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34|回复: 0

凯恩斯:从炒题材到炒地图,国企改革中的并购与重组机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4 09: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交易所严格监管VR,石墨烯,锂电池,稀土永磁的炒作,但是场内游资是闲不住的。现在是国企改革大幕重启,你不是要求股市支持国企改革吗?你不是鼓励大家买蓝筹股进行价值投资吗?你不是说国企大蓝筹被低估吗?从政治正确的角度来说,市场热点直接转移到了国企改革概念股,所以目前股市开始围绕国企改革炒地图。短期,上海本地股已经率先在弱势行情中崛起。主要是上海将加快推进本地上市的国企重组和改革。既然围绕国企改革炒地图,那么深圳也有很多本地企业,也许会是下一个炒作热点。深圳炒完了,咱们炒东北的——东北待死不活的国企更多,甚至可能有些东北国企会在经济转型中,因为市场化程度太低,永远被淘汰。

  国企中也包括央企。从央企层面来说,中粮与中纺的收购,也让中粮系的股票,持续走强。那么如何发掘国企整合的机会呢?一提到国企整合,就让股民记起去年南北车合并,股价翻了接近十倍。那么今年还有这样的机会吗?

  目前的国企整合,是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减少市场恶性竞争,形成行业垄断,做大做强国企的一种方法。类似南车北车合并之后,内耗消除,国际竞争力加强,效益提升,可以干大项目,并和国际巨头竞争,只可惜中车核心技术仍然在德日手中,而在国外,除了总理辛苦推销拼搏,国际市场再无多余建树。可各位可曾记得,在朱总理的时代,实行的可是分割策略,垄断企业被分拆成竞争企业,左右手互搏提高竞争力。

  国企分好,还是合并好,学术界没有定论。很难说哪一种方法好,哪一种方法坏,整合可以增加规模,集合技术,但是缺点是降低市场竞争,而分割的话会促进行业竞争,但是由于规模限制,会出现竞争力不足的情况。这也体现了政府一直在推进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新领域民资的进入,另一方面是旧领域提升效率的问题。

  在朱镕基总理时代,大家都知道也是一个通缩很严重的时代,原因是98金融危机,大量的企业倒闭工人下岗,当一个国有企业分拆成很多小企业,本打算的是降低垄断,让民营资本进入这些新领域参加竞争,结果并不是很成功,因为分拆后还是国有企业,在竞争的本质上没有改变,之后朱总理之后很多人想到了股份制,先分拆,再让这些竞争性的公司上市,然后逐渐的把股份转移一些给民营资本,让民营资本参与进来,结果还是不成功,其中几次民营资本试图控股国有企业的案例均失败告终,舆论很大程度上对于国资流失承受力比较差。有的民营企业家还因为并购引来了牢狱之灾。所以国企改革到了股份制这一步,没有再进行下去,这个责任,不是政府的,是大众认识上的。老百姓痛恨贪官污吏,进而痛恨官商勾结。

  私有化好不好,土耳其的总理埃尔多安在政变中受到百姓拥戴,源于土耳其GDP高增长,而高增长则是起源于埃尔多安推行的私有化。另外英国的撒切尔夫人也是通过私有化让英国GDP重新上升,同样的元老级人物还有秘鲁的德索托,秘鲁GDP摆脱停滞重新上升的功臣,这些国家在私有化的道路上非常成功,也有不成功的,那就是俄罗斯的休克疗法,由于计划经济长期的惯性,休克疗法让俄罗斯人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出现了混乱局面,大量的寡头掌控俄罗斯,可是同样的捷克却没有出现这个情况。原因是捷克的私有化在严格的监控中进行,记名股票,政府给股票定价,交易在监控下进行,俄罗斯却是粗放的,不记名,无监控,结果成为内部人买卖。

  回过头说开头那个问题,政府重新开始整合过剩产能,其实是另一种无奈,整合并不可以带来利润,对于利润较好的国企并不需要太多的改革,维持现状即可,而对于产能过剩效率低下没有门槛的国企,还是应该坚持欢迎民间资本参与甚至控股。整合只是大了体积,对于效率的提升作用几乎为零。当然每一次国资私有化都会带来姓社姓资的社会大讨论,我们不敢妄自尊大,只能回答说,市场经济是为了效率而生的,一切低效的浪费社会资源的企业,都应该被市场所淘汰,否则损耗和浪费的是全体中国人的资源和财富,得到补贴的是少数企业,得利的也是少数人,这是一种更大的社会资源浪费,少数人利用公权力对多数人的剥削,与社会制度无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5-23 14:44 , Processed in 0.17198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