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16|回复: 0

余丰慧:数字货币将带来金融业巨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9 16: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讨会宣布对数字货币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会议肯定了数字货币在降低传统货币发行等方面的价值,并表示央行在探索发行数字货币(中国央行网站)。

  数字货币不知不觉已经呈现在社会经济金融面前。作为传播力最强的互联网金融组成部分,已经开始渗透到金融业的根本和起源的货币领域。这是一件极其令人震惊的大事件。说明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和平台的互联网金融无论如何都是难以压制压抑住的。即使能够压制一时一处,可能会从其它方面冒出多处。

  作为一个全新的数字货币,也许今天其概念的内涵外延尚没有定论,都在讨论探讨之中。不过,从广义的数字货币看,应该包括不见纸币于无形之中的网络支付的电子货币、比特币等。纯粹的、狭义的数字货币,主要是以区块链技术支撑下的数字货币,其特点是去中心化,通过技术而非中心机构解决了在虚拟经济体系中的信任问题。没有一个集中的发行方,而是由网络节点的计算生成,谁都有可能参与制造比特币,且可以全世界流通,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联网的电脑上买卖,不管身处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购买、出售或收取比特币,并且在交易过程中外人无法辨认用户身份信息。

  任何人挖掘的任何数字货币投入流通后,都是单一、留痕、可追踪并且可能是有限的。去中心化,彻底解决了央行集中控制货币发行权导致的货币超发,进而发生通货膨胀,掠夺百姓和企业财富的根本性问题。国家机器和央行再也不可能控制货币以及货币发行,货币政策将会进入历史博物馆。同时,由于数字货币一诞生就是面向全球的,国家之间利用货币竞争性贬值,打货币战等也将不复存在。甚至美元等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等也将成为过去式;中国倾全力加入SDR,在全球数字货币面前也都可能沦为笑话。以至于各个国家央行是否有存在的必要,都需要研究探讨。

  接下来,玩货币信贷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所有的游戏规则都要重新设计和安排。纸币将很快退出流通领域。

  这才是数字货币可能引发的巨变和颠覆性。技术进步倒逼体制变革将会迅速发生。

  至于说,数字货币可以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高昂成本,这是小菜一碟。数字货币之所以能够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高昂成本,背后的区块链技术是核心。不仅在传统纸币发行领域,在众筹、P2P、证券等传统金融领域,数字货币背后的区块链技术也将发挥巨大作用。

  数字货币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减少洗钱、逃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建立全国甚至全世界统一账本,让每一笔钱都可以追溯,每一次交易行为都可以追溯,逃漏税、洗钱行为会在监管范围内,甚至有可能实现在刷卡机上自动扣税。

  当然数字货币将使得所有人的信用积累和档案可追溯、可获取。这对于促进信用体系建设意义重大。数字货币推广后,从社会信用积累的角度,企业和消费者都会倾向于使用数字货币、刷卡消费,因为电子交易有数据痕迹,可以据此积累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这会成为获得银行等金融服务的依据。

  这是全球有眼光的投资企业纷纷开始研究数字货币背后核心技术的区块链技术的原因。2015年,包括美国纳斯达克在内的很多欧美主流金融机构纷纷试水“区块链”技术。值得高兴的是,阿里金融宣布可能会提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云服务平台。

  从主权国家的央行看,中国央行率先研究数字货币,已经走在世界主权国家政府的前列,值得给其点赞。但是,如果像央行会议纪要所说,把研究方向放在“探索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进而派生出“提升央行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的控制力”,那就犯了数字货币研究的方向性错误了,或者中国央行所研究的数字货币不是建立在区块链技术基础上的真正数据货币。

  数字货币的区块链技术最新应用:脱胎于2008年出现的比特币技术,它提供了一种去中心化的、无需信任积累的信用建立范式。区块链技术本质是去中心化且寓于分布式结构的数据存储、传输和证明的方法,用数据区块(Block)取代了目前互联网对中心服务器的依赖,使得所有数据变更或者交易项目都记录在一个云系统之上,理论上实现了数据传输中对数据的自我证明,深远来说,这超越了传统和常规意义上需要依赖中心的信息验证范式,降低了全球”信用”的建立成本,这种点对点验证将会产生一种“基础协议”,是分布式人工智能的一种新形式,将建立人脑智能和机器智能的全新接口和共享界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17 19:30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