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71|回复: 0

张敬伟:“两会”建言,中国高铁达速不能缓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5 15: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长的高速铁路,也已经形成纵横交错的高铁路网。高铁外交也走向世界,渐有斩获。但是,几年前的一场动铁事故,让中国高铁的运行速度降了下来--本来设计时速350公里,下降到了300公里。

  何时恢复350公里的运行速度?

  去年“两会”,代表和委员们就已经有议案和提案建议高铁提速--今年“两会”,高铁速度又被提起。据3月3日的大河报所做的民意调查,“安全前提下,支持提速”(77%网友)“提速不提价,可以考虑”(20%网友)其他(3%网友)。

  住豫全国政协委员宋丰强和司富民认为,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考虑把高铁时速恢复至350公里,以提升高铁运转效率,降低老百姓出行时间成本。

  的确,高铁运行时速由350公里降至300公里,京沪线从北京到上海的直达运行时间慢了近一个小时。时间成本,对普通百姓而言,或许只有慨叹,但是对于信息时代的市场主体或者追求效率的企业而言,可能就会是市场先机的丧失,从而造成企业利润的流失。时间就是金钱,这个逻辑在互联网 时代变得更为真切和紧迫了。

  而且,高铁运行时速由300公里到350公里,正如很多专家所言,并非提速而是恢复设计时速,即达速。5年前因为一场突发的动车事故而将高铁速度降了下来,5年的降速运行也足以证明高铁安全事故和速度无关。更要者,这5年是高铁建设突飞猛进的时期,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高铁路网已经成型。而且纵横的高铁干线,如京沪、京广、郑西以及7月份即将开通运行的郑徐等客运专线,设计运行时速皆是350公里。

  今年高铁达速,正当其时。全国政协委员在“两会”建言,更体现了高铁时代的基础民意。国家层面,尤其是铁总,应该充分尊重民意,适时将高铁速度提上去达速。

  渐渐走出国门的中国高铁技术,已臻成熟稳定。因而,“贴地飞行”的中国高铁,开始踩下的“刹车”,也应适当“加油”满速前进。否则,中国高铁路网将面临着诸多尴尬。

  首先,乘坐高铁的旅客越来越多,高铁和普铁一样,均为公众出行最便捷的寻常交通工具。以往舆论场对高铁上座率、价格、安全等诸方面的怀疑,伴随着旅客对高铁出行模式的青睐,以及地方政府对高铁的厚爱而烟消云散。更主要的,京沪高铁已经实现盈利,这也凸显高铁技术在中国的市场前景广阔。因而,5年前因为安全问题而被迫降速的中国高铁,没有理由再踯躅慢行。

  其次,高铁称网公交化,是政策面和民意层的共同愿景。曾经有位专家对现实的中国高铁路网,用生动简明的地铁路网模式来展现出来。这种民意期盼,也需要高铁路网通过相应的速度来实现了真正的公交化。高铁时速从300公里到350公里,行之必然。

  其三,京沪高铁全线路运力渐成紧张态势,尤其是在繁忙的春运时期。因而,被山东、安徽等地提上规划日程的京沪高铁二线、京九客运专线以及即将开建的上合杭高铁,都是京沪高铁的“备胎”。现实的困扰是,伴随着今年7月份郑徐客运专线的正式开通,京沪高铁徐州蚌埠段将成为瓶颈。据《大河报》消息,京沪高铁徐州-蚌埠段日均运行列车约110对,接近150对的上限,而明年郑州-徐州高铁开通后,将连接起郑州-西安的高铁,届时徐州-蚌埠段预计还将日均增加列车约30对,如果不尽快恢复350公里时速并缩小列车运行间隔,京沪高铁运力将很快饱和。恢复350公里的高铁运行时速,也是提振现有高铁路网运能运力的必然要求。

  其四,恢复350公里的高铁运行时速,也有助于中国高铁技术走出国门。在东南亚、南亚次大陆以及中东和欧洲地区,中国高铁遭遇到了来自亚洲邻居日本的挑战。这不仅是国力的竞争,还有高铁技术的大比拼。相比日本新干线技术,中国高铁技术属于后来者居上--最大的优势是运行速度。如果中国本土高铁运行速度受限,竞争对手会牢牢抓住中国高铁技术缺乏安全性这个硬伤。只有中国高铁速度上去,中国高铁技术的全球竞争力才能充分释放出来。

  中国高铁达速,不能缓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2 14:36 , Processed in 0.18759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