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628|回复: 3

昊天经纬:《时事分析之产业布局》系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14 23: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事分析之产业布局01》系列2016年3月14日

  标题一:中国产业布局的总体概述
  标题二:“去产能”背后是逻辑:

  标题一:中国产业布局的总体概述

  一、中国产业布局在总体概念上概述为“大而全、两条线”:

  (一)、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举的全部工业门类(包含了39个工业大类、191个工业中类、525个工业小类)在中都能找得到他们的踪影。

  同时,中国有两条完整的工业体系:沿海工业带一条,大三线一条;

  (二)、大三线这条工业体系是沿海工业体系一个复制版:

  1、从1964年开始的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背景是中苏交恶以及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中国最高决策层出于备战的需要从而在中国西部对沿海刚刚成型的工业体系进行有组织、成规模的复制和备份。

  2、比较出名的复制例子包括:将“哈尔冰工业大学”复制建立“西北工业大学”;将“上海交通大学”复制建立“西安交通大学”;将“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复制建立“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这里我们重点讲一下这所西北工业大学:J20总师杨伟出自西工业大学、运20总师唐长红出自西北工业大学。

  美国相关机构常年发布的全球大学排行榜中,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这类大学常年居亚洲第一,事实上这些大学的工业、科技能力基本为零——他们绝不是亚洲未来。

  亚洲的未来在西工大、哈工大——这些让欧美战略学家将其纳入“影响区域地缘政治力量平衡”的大学,事实上这些大学本身就具有改变地缘政治力量均衡的能力。

  二、中国工业体系建设、发展的三部曲:

  (一)、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中国用朝鲜战争中的巨大牺牲换来了苏联处于“再平衡”全球力量而向中国输出的156个项目是中国这个农业社会走向工业化的发端,从而1953年开始,中国利用这156个项目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工业之路。其中的逻辑详见《国际博弈分析框架03》。

  注释:苏联援助的156个项目是自工业化以来,一个经济体对另外一个经济体首次毫无保留的输出成套的工业体系。

  1、中国从1964年开始大三线建设,此时中国的工业体系已经初具规模,大三线建设循着复制沿海工业体系的方式,在以四川为中心、贵州、云南、重庆、陕西、甘肃、青海为外围来构建一套备份的、完整的工业体系。

  2、不管是沿海的那套工业体系、还是大三线的这套工业体系,其工业标准、管理体系都深深的烙上了苏联的印记。

  (二)、43方案:从1970年开始,毛主席就开始实施外交转向(中国从亲苏转向亲华):主席开出的转向条件是“北约集团”向中国提供类似于“苏联156个援助项目”的援助项目:这就是当时中国和西方达成的“43方案”:

  从1973年开始,中国计划在3至5年内向西方(美国、西德、法国、荷兰、日本等)引进价值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这就是“四三方案”这个称呼的由来。后来在这个方案的基础上又将计划总额追加到51.4亿美元。这是中国继1950年代引进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之后,第二次大规模的技术引进。中国利用“四三方案”引进的设备,结合国产设备配套,兴建了26个大型工业项目。

  注释:本文的后面(附录1?)将给出《国际博弈分析框架03》的原文,其中详细阐述上述逻辑,请各位读者仔细阅读。

  1、“43方案”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主席原计划是想从北约手中淘到“西方标准的另外一套工业体系”,从而让中国同时兼具“苏标和美标‘两套工业体系’”,最终让中国的工业体系兼具两家之长,从而为民族工业腾飞插上“兼具苏标和美标”两支翱翔的翅膀。

  2、当时主席的战略意图因为种种原因而被西方悉数掌握,所以西方在执行“43方案”的时候“严重保留、预留后手——而不像苏联那样毫无保留的转让全套工业体系”,中国并没有从西方淘到自己想要的最核心、最重要的东西。

  可以预见的时,如果当时中国能从西方手中淘来“全套的工业体系”,则中国后来的工业化、现代化之路就不会走的这么艰难和曲折。

  注释: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几乎由于苏东剧变带来的政治危机,从而使得中国经济、政治到来几乎奔溃的边缘(93年、94年中国的通货膨胀在40%左右;民众崇洋媚外言论、心态达到了顶峰)。

  3、“43方案”尽管不如预期,但是这是新中国第一次接触到西方工业体系相对比较核心的内容,这也给中国原有的“苏标工业体系”注入了的新鲜的血液,从而开启了中国工业体系向“美标”学习动力,截止今天,我们看到中国的工业体系明显带有的“美标”的基因和色彩——尤其是在民用领域。

  如果没有主席建立的两套完整的工业体系,后来的所谓的国企改革都是“无本之源”。

  (三)、中国加入WTO:

  从2011年开始,中国正式加入WTO——国际市场的“输入性需求”彻底激活了中国已有的两套工业体系,从而让中国开启了“经济腾飞”的序幕。

  当时中国申请加入WTO角力背后是逻辑是:

  1、1999年欧元正式上线,从而成为“美元本位制”的最具潜力的挑战者,美国基于将全球格局彻底导向“美国资本利益主导的‘单极化’”目标的考虑,从而刻意培养中国成为美国主导的“全球产业链分工(这就是当时美国提出的‘地球村’概念的表述方法)”的一部分,原因是:

  (1)、当时中国是一个小角色——相对于欧洲国家利益(包括俄罗斯),中国的力量还相对比较羸弱。

  (2)、只要美国完成全球“单极化”目标的构建(美国主导的全球产业链分工是“单极化”内容的一部分),那什么欧洲、中国、俄罗斯都不是问题——恐怕今天的国际格局就没有中国、欧洲、俄罗斯什么事情了:全是美国说了算。

  关于2000年左右推进“单极化”格局的相关逻辑详见《国际博弈分析框架01》

  2、美国资本利益为了防范、打垮欧元,从而“有条件”的容许中国加入WTO,这个有条件就包括:中国做美国主导的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中低端配套”,从而给完善、夯实美国主导的全球产业链分工基础部分;同时中国贸易顺差的至少一半要拿出来购买“美国财政部债券、公司债券等”:上述内容也就是“中美夫妻关系”的由来的基础内涵。

  3、事实上,局势发展到今天,美国推进全球战略(美国主导的全球单极化目标)已经子啊欧、俄、中的“合纵”策略下几乎到来破产的边缘。

  而中国利用WTO机制已经完全激活了“中国已有的两条工业体系”,这两套工业体系已经将中国的综合国力推向了“怪物级别”的行列,

  时值今时今日,中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已经对美国完成了“局部超越到全面超越”的境况:

  (1)、就拿国际大宗商品的基础供应数据来说:

  2015年中国钢铁产量产量占到全球的60左右,中国一个经济的钢铁产量是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印度等全球其他所有经济体的总和还要多。

  2015年中国水泥消耗量占到全球水泥消耗总量的55%左右,

  作者想要说的是,面对上述数据,2015年美国房地产产生的GDP是中国房地产的三倍,从这个数据当中我们能看到美国GDP的水分有多大。

  (2)、中国经济、科技对美国的全面超越不仅仅在于经济规模的超于,还在于产业链最顶端的超越,下面我们就开始详细的阐述的这方面的内容:

  三、被激活的中国工业体系创造出的工业之花正在碾压全球经济:

  (一)、军事领域:

  1、神盾驱逐舰(052D):这种安装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和64单元冷热共架垂直发射系统的舰艇最大的缺憾是吨位小:7000吨左右的排水量限制因素还是发动机。

  (1)、冷热共架的概念:苏俄舰艇的垂发系统都采用冷发射——压缩蒸汽先将弹体(反舰导弹、防空导弹等)发射仓一定高度后,弹体发动机点火完成发射。

  美国舰艇的垂发系统都采用热发射——(反舰导弹、防空导弹等)在发射仓你直接点火发射

  冷发射的可靠性不如热发射,热发射的安全性不如冷发射;

  中国的垂发系统同时兼顾了“冷、热两种发射方式”——同时兼顾了美标和俄标。

  (2)、美国现在最先进的驱逐舰DDG1000采用了“有缘相控阵”雷达;但原先的宙斯盾舰艇都采用的“无源相控阵”雷达;有源相控制雷达在探测距离、可靠性、任务分配、干扰是被干扰方面的优势是“无源相控阵雷达”无法比拟的。

  (3)、在驱逐舰建造领域,除了美军,中国在这个领域看不到对手。

  注释:中国的万吨大驱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面试,届时,万吨大驱上的垂发系统一定会增加到128单元,从而弥补现有驱逐舰艇发射单元过小的缺陷。

  2、第四代战斗机(J20、J31):从2011年J20试飞到现在进入量产阶段,J20本身承载的技术无需多言:

  J20最大的意义在于:参与建设的数万家企业、科研院所在材料、冶金、空气动力、光电、通信、机械等领域取得的成果才是最可怕的——意味着中国在现在工业体系最尖端的制造领域的技术与美国不相上:这些技术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转化为具有非凡竞争力的“民用产品”。

  3、大推力发动机:当今世界能够制造出大推力发动机(推力大于100KN的涡扇发动机)的经济体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三家。

  工业体系自诞生300多年以来,飞机制造业就被称为工业领域的“皇冠”,这个称为的背后是:飞机制造业是当今全球工业领域最复杂、最高端的装备制造业。

  而航空发动机被称为“现代工业皇冠上最耀眼的那颗明珠”,之所以的这样说是因为航空发动机的制造需要涉及到绝大部分工科领域,着意味着航空发动机的制造将直接考验一个经济体工业体系的完整性和先进性,“木桶理论”将决定航空发动机制造能力——最短的那块木板(最短的那块工科领域)将直接限制航空发动机的制造能力。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推力航空发动机的制造技术超过“建造航空母舰、制造洲际弹道导弹、制造氢弹”的技术。

  中国的大推力发动机被立项为“天字一号”的工程:对于中国来说,“制造大推力航空发动机”带来的挑战超过了“登月计划”。

  当年,苏联倾举国之力来制造大推力航空发动机(AL31),苏联为了成功的制造出AL31,先后更换了5任厂长。

  大推力航空发动机是现代工业最复杂的领域,它直接体现一个经济体工业体系完整性和先进性。

  这也是大国的标配,如果没有大推,所谓的棋手级别根本就是成色不足。

  注释:当前四大棋手中,欧洲国家利益(法国、德国轴心)没有制造大推力发动机的能力,庞大的经济总量是支撑欧洲国家利益成为棋手的重要因素;俄罗斯的GDP连韩国都比不上,但其工业体系的完整性是韩国、日本无法比拟的。

  相对于中国和美国,俄罗斯和欧洲国家利益这两个棋手的成色不足。

  中国现在研制的大推力包括“WS10(涡扇10)”和“WS15(涡扇15)”:

  WS10(涡扇10)现在已经装备在J10B、J15、J16等130多架战斗机上。WS15(涡扇15)是为J20研发的更大推力的发动机。

  WS10在可靠性、使用寿命、推力、推重比等要素上与美国惠特尼公司研制的F110(或通用公司研制的F100)和俄罗斯研制的AL31都在同一水平线上下。

  WS15(涡扇15)与美国的F119、俄罗斯的AL41等在技术指标上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差距在美国已经先于中国和俄罗斯投入使用。

  注释:战斗机用的大推力发动机只要简单的放大“涵道比”就能作为商用大飞机(起飞重量在200吨以上的大飞机)的发动机。

  待续(下面的尚未写完)
  4、预警机(空警2000):预警机被称为现代空战的倍增器
  5、大飞机(运20、商飞):
  6、北斗、中继卫星、空间站
  7、中断反导
  8、WU14高超音速武器
  (二)、民用科技领域:
  1、液晶面板:京东方、华龙光电
  2、4G网络:
  3、核电:华龙一号
  4、高铁:CIT500
  5、登月计划:
  四、中国的互联网经济正在重置全球产业链分工
  五、中国构建的人民币本位制为基础的全球货币体系、金融体系、贸易体系
  六、两极化成型的过程中,中国主导的全球产业链分工正在以地缘政治拓展的方向铺展开来
  下一章的内容:“去产能”背后是逻辑:
  G2到C2,4万亿此举产能的背后,产业转移意味着“不可能彻底‘去产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6 19: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产业布局02》系列2016年3月16日星期三

  标题一:中国产业布局的总体概述
  标题二:“去产能”背后是逻辑:

  续上(前面的内容详见3月14日发布的《时事分析之产业布局》)

  4、大飞机(运20、商飞):

  (1)、提起大飞机就不能不说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研制的大飞机运十:

  大飞机运十与欧洲的空客同时起步,但今时今日的境遇去大相径庭——中国人看欧洲的空客恐怕只剩下羡慕嫉妒恨了。

  从53年苏联援助156个项目开始,中国逐步构建完善自己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到了70年代(中国准备外交转向时)初,中国自己的这套工业体系已经构建完成:所有分项基础工业已经能够支撑起大飞机研制的准备工作,大飞机项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立项研制的——中国开始向现代工业最尖端是“大飞机研制”发起挑战,研制过程将全面检验中国工业体系是完整性和短板,并从整体上提升中国工业体系的技术含量。

  如果研制成功,中国的工业体系将从最尖端到最低端实现“通吃、通联”。

  事实上中国的大飞机运十最终研制成功了,这不仅仅是运十本身的成功,而且是中国工业体系“完整性”的成功。

  很多人现在都说运十下马是因为技术不过关,但事实上运十已经完成了所有的试飞内容,并且多次飞赴西藏运送物资。

  再说即使技术不过关,那也应该是不断的改进。

  运十的研制成功直接证明了一点,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的工业体系已经构建的非常完善。

  (2)、国际航空市场的准入机制:适航证——飞机制造商研制的新机型要在全球市场上销售、投放,前提是必须获得美国航空管理局(FAA)和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颁发的适航证:这就是西方主导的以“美元本位制”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的规则,也是现有的西方主导国际格局的真实写照。

  中国研制的大飞机C919使用了大量的美国零部件——想通过这种利益捆绑的方式说服欧美公司游说来获得美国颁发“适航证”:作者想说的是这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

  对于中国最高决策层而言,C919的研制也不过是属于“搂草打兔子”的性质。

  美国所有的核心军工企业(洛马、波音、诺斯罗普)、装备制造企业(GE、惠特尼)、金融企业(高盛、摩根斯坦利)、美联储等都属于美国资本利益“统御之下”的核心资产,美国资本利益主导之下的这些企业之间的“统筹前进”比中国国资委下属国有企业之间的统筹步伐有过之而无不及:想通过拉拢其中的一些企业(比如生产发动机的GE)来打击另外一些企业(如果生产飞机的波音)是很难办到的事情。

  比如,上世纪80年代,美国麦道公司承诺“运十下马”后将与中国联合组装大飞机,想借此增强我国大型飞机的生产和制造能力。刚开始麦道确实装模作样的联合中国组装了几十架飞机,待运十成功的“被下马”并拆除了所有生存线、解散了运十的设计团队后,麦道马上被波音兼并了——这件巧合事件的背后正是美国资本利益统筹协调的结果——以资本的方式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例子。

  苏联的“图系列”客机在技术上非常先进,但就是因为拿不到西方把控的“适航证”而无法大规模的进入国际市场,而只能在苏联内部(现在的俄罗斯独联体)销售,从而这种客机无法给现在的俄罗斯带来更多的财富,也就无法通过这种客机财富来输血进而来拉动俄罗斯的工业体系的整体提升——俄罗斯只能通过军工产品的销售来拉动。

  俄罗斯如斯,中国C919的前途也一定如斯:

  截止2016年,经过这么多年的产业布局,中国的中低端产业链已经非常成熟的同时,中国的中低端产业链已经无法满足中国老百姓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中低端产业链的“低附加值”特性决定了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的“底附加”特性,中国老百姓想要过更好的日子,就必须要提升工业产品的含金量,这就意味着必须要想全球产业链分工的最高端迈进:此举让中国与欧美形成的直接对垒局面——当前,全球最高端产业链由欧美把控,包括“航空产业、生物制药、核电、超级计算机、系统软件开发、高端芯片制造、金融服务业;全球产业链的最顶端是‘货币本位制’”。

  这些都是欧美社会“高品质生活”的基础因素,如果中国将欧美的这一块阵地拿下,则欧美人民的生活水平将直接往直线下降。

  西方想让中国攻陷产业链的最高端吗?答案当然是不想。那怎么办呢,西方有哪些应多措施?

  TPP、TTIP就是西方开出是药方:通过打造新的国际贸易准则(TPP和TTIP)。最终将中国屏蔽在新的国际贸易体系之外——西方主导的这个新的贸易体系(TPP和TTIP)内设置了非常多的限制条款:西方会不断的邀请中国加入,但里面的很多条款将直接针对中国产业升级的内容,如果中国不加入,则这个新的贸易圈就将中排除在外了——相当于切断了中国高端产品的“消费市场端”,最终中国将面临与前苏联一样的窘境——高端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卖不出去,技术无法转换为财富,也就无法给经济体供血,最终使得经济失去活力,并如前苏联般慢慢死去。

  如果中国加入西方主导的新的国际贸易体系(TPP和TTIP),里面的条款会严格的限制中国的产业升级。

  面对这种加入是“死局”、不加人也是“死局”的情况,那么中国的应对策略又是什么呢?答案是中国构建自己主导的“新的全球产业链分工和新的国际贸易体系”。

  既然中国与西方在产业链最高端的竞争上“矛盾已经无法调和”,则中国就打造自己的圈子来玩耍——这就是作者提出的两极化概念、人民币本位制等概念的由来,下面我们详细阐述这方面的内容:

  中国打造自己的贸易圈子中不可能用别人的货币来交易吧,否则很容易让别人掐住脖子(比如控制交易货币的“供需”来制造支付危机、进而演变成货币危机),并且还得要缴纳价值不菲的“铸币税”。

  本着自己的贸易圈子只能自己做主的原则(也是为了防范货币危机的发生),人民币必须作为这个贸易圈子的计价、结算、储备货币——这就是为什么必须推出“人民币本位制”的缘由:

  总部设在上海的金砖银行和应急储备金是未来“人民币本位制的‘中央管理机构’”——等同于世界银行和IMF(总部设在美国)是“美国本位制的中央管理机构”一样。

  从世界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系统(CIPS)上线的那一刻开始,“人民币本位制”正式进入筹备阶段。

  3月11日位于上海的金砖银行总部宣布将在中国发售64亿元人民币计价债券,至此,中国将作为金砖银行的首个、也是最大的债权国。人民币已经成为金砖银行的计价货币(就像世界银行的计价货币是美元一样)。

  注释1:亚投行和丝路基金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之地缘政治影响力”拓展范围的工具,同时也是金砖银行的备份。

  以人民币本位制为基础,中国正在着力打造自己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这个体系就包括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中巴经济走廊(正在谈判的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将来可能会加入‘中国—伊朗自由贸易区’;正在谈判的中国—海合会自贸区;正在谈判的中国—以色列自由贸易区);中国中亚合作论坛(中国与中亚五国正在谈判的自由贸易区);中缅印孟经济走廊;中非合作论坛;东北亚自由贸易(中国—韩国自由贸易区;正在谈判的中国—日本自由贸易区);大中华自由贸易区(中国大陆与“香港、台湾、澳门”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

  扯远了,言归正传。

  至此,我们应该明白了C919真正的含义,那就是用来整合国内外航空技术的一个平台——尤其是整合国外技术(更准确的表达方式是:用金钱和未来的预期大饼掏技术的平台;注释:尽管美国资本利益能统筹协调,但也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中国国内的南车和北车还经常掐的死去活来):C919的交付日期一再延迟的真正逻辑——不管C919现在研制的这么样了,反正中国真正的发飞机运20已经研制成功(运20已经完成试飞,并进入真正意义上的量产阶段)。

  同时,运20最新试飞的机型上安装了2部中国自己的发动机(应该是试飞版本),另外两部是俄罗斯的发动机——这表明中国运20的发动机已经研制成功,正处于试飞测试阶段。

  如果C919无法拿到西方的“适航证”,或者西方给中国设置各种各样苛刻的条件,则必要时中国可以随时让C919项目下马,从而让西方的那些投资彻底打水漂。

  西方想尽办法来扼杀中国的大飞机制造产业吗,中国本来就没打算索要西方给中国施舍“适航证”:中国自己建立大飞机销售、投放的“准入制度”——在中国的贸易圈内,大飞机的适航证由中国说了算,西方的飞机想要进入中国的贸易圈必须得到中国政府颁发的“适航证”。

  最终形成在中国主导的贸易圈内“养活”中国的大飞机产业,从而利用大飞机创造的财富反哺中国自己主导的工业体系。

  注释:那些动辄几千亿人民币的大飞机订单背后几十年的维修保养、软件服务等加起来几乎是最初订单金额的3倍以上——其中的利润空间大的超乎想象。

  前面提到的“中国打造自己主导的‘全球产业链分工‘”将是后面作者重点讲解的内容——也是中国下一步“产业布局”的核心内容。

  5、预警机(空警2000、空警500):预警机被称为现代空战的倍增器,在超视距空战中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现代空战的样式体现为一架预警机指挥一个编队(一般为8架)的战斗机开赴作战空域,预警机一般尾随在战斗机的后面给战斗机提供“侦测、指挥数据链”。

  预警机发现敌方战机后指挥本方战机“超视距攻击”

  超视距攻击的概念:超视距顾名思义就是超过飞行员眼睛看到的极限——或者说飞行员的眼睛根本看不到攻击目标。

  超视距攻击的武器叫“中距弹”:射程在60到120公里的空对空导弹。

  预警机发现地方目标后指挥本方战机100公里左右位置发射空对空中距弹,战斗机完成发射任务后马上摆脱折返,然后由预警机引导中距弹对地方战机进行攻击,此时“探测距离、任务分配能力”就成为预警机质量的标志:预警机的探测距离越大则能实现“先敌发现、先敌发射导弹”,胜算也就越大;预警机雷达的先进程度直接决定了一架预警机能够指挥多少“战斗机、中距弹”进行攻击。

  空警2000和空警500是当今全球唯一的两种搭载了“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战机,俄罗斯的A50预警机搭载的还是非常老旧是“机械扫描雷达(脉冲多普勒雷达)”,美国的E3搭载的也是非常老旧是“机械扫描雷达(脉冲多普勒雷达)”。

  相对有有缘相控阵雷达,机械扫描雷达在“探测距离、全方位360度扫描、攻击任务分配”等方面劣势不言而喻。

  作为解放军军事体系中非常核心的一部分:中国的预警机是世界上探测距离最远、全方位扫描范围最大、任务分配能力最强、系统集成最复杂的信息化作战指挥平台。

  注释1:研制预警机的王小谟也获得了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关于中国军事体系的内容详见微分析003(完整版)(2015年1月4日星期日)《世界军事格局之“体系对抗”》,作者在后面的“附录2”给出原文。

  注释2:有源相控阵雷达比无源相控阵雷达要先进一代、无源相控阵雷达比机械扫描雷达先进一代。

  中国大型预警机现在短板是搭载平台,由于中国大飞机项目的缺失——这限制了中国大型预警机的数量:事实上截止目前,中国总共制造了不到10架空警2000,而美国的E3有近百架之多,究其原因在于中国没有自己大飞机,从而无法提供充足的预警机载台,。

  中国预警机的机身采用从俄罗斯进口的伊尔76平台。

  中国无法从俄罗斯获取到更多的预警机平台限制了中国建筑预警机的数据。空警500就是这种窘境下诞生的——中国不得不采用相对比较落后的“运八”平台,这种涡桨飞机在“航程、航速、载重”等方面无法与装备了涡扇发动机的大飞机相提并论:毋庸置疑,运八载台本身将大大限制空警500发挥威力。

  但空警500搭载了比空警2000更加先进的“预警雷达、数据处理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载台落后的现状。

  6、中段反导、WU14高超音速武器:这两款武器预示着“下一阶段‘核俱乐部’”的裁员名单:

  近200年来的科技大爆炸让人类的眼界无线开阔,200年前的人类根本无法想象飞机翱翔在天空中;100年前的人类根本无法想象人工智能挑战围墙的情形。同样今天的我们也无法想象100年后人类社会的模样:

  今天我们看到的各种类型的洲际弹道导弹在100年后恐怕就是一个大搞玩具而已:随着搜索、侦测技术和中段拦截(甚至前段拦截)技术的日臻完善,总有一天,洲际弹道导弹会被踢入历史的垃圾堆里。此时更加先进的导弹将取代现有的洲际弹道导弹,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这种高超音速的飞行器取代洲际弹道导弹的可能性最大。

  注释:中段拦截是指“洲际弹道导弹进入大气层后平飞直至再次进入大气层”的这个阶段;前段拦截是指“洲际弹道导弹从发射到进入大气层”的阶段;末端拦截是指“洲际弹道导弹再次进入大气层到目标区域暴涨”的阶段。

  核弹头投送工具(比如现在的洲际弹道导弹)突防的手段包括速度、轨道变更,现在洲际弹道导弹的速度在地球引力场范围内已经到达极限;那么核弹头投送工具唯一能够改善的方式就只剩下“轨道变更”能力。目前轨道变更能力最强的投送工具就是“以中国的wu14高超音速载具和美国的HIV高超音速载具”为代表了。

  核武器的投送工具和拦截工具是一对“矛盾”关系,如果将来真有那么一天,:随着中段拦截技术(甚至于前段拦截的完善)的日臻完善,洲际弹道导弹能被完全拦截。这种兼具洲际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特性的高超音速投送工具将有可能正式取代洲际弹道导弹。

  此时,全球“核俱乐部”的成员将会被重新划分:没有这种类wu14高超音速这种投送工具的力量将被“踢出核俱乐部”,因为光有核武器,没有有效的投送工具跟没有核武器是一样的。

  如果不出意外,即使全球核俱乐部将只有中国和欧美合体两个成员(当然也不排除其他力量突破“类高超音速武器”的技术瓶颈而进入这个新的核俱乐部,但目前看不出这种迹象)。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中段反导层面,中国比美国略胜一筹——主要是美军的拦截成功率比中国要差很多,除中美之外的其他力量根本就没有进行过中段反导试验——也没有那个本事,主要是搜索、侦测能力太差:没有完善的海陆空天一体的搜索、侦测系统,这玩意靠的就是搜索、侦测、定位的能力。

  在高超音速载具方面,全球也只有中国和美军拥有这样的装备,但中国领先美国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中国已经成功的试射了至少6次以上的“高超音速飞行载具”,目前可能已经开始“实战部署”;而美国的HIV两次试验失败后已经“重新回炉重造”,在高超音速载具方面,中国至少领先美国8年以上。其他的力量根本连尾随的能力都没有。

  如果中国的“高超音速载具”已经完成实战部署,那此举将直接改变解放军的作战方式:我们看到俄罗斯军队几个月前从里海的战舰上发射巡航导弹直接攻击叙利亚境内的目标。

  巡航导弹的射程一般在1600公里以内,很难突破2000公里。而高超音速飞行载具这种兼具的巡航导弹打击精度和弹道导弹航程优点的武器,其飞行距离可以达到5000公里以上的同时精度可以控制在1平方米以内。

  如果将来中国在地中海东岸(叙利亚方向)上有战事,中国完全可以从中国境内的太行山发射高超音速飞行载具(安装常规弹头)直接攻击地中海东岸的军事目标,中国可以将精度控制在1平方米以内。

  这就是中国的“一小时打遍全球”的现实版——中国是全球唯一一家可以已经实现这种能力的力量。

  待续(下面的尚未写完)

  7、北斗、中继卫星、空间站
  民用层面
  1、4G网络(华为、浪潮)
  2、高铁:CIT500
  3、核电:华龙一号
  4、液晶面板:京东方、华龙光电
  5、中国的互联网经济正在重置全球产业链分工
  6、中国构建的人民币本位制为基础的全球货币体系、金融体系、贸易体系
  7、两极化成型的过程中,中国主导的全球产业链分工正在以地缘政治拓展的方向铺展开来
  8、量子计算机:
  下一章的内容:“去产能”背后是逻辑:
  G2到C2,4万亿此举产能的背后,产业转移意味着“不可能彻底‘去产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6 22:09: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的信心满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7 17: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文章有内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6 01:17 , Processed in 0.12501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