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51|回复: 0

钮文新:中国经济缺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0 18: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家统计局告诉我们,中国第三季度GDP增长率6.9%。这个数据当然好于预期,这一点无疑是个好消息。但我并不敢盲目乐观,原因是中国经济增长中缺少一样最核心、最重要的东西:主动性增长动力。

  高铁线路、海绵城市、地下管网等等,最近我们看到发改委批准项目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且动辄就是上万亿元的投资项目。但情况如何?实际上,中国正在出现另一个严重问题:政策性项目对经济的刺激作用边际效应递减。如果以民间投资为主体的主动性增长动力极弱难返,而政策性项目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效应递减,那问题不是很严重?当然是。我们当然可以为此找出一大堆理由,也可以说我们还存在一些经济亮点,但这并不是可以“对付”的事情,而必须找到根本原因,以求正确的解决路径。

  我认为,中国需要新一轮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这才是中国经济的根本动力。但现在,投资在中国被妖魔化了,好像投资就是资源消耗、投资就是污染环境,对吗?英国今天将以超高规格欢迎习近平主席,为什么?当然有许多原因,但从卡梅伦接受央视记者的表述中我们可以发现,英国对中国资本虎视眈眈,双方的“大项目”其实都是中国资本的注入。英国不怕资源消耗?不怕环境污染?当然怕。“雾都”的美名英国人记忆犹新。但为什么还要以空前的力度吸引中国投资?

  我认为,要发展,投资不可小觑。中国经济要转型、要升级、要创新,请问哪一项不需要投资就可以完成?毫无疑问,资本是经济最核心的能量,只有在新的经济方向上堆满能量,而奢侈地挥霍资本,新产业才有可能的崛地而起,但这还仅仅是可能性,还不一定成功。如果没有,那干脆就一句话,没戏。

  出口也一样,在中国也被妖魔化了。一谈出口,说说加工贸易,立即就会受到攻击。什么输出中国人的血汗吧,什么用实实在在的商品实物去换美国人的“绿纸”,还有什么出口加工都是低附加值传统产业等等。我认为,对经济问题的认知不能偏激。中国出口加工业的确大量集中在“中低端”产业。但是,我们必须明确:中低端传统产业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基础,中低端商品也绝不是“低附加值”,只是因为发达国家产业链控制,利润没有留给中国而已。

  所以,我们没有理由歧视传统产业,更没有理由消灭传统产业,我们需要的是:通过整合、重组赢得更高的传统产业运营效率,同时想方设法破除发达国家的产业链控制,而为传统产业赢得足够的利润空间。现在,我们放弃了,一定会有其他国家予以承接,而人家很可能会在更高的生产力水平上,取代中国的传统产业优势。当中国的传统产业被挤死,而相关需求需要进口之时,返回头来,中国为摆脱别人的要挟还得重新加大传统产业投资,从而形成巨大的资本浪费。在中国传统产业领域是不是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苗头?我看像。前车之鉴就是日本。当年它们大量转移传统产业,而当市场被取代之后,现在它们想追都追不上。

  按照盛运来的说法,中国还有个经济动力:消费。不错,目前看,中国消费增长还算比较亮眼。但别盲目乐观。因为我不认为中国消费增长具备可持续性。不是吗?中国的调查失业率已经开始回升了。9月份为5.2%,较前几个月“略有上升”。这是不是“拐点”?尽管现在还不能确认,但毕竟已经露出了苗头。事实证明,今年以来,劳动力市场已经从紧俏,转变为宽松,而未来是不是会出现过剩?我认为,这是个不好的苗头,因为它会改变国民的收入预期,从而抑制消费增长。

  核心问题还在金融。近年来,中国金融短期化趋势并未得到有效扭转,实际贷款利率水平过高,依然是阻碍中国经济内需和主动性增长的关键原因。我们不搞大水漫灌是对的,但不搞大水漫灌就意味着“惜水如油”吗?没别的建议,如果我们不能转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那就请央行降准、降息吧。因为中国经济内需已经弱无可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18 11:55 , Processed in 0.14062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