带来的经济繁荣,但最终仍然爆发震惊世界的金融危机。

  针对2001年至2002年间的阿根廷金融危机,其实在之前的讨论中已经详细讨论过,在这里不再重复,但为了更好地展开今天的内容,我们想重复强调这样几点:

  第一点,它是在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1999年初的巴西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危机之后,在阿根廷暴发、并向其它拉美国家扩散的。

  2001年7月,由于阿根廷经济持续衰退,税收下降,政府财政赤字居高不下,面临丧失对外支付能力的危险,酝酿已久的债务危机终于一触即发,短短一个星期内证券市场连续大幅下挫,梅尔瓦指数与公债价格屡创新低,国家风险指数一度上升到1600点以上,而国内商业银行为寻求自保,纷纷抬高贷款利率,其甚至达到250%~350%。

  ●阿根廷2001年底暴发金融危机的原因

  第二点,在我们看来,阿根廷金融危机的暴发,“即”在于上述一连串金融危机使阿根廷的外部经济环境发生了非常不利的变化的因素,比如:令阿根廷吸引外资的成本越来越高,“更”在于此前的“大规模私有化”所造成的严重恶果。

  事实上,依据新自由主义的模式,阿根廷等南美许多国家在那之前就开始实行经济改革,普遍进行私有化。

  当时,要求、并指导阿根廷政府大规模私有化的“指导思想”无外乎就是:国有企业效率低下,长期亏损;而外来的“处方”又是如此地“似曾相识”:只有将其私有化,才能减少政府干预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才能调动私人资本的积极性。

  而在这股私有化浪潮中,在短短的时间内(也就几年),阿根廷政府就把几代人挣下的国有财产卖得干干净净,绝大部分涉及国计民生的国有企业纷纷转让给私人经营。其程度,堪与墨西哥相提并论。

  值得强调的是,阿根廷政府在危机爆发之前,虽然通过私有化获得了大量收入、但这笔钱最终却被消费一空。据美洲开发银行的数据,在1990-1995年的私有化高潮期,共有123家国有企业被私有化,政府获得了185亿美元。

  而这笔巨大的收入可以使阿根廷政府继续大手大脚地花钱,可以继续给政府部门的官员支付高薪和优厚的社会保障福利,然而,其“主要作用”也仅此而已!

  ●“私有资本的积极性”都用在什么地方了?

  毫无疑问,大规模的私有化令阿根廷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使“国家可支配的资产”相比“私人支配的资产”显得“极其不足道”,这样,稍有风吹草动,一个以“私有资产”为主体的经济体、其首先做的“经济、特别是金融反应”、整体上必然就是“纯市场反应”,自然就是以“出逃境外”、“挤兑银行”为主,外加“收缩投资”与“解雇就业人员”而求“自保”。

  显然,对比那张“处方”,我们也就不难看出,在“阿根廷私有化”之后,在阿根廷“不仅减少、甚至没有进行政府干预”、而且全凭“市场机制”的“发挥作用”之后,“私有资本的积极性”都用在什么地方了?

  ●由于没有必要的资源支撑,这些“非常规手段”原本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因此,在金融危机袭来之时,在经济、特别是金融常规手段上,阿根廷政府基本是“束手无策”,只得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而由于手中又没有必要的经济、特别是金融层面的“战略资源”作支撑,这些“非常规手段”原本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它们一经推出,要么是毫无作用,要么是适得其反,令金融危机雪上加霜!

  ●爆发骚乱

  真实的情况就是:当时,处于金融风暴中心阿根廷宣布暂停偿还外债,冻结储户银行帐户,美元存款比索化、甚至一度宣布停止偿付1000多亿美元外债等措施,而随之而来的是阿根廷社会动荡、频繁更换总统(在极短的一个月不到时间内,竟然一口气换了5位总统)、货币贬值,物价飞涨,国民经济秩序极其混乱。

  在这个问题上,最具代表性的一件事,就是2001年12月18日,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地爆发前所未有的大规模骚乱,抗议政府的金融管制措施。这一骚乱持续了2天。在与警察的冲突中,近30人死亡。

  期间,至于那种以“敲打锅碗瓢盆”为特征的“"锅碗瓢盆式示威、游行和抗议”则更是司空见惯,总之“连换5位总统”也没有令阿根廷社会稳定下来。

  ●在阿根廷玩“大换总统游戏”的背后

  第三点,在阿根廷金融危机中,在阿根廷大玩“换总统游戏”的背后,除了国家层面的确“束手无策”之外,更重要的是,这种“连换5位”的本身,是一个与“华盛顿共识”讨价还价的过程。

  事实就是,金融危机之中,面对阿根廷的苦苦哀求,此前用一部“华盛顿共识”去指导阿根廷等拉美国家进行私有化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视拉美为自己后院的美国、竞然是“无动于衷”,在所谓的“前提条件”满足之前,将金融危机的主因“咬死”在“阿根廷政府腐败、社会低效”之上,反正是死也不肯拿出一美分来解救。直到阿根廷“被迫服用美国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开出的、围绕“将私有化进行到底”之“药理”的、一剂接一剂的“补药”为止。

  显然,在“阿根廷金融危机”之前,“先”让阿根廷服下“大规模私有化”的“苦药”,国家经济跨国公司化或外国化,90%以上的经济活动被外国公司控制,国家经济安全,特别是金融安全受到威胁,经济主权受损,不得不受制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西方发达国家及跨国公司;

  而97亚洲金融风暴、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99年巴西金融危机等又全面恶化了阿根廷的“外部安全环境”,在阿根廷金融危机暴发之后,在阿根廷的“西方资本”又兴风作浪,或带头出逃,或率先挤兑,终令阿根廷政府的“非常手段”要么“无疾而终”,要么“适得其反”,直到阿根廷社会动荡不已,骚乱四起,最终不得不为了换取“外援”而被迫继续“服药”。

  ●阿根廷金融危机实质上就是一场“债务危机”

  第四点,就对本国、邻国的破坏程度与对世界金融冲击的范围而言,阿根廷金融危机对该国造成社会贫困和经济破坏之大,引发社会抗议和政局动荡之强烈,不仅超过阿根廷历史上任何一次危机,也令当年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的“东南亚国家”相形见绌,因为,与阿根廷金融危机同步发生的,还有财政危机、企业危机、政治危机、社会危机、体制危机。

  十三、三边撕裂之伊拉克战争

  1、911事件与阿富汗反恐战争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10年01月08日

  ●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历史正在重演

  针对911事件的前因后果,在之前的点评中我们也曾多次讨论过。在此无意重复,我们之所以要将那段历史掏出来“类比”一下,就在于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历史正在重演。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美国遭受911袭击(不论真相如何),是冷战结束后又一次全球战略格局重大变化的转折点:紧跟本.拉登、或者基地组织发动911恐怖袭击,美国处理整个事件的“完整路线图”大致如下:利用911事件所造成的重大伤亡,美国新保守主义(布什单边主义)在“美国民众的高支持率”下,以“不是美国的朋友就是美国的敌人”的“美国标准”,瞄着两个全球战略要点,接连发动了两场战争,先是阿富汗反恐战争、再是伊拉克战争。

  ●所谓的“完整路线图”主要包括这么几个要素

  在这里,有必要对上述这所谓的“完整路线图”做个简单说明,它主要包括这么几个要素:911恐怖袭击,本.拉登(基地组织),阿富汗,伊拉克,再就是伊朗。

  值得强调的是,对比这张“完整路线图”,以及美国利用其中的两个要素(911恐怖袭击,本.拉登或者基地组织),围绕另两个要素(阿富汗与伊拉克)已经打了的两场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我们不难看出,美国人还有一场“一直想打却一直未敢打”的伊朗战争。

  ●对华盛顿决策者而言,阿富汗作为一个要素,所起的作用是综合的

  对华盛顿决策者而言(不论是布什团队、还是奥巴马团队),阿富汗作为一个要素,所起的作用是综合的:

  其一,发动阿富汗反恐战争、特别是“阿富汗战争的后续发展”,至少可以用来干扰“中国从中东、中亚的能源供应点顺利获取‘目前地球并不短缺’的能源、并以此为战略支点、向这两个方向输出影响力”的中国国家战略,从而遏制中国的战略空间。

  其二,以“阿富汗反恐战争”为支点,美国还可以伺机搞乱巴基斯坦(如果巴基斯坦不配合美国南亚与中亚政策的话)与印度(如果印度不配合美国南亚与中亚政策的话),直至引爆克什米尔战争,在南亚制造一个令中国、巴基斯坦、印度“共同流血”的伤口,从而彻底打乱中国的“上述战略”。

  ●顺利“蛙跳”进入阿富汗,在中国的身边成功“扎钉”的“大背景”

  对美国的这一意图,欧盟也好、俄罗斯也罢,都是“乐见”并有心加以利用的。

  值得强调的是,这正是美国借助“911事件”、在北约(欧盟)与俄罗斯的配合下,顺利“蛙跳”进入阿富汗,在中国的身边成功“战略扎钉”的“大背景”。

  另外,有必要指出的是,当时正处于颠峰状态的美国综合力量、在被打了一剂“911恐怖袭击”的“鸡血”之后,在美国民众的全力支持下、甚至世界舆论的“非常同情”下,对“进入阿富汗反恐”是势在必得。

  ●补充一个细节

  可即便如此,在获得巴基斯坦通道的过程中,并不顺利。在秘密谈判过程中,美国政府甚至扬言“如果不配合、就准备将巴基斯坦炸回石器时代”。

  在这里,我们想补充一个细节:当时,在巴美谈判过程中,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曾准备紧急访问北京,但中国政府却公开表示了这样一层意思,既:鉴于目前反恐形势,建议穆沙拉夫留在国内处理事务。这之后,巴基斯坦才同意为“阿富汗反恐战争”开放通道。

  ●事实证明,中国政府对“911后美国全球战略实施顺序”做出了准确判断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事实证明,当年,在美国可以顺利获得“欧洲、俄罗斯”的配合,虽最终获得、却“并不顺利地”获得巴基斯坦通道的背后,是中国政府对“911后美国全球战略实施顺序”的准确判断。

  如果站在美国的角度考虑问题,那么,在利用911恐怖袭击获得“欧俄”的配合、顺利“扎钉”中国身边,从而在“中欧俄”之间制造出“战略互信不足”的间隔之后,尽管表面上巩固了北约的团结(在科索沃战争中,刚诞生的欧元被美国一打积弱,已经暴露出欧美之间不可调和的战略冲突)、削弱了上合的基础(当时、上合组织刚刚宣告成立不久),但由于立刻就将“阿富汗反恐战争”、在南亚与中亚方向、扩大为一场“主要针对中国的战略行动”的话,必然遭到中国从军事、政治甚至经济层面的全力反击,并一定会为伺机而动的北约之欧盟、上合之俄罗斯所“全面利用”。

  而一旦此前提供配合的欧盟、俄罗斯在中美直接对抗的关键时候,对美国撤回战略配合、甚至“伺机”对美国反手一击的话,那么,美国就极可能同时面对“北约的提前分裂”与“上合的迅速壮大”的孤立境地,从而“全面、最后独自”陷入一场“苏式的阿富汗战争”。

  在我们看来,直至今天为止,在美国政府“正式宣布”大规模增兵阿富汗、却始终不敢“实质性动用”俄罗斯通道、从而始终不敢将大规模增兵阿富汗的计划落到实处、始终不敢将一场“主要针对中国的战略行动”的“必要准备工作”落到实处的情况来看,美国决策层至今仍然警惕着这一点。

  由于时势已经有了极大的转化,在今天,美国的相对实力与绝对实力均已下降,欧元已经与美元公开竞争,欧盟也已经在着手进行政治统一,俄罗斯国力也较科索沃战争时有极大的恢复,中国的相对实力与绝对实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一旦美国“全面、最后独自”陷入一场“苏式的阿富汗战争”,那么,“中欧俄”中的大多数是否最终允许“美国像越战之后那样顺利撤出、并重新做人”,那就要看美国人的造化了。

  而在当时,美国通过谈判获取“巴基斯坦通道”之艰难,也足以了解:从根本上讲,“巴基斯坦通道”可以做到高效,但只能用于“阿富汗反恐战争”,或者只对有利于“中巴共同利益”的政策保持高效。否则,由于中国对巴基斯坦的巨大影响,再加上巴基斯坦国家利益与中国国家利益“基本同向”,因此,巴基斯坦通道对美国而言将是低效、甚至是阻塞的。

  值得强调的是,早前,“中美”正是通过巴基斯坦这个点向阿富汗反苏武装提供大量支持、从而令“没有后勤保障”之忧的前苏联陷入阿富汗战争长达十年之久的。但即便如此,也没有听说“前苏联”计划核打击当时尚未拥有核武器、虽然没有获得中国、美国核保护,但却人口众多地形复杂的巴基斯坦。显然,“能否善后?”既是能否核打击的前提条件,又是核打击能否取得效果的前提条件。

  对比“前苏联”曾在中东战争中公开威胁核打击中东“人少地小”、且有美国保护的国家以色列、并迅速收到威慑效果的情况,我们不难看出:大国在进行某种核威慑的时候,是有其内在逻辑的,而不只是“嘴巴上喊一喊”就可以令人相信的。

  2、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就是为了获取石油”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9年07月10日

  ●格林斯潘曾“以书面的形式”、提供了一段堪称其有生以来“最为真诚地证辞”

  我们知道,对于“美国为什么发动伊拉克战争?”,曾经光芒四射被市场视为“神”、却被次贷危机弄得灰土灰脸、最终被赶上下“神坛”的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先生,曾经“以书面的形式(格林斯潘亲自写书)”、提供了一段堪称其有生以来“最为真诚地证辞”-他在书中写道:“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就是为了获取石油”。

  任何人都明白,一位经济学家去“谈战争”,不过是在自我辩护罢了。因为次贷危机之后,出于本能,美国社会自然要追究造成美国次贷危机的“责任人”,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难逃责任。

  显然,退休后的格林斯潘之所以要在“次贷危机”后以书面的形式“谈战争”,其实就是在为自己“免责”。

  3、美国武力颠覆萨达姆政权的过程

  2004年11月25日《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堡垒是从内部攻破的”,美国人也是“深谙此道”

  首席评论员就指出,列宁有句至理明言,说的是“堡垒是从内部攻破的”。

  在我们看来,美国人也是“深谙此道”,不论是多年前对前苏联、华约集团的成功瓦解,还是一年前轻而易举地拿下伊拉克,都可以说是美国人从内部攻破堡垒的“得意之作”。

  前苏联、华约集团的事情先暂不提,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美国武力颠覆萨达姆政权的过程,似乎已经被美国新保守主义者视为经典。

  我们认为,伊拉克之所以只是一个政治问题而从来不是个军事问题,就在于美国通过10年的国际制裁,不仅彻底瓦解了伊拉克这个一度是海湾第一军事强国的军事抗击能力,也通过伊拉克10年的经济困难,制造了伊拉克民众对他们一度视为英雄的萨达姆极端不满,要知道,伊拉克人对萨达姆的这种不满是有一个过程的,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个过程可以说是华盛顿一手导演的。美国通过国际制裁,给当时的萨达姆制造了一个“恶性循环”

  如果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就不难看到这一点,首先,美国通过国际制裁,给当时的萨达姆制造了一个“恶性循环”,即伊拉克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困难,长期经济上的困难也就自然而然激化了民众对统治者的不满,而这种不满就直接迫使萨达姆政权只能实行更加强硬的手段来实行严酷的统治。而正是萨达姆不得人心的统治,失去了伊拉克的人心,这都是萨达姆政权几乎与“小布什”没有任何“讨价还价”本钱的因素,也是美国从内部迅速瓦解萨达姆政权抵抗意志的因素。

  4、伊拉克战争三年的戏剧性反差

  2005年12月20日《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二

  ●“辛辛苦苦近三年、一下子回到了三年前”的局面、也忒惨了点儿!

  在我们看来,由于华盛顿新保守主义者在“历时三年”之后、也就是在布什飞到航空母舰上、面对全球媒体、骄傲地向“地球人”宣布“伊拉克战争胜利了”已经过去三年的时候,我们突然看到了极其滑稽一幕:布什特意在电视上“郑重地承诺”:“伊拉克战争一定能够打胜”。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从三年前,他选择美国实力的象征--航空母舰做表演舞台、并在甲板上骄傲地向“地球人”宣布“伊拉克战争胜利了”、到现在,他选择美国民意的象征--电视屏幕做平台、向美国人“郑重地承诺”“伊拉克战争一定能够打胜”,这两者间的“巨大出入”、恐怕只有“当事人”布什心中最清楚:的确,这种“辛辛苦苦近三年、怎么一下子又回到了三年前”的局面、也忒惨了点儿!

  5、伊拉克战争”的“在军事上完胜、在政治上完败”

  2005年3月17日《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四

  ●布什此举为的是“重置”美国国务院的“本来面目”

  在我们看来,布什不顾欧洲人的感受,凭借美国是世行第一大股东的特权,强行向国际社会推销这位名声糟糕的沃尔福威茨,为的是“重置”美国国务院的本来面目。

  众所周知,按美国的行政架构,美国的外交政策一向是由美国务院掌握,但在布什的第一任期内,鲍威尔和切尼、拉姆斯菲尔德、沃尔福威茨这一班鹰派核心层、在政策上的冲突,最终导致副切尼和五角大楼一道,事实上剥去了美国国务院的外交决策权。

  ●遭遇“中欧俄”全力阻击,迫使布什不得不考虑调整中东政策

  然而“伊拉克战争”的“在军事上完胜、在政治上完败”,以及美军在期间犯下的种种恶行,令“设计这场战争、并身体力行”的五角大楼“名声扫地”,现在,华盛顿更是在中东问题遭遇“中欧俄”的全力阻击,迫使布什不得不考虑调整五角大楼“主导设计”的中东政策。

  ●华盛顿的这种调整仍然是属于“微调”性质的

  然而,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值得强调的是,直到目前为止,华盛顿的这种调整仍然是属于“微调”性质的,即,不论是美国在“中欧俄”压力下、被迫于“中欧俄”同意让联合国大规模参与“伊拉克政治重建”,先行启动“巴以和谈”,还是让步同意“中欧俄”坚持的保留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都不过是权宜之计,都是为了和“中欧俄”去“边谈边斗”。

  我们认为,华盛顿在“反对”“台独”的高调,与“反对”“反分裂法”的低调,所形成的强烈对比,事实上,也属于配合其“微调”中东政策的一种,也不过是权家之计。

  6、我美国只想把德国踢出来

  2005年6月2日《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五常”可以说是“配合默契”

  然而,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治洪之道在于疏而不在于堵”,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如何疏通这股改革安理会的洪流”方面,“五常”可以说是“配合默契”,起码、中美这对在东亚、中东斗得昏一黑地的“老对手”,就在“各司其责”。

  在我们看来,中国明言要投票反对“四国联盟”的决议案,谁都知道、北京这是将矛头集中在日本身上,就是要让世界、特别是亚洲国家知道,“我只想将日本踢出来”,而美国则明言“不支持德国”,这显然是在报复德国、因为德国在伊拉克战争与法国一起、带领欧洲、鼓动联合国成员国阻止美英从联合国拿到授权,这种报复,显然也是在明示“我美国只想把德国踢出来”。

  7、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合理性

  2005年8月31日《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三

  ●在过去的两年半中、华盛顿一直在忙活一件事儿

  期间,仅仅是为了让美国民众“相信”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合理性”,华盛顿决策层在宣传策略上就是“数易其稿”:从最先的“认定”“伊拉克在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到之后的“咬定”“萨达姆与本拉登勾结、并发动了911袭击”、再到今天、布什政府正在“搞定”的、“向伊拉克这个独裁国家移植美国式的民主体制”,总而言之一句话,自华盛顿“准备发动”伊拉克战争以来、在过去的两年半中、就一直在忙活一件事儿:“始终不懈”地在为这场已经打了两年半的伊战“找理由、觅根据”,

  8、伊拉克就是华盛顿的“第二个越南”。

  2006年1月10日《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二

  ●《巴黎协定》的签定、其“最大的背景”在于两点

  不要忘记了,《巴黎协定》的签定、其“最大的背景”在于两点、第一,美国社会还对“伊拉克取胜”抱有莫大地期望、换而言之,也就是美军于伊拉克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神勇”、还没有来得及被“2000多条人命、1.5万人的伤兵”给“撕扯得一丝不挂”、不仅美国决策层没有“对伊拉克取胜之道”迷茫到、需要请一大堆“前朝的政治、军事精英”开“茶话会”、索讨“锦禳妙计”的程度。

  第二,在美国社会当时没有彻底看清楚伊拉克将何去何从之际,相应地、“国际社会”也相当程度地没有看明白这么一个事实,那就是:伊拉克就是华盛顿的“第二个越南”。

  9、伊拉克战争本质上是科索沃战争之后欧美的首次战略对撞。

  2006年3月10日《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

  ●科索沃战争之后“欧美”的首次战略对撞

  而伊拉克战争之所以能撕裂“大西洋两岸”、就在于对欧美而言,伊拉克战争“本质上”是科索沃战争之后“欧美”的首次战略对撞。

  我们知道,欧盟之所以“求着”华盛顿出兵、以北约的名义攻打前南联盟、就在于欧盟在军事上没有力量去自己解决南联盟;而美国当时之所以在“拒绝多次”之后、突然愿意出兵帮助欧盟搞定前南联盟、就在于当时的欧元刚刚启动。

  ●“欧美”当时都想从科索沃战争中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欧盟“苦求”美国帮忙打科索沃战争“数年之久”、及美国一俟欧元启动就松口、愿意帮这个忙的背后中,就在于“欧美”当时都想从科索沃战争中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都认为自己才是最后的赢家。

  其中,欧洲人想的是,尽快清除欧洲的异己、尽快整合欧洲,并打通巴尔干这个欧洲通往地中海再到中东的战略通道、再将与伊拉克接壤的土尔其收到欧盟之内,这样,“欧盟的油管”也就“直接伸进了”中东油桶,欧盟的势力也就直接进入了中东。

  ●欧洲人刚刚“用欧元雇美国”替自己打通了中东之门,却发现“拿了欧元”的美国人、马上又在伊拉克砌上了一堵墙

  而美国人想得到的更多,首先就是用这场战争打垮当时刚刚启动的欧元,其次就是在打垮欧元之后、直取中东,打下伊拉克、再取下叙利亚、伊朗这两个中东异己、这样一来,已经牺牲了欧元的欧洲人、在彻底打通自地中海、到中东的战略通道后,却因华盛顿要打伊拉克、而被美国人着着实实地“摆了一道”。

  也就是说,华盛顿不仅借帮忙之机,稳固了美元的地位、更是趁欧盟“消化”科索沃战争残局之机、又在中东抢占了先机,结果是,欧洲人刚刚“用欧元雇美国”替自己打通了中东之门,却发现“拿了欧元”的美国人、马上又在伊拉克砌上了一堵墙、并想将这堵墙延伸到叙利亚,伊朗,意在将非常依赖中东能源的欧洲人、彻底地堵在中东之外。

  ●英国在跟随美国攻打伊拉克后,可以说对美国的中东战略的“本质”更是“点滴在心头”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不甘心被堵在中东之外、不甘心将自己的能源生命线放在美国人手中、而欲一起率领欧洲成为世界一极的两个欧盟核心国家-“法德”、这才终于在伊拉克战争中不惜与美国撕破脸皮。

  值得强调的是,英国在跟随美国攻打伊拉克后,可以说对美国的中东战略的“本质”更是“点滴在心头”,而美国对英国在伊拉克战争红利分配上的“不平等做法”、更是让国际社会、特别是欧洲更清楚地看清了华盛顿中东战略、全球战略的“独霸性”,

  显然,在我们弄清楚了这个大背景之后,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欧盟、甚至是英国这个始终在美国与欧盟间摇摆、在伊拉克战争中备受美国“欺负”的国家、都要在伊朗问题上与美国保持距离的了。

  ●欧盟会自己打掉自己的“前途”与“钱途”吗?

  很难想像,面对一个“实力不够使用、又不肯放弃其中东霸权”的华盛顿,欧盟会去真心实意地将北约借给它一用、好将伊朗打下来、回过头来、再来摆欧洲人一道!

  东方经济评论员指出,有消息说,伊朗石油期货交易所将在本月20日开张,在我们看来,这可能是一个比伊朗的核问题更让美国紧张的新情况。我们注意到,这个交易所将不使用美元结算,而使用欧元结算。

  显然,在我们回顾了科索沃战争那段历史后,我们也就不难想像,这将是曾经因科索沃战争“让欧元付出巨大牺牲”的欧洲人、进行“扳本”的一个好机会。

  在东方评论员,如果伊朗的石油期货交易所能“正常营业”,并如期地“用欧元结算”,那么,这对美元带来的冲击将是巨大的,不说别的,俄罗斯很可能就会“捡起这张牌狂打”。

  我们知道,俄罗斯也是个石油出口大国,一旦俄罗斯表现出“愿意用欧元结算石油出口业务”,加上中国、欧洲等最大的石油消费体可能的“推波助润”,那么,委内瑞拉、苏丹等任何看美国不顺眼的产油国家,都可能群起响应。如此一来,美元霸权也就芨芨可危了!欧元的影响就将大大地增强了!

  不难看出,伊核问题的“何去何从”,欧盟在伊朗问题上的政策取向,不论是对欧盟的现实经济利益、还是长远战略利益、蕴藏在其中的利润、实在是太巨大了,欧盟会轻易跟随美国军事打击伊朗、会自己打掉自己的“前途”与“钱途”吗?

  10、萨达姆的政治功底

  2006年12月29日《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

  ●“这句看似平常的话”足见一个萨达姆的“政治功底”

  显然,在我们看来,萨达姆不愧为一代枭雄,尽管“与世隔绝”,但是,“这句看似平常的话”足见一个“曾经试图整合阿拉伯世界、拥有整个中东”之政治人物的“政治功底”。

  俗话说得好,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亡,其言也善!非常清楚,萨达姆在被宣判“将被处于绞刑”的那一刻起,恐怕就已经明了“侵略者的居心”--华盛顿要他立刻就死、而且决心以“绞刑”这种污辱性的死刑、在伊斯兰教重大节日期间处死他,就是在故意摆出一种姿态:一种美国已经决心利用一切手段,包括利用宗教矛盾、种族矛盾、国家矛盾,伊斯兰与其他文明间的矛盾,足以涉及伊朗、伊拉克、土尔其三国利益的库尔德人分裂势力,要将伊拉克导向大规模的内战、并“由此”将伊朗、叙利亚、甚至整个中东导入内乱,再“由此”甚至将美国人与伊拉克人的战争,转型为伊拉克内部战争,转型为中东国家间战争,转型为阿拉伯人与波斯人之间的战争,转型为什叶派与逊尼派之间的战争,转型为中东国家的战争,甚至将伊拉克战争引发的“反美”,转型为反对一切西方国家,直到将整个西方、特别是欧洲卷入进去,让所有大国、特别是中东国家、不得不为美国的失败“共同买单”,如果这些国家“不配合”的话。

  11、布莱尔被伊战的政治赤字给打倒了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7年05月11日

  ●尽管英国人普遍承认、并认可布莱尔的“内政能力”,其“外政错误”仍然是“不可原谅”

  不过,我们也想强调的是,尽管“上述”大堆指标至今仍然非常优秀,尽管英国人普遍承认、并认可布莱尔的“内政能力”,但是,在大多数的英国人眼里,布莱尔的“外政错误”仍然是不可原谅的,因此,迫使布莱尔最终走人的原因可以“具体成”这么几个:

  第一,在英国社会层面:布莱尔的“最大错误”就是跟随布什、发动并参与了一场谎言成堆的伊拉克战争,民众即不满布莱尔的错误决策毁掉了英国的声誉、耗费了英国纳税人的钱财,“累死”了英国人的子弟,分裂了与欧洲国家间的关系,更不满布莱尔即令英国成了“美国的哈巴狗”,也让他自己成了“布什的跟屁虫”,更让英国成了世界上“除美国之外”最令基地组织“感兴趣的国家”。

  ●在政党斗争层面,布莱尔支持与参与伊战“原本不是问题”,问题在于.......

  第二,在政党斗争层面:在工党内部,支持与参与伊拉克战争“本不是问题”,问题是“这种支持与参与”不仅没有为工党挣到足够的“政治红利”、还导致严重的“政治赤字”:重创了工党(布莱尔所在党)的信誉、也严重拖累了工党的支持率、并直接导致工党在一系列地方选举中惨败;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请大家注意新闻中的一段文字,原文是:“上周,工党在英国地方选举中遭受严重挫败,为避免党内纷争引发的分裂,包括内政大臣里德在内的工党领导人重量级挑战者都纷纷宣布支持财政大臣布朗竞选工党领袖”。

  ●几天前还在后悔自己“草率做出辞职决定”布莱尔,还是被伊战“政治赤字”给打倒了

  不难看出,刚与伊朗玩了出“周瑜打黄盖”、让英国成功规避了伊朗战争风险,并因此让英国社会“喘了一口气”,从而赢回一些政治支持的布莱尔,几天前还在后悔自己“草率做出辞职决定”布莱尔,终于被伊拉克战争留下的“政治赤字”给打倒了,被赶出了唐宁街10号。

  ●在英国经济界,布莱尔支持与参与伊战“原本也不是问题”,问题在于.......

  第三,在经济利益层面:在英国经济界,支持与参与伊拉克战争也“本不是问题”:当初,布莱尔“支持布什开战”的决定,更是得到“指望大发战争财”的英国经济层、特别是英国金融、能源界的“理解”。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美英在伊拉克战争中能“粘”在一起,倒不是英国对美国有多么地忠心,本质是“美英”的核心利益所致。这一点,即取决纽约、伦敦是世界排名一、二的金融中心,更取决于美英是世界排名一、二的“金融石油运营商”;

  ●相比“政治赤字”而言,“经济赤字”更加是布莱尔的“罪过”

  然而,自布什当年意飞到航空母舰上、不可一世地宣布“伊拉克战争胜利”了之日起,在布什面前鞍前马后的布莱尔,从来就没有为英国经济界挣来“期望水平”的战争红利:想想伊拉克战争大规模军事行动刚一结束,英国经济界对布莱尔的“咆哮”的那一幕吧!什么“我们被美国佬耍了......”、什么“就是只狗也得扔几根骨头吧.....”。

  显然,通过“英国资本家”与其“政治代理人(布莱尔)”间的“咆哮画面”,我们也就不难想像,相比“政治赤字”而言,“经济赤字”更加是布莱尔的“罪过”。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如果不是美军在伊拉克越陷越深,如果不是美国的伊拉克政策、中东政策越发地走投无路,如果不是布什团队“必需”将英军留在伊拉克,特别是,如果不是华盛顿的势力在东亚、中亚、南美损失惨重,可以肯定的是,布莱尔当“布什的跟屁虫”所分得的骨头将比现在少得多,所导致的“经济赤字”将比现在要严重得多。

  ●“英国资本家”又要开始担心:自己手上的许多份“投资计划书”恐怕是白做的

  不过,有意思的是,随着伊战“长得越来越像”是一场越战,于是乎,我们也就注意到,在关键时刻,在伊拉克问题上,特别是在伊核问题上,“美英”间总是能上演一些“重大分岐”,比如说英国坚持美国应该寻求与伊朗、叙利亚进行对话;英国一度坚决反对军事解决伊核问题等等。

  随着这些剧目的一再上演,就是再迟钝的人们也终于看明白了“背后”的内容:在残酷现实的压力下,“美国资本家”“终于愿意”“多分点儿”给英国资本家了。

  但是,对于“终又多分了点儿”的英国资本家而言,新的“郁闷”又来了:现在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美国人是否愿意多给骨头”的问题了,而是“这些骨头”能否有机会享用的问题了。

  试想,有着16万大军保护着的“美国资本家”、在其战争红利都无法兑现伊拉克的情况下,终于“多分了点儿”投资项目、从而有机会制定更多投资计划的英国资本家,除了拿着“早就制定好了的”投资计划书在旁边“发呆”,又能做些什么呢?

  事实上,随着中东、中亚、东亚形势的最新发展,英国资本家已经开始明白:自己手上的那些个“投资计划书”,尽管不会是全部,但注定有许多份将是“白做的”。

  12、美国动手抽取伊拉克的石油。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四07年01月11日

  ●美国保守势力何以“急着兑现”当初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一个重要目的

  因此,真实的情况就是,就在布什口口声声担心伊拉克政府可能垮台、伊拉克国家可能分裂的同时,在布什政府对伊拉克战争取胜仍然在两眼茫茫之际,不仅没有忘记、反而更加着急“兑现”当初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一个重要目的(注,这“并不是”华盛顿打伊战的最主要目的),那就是:“动手”抽取伊拉克的石油。

  值得强调的是,尽管美国在这个时候“动手抽油”、无异是在往已经临近爆炸的伊拉克局势“火上浇油”。但是,根据我们的观察,随着“伊拉克新政”的正式抛出,为了美国的核心利益(这里面就包括有美国利益集团的经济利益)、为了美国的中东战略,“急着抽油”的布什团队,显然是在“孤注一掷”。

  【时事点评】请请大家注意这段文字,原文是:

  1999年,美国副总统切尼还是石油服务公司哈利伯顿的首席执行官时曾说过:2010年之前全球每天需要增加5000万桶石油,“那么石油从哪里来?……来自中东,那里有全球三分之二的石油和最低的成本。”2003年,布莱尔在英国国会信誓旦旦的驳斥控制伊拉克是想获得伊拉克石油的“不实指控”。

  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也一再表示:“执行这场战争需要大量资金。但是伊拉克人民的石油属于伊拉克人民,那是属于他们的财富,将用于他们的福祉。所以我不会因为石油而发动战争。”如今,西方石油公司可能获得的巨大奖赏会使批评人士再次抓住美英等国的把柄:伊拉克战争是一场因为石油而打的战争。

  请大家再注意这一段文字,原文是:几家大型石油公司已经派专人前往伊拉克,希望能够在新法律颁布之前拿下石油合同。“全球政策论坛”执行理事詹姆斯-保罗说:“毫不夸张的说,伊拉克绝大多数人会反对这项法律。只在伊拉克国会内部进行小范围的讨论无异于火上浇油。”

  ●不难想像布什团队是何等的“尴尬”

  显然,通过这两段文字,我们不难想像布什团队将自己起草的“伊拉克石油新法”硬塞给伊拉克政府时、是何等的“尴尬”。本来,按美国保守势力的“战前计划”,类似的“石油法”、将在美国全面掌控伊拉克局势的情况下,由“民主的伊拉克政府”主动订制、并得到伊拉克民众的热烈拥护才对。

  按“两布”的“战前计划”,凭借一份“券顾”美英“石油运营商”的伊拉克石油新法,外加驻军伊拉克,不仅可以“合法地”拿下伊拉克的油井,不仅可以将“伊战军费”、美英石油资本的利润毫不费力地从伊拉克油井中提炼出来,而且还可以凭借储藏排世界第二的伊拉克石油、去“大把变现”大中东民主计划的“经费”、随时“套取”瓦解欧佩克组织的工具,任意“编织”绳索、以勒死俄罗斯、委内瑞拉、伊朗之类的,凭借石油武器大肆“反美”的“恶势力”。

  按美国保守势力的战前计划,在搞掂了所有“石油生产国”之后,中国、日本、法国、德国、印度这类的石油消费国,将更不在话下。

  显然,按“战前计划”,有机会获得伊拉克石油的,将是美英石油公司,诸如BP、壳牌和埃克森之类的,至于中国、俄罗斯、法国等石油公司,是门都没有。

  ●伊拉克的“石油价值”,无法估量

  同样,根据“战前计划”,伊石油产量恢复到战前日产200万桶需要一年时间和10亿美元的投入,如要达到600万桶,需要数年时间和400亿美元的投资。

  有意思的是,在布什的演讲中,也有个10亿美元,说是对伊拉克的经济援助。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此10亿与彼10亿表面上不相关,但是,根据美国的“战前计划”、养活伊拉克人是用不着美国人掏银子的。

  我们知道,美国副总统切尼还是石油服务公司哈利伯顿的首席执行官时曾说过“中东有全球三分之二的石油和最低的成本。”,那么,这个最低成本是多少呢?

  根据“战前计划”,一旦伊拉克战争结束,伊拉克民主计划“结果”,那么,伊拉克石油的成本将回归到萨达姆时代,即生产“1”桶原油的成本是“2”美元的水平。

  显然,这与目前每桶石油价值60美元相比,其利润率是“3000%”,即便是拿一部分给伊拉克过日子,让其“感念”民主的好处,以“对分”计,美国石油资本仍然可以从伊拉克的油井中每日尽赚“600万桶*30美元=1.8亿美元”。

  必须强调的是,这种“日进斗金”不过是台面上的“静态利润”,如果加上美国金融资本利用美国制造的金融游戏规则、拿着金融衍生工具、提着“成本仅为2美元”的“每日600万桶”石油现货,进行市场操纵所谋取超额利润,外带“这种操纵”撬动的国际经济,特别是政治、军事层面的“非石油溢价”,那么,这笔买卖的利润早已经无法估量了。

  ●里里外外的巨大反差,是布什团队始终在强调“美国不能承受伊拉克失败之重”的根本原因

  显然,这种“静态利润”,特别是“非石油溢价”,才是布什单边主义不顾一切、不惜与欧洲翻脸、也要攻打伊拉克的原因。

  但是,“成本2美元”是需要和平条件的。现在因为安全开支剧增,开采成本也涨了好几倍。虽然美国石油公司不再被伊拉克拒之门外,但指望伊拉克石油驱动美国高速公路上的车流,近四年的事实证明,这仍然不太现实、仍然停留上“计划”上。

  真实的情况就是,混乱的伊拉克,不仅没有为美国资本赚取利润、无法为华盛顿提供撬动国际经济,特别是政治、军事层面的“非石油溢价”,反而逼得美国人往外掏银子,反而成了“中欧俄”“反向撬动”国际经济,特别是政治、军事层面的“非石油溢价”,这里里外外的巨大反差,才是曾经无条件支持布什开战的美国社会、强烈要求美国撤军的原因。

  同样,这里里外外的巨大反差,也是布什团队始终在强调“美国不能承受伊拉克失败之重”的根本原因。

  13、GPS干扰仪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11年12月16日

  ●促使“美军转型”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个背景则是:由于在“中欧(注:那个时候,是所谓的‘老欧洲’)俄”的牵制下(注:这种牵制除了政治、经济层面的外、也有军事层面的----众所周知,伊拉克战争期间,有一段时间里,美国依靠GPS定位的巡航导弹曾经突然找不到目标、在天上乱飞一气;而地面上,美国最先进的坦克也被不知哪来的俄罗斯‘短号’频频‘吹’毁)、“美国单边主义”发动的伊拉克战争迟迟地“胜而不利”,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拉姆斯菲尔德也加快了“美军转型”,也就是说,美军通过“一场旨在‘速战速决’先解决伊拉克、再压服叙利亚、最后再拿下伊朗”的“伊拉克战争(包括阿富汗战争)”,最终却因“种种掣肘(中欧俄)”而拖成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结果不仅无力去解决真正的核心问题--伊朗问题,反而令自己重蹈“越战复辙”之后,似乎才猛然意识到:以“航空母舰为核心、以精确打击武器为标志的美国常规军力”虽然“极其先进与强大”,但其“先进与强大的程度”根本就不足以摆平“中欧俄”的“常规军事力量”,否则,“中欧俄”又哪有什么资格在伊拉克、或阿富汗去“掣肘”美国?特别是,美国先进、且昂贵的巡航导弹又怎么可能会被一个“香烟盒大小”的、廉价的“GPS干扰仪”给弄得像“无头的苍蝇”,美国最先进的坦克又怎么会被几把“面世多年”的“短号”给“吹”得车毁人亡?弄得时任美国国务聊的鲍威尔被迫紧急访俄!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才得以中止!

  而这些现象恰恰说明:以巡航导弹、坦克、精确制导炸弹、GPS等“点”为代表的美国所谓的先进军事技术、有“太多破绽”,用它们去对付伊拉克这些小国家、在“没有大国掣肘”的情况下、当然没有任何问题。

  十四、次贷危机

  1、美国已步入虚拟资本主义时代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2004年10月20日星期三

  事实上,美国的经济已经发展到了虚拟经济这一层,虽然信息产业是其经济的一大支柱,但在本质上,美国人就是靠“美元”和“美军”以及“美国自由、民主道德形象”这三大法宝来“玩转”地球的。

  不论是“美元”还是“美军”的地位,都有可能在同中国军事冲突中“灰飞烟灭”

  现在,“美国自由、民主道德形象”已经在伊拉克战争中“灰飞烟灭”,剩下来的是“美元”和“美军”。可以说没有“美军”打的胜仗,也就没有“美元”硬通货地位,反过来也一样,没有“美元”的垄断地位,美国经济就玩不转,那样,“美军”也玩不转。

  然而,不论是“美元”还是“美军”的地位,都有可能在同中国可能的军事冲突中“灰飞烟灭”,这一点,正是美国战略学家们研究得最起劲的课题之一。不为别的,因为“美元”、“美军”不论是哪一边的“形象”出了问题,对美国经济而言都是毁灭性的。

  2、世界第一大石油运营商是如何运营石油的

  2006年9月5日《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二06年09月05日

  ●“世界第一大石油运营商”是如何“运营”石油的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个所谓“世界第一大石油运营商”非美资国石油公司莫属,如果要评一个“第二大石油运营商”、恐怕就非英资石油公司莫属了。

  不可否认的是,在能源问题上,俄罗斯石油公司的“产”、“运”、“销”都可谓是“第一”,但是,其挣得的“附加利润”却远不如制定金融规则、拥有金融话语权、从而可以“制造石油价格”的“美英”石油公司。打个比方,俄罗斯采一桶油、卖一立方米气,市场价是多少,俄罗斯石油公司就只能赚多少!

  但“美英”石油公司就不同了,特别是美国人,由于手中挰着三大法宝,既美军、美元、金融游戏规则,因此,我们也就可以看到,美国石油公司除了可以在伊拉克以武力“抢”油外,还可以开动印钞机,印些花花绿绿的美元,用“纸片”“赊”油。

  不仅如此,美国资本家都可以通过玩玩金融规则、耍耍金融游戏、利用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热点,发挥美军的作用,配合适当的军事、政治行动,频繁操纵石油价格,再借用金融市场上的神奇金融衍生工具,或者根据需要,再创造一种新的金融衍生工具,涨、跌通吃,其目的就是针对“每一桶”黑黑的石油,从它还没有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时的原始状态“起”、到它被灌进汽车的油箱最终被消费为“止”,中间的每一个环节,都可再赚它几倍的石油美元。

  显然,美国石油“运营商”赚钱的本领要比俄罗斯这个“生产商”要高明得多、赚的真金白银也要丰厚得多。不难看出,在这一点上,俄罗斯石油生产商的尴尬,非常类似中国这个世界工厂“在利润方面”的境遇。

  3、格林斯潘的大幅降息的货币政策正是造成今天美国次贷危机罪魁祸首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7年9月28日

  ●我们也不妨透过经济去看本质

  表面上看,缅甸事件是因为民众不满汽油、天燃气大幅涨价等经济原因引起的,因此,我们也不妨透过经济去看本质。

  真实的情况就是,随着“叙核问题”从空而降之后,曾经与“布什政策”走得非常近、且“非常理解”华尔街的游戏规则、“非常精通”美国这个“世界第一石油金融运营商”运作机制的美国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虽“出人意料、却又情理之中”地做了三件事:

  其一,是“公开反对”布什目前这套、旨在缓解美国次贷危机的货币政策,理由是“降息”必将导致美国通货膨胀的急剧上升,并反过来推高美国长期利率(格林斯潘悲观地预测长期利率有可能升至“双位数”)、从而重创美国经济、甚至世界经济。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数年之前,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其大幅降息的货币政策正是造成今天美国次贷危机罪魁祸首,但是,这一点儿也没有妨碍这个老头儿将所有过错都归结为“布什政府错误理解了他的货币政策”。

  4、中俄欧美日五方争夺世界金融及商品定价权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7年10月12日

  ●美国精心设置的“这一套警告”,还是想让欧盟、阿盟这两头驴子尽快“上路”

  前面列举了令华盛顿颇感头痛、且又急于解决的三个问题,显然,华盛顿精心设置的“这一套警告”,主要针对的是欧盟、阿盟,及叙利亚、伊朗、土耳其、巴基斯坦等,是想尽快解决“首先”、“其次”这两个问题,是想让欧盟、阿盟这两头“心怀幻想的驴子”尽快“上路”,从而为最终解决“最后”那个“最为重要的问题”、也就是最大限度地孤立中俄,从各个层面、特别是经济层面(能源层面)对中俄施加压力,并迫使“中俄”在伊拉克问题、伊核问题上做出实质让步创造条件。

  在这个问题上,值得警惕的两件事是:

  第一,就在日前,既代表美国国内、也代表国际金融寡头既得利益集团、且“人老心不老”的格林斯潘先生,突然改口,不仅“不再为”只是稍有缓解、根本就没有解决、并已延伸到欧洲大陆的美国次贷危机担心,不再为美国资本市场担心,反而再次将那副“忧国忧民之爱心”倾注在中国的身上,公然“定性”中国股市产生了严重泡沫;与此同时,美国股神巴菲特也非常配合地再次抛售中石油股份;

  第二,就在日前,西方国家再次“集体”关注中国人民币问题;

  在东方经济评论员看来,在中国股市是否有泡沫的问题上,我们的态度是一惯的,那就是:泡沫多少有点儿;但是,在是否严重到格林斯潘先生所形容程度的问题上,我们的态度也是一惯的,那就是:比起美国股市、特别是整个资本市场的巨大泡沫来(美国次贷危机就是个典型),情况要好得多,好得很多!

  显然,那位一手吹起美国股市、楼市“大泡泡”的格林斯潘先生,突然之间,不仅不再担心、反而为严重得多的美国泡泡“大肆美容”、并专拿中国泡泡说事儿,不是别有用心又是什么?看来,还是中国政府决意发展资本市场的决心,决意参与、并争夺世界金融、商品定价权的决心与势头(决心建立中国黄金期货、石油期货、股指期货市场等),让格林斯潘先生、或者他背后的美国资本、甚至国际金融寡头感到担忧了。

  同样,非常注重参与并争夺世界金融、特别是能源定价权的俄罗斯,目前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不过,令“中俄”可资利用的是,以“美英”资本为核心的“世界石油金融运营集团”与“德法”资本为核心的欧洲金融集团、及日本资本之间也存在着争夺世界金融、商品定价权的“动作”。

  5、美国次贷危机的种子是如何种下的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7年10月26日

  ●美国次贷危机的种子是如何种下的

  最后,仅就经济层面而言,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的“胜”而“不利”,彻底打乱了其战略构想:原先设想的“以美军独霸中东、挤进中亚、分割欧亚大陆,再用石油号令天下,通过拿手的国际金融游戏、世界贸易规则,凭借其高科技上的领先地位随意“制造”“投资热点”,最后拿美元轻松调集全球资金,彻底“抹平”美国经济长期累积之重疾(天量外债)的战略企图,完全没有了基础。在这个层面上,继网络泡沫破灭后,美国经济又想“制造”生物技术投资热以维持美国梦,但一直不成功,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不得已,为了维持美国经济增长,继续支撑其全球扩张战略,为美国新保守主义政策争取时间,美国决策者不得不倚重房地产业的扩张,不得不加倍地玩金融衍生游戏,这样,压住长期利率就成了美国经济稳定运行的重中之中,为此,在下台前的几年中,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先生是不得不一再降息,从而种下了次贷危机的种子。

  ●如果美国的伊拉克政策执行顺利的话,那么.........

  在东方经济评论员看来,如果布什政府的“事先设想”没有掉进泥潭,如果美国的伊拉克政策执行顺利的话,那么,像美国次贷危机这种事情,不仅掀不起这么大的浪花,甚至可能根本就不会爆发,至少不会这么快就“东窗事发”

  可眼下不仅爆发了,甚至在欧盟、日本的大力配合下,美国次贷危机仍然迟迟无法解决。

  ●尽管获取欧盟的全面支持仍然是核心因素,但已经不是“决定性”的了

  美国爆发次贷危机的事实,以及在欧盟、日本的大力配合下,美国次贷危机仍然强烈冲击了英国、特别是英国金融系统的事实,已经明确地表明了这么一点,那就是:尽管“欧美”仍然把持着国际金融游戏规则,尽管他们仍然是世界经贸规则的制定者,但是,不论是美国、还是欧盟,其经济能否平稳运行的问题,是个有赖于“中、欧、俄、美”、包括日本、印度等主要政治经济实体、甚至“世界能源供应组织”能否全面合作的问题。

  因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不论美国决策者是否愿意承认,也不论欧盟是否愿意面对,一个公认的事实就是:美国人为了达成上述“战略目的”,尽管获取欧盟的全面支持仍然是核心因素,但已经不是“决定性”的了。

  6、金融衍生工具有两大特点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7年08月10日

  ●金融衍生工具有两大特点

  在我们看来,美国经济的支柱主要是金融与服务、房地产、再就是美国的高科技,主要是种“虚拟经济”。显然,金融与服务在美国资本手中、已经具体化成了一大堆的金融衍生工具,美国次贷危机,恰恰是美国金融体系在创造金融衍生工具过程中的“种种不实行为”而造成的、并被相关法律漏洞无限放大,目前这一事件正在迅速发酵中。

  我们知道,金融衍生工具有两大特点:

  其一,是交易量极其庞大,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一说规模已达500万亿美元,涉及面极大,它对利率高度敏感,且反应极其迅速;

  其二,期货也好、期权也罢,金融衍生工具玩的就是未来的希望、就是对未来的预期,也就是说,它对“信心”高度敏感,且也反应极其迅速;

  ●一旦事情发展到那一步,在中国为“无谋”付出巨大代价之“前”,恐怕美国“早”为中国的“有勇”付出了巨大代价

  在搞清楚了这两大特点之后,我们对比中国经济、主要是一种“实物经济”,尽管它对利率、信心也高度敏感,但是,其反应速度却缓慢得多,这就是说,就算是布什先生说得都对,什么“有勇无谋”也好,什么“中国所受的伤害绝对比美国更大”也罢,都是对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旦事情发展到那一步,那么,在中国经济为自己的“无谋”付出巨大代价之“前”,恐怕美国经济“早”就为中国的“有勇”付出了巨大代价。

  ●为恢复对美国的信心,美国就是付出加倍代价也“无法复原”

  事实上,在我们看来,与朱成虎将军的“核打击美国论”及“中国反卫星试验”捅破了美国军事霸权的脆弱性,并迫使华盛顿的决策层为了恢复自己及其盟友对美国军事的信心,就是付出加倍代价也“无法复原”的道理一样,“中国可将抛售美国国债作为经济谈判筹码”的言论,最大的意义在于捅破了美国美元霸权脆弱性。如此一来,美国也必将付出加倍的代价去恢复美国金融信心,而且绝对不可能复原。

  7、两大房贷抵押公司房地美和房利美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8年07月18日

  房地美:美国抵押贷款利率在截止17日当周出现下降

  【时事点评】我们知道,美国经济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进入我们多次提及的7月份之后,美国次贷危机的第二波冲击是如期而至,美国抵押贷款巨头印地麦克银行因抵押贷款业务巨额亏损、不堪储户挤兑而被美国储蓄管理局接管,值得强调的是,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二大遭关闭的银行,至于美国两大房贷抵押公司房地美和房利美、那更是“摇摇欲坠”、距离破产只一步之遥。

  ●“美国非官方声音”恐怕“搞错了状况”

  众所周知,根据美国财政部2007年6月30日发布的海外持有美国证券情况报告,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家公司排名前五的外国债权人依次是中国、日本、开曼群岛、卢森堡和比利时。该报告显示,中国持有美国3763.26亿美元的机构长期债券,这其中资产支持债券为2060亿美元。资产支持债券主要就是住房抵押债券,这类债券由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家机构发行或者担保。

  也就是说,如果这份报告内容为“真”,那么,一旦房地美和房利美破产清盘,“在理论上”持有相关抵押债券的中国相关部门“最高限度”可能损失高达2060亿“美元资产”。在这里,请大家注意我们的用词,一个是“在理论上”,另一个是“最高限度”、最后一个是“美元资产”。

  显然,2060亿美元是一笔巨额资产,这也正是某些美国“非官方声音”公开声称“美国政府不应救两公司.....应让外国投资者(中国)承担相应风险”的底气之所在。

  然而,在东方经济评论员看来,这些“令人恐惧”的所谓“美国非官方声音”恐怕“搞错了状况”。

  ●一旦房利美和房地美走到破产的那一天,就后果而言,后果最严重的还是美国人自己

  在之前的点评中,我们曾经给出这样几个观点:

  第一,房利美和房地美所持有或担保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约为5.3万亿美元,根据美国财政部的相关报告,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持有其中的一万亿美元,这就是说大头是美国人持有;也就是说,一旦房利美和房地美走到破产的那一天,就账面而言,损失最大的是美国人自己。

  第二,在以房利美和房地美面临破产为标志的第二波次贷危机之前,美国已经有许多规模较之要小的贷款机构倒闭,美国抵押贷款巨头印地麦克银行因抵押贷款业务巨额亏损倒闭只是其中一例。尽管印地麦克银行的规模已经很大,但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规模更大,几乎占据了美国房贷业务的半壁江山.

  因此,熟悉美国金融体系的人一看就知:“不是”房利美和房地美“是否破产”、“而是”美国政府“能否拯救”、事实上已成为“美国住房、特别是金融市场”还“能否稳定”的标志。

  也就是说,一旦房利美和房地美走到破产的那一天,就后果而言,后果最严重的还是美国人自己。

  8、次贷危机的“源头问题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8年07月18日

  ●次贷危机的“源头问题”

  第三,也是最为基本的,既次贷危机的“源头问题”。

  在东方经济评论员看来,所谓“次贷”是对信誉不好的人提供的“低门槛”房屋抵押贷款,其门槛之(低)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一个标志性的事实就是:这些人中的大部分,还款主要不是靠他们的正常收入,而是寄托在房价上涨额可以超过本利负担,所以除了“长期利率”之外,“房价行情”、“房市预期”是决定“还贷能力”决定性因素。

  真实的情况就是:自2006年的高点至今,美国房价已经下跌了16%,相关的预测显示,今后还会下跌15至20%,在这种“现实行情”与“后市预期”下,靠“次贷”买房的大部分人已经失去了还贷能力,这是大量次贷坏帐产生的直接原因。

  ●决定“还贷能力”另一个决定性因素--美国“长期利率”

  另外,我们再来看决定“还贷能力”另一个决定性因素--美国“长期利率”。

  根据我们的观察,在美联储虽然已降息325个基点、达到2.0的水平之后,美国金融市场由于恐慌情绪加深仍然在不断紧缩,这具体表现在美国市场利率水平只有略微下降,之后,反而继续上扬。

  根据房贷美公司5月8日公布的数据,当日美国30年期抵押贷款平均利率为6.05%,比去年同期仅下降16个基点,与2月份相比还上升了13个基点。

  再就是今天这份新闻中的数据了。

  请大家仔细阅读下述原文:

  美国房地美(FreddieMac)首席经济学家7月17日声称,美国抵押贷款利率在17日当周下降,主要是因为市场预期美联储在08年不会提高银行隔夜贷款利率。

  截止7月17日当周,30年期固定利率抵押贷款的平均利率从上周的6.37%下降到6.26%。而在07年同期为6.73%。

  15年期固定利率抵押贷款利率也出现下降,截止17日当周其平均利率从上周的5.91%下降到5.78%。而在07年同期其平均利率为6.38%。

  美国5年期混合型国库券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在17日当周的平均利率从上周的5.82%微降至5.80%。而07年同期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的平均利率为6.35%。

  ●与5月份相比,美国30年期抵押贷款平均利率从6.05%已经跳升到6.26%水平

  这是我们拿到的最新数据,非常清楚,尽管美国房地美(FreddieMac)那位首席经济学家在强调“美国抵押贷款利率在17日当周下降”,但是,与5月8日的数据相比,30年期抵押贷款平均利率从6.05%已经跳升到6.26%水平。

  ●美联储货币政策已失去了对长期利率的“牵引力”,也就是说,部分失去了“弹性”

  在东方经济评论员看来,美国长期利率的“不降反升”,只能说明两个问题:

  首先,美联储的降息举措,既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次贷借款人的不利处境,自然也就不可能消灭形成更大次债危机冲击波的源头;

  其次,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已经失去了对长期利率的“牵引力”,也就是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部分失去了“弹性”。

  9、美国金融市场的基石及全球衍生金融产品规模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8年07月18日

  ●美国经济的“原始现金”

  第四,也是最为关键的,也就是美国金融市场的“基石”问题。

  根据相关数据,美国次级房屋贷款约为2.1万亿美元,一般房屋贷款8万亿美元,工商企业贷款1.7万亿美元,合计不到13万亿美元,从本质上看,美国金融市场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原始现金”级数上的。

  ●什么是CDO、CDS?

  然而,就是凭借这不到13万亿美元的贷款总额,天才的美国金融工作者楞是创造出了高达几十万亿美元的资产抵押债券和上百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产品,也就是所谓的CDO、CDS。

  什么是CDO、CDS?

  一个非正式定义就是:美国的银行和贷款公司为了加快资本(13万亿美元)流动和规避放款风险,把贷款出售给一些金融机构,或者是向这些金融机构购买贷款保险,这些金融机构则依据这些贷款所形成的现金流或者是保费收入,发行资产支持债券。其中,金融机构依据保费收入所发行的债券、也就是所谓的“信用违约掉期产(CDS)”。

  ●美国金融泡沫破灭所导致的金融资产蒸发量,可能会以“百万亿美元”计

  显然,这些所谓的CDO、CDS,都是建立在13万亿美元基础上的。CDO和CDS都是衍生金融产品,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到去年三季度末全球衍生金融产品的市值为681万亿美元,又有资料说明其中的一半在美国(另一半在欧洲),即美国衍生金融产品的市值已经超过300万亿美元,是美国年GDP的15倍左右,所以美国金融泡沫破灭所导致的金融资产蒸发量,可能会以“百万亿美元”计。

  10、称为是资本主义的灭亡”的救市政策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8年07月18日

  ●美国何以一再推出被美欧学者称为是“资本主义的灭亡”的救市政策?

  我们知道,美国3月份曾推出一项被一些美欧学者称为是“资本主义的灭亡”的救市政策,也就是打破“资本主义国家的央行从来是只对银行放款,而且必须有好的抵押品”的“铁律”、通过所谓的“定期证券借贷安排”,由美国央行拿出2000亿美元的优质资产,即美国国债来向市场出售,在获得货币资金后允许美国的投行与券商用资产抵押证券作抵押向美联储借款,结果是美联储拿优质资产与亏损巨大的投行(贝尔斯登)换了一堆烂资产。

  几天前,管理“世界最自由市场”的美国金融管理部门又让“市场”震惊了一次: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16日颁布了一条“限制卖空主要金融企业股票”的紧急规定,这项规定是SEC打压市场操控的最新举措,金融类股暴跌之势和贝尔斯登今年3月的惨景与市场操控行为不无瓜葛.该规定于下周一生效,有效期为30天.SEC称,将考虑制定应对整个股市卖空问题的规定。

  请大家注意,这条规定针对包括雷曼、高盛、美林、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花旗等19家金融企业,当然也少不了房利美和房贷美。

  显然,按照那些欧美学者的标准,美国的资本主义又灭亡了一回!

  ●美国决策层对房利美和房贷美一旦破产所产生的“毁灭性后果”是“门儿清”!

  非常清楚,从美国决策者宁可“让资本主义灭亡”、也要拯救“次贷”的情况来看;从美国金融管理部门(美国财政部、美国联储)一而再、再而三地猛打“最自由市场脸面”的动作来看,掌管美国金融体系的美国金融管理部门,特别是美国决策层对房利美和房贷美一旦破产,对美国经济、特别是美国社会所产生的“毁灭性后果”是“门儿清”!

  ●美国还有没有能力“独自解救”次贷?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不论是美国金融管理层自打“脸面”,还是“以次换优”,如果这些做法能够挽救美国的金融危机倒也值得,问题是美联储有多少美国国债能去换美国投行和券商的烂资产,包括房利美和房贷美的烂资产?美国还有没有能力“独自解救”次贷?

  显然,我们认为“不能”。

  ●一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观点

  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元是世界货币,在失去黄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制约后,理论上可以“无限发行”,因此开动印钞机填补次贷危机的窟窿、甚至“赖账”都不成问题。

  然而,这种观点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这种观点没有考虑“长期利率”这一块。

  ●一个极其可怕的“连环套”

  非常清楚,美国联储可以选择调降短期利率,却无法决定长期利率的事实,已经预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一旦市场“确认”美国“只能通过开动印钞机”去填补次贷危机的窟窿,那么,由在“市场信心”的驱使下,即便是美国优质资产-美国国债也会被市场疯狂抛售,更别提企业债券了。与此相对应的是,随着美国国债殖利率的上升,对美国房贷影响极大的美国市场长期利率也会疯狂飙升。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房贷市场会迅速恶化,美国次贷危机会进一步加剧,反过来,相关债券(包括美国国债)又会进一步贬值,类似于“螺旋”。一旦贬值幅度击穿了美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底线,在这些债券基础上,用“乘法”、甚至“指数”算法制造出来的“数百万亿美元”的“纸上财富”就会立刻“大部蒸发”;

  另外,已经大量投资金融衍生产品、且对长期利率非常敏感的美国产业部门(一个极端的例子是美国汽车行业、既生产汽车、还参与金融贷款)、也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最后,由大量财富蒸发、甚至大量失业引起的激烈冲击,也势必冲击美国社会的稳定。

  ●任何建立在“开动印钞机”的基础上、却旨在让美国经济爬出困境的努力,都好比是“刀削窟窿”--只能越削越大!

  就其“本质”而言,一句话,如果美国企图用“开动印钞机”的方式去“救市”(对美国经济而言)也好,或是“赖账”(对其它经济体而言,包括中国),那么,对美国人而言,任何建立在“开动印钞机”的基础上、却旨在让美国经济爬出困境的努力,都好比是“刀削窟窿”--只能越削越大!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8年09月19日

  ●华盛顿一边被迫松开捂住“次贷脓包”的那只手,一边又想借此展开所谓的“最后一搏”

  我们知道,美国玩的是虚拟经济,玩的是大堆的金融衍生产品,这些玩意儿玩的就是信心,就是市场预期。然而,就是在这个“市场预期”下,华盛顿一边被迫松开捂住“次贷脓包”的那只手,一边又想借此展开所谓的“最后一搏”。

  不过,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撇开“技术因素”,美国政府数日之内接连宣布接管“两房”,“却”放任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但”又正式接管世界保险巨头AIG,“并”紧跟着放风“正酝酿历史上最大规模救市计划”的“实质”,也是一种“经济反击”。

  ●说其是“反击”并不准确,更加贴切的说法应该是“破罐子破摔”才对

  不过,从根本上讲,说其是“反击”并不准确,更加贴切的说法应该是“破罐子破摔”才对,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不论是接管“两房”、接管世界保险巨头AIG,或者是所谓“历史上最大规模救市计划(据美国官方称总额将高达2万亿美元,但据我们评估,真实数字要较这高得多)”,其“实质之一”都是由美国国库买单,其“实质之二”是想让全球主要经济体与美国政府一起为其买单;其“实质之三”在于警告:如果其它主要经济体拒绝协助美国救市,那么,美国唯一的办法就是“开动印钞机”了.

  11、美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底线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8年07月18日

  ●如何去评判“美国各类债券贬值幅度总体击穿了美国金融衍生产品安全底线”的问题

  在这里,我们补充一个观点,既如何去评判“美国各类债券贬值幅度总体击穿了美国金融衍生产品底线”的问题。

  事实上,通过我们的研究,有一个简单的标准,既:如果哪天美国的长期利率超过了8.50%,那就意味着“击穿了美国金融衍生品安全底线”,怎么理解?就这样理解:绝大部分的美国金融衍生产品、在设计产品的时候,根本就排除了“长期利率超过了8.50%”的可能性。

  由此不难想像:

  第一,一旦美国次贷危机全面恶化,金融衍生产品全面崩溃,美国国债也好,企业债也好,都是不安全的,美国社会也是不稳定的;

  第二,如果美国政府无法拯救房利美和房贷美,那就是美国次贷危机全面恶化的开始。

  第三,在第一、第二的基础上,不难想像的是,这势必成为全球全面抛弃“美元本位制”的开始。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8年09月19日

  ●再谈所谓“美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安全底线”问题

  第三,针对所谓“美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安全底线”问题,我们再次强调,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认为有一个简单的标准,既:如果哪天美国的长期利率超过了8.50%,那就意味着“击穿了美国金融衍生品安全底线”,就意味着通过一大堆复杂的模型设计的金融衍生产品所创造的“数百万亿美元”的“纸上财富”,就会立刻“蒸发”。

  原因很简单,我们发现,绝大部分的美国金融衍生产品、在设计产品的时候,根本就排除了“长期利率超过了8.50%”的可能性。也就是说,这些金融衍生产品的安全性是建立在“长期利率不能超过8.5%”的“假设条件”上的。

  显然,一旦这个假设条件被击穿了,对这些积聚了“数佰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产品之“价值”而言,其后果将是毁灭性的。

  12、中国应对之策

  (1)继续持有两房垃圾债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8年07月18日

  ●“人民币结算圈”的利益是极其巨大的

  至于后果是什么,很难预料,但一个最大的可能是:一个能保持社会稳定、且足够大、并以实业而非服务行业为主体的经济体、必然成为“美元本位制”崩溃的最大受益者,可以肯定是,如果伴随“美元本位制”崩溃的是“人民币结算圈”的开始,是美国向“中国国有金融资本”开放的开始,其利益是极其巨大的,在某种程度上讲,其“溢价”远远超过中国现今“1.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的价值。

  ●目前阶段,中国的外汇储备必然会以美元为主

  因此,在东方经济评论员看来,如果中国“果真”持有房利美和房贷美2000多亿的垃圾债,那就持有好了。倒是中国以美国为主要市场的外贸政策要尽早调整,因为在这一政策下,中国的外汇储备必然会以美元为主,中国会继续买进美国债券,当然主要是美国国债,但也要有目的地继续买一些收益高、具垄断性的企业债券、从而在收益与安全之间尽可能实现良性循环、动态平衡。

  问题是,外贸政策的调整又依赖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显然,这不是一日之功,但必须加速。但在加速的过程中,必须控制人民币的升值幅度(并在一定情况下,有意识地主导人民币贬值),并维护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与控制权。人民币大幅升值,对中国调整经济结构,控制通货膨胀的正面作用不大,负面作用却不小。

  ●美国政府必须想办法去救这两家公司,至于怎么救,那是它自己的事情

  显然,从上面的讨论来看,美国政府必须想办法去救这两家公司,至于怎么救,那是它自己的事情,如果需要别人帮助,那就要拿“真金白银”来换。那种威胁让中国承担风险的“美国非官方言论”也就显得非常可笑!

  在中国外汇储备目前仍然得以美元资产(美国债券)为主的前提下,在房利美和房贷美债券已经贬值50%的情况下,现在卖掉是不可取的,因为它还有可能涨回去,何况现在可以继续赚取较美国国债高得多的利息。至于中国是否会应美国政府的呼吁继续买进,买进多少,这恐怕就要视美国在中国关切的核心利益上做出多大地让步了!

  (2)中国政府开始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9年10月30日

  ●2007年8月,世界经济几乎在同一时间出了两件大事

  (下面部分,我们仅限于经济层面进行讨论)之后,我们知道,由于“利益攸关方”的相关炒作终究没能得手,一方面出于对中国经济进行公开威胁、为中国既定的经济结构调整计划设置障碍的必要;一方面出于华尔街资本追逐高额利润的贪婪,更出于华尔街对于美元霸权、对石油美元结算体制出神入化运用的自信,以及出于对中国、欧盟、日本、俄罗斯经济结构各自缺点的相对了解,控制国际金融、能源定价权的美国资本决心将石油价格一路上推。

  因此,值得指出的是,2007年8月,世界经济几乎在同一时间出了两件大事:

  其一,2007年8月9日,美国决策层(包括美联储前任主席格林斯潘在内)原打算用伊拉克战争与阿富汗战争的胜利果实去“悄悄烫平的”美国次贷危机、在捂了几年之捂,终于捂不住了,并开始浮出水面:美国房地美、房利美的所谓“两房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次贷问题,在美国主流媒体开始有所报道。

  之后没几天,是国际石油价格迅速突破80美元一桶关口,之后,石油价格就有如“布勃卡撑杆跳高”一样,开启了“迭创新纪录”的“无悬念之旅”,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之前,在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里,石油价格就在当时的历史高价70多美元的基础上又翻了一番,从而达到了147美元、也就是近乎150美元一桶。

  ●迭创历史记录的高油价对中俄经济的影响刚好相反

  事实上,在美国资本从2007年年初至2008年7月期间、一路上推石油价格(从50多美元一桶至147美元一桶)的过程中,迭创历史记录的高油价对“三边撕裂(欧美日)”之欧盟、日本的经济运行成本并不太大,受之影响最大的是南方经济中的中国与俄罗斯(为了简单化,这里暂不考虑其它经济体),但影响的方向却是恰好相反。

  ●“不愿意就此入座”的中国政府开始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

  其二,与此同时,是“不愿意就此入座”的中国政府开始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矛头直指被国内、外热钱一再推升的房地产与股市:至07年11月份,A股股指开始从6000多点的历史高位一路下滑,而此前一路高涨的中国房地产价格也在同年12月出现了回调势头。

  显然,石油价格从70多美元至147美元的“翻番过程”,其实就是个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深化,倍感巨大风险的华尔街金融资本开始推升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并将引起涨价的主要因素推在“中国需要”的身上,而中国又全力打压房地产、控制房地产、股市泡沫、给中国经济强行降温的过程。

  当然了,前面说了,这个过程还是个让俄罗斯“痛并快乐着”的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3 23: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看吧,,世界的发展自有规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4 22: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倾注了很多逻辑推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18 21:10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