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75|回复: 0

张忆安:南京恨,何时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13 15: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8年前的今天,六朝古都南京在日军的攻击下沦陷,随即爆发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这种破城以后对士兵、百姓不加区分的杀戮,在古代被称为屠城,自从人类开始以文明自诩以后,这种事件绝少发生,如此大规模的集中屠杀更是绝无仅有。

  客观的说,在淞沪会战中,日寇即便没有军纪可言,但起码也没有在上海等地进行屠城。他们是侵略军,是强盗,但还不像在南京那样彻底沦为禽兽,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国民党军从开始的坚决守城,到突然溃败只用了两天时间,是什么让一支在12日还坚决抵抗的军队,在不到一天时间里突然丧失斗志,溃不成军?

  换句话说,南京大屠杀前发生了什么?

  时至今日,相当一部分日本人不承认南京大屠杀存在,认为在南京被杀的最多只有溃散的国民党士兵,甚至有一部分中国人对南京大屠杀是否存在也持保留态度。南京究竟死了多少人也众说纷纭,没有一个肯定的说法,为什么会这样?南京大屠杀中死难的真的只有军人吗?

  笔者不敢说自己有多了解那段历史,在此,仅以公开的,为世人所承认的史料为基础,对这几个问题略作探讨吧。

  淞沪会战历时三个月,1937年11月8日,蒋介石下令撤退,12日上海失守。此时,由于长时间作战,日寇的损失也很大,同样急需补充休整。其实按照日寇参谋本部的计划,是想让进攻上海的日军“凯旋归国”,并没有打算进攻南京。为此在11月7日,日寇参谋本部向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下达了“扫荡上海附近之敌,追击的战线为苏州、嘉兴以东”的命令。

  但在那个日本举国军国主义的时代,日寇的中下级军官却不肯就此罢休,11月15日,第十军在军内的会议上决定“全军独断敢行,全力向南京方向追击”。11月22日,松井石根致电参谋本部“为了尽快解决事变,要求军部批准向南京进军和占领南京”。12月1日,日寇参谋本部批准了第十军的要求,正式下达占领南京的命令。

  经过长时间作战消耗,再跨越三百公里进攻南京,日寇几乎完全没有后勤保障可言。一点点少得可怜的运输、保障能力被优先用于确保部队的弹药供应。至于部队的口粮,就完全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了。别说没有运输能力,即便是有能力运,日寇手里也根本没有足够养活部队的粮食。

  日本鬼子也是活物,是活物总要吃饭的,于是当时日寇高层给部队下达了这样一个命令:就地解决军粮问题。

  所谓“就地解决”,说白了就是抢。日军上等兵曾根一夫在他的《南京大屠杀亲历记》中写道:“自从命令下达后,罪恶感就消失了,军人们变成了到处偷袭抢夺谷物、家畜来充饥的匪徒。这个就地征收的命令,使下级军官发狂,不但抢夺粮食,并且强暴了中国妇女……对于反抗的人就以武力解决。”

  正是这个原因,让在上海还可以被称为军队,或者起码可以称为人类强盗的日寇,在短短数天之内就彻底堕落为奸淫抢掠、杀人不眨眼的禽兽。

  笔者在此并非为日寇开脱。这段历史,恰恰说明日寇罪行的根源在于日军自身的命令。那种所谓“中国部队反抗激烈,导致日军报复”的说法,不仅仅是把本该由罪犯承担的责任转嫁给受害人,其本身也是在倒果为因,不符合历史事实。

  国军方面,放弃上海后,蒋介石曾在会议上向高级将领询问对防御南京的看法。当时李宗仁和白崇禧从军事角度出发,认为南京城无险可恃,不主张死守南京。但唐生智却拍案而起,说:“现在敌人已迫近首都。首都是国父陵寝所在地,值此大敌当前,南京如不牺牲一二员大将,我们不特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更对不起我们的最高统帅。本人主张死守南京,和敌人拼到底。”

  这番话说得可真是大义凛然,话外之音就是他唐生智要跟南京城共存亡了。对蒋介石来说,南京是首都,如果不认真守一下就逃,他面子上必然不好看,所以对唐生智的这个态度蒋介石大加赞赏,11月19日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全权负责南京防御,所辖部队计有11个师,加上教导总队共约11万人。

  12月5日,南京外围争夺战打响,8日,外围阵地全部丢失,南京的北、东、南三个方向都被日寇封锁。此时大义凛然的唐生智决定要背水一战,销毁长江上全部渡船,并下令三十六师守住城内通向下关的唯一通道挹江门,严禁部队从此处撤退。南京军民的退路被唐将军彻底堵死了。

  好吧,唐生智将军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勇于献身,愿意带着南京阖城军民一起殉国,如果他真的把命送在南京,千古之下提起他来,是个人也得挑大拇指说声“好汉子”。可接下来唐生智将军干了什么呢?

  12日下午,唐将军突然召集军官会议,宣布撤离南京。下令让南京卫戍司令部第二军团固守乌龙山要塞,掩护各部。并命令其他部队或者突破当面之敌突围,或者从下关撤过长江。

  也罢,撤退命令是11日蒋介石亲自下的,不能说唐将军自己出尔反尔。可你姓唐的当初在会议上拍着胸脯说过“不牺牲一二员大将……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按说即便要撤,你姓唐的也该走在后头。可你姓唐的真有气节啊,真有职业素质啊,命令下完,马上扔下全城军民,跳上早就给自己准备好的汽艇逃过长江去了。

  唐生智一逃,整个南京城的部队彻底瓦解了。有些指挥官在会议结束后根本没回部队,仅仅给自己的部队打个电话,通知部队撤退,好一点的也不过回指挥部安排了一下,然后就扔下部队,跟着司令部和把守挹江门的三十六师一起从下关逃过江去了。就连明令断后的第二军团也在司令徐源泉率领下抱头鼠窜,12日当天就过了长江。

  由于挹江门左右两门洞已经堵塞,仅中间一门可以通行,城中撤退的军民在城门处挤做一团,不少人被踩踏致死,其中就有教导总队第1旅第2团团长谢承瑞,可怜谢团长曾在光华门阵地上英勇地抗击日寇多次冲击,却毫无价值的死在自己人脚下。

  下关渡口的情况更加混乱,撤退的部队原以为既然下令要撤,那渡口处肯定早就预备好了船只,到达渡口以后才发现船只很少,大部官兵无船可乘。不少士兵拆取门板等物泅水渡江,结果淹死在长江里。12月13日拂晓,日寇海军舰艇到达下关江面,第16师团一部也乘船到达八卦洲附近江面。大量正在渡江的中国军队官兵被日海军及第16师团的火力和舰艇的冲撞所杀伤,剩余军民只好退回城中。

  这里笔者要说一句,我不仅无意非难任何一位普通国军官兵,甚至对这些曾经誓死保卫首都的军人们报以崇高敬意。在卫戍司令和全部高级军官集体逃跑,城中部队完全失去控制的情况下,个人的武勇和坚持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在这种情况下,毅然殉国的当然是千古流芳的英雄,选择撤退的也不该承担丢失首都的责任。该为南京城沦陷负责的是带头逃跑的唐生智和他手下的高级军官。

  如果不是他们怕死逃跑,各部按照军事会议上的计划突围、撤退,那么恐怕各部队的损失要小很多。别的不说,按照计划突破当面之敌突围的第66军和第83军,虽然也遭受了一定损失,但起码没有集体被淹死,或者集体被屠杀。

  为什么一直一来笔者对果粉们所谓的国军抗日嗤之以鼻?不是因为国军中没有保家卫国的英雄,实在是国军里唐生智、徐源泉这号高级将领太多了。

  那么,南京大屠杀中死了多少人?

  居心叵测的人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其主要借口有二:首先,中方主张被屠杀者有三十万,远东军事法庭认可的数字则是二十万。死了多少人都说不清,怎么证明屠杀存在?

  其次,犹太人控诉德国屠杀拿出了具体数字、被杀者姓名、籍贯,但中国拿不出来。连死的是谁都不知道,怎么能证明这人死了?

  关于第一个问题,跟据1946年2月成立的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

  另外,南京大屠杀之后,各慈善机构出面收埋死难的中国军民,其中国际红十字会在南京城内外收埋尸体43121具,南京红十字会收埋22371具,私立慈善团体崇善堂在南京城区收埋7548具,城外郊乡收埋104718具,同善堂收埋7000余具,鸡鹅巷清真寺组织的南京回教公会掩埋队收埋回族人尸体400余具。

  仅这些机构收埋的尸体就超过18万5千具。

  日军在南京建立的傀儡政权对尸体也进行了掩埋。伪下关区公所收埋尸体3240具,第一区公所收埋尸体1233具,1939年1月,南京市政公署命伪卫生局收集中山门外灵谷寺一带遗骨3000具。

  此部分遗骨合计7千余具。

  这些被收埋的遗体、遗骨,在当时的死难者中还算是幸运的,起码也算是入土为安了。据日本战犯太田寿男在战后受审的时候供人,日军在进行大屠杀的同时,为了掩盖罪行,采用纵火焚尸、抛尸长江等办法,对城郊的遇难者尸体进行毁尸灭迹,被处理的尸体总数达15万多具。

  把这几个数字相加,得出的结果绝不在南京军事法庭的调查数字之下。

  之所以远东军事法庭最终宣判的时候用了20万死难者这个数字,而不是30万,是因为在全部被屠杀的中国军民中,起码有20万是确凿无疑、铁案如山的。这就好比美剧里的杀人狂可能上了几十、上百人,只要一宗谋杀案证据确凿就能把他拿下,道理是一样的。

  至于说受害者姓名这个问题。犹太人能够拿出被屠杀者的资料,是因为犹太人是被赶进集中营之后屠杀的。在此之前,纳粹铁蹄下的欧洲诸国要把这些犹太人登记造册,按记录集中。然后分批送入集中营。这些犹太人的档案也跟着他们本人一路旅行到了集中营里。

  等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完全可以按档案名册清点。人还在的就是幸存者,人没了的就是被屠杀了。

  而南京大屠杀之前,日军从上海一路烧杀掠夺前进。沪宁之间三百公里土地上很多居民为躲避日寇逃进南京城。在当时那种混乱的情况下,南京政府根本没有能力对南京城内的难民进行统计、登记。更何况,人死了,遗体难道不是证据?

  难道因为法西斯德国屠杀犹太人之前登记造册了,日本军国主义屠杀中国人之前没有,就能证明日本没有犯下过大屠杀的罪行?

  当然还有人辩称日寇在南京城中屠杀的全都是国民党官兵,暴行没有针对平民。但从有案可查的资料上看,负责南京防御的国民党部队总人数不过11万,其中不少部队突围或逃过长江,那么无论如何,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滞留在城中的部队必然少于10万。而南京大屠杀的遇难者总数,咱们已经说过了。

  南京大屠杀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灾难,也是耻辱。一个国家的首都被敌人直接攻陷,人民遭到屠杀,原本负责保卫首都的军队竟然争相夺路而逃,这种耻辱简直深入骨髓。笔者不知道别人在乎不在乎,笔者自己每每想到这件事就会觉得心上有人用刀在刻,刻的就是屈辱这个两个字。

  为什么我们要牢记南京大屠杀?并不是仅仅要牢记仇恨,更重要的是牢记耻辱。凡我中华同胞,当不忘此事,以史为鉴,当自立自强,不要让这种亡国灭种的屈辱再降临到中华民族身上。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望我中华民族,永远不要忘记自鸦片战争以来饱受的被侵略之耻,永远不要忘记南京的冤魂。

  只有强大的祖国,才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7 20:00 , Processed in 0.21885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