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51|回复: 0

张忆安:奔小康和卖高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9 15: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到2020年,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已经成为中国未来的重要发展目标。与之并列的,还有加强环境保护,建成环保型社会。预计,此次五中全会上,这两个话题仍会被提起,而且会占重要地位。

  然而在笔者看来,这两个目标实现起来都很困难,同时实现就难上加难。笔者并不是不相信习近平总书记的决心和魄力,也不是怀疑中国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的能力。而是因为在现实层面,实在是有太多困难了。

  以不久前笔者曾去过的云南怒江州为例。直到今天,这里还以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形式。不仅贫困,而且基础设施极其落后。当地群众要看病、上学,都要艰难跋涉,经常还要冒着很大风险靠溜索跨越大江。

  国家并不是没“给政策”,也不是在扶贫上投入的力度不够,更不是在建设方面缺乏投入。

  仅以基础建设方面的投入为例,怒江州三江并流,山势险峻,在这里修路,每公里的投入达到平原地区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但国家为了改善当地群众生活条件,先后打通两条公路。这两条公路的条件称不上好,总里程也不算长,但总投入已经足够在平原地区修很长的高等级高速公路了。因为所有道路都是在崇山峻岭中劈山破石开凿出来的。走在那样的道路上,可以极其直观的感受到李白著名诗句“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的境界。

  政府这样大的决心和投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经济面貌。比如在当地的小县城里,道路打通之后物价大幅度下降。通路以前一罐可乐卖到十几元钱,通路以后价格立刻下跌了一半。

  然而即便如此,当地群众依旧非常贫困。症结就出在生产方式落后上。可想而知,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劳动生产率非常低,但这却是当地唯一可行的生产方式。

  怒江州几乎没有什么平地,绝大多数耕地都是坡地,而且坡度极大。虽然当地政府出台了禁令,禁止耕种坡度过大的土地。但当地群众要吃饭啊,这个禁令在深山里往往就成了一纸空文。

  在大坡度的土地上,别说农业机械用不上,就连锄头和犁这种传统农具都不敢用。那么大的坡度,一锄头下去,说不定连泥带人一起滚落下去了。耕种只能用当地一种独特的,前端弯曲的农具在地上插一个坑,把种子埋下去。收获时秸秆也只能烧掉,因为既不敢翻土掩埋,也不可能运到山下。

  农耕的收获只能让当地群众勉强糊口。为了增加收入,当地政府引导群众改种草果等经济作物。可粮食种出来好歹可以吃,草果却不能当饭。有了收成,如何从深山里运出去是第一个难题。种的人多了,收购价就要下跌,这也是令人无奈的矛盾。相信类似问题在很多贫困山区都是客观存在,无法回避也很难解决的。

  这个问题同时还衍生了另外一个难题:大坡度农业种植造成很严重的水土流失。咱们可以把环保工作的重要性拔高到任意高度,但总不能拔高到高于吃饭。群众要吃饭就得种庄稼,为了种庄稼就只能破坏环境。还是无解。

  总不能因为有些地方脱贫致富很困难,就放弃努力,总不能因为环保和经济发展有矛盾,就放弃其中一项。那么这些问题要怎么解决呢?

  笔者在赣州看到的一个例子,可能是个很好的答案。当地政府帮助深山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方法是整体迁移。把原来居住在深山里的农户搬迁到县城附近的一个新建工业园区附近,对其进行职业培训,把他们变成工业园区企业和配套服务业的从业者。

  原本居住在大山里,劳动生产率相当低,全部出产基本全都自行消耗掉的贫困人口,经过华丽的转身,成为劳动生产率相当高产业工人。不但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企业也得到了足够的劳动力,对国家经济发展也有正面作用。而且原来的水土流失问题自然解决了。一举数得,多方共赢。

  因此,要实现全民奔小康,想帮助贫困人口脱贫,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提高包括贫困群众在内的,全国劳动人口的劳动生产率。

  这就解释了另外一个被反复提及的问题:为什么中国要在全世界推销高铁?

  在制造业中,级别越低,附加值自然也就越少。关于这个问题有个著名的例子:中国出口稀土矿只能卖出白菜价,日本把咱们的稀土矿加工成终产品再卖回来,收的就是真金白银的价钱。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有个说法,中国出口一亿条裤子才能换回美国一架飞机。美国制造业的附加值远远超过中国制造业,美国人均收入比中国高得多也就不难理解。时至今日,中国产业链非常完整,但多数产业还停留在中低端。咱们出口的产品附加值不够高,当然赚不到太多的钱。

  把中国制造业水平全线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去跟老牌工业国竞争。这可以是咱们的努力方向,咱们也一直是朝这个方向努力的。但短时间内肯定实现不了。纵观整个中国制造业,真正成熟而且能够跟世界最先进水平竞争的高端制造业,高铁应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

  因此推销高铁,把高铁卖到全世界,就是中国提升出口利润率,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的必然选择。只有把高铁这种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卖出去,中国劳动者才能赚到更多的钱,咱们离全面奔小康的目标才能更近。否则,如果中国仍然停留在出口服装等低端制成品的阶段,咱挣的钱就永远只有那一点。

  有很多人不理解中国为什么要借钱给别人,让别人买咱们的产品、请咱们去修路。很简单,看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在中国做的事情就明白了。他们不也是把钱借给咱们,让咱们购买他们的技术,请他们的工程师建工厂、修铁路么。借钱是要还的,而且还得付利息,这买卖咱们亏不了。至于能不能以此为契机,把别人纳入咱们的产业体系,让别人给咱们做配套,那是下一步的工作。有难度,但未必做不到。

  经济往来应该是互利的,不能咱们单方面占便宜。损人利己的事能狠狠捞上几票,但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没人搭理咱。而且,世界经济不景气,中国也不能独善其身。

  一战之后,美国就曾经采取过错误的经济路线:借钱给欧洲,让欧洲买自己的商品,但美国自己却筑起贸易壁垒,不买欧洲产品,不让欧洲赚自己的钱。等到欧洲各国穷得揭不开锅还不出钱,美国创造性的采用了“暂停贷款”这种极有创意的威胁手段逼迫欧洲还钱。可想而知这种经济政策对欧洲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结果,欧洲经济倒下了,美国也受到牵连。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世界性大萧条就由此而来。

  前车覆辙,后车鉴之。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往来就不能只顾咱们自己,大家必须共同发展才能共同富裕。因此中国在对外经济合作中注重互利互惠。

  习近平总书记领导的新一届政府是务实的,做事情脚踏实地。不久前访问英国,与英国就达成了一系列战略合作意向。其中核电、高铁都是巨额大单。那不是满世界撒钱,而是扎扎实实的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中国政府已经取得的成绩,让笔者有理由相信,即便是全民奔小康和建设环保型社会这两个难以实现的目标加在一起,也难不倒中国政府。本次五中全会上,小康社会和环保社会这两个话题必然会再次提及,而且必然会有进一步可操作、能落实、能够获得实效的方案出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6 23:53 , Processed in 0.21899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