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期间,发生了所谓“第二次帮助”或“伊朗辛德勒”(近几年的说法)事件:纳粹入侵法国之际,伊朗时任驻巴黎总领事萨尔达尼(Abdol Hussein Sardari)冒着生命危险签发护照,在纳粹屠刀下救出了至少2000名波斯犹太人。这段历史在半个多世纪后被旅居美国的伊朗人穆赫塔里(Fariborz Mokhtari)写入其代表作《在狮子的阴影下》(In the Lion's Shadow: The Iranian Schindler and his Homeland in the Second World War,美国历史出版社The History Press 2012年),并且一度登上亚马逊热榜。
如今的波斯犹太人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犹太社区,包括延续2700年之久、号称“持续时间最长犹太人定居点”的伊斯法罕亚胡德(Dar al-Yahud)社区,和德黑兰市中心的约瑟夫.阿巴德.西奈果戈犹太教堂(Yousef abad synagogue)。今天的波斯犹太人在全国范围内有11处合法的犹太教堂,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宪法第六章第64条所规定的“少数民族和少数宗教专享6个议席”中,波斯犹太人也享有其中一席(另五席为琐罗亚斯德教、亚述人、恰尔达基督徒、南亚美尼亚基督徒、北亚美尼亚基督徒)。波斯犹太人长老曾站在伊朗人立场上指责以色列“违反人权”,且从不庆贺以色列建国日,而即便态度最“不友好”的内贾德,也曾在高喊“抹掉以色列”同时小声嘟囔过“我们又没有敌视犹太人,伊朗平安生活着成千上万的犹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