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386|回复: 0

云石:TPP巨浪袭来,中国的反击手段有哪些?【地缘政治8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9 01: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PP协议达成已有数日,但其影响仍在国内的舆论场中持续发酵。
  这两天,云石君阅读了许多关于tpp的评论与分析,大致分为两类——或者成惊弓之鸟,认为TPP一出,中国经济从此到头,随着tpp的实施和扩散,中国将被世界孤立,国运必将逆转。而还有许多则认为中国必能顶住压力,无需对TPP忧虑太多。

  在云石君看来,这两种观点都不可取。第一种悲观论的逻辑,是认为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全靠外国(尤其是美国)所赐,中国不过是顺势捡了个便宜,现在美国人终于回过神来,大手一挥,中国便如砧板上的肉,只能任其宰割。

  这当然是愚不可及的。中国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固然有顺应全球化大势的因素,但与自身奋斗密不可分。更重要的是,这种奋斗过程,不仅体现在苦练内功,也体现在与以美国为首的列强全力周旋,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使他们投鼠忌器。如果区区一招一式,就能把中国打回原形,那美国老早就动手了,又岂会让中国成长成为今天这样的庞然大物?这种论调,不仅是对中国实力的自我贬低,也是对美国人智商的莫大侮辱——敢情人家全球霸主之前几十年都眼瞎了不成?

  而后一种观点,也未免过于乐观。如果TPP真的能量有限,何以会在中国引发如此广泛的关注?美国又何以会投入如此巨大的资源,拼了老命也要促成?

  尤其是TPP达成协议的当天,奥巴马在关于此事的协议中专门提到:“我们不能让像中国这样的国家书写全球经济的规则。”作为全球霸主,美国的战略眼光当然是世界一流的。奥巴马敢在协议达成后放出这样的豪言,证明TPP本身绝对具备击垮中国的能量。

  所以,云石君认为,TPP的确有击垮中国的能力。但毕竟博弈是双方面的,就算美国有了强兵利器,但最终能否杀得了人,不光得看你刀够不够利,还得看你要杀的人盾够不够坚——而中国人拿得起什么样的盾,那可就不是你美国能决定的了。

  好了,大而化之的话说了这么多,接下来得说点实在的,不然大家肯定会把云石君也当成假大空之流。

  在上一节《地缘政治81:中国反击TPP的最大突破口》一文中,云石君已经对TPP对中国的最大威胁,以及其最大破绽做了分析:

  中国的崛起,挤压了其他亚太国家的工业化发展空间。现在美国拿出自家庞大市场,借TPP协议,设定一个高标准的市场准入规则,将中国阻挡在外,使加入协议的成员国,能够在美日等成熟市场的竞争中,获得优于中国的准入条件,有利于他们再次开启工业化。也正因为如此, TPP才对亚太小国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而中国由于中短期内不可能加入TPP,所以中国制造再进入美日市场时,就不得在关税等成本远高于TPP成员国的条件下展开不平等竞争——而这会导致中国制造失去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而市场份额的丧失,又会反过来,使中国工业生产大幅萎缩,进而使中国国力由盛转衰——这就是TPP对中国的最大杀手锏。

  只不过,由于中国经济规模也已位居世界第二,市场同样巨大;而且中国工业化进程业已过半,工业制造已逐渐转为以中等科技产品为主,与仍深陷中低端亚太小国形成结构性差异——双方在的经济领域的竞争正日趋缩窄;再加上中国对西太平洋地区国家有天然的地缘优势——这意味着中国既可以更便捷的整合区域经济,带动区域内国家发展;又可以很方便的煽风点火,引发区域内国家政治风险,导致它们工业化流产。这种种因素,使得亚太国家既期待TPP;但又不愿因此与中国疏远,而中美实力对比的缩窄,使美国也不敢强迫它们选边站,最终使TPP形成了一个致命破绽——TPP的排他性仅限于协议本身,而成员国依然可以在混TPP圈子的同时,与中国签订其他类似协议。

  这就给中国提供了足够的战略转圜。

  但是,必须要说明的是,有转圜,并不代表着就一定能成功。要想破解TPP威胁,中国还需要做很多努力。

  当然,很多人认为,应该直接打造个中国版TPP与美国正面对抗。其实这些事中国也有做,比如推动RCEP等。但想借此与TPP抗衡是不可能的。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决定了中国不可能把贸易圈子的标准,提高到TPP的程度——如果能的话,那美国搞TPP压根就没意义了。

  当然,也许将来有一天,当中国实力具备后,可以推动RCEP们的尺度赶上甚至超越TPP——而这也意味着TPP的破产。但在此之前,中国只能通过别的方式,从侧面抵御TPP的攻击。
  在云石君看来,中国能做的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苦练内功。这主要是指经济转型。经济转型大家估计听的耳朵都起茧了。云石君主要说一说它在反击TPP方面的作用:

  首先是拉开与亚太小国之间经济结构上的等级差距。亚太小国们之所以对TPP这么感兴趣,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玩意儿可以把中国制造排除成员国市场——跟中国制造正面碰撞,这个难度实在是太高了些。

  当中国也处在中低端时,当然管不了这些小国高不高兴。但如果中国转型成功,许多中低端产业都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放弃。这种情况下,当东南亚落后小国们再开启工业化,从中低端做起,与中国在经济结构上的冲突也就相应变小。这不仅可以减少与他们经济冲突,还可以形成互补和带动,为中国打造自己主导的经济圈提供了可能——当大家经济结构高度重合时,那只能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但当层级差距出来后,就有了合作共赢的空间。

  现阶段,中国制造的等级虽已大幅提升,但中低端依然占据相当比例。所以,要加快经济转型。有了足够的中高端产业支撑,这些利润微博、却又污染环境的皮鞋、玩具等低技术含量产业就可以转移出去,如此既有利于中国长远发展,又降低了与一些亚太小国的经济结构冲突。

  其次是增强自身市场吸引力。美国搞TPP的最根本依仗,说白了就是自家的庞大市场。正因为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所以才能够利用市场准入搞出这个中国无法加入的TPP,进而反向吸引亚太国家加入其中。

  中国的市场规模虽也十分庞大,但与美国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也正因为如此,美国能拿市场准入做筹码,而中国却只能干瞪眼。

  所以,中国必须加快经济转型,这不仅会提升中国经济的层次,而且也会提高中国制造的利润率——反向传递到社会层面,中国国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也会相应增长,这意味着中国市场的吸引力更大。中国市场规模与美国每接近一寸,那美国拿市场准入招兵买马的能力也就衰减一分。此消彼长之下,美国市场准入价值将相对衰减,TPP的根基也会因此松动。
  第二个方面,则是积极拓展地缘影响力。

  这依然是个老话题。它对抵御TPP的影响,同样包括两部分:

  首先是壮大自身。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除了内部挖潜,同样可以通过向外部拓展实现。通过经济的对外扩张,壮大自身的经济底盘,使中国具备更充足的实力,来应对TPP的冲击。

  其次是打造地缘经济圈。中国虽然在国力和影响力上远不如美国。但在东亚乃至西太平洋地区,中国有着与生俱来的地缘优势。而东亚是TPP除美国本身之外,最具分量的板块。作为区域内国家,中国以地缘关系的优势,打造区域经济共同体,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对冲TPP协议在东亚地区的负面影响。
  第三,则是广开合纵,扶植新兴力量,挖美国的墙角。

  这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说法。但其实中国早已开始布局。而这一系列布局中,最著名的就是一路一带。

  我们就以一路一带为例。一路一带所涉及的中西亚及环印度洋板块,与美国本土的地缘关系极端疏离。

  这就给中国提供了对抗TPP的战略空间。

  首先,通过一路一带,推动中西亚和印度洋板块经济发展。

  地缘关系决定了,这一板块与美国的交流相对不便,这也就是说,他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美国的带动作用是有限的。对这样一块美国经济触角难以达到的地方,帮助他们发展经济,不仅可以反哺自身,被美国挖墙角的可能性还相对较低。所以,中国完全应该通过支持中西亚与印度洋板块的发展,为自己建立一个抗衡TPP的坚实后方。

  而中西亚和北印度洋的价值还远远不止这些。

  中东的重要性世所共知,那不仅是亚欧大陆的地缘中心,还是石油美元的基石所在。可看过云石君之前地缘政治系列的朋友都知道,偏偏就是这样一个关键板块,却与美国本土的地缘关系极为疏离,差不多称得上是世界主要地缘板块中,美国地缘影响力最为薄弱一个。

  虽然现阶段,美国主导了中东乃至北印度洋的秩序,这种主导是不稳固的。说白了,美国能在这里称王称霸,真心不是因为它在这里多有力量,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亚欧大陆上的其他几个世界级势力——中、俄、欧与此板块均遥远,且彼此间互相牵制,无法将主要力量投于此处,再加上中东的本土势力伊斯兰四分五裂、印度洋的地缘大国印度又积弱不振,这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才让美国摘了桃子。

  一路一带,就有朝美国七寸开刀的功效。

  一方面,通过一路一带,中、俄、欧这三个位于亚欧大陆边缘地带的势力,可以更便便捷的将自己的触角伸到中东,抵消美国的相对优势。

  另一方面,通过这些经济纽带,伊斯兰世界的内部联系会大大增强——这反映在政治层面,就是中东伊斯兰国家上走向联合甚至统一的可能性增加;而印度,也可以从中受益壮大(只不过这种受益,是以受中国钳制为代价,所以印度一直不情不愿)。

  这也就意味着,中、俄、欧、伊、这五个有潜力改变中东、北印度洋现有秩序的势力,其实力或影响力都会有所提升。

  这就要了美国的命了。美国在中东的优势只是相对存在,这五方势力,任何一方发展到位,都有可能对中东或者北印度洋秩序形成挑战。而只要有任何一方成功,美国对中东的主导就将不复存在,而石油霸权也就会随之终结。

  当然,情况也未必有这么严重。毕竟美国还是有相对优势的,至于这五个挑战方,虽然都具备潜力,但也各有各的困难,所以最后它依然很有可能保住对中东的主导权。

  但即便如此,美国的下场也不会好。毕竟随着一路一带的推进,五方在中东—北印度洋的实力肯定在不断增长,而美国却基本上不可能再有更多战略层面的支撑。这也就是说,美国就算能保住主导权,但也少不了承诺许愿,合纵连横——而这都意味着美国对中东话语权的让渡。
  美国对中东的话语权,与石油美元根基的牢固程度是直接关联的。不管美国把话语权让给哪一方,也不管它是被迫也好,主动也罢,这都意味着石油美元根基的松动。

  与此同时,人民币国际化、亚投行,人民币纳入SDR等等,又可以从外围不断瓜分原属于美国的金融份额,壮大着中国的根基。

  这下问题就大了。回到TPP层面,TPP的最大吸引力,是美国市场的准入,而这份市场准入的价值,又取决于市场规模的大小。而美国的消费市场,很大程度上都是靠石油美元撑起来的。

  正因为有石油美元,美国才掌握了金融霸权,进而才敢大印钞票,让美国人拿着印钞厂出来的绿纸,换世界的资源和工业品。

  中国的一路一带,可以从根本上松动石油美元的根基;而人民币国际化,又可以从外围争夺原属于美国的份额。这内外夹击的后果,就是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功能相应减弱,反应到美国国内,就是美联储不能再随便滥开印钞机。

  不能大开印钞机,美国人手头的美元就会不足,消费力就会相应降低,消费市场逐渐萎缩。这最直接的伤害,就是美国市场准入的价值下降;而如果情况再严重些,印钞机功能萎缩太多,美国人还想赚钱,还想维系国力,那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大搞实体经济。

  当然,美国人本来也有再工业化战略。只不过,美国人的再工业化,本来仅仅指的是中高端,那种利润小隐患大的血汗工厂,绝不是美国人的初衷。

  但这种设想,是建立在有石油美元保驾护航之上的。
  美国有3亿人,生活水平贼高贼高,还都比中国人懒,更重要的是,美国为了维系霸权,还得充当世界警察,四处灭火维稳——而这都是要国力支撑的。就算美国重启的中高端工业,但要单单靠它维系国家整体实力的同时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保证自己的霸主地位,依然力有不逮。所以还少不得用美元去世界换资源换工业品来做补充。

  但如果美元的世界货币功能大幅削弱,那就麻烦了。当美元换不到足够的东西,美国再想保持水准,那就不光是中高端了,连中低端也得吃。

  这下麻烦就大了,这不仅会引发国内民众的愤怒(赚钱更累了,劳动环境更差了),还会对TPP造成致命打击——亚太小国之所以加入TPP,就是指望着自家的中低端制造,能够在你家市场分一杯羹,为此还付出了诸如金融主权让渡等一系列代价。现在你自己做起了中低端,那我岂不是连汤都没得喝了?既然如此,那我还加TPP干嘛?一旦这种局面形成,TPP离崩溃也就不远了。

  在TPP来势汹汹,正面难以力敌的情况下,内外兼修,合纵连横,是中国应对的最佳选择。

  当然,有了应对之法,并不能保证一定成功。最后能否顶住TPP的攻击,关键还在上述方略的落实。而要想将这种种方法落到实处,中国也必须有高超的智慧,并付出艰辛的努力。成之,中国大国崛起将基本实现,反之,中国国运逆转难以避免。对TPP的应对,将成为中国、乃至华夏文明伟大复兴的最重要的试金石。希望中国能在这场经济决战中顶住!

  天佑中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03:12 , Processed in 0.26573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