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584|回复: 0

云石:从“不再克制”到握手言和——朝鲜这次又在玩什么?【地缘政治7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7 01: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朝鲜半岛紧张局势骤然升温。围绕着一场边境炮击,朝韩双方紧急展开军事部署。尤其是朝鲜方面,更是大肆喧嚣,制造紧张气氛。而这种氛围在21号深夜骤然加码,朝鲜发表声明,在表明“不惜发动全面战争”的同时,特别针对中国指出:朝鲜还针对中国表示,过去数十年都在按照中方的希望保持克制,现在任何人再说克制之类的话,都将无益于局势控制。

  当然,所谓“不惜发表全面战争”听着唬人,但这话朝鲜已经说了多次,不过是老调重弹而已,没什么新意。但特别,提出“中方不必呼吁克制”的话,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味。这种直接针对中国的态度,已经明显超出了惯常的套路。

  可就在众人认定朝鲜有意闹事的时候,这一切都突然终结。8月25日,朝韩达成协议,朝鲜停止备战。

  朝鲜这是在做什么?为什么突然备战,又为什么戛然而止?云石君来做个分析。

  一直以来,朝鲜半岛的形势就是,中朝作伴、美韩为盟。但表面上牢不可破的对峙大框架之下,各方势力的态度和立场,其实有着极大的腾挪空间。

  在《地缘政治1:朝鲜为什么一定要拥核》一文中,云石君已经说过,随着中国近年来国力猛涨,必然要构建自己主导的东亚新秩序,这就与美国主导的现有秩序构成冲突。而随着中美实力差距的缩小,中国在未来挤走美国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相关各方必然会未雨绸缪,为将来可能出现的东亚新秩序埋下伏笔。

  鉴于日本是东亚区域内仅次于中国的强大势力,而中日结构性地缘矛盾,也决定了日本除非衰落到底,否则不会甘心被华主导。所以中国即便挤走美国,也仍需要利用具有中等强国潜力的韩国来制约日本。在这种格局下,中国会在占据优势后,放手韩国统一半岛,以增强其牵制日本的能力。

  正是因为看透了这一层,韩国才一直在中美间骑墙,虽然与美国缔盟,但也与中国关系良好,为将来可能出现的变局预留足够的逐利空间。

  但这明显不符合朝鲜利益。所以朝鲜才极力拥核,避免将来被中国轻易卖掉。而因为朝鲜拥核会引发东北亚连锁反应,严重损害中国利益,所以中国对此一直极力反对,并通过各种手段向朝鲜施压。中朝两国近年关系持续恶化,肇因正在于此。
  对朝鲜来说,虽然拥核给自己加了层金钟罩。但仅靠这个,还不足以完全保证自身的安全。由于国家长期贫弱,政权完全靠中国的政治庇护和物资援助续命。这种局面下,只要中国觉得时机成熟,断绝对朝援助,朝鲜政权自己就会土崩瓦解。至于核武器——如果金正恩们不想死无葬身之地的话,其实也没胆子真给扔出来。换句话说,拥核最多也就只能保证金正恩们在东亚新秩序建成后的人身财产安全,至于他们的政治权力,核武器的作用十分有限。

  这当然不符合金正恩的利益。所以,在核武器之外,金正恩还需要想别的办法,维系自己的政治统治。

  在此之前,金正恩的突破方向是中国。试图使中国在默认朝鲜拥核的同时,加强对朝鲜的经济支持,使这个贫弱国家能够富强起来,进而巩固自身政治统治,并增强与韩周旋的砝码。

  金正恩最近的尝试就是7月底的祭奠志愿军之举。彼时正值中国“东北塌陷”问题集中爆发。鉴于东北困局很大程度上是地缘环境闭塞所致,金正恩以此为契,试探中国是否会为了振兴东北,而打开与朝经济合作的大门——当然,前提条件是不逼朝鲜弃核。

  但结果大家都看到了,中国毫无表示,金正恩花圈白献了,躬也白鞠了。
  其实中国不搭理是很正常的。朝鲜拥核符合金正恩根本利益,但同时却极端损害中国利益,。一旦打开经济合作大门,虽然东北确实会获得一个重要的对外贸易通道,但作为代价就是其经济与朝鲜深度捆绑,这会使中国在制定对朝政策时投鼠忌器,将来非但无法再逼朝鲜弃核,连制约金正恩的能力也会大大减弱。综合全局考虑,中国不会仅仅为了让振兴东北多条路,就放弃在东北亚的整体战略布局。

  朝鲜自身牌面太差,用自己的通道优势帮助东北脱困,几乎是能打动中国的唯一筹码。既然中国不接招,那金正恩也明白了,想让中国让步绝无可能。

  金正恩于是另寻方向,从韩国身上打主意。这就有了这次半岛危机。

  从表面上看,朝鲜这是要和韩国开干。但傻子都知道,这只不过是幌子罢了。且不说朝鲜根本没有与韩国周旋的实力。而且战争一旦爆发,作为实力最弱的一方,朝鲜根本不具备掌控局势的能力。

  只要战争持续一段时间,朝鲜很快就因国力不支而陷入大乱,金正恩的权力基础也会因此松动。就算最后中国出手,强行保住这个政权;但对金正恩和他的独裁统治,中国肯定会借机清除。
  所以,金正恩绝不是要真的挑起什么战火,其真实目的恰恰相反,是“以打促和”。

  什么叫“以打促和”?这其实涉及到朝鲜半岛的另一种走向:就是摆脱外部势力的左右。

  地缘格局决定了,朝鲜半岛一直是东西方势力争斗的焦点。身处博弈中心,这种滋味无论对朝鲜还是韩国,都是极不好受的。只不过,相对于中俄美日等大国势力,朝韩两国的国力又都过于弱小,既然大国们把博弈的战场设定到了这里,那这两个小虾米也没有抗拒的能力,只能随波逐流。

  但这肯定不是朝韩所愿意的,所以,摆脱大国势力左右,符合朝韩两国共同利益。如果两国能达成和解,然后一致对外,那么实现半岛“独立”就有了实现的可能。

  只不过这种事,说易行难。在冷战时期,东西方两大势力长期军事对抗,在这种紧张局势下,朝韩都深怕对方武统自己,都急需自家老大保护,根本不可能有发展互信的空间,合作对外也无从谈起。

  而冷战结束后,由于苏联实力大衰,中国尚未崛起,朝鲜自身也经济崩盘,所以更没有达成和解的可能——韩国有理由期待朝鲜政权垮台,然后自己直接上门接收就是了。

  但现在,形势又发生了变化:

  首先,随着中国崛起,东西方势力在东亚又一次接近平衡;但与冷战不同的是,中美的博弈并不是单纯的军事对抗,而是以政治经济为主的全方位综合博弈。这也就是说,东北亚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较低。

  其次,虽然朝韩国力对比已严重失衡,但朝鲜有核武在手,所以只要自身能撑的下去,也不太担心被韩国军事吞并。

  在军事威胁大幅降低后,朝韩之间就有了建立互信的空间。

  当然,有互信空间,不代表就一定要建立互信。如果没有足够的好处,那建立互信又有啥用?还不如继续这么耗着,看谁家先垮——至少在韩国看来,朝鲜肯定最后的输家。
  但半岛“独立”,就是朝鲜给韩国开出的价码。如果能中俄美这些压在头上的大佬们请出半岛,这对朝鲜和韩国都是极为有利的。

  这看上去有些天方夜谭,但在朝鲜看来,还是有实现可能的。既然中美在东亚的实力对比已出现平衡趋势,那么朝鲜半岛的立场,将成为决定两国胜负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半岛同时向中美出手,逼他们同时退出,中美出于彼此顾忌,为防半岛投向另一方,倒还真有可能同时让步。

  当然,要达成这个目标,必须朝韩齐心,一致对外;要是继续互相敌对,那结果只能是各抱各妈,否则被对方卖了可就完了。

  但现在,朝韩各有所持,不怕对方强行吞并;而中美博弈又不像当年美苏博弈那样剑拔弩张,能够给朝韩互信留下足够的操作空间。所以,只要朝韩真的达成合作,中美说不定还真只能换个地方掐架。

  就朝鲜而言,这是保证其政权延续的一条不错选择。一旦朝韩和解,半岛“独立”,二者便可以组建“邦联”。有韩国的经援,朝鲜不必再有被中国“出卖”之忧;而只要有核武在手,也不用怕韩国鲸吞自己。

  对韩国来说,虽然将来无论中美谁胜谁负,自己都有可能统一半岛,但这只是可能而已。而且在这两位神仙分出胜负之前,自己绝对是十分难受的(看朴槿惠在是否参加中国抗战阅兵上的纠结就可见一斑),鉴于中美东亚博弈是长期事件,没个几十年见不出真章。这么长的时间,韩国一直得小心翼翼的在二者中间走钢丝,一个拿捏不准,自己这幅小身板就得遭殃。

  虽说韩国在煽动国民自尊心方面不遗余力,但在精英阶层心中,自家究竟有几斤几两,还是十分清楚的。所以,如果有机会摆脱这种风箱里的老鼠的窘境,他们还是有可能心动的。
  当然,如果真的走这一步,韩国依然摆不脱朝鲜要挟。但相比中美这两位惹不起的大神,区区一个朝鲜,韩国应付起来还是容易的多。

  事实上,朝鲜之前就做过此类尝试。去年仁川亚运会闭幕式上,朝鲜核心人物黄炳誓崔龙海突然现身,并提出组建朝韩“邦联”的构想。

  只不过这次试探,并没有获得韩国的积极回应。

  根据事后传出的小道消息,韩国之所以如此,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美国的警告。

  这是可以理解的,美国与中国不一样。中国在东亚是主场作战,就算中美同时放手朝鲜半岛,中国也还有充足的战略空间。但美国不同,作为本土远在太平洋彼岸的区外势力,东亚的任何一个战略支点都是十分宝贵的。尤其是韩国,作为美国在东亚的盟友,其国力仅次于日本,距离中国核心区又是最近,拿这样一个宝贝疙瘩,才换个让朝鲜摆脱中国,这是无论如何也不划算的。

  鉴于韩国经济受美国深度钳制,加上东亚总体格局依然是美国主导,朝韩间的互信也极端缺乏,所以韩国拒绝也在情理之中。何况这种选择的可能性一直存在,韩国完全可以审时度势,在任何自己认为时机成熟时主动提出,毕竟国力和国际环境决定了,韩国在这种事上拥有更大的主动权。

  但韩国拖得起,朝鲜拖不起。朝鲜因拥核而饱受制裁,连中国都对他严加限制,国力之艰难可见一斑。如果继续拖下去,朝鲜国内的窘境迟迟无法扭转,金正恩的内部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美博弈的局势也会越来越明朗。既然无论中美谁胜谁负,只要分出个结果,他们都有可能同意韩国统一半岛,那么随着这个终点的日趋接近,韩国的底气也会越来越足,届时再想组建邦联,朝鲜的话语权也就越来越弱。

  如果让韩国拿住了组建邦联主动权,那么朝鲜就麻烦了——金正恩愿意组建邦联,前提条件是不影响自身的统治,如果丧失了主动权,韩国势必提出更多条件,以为邦联组建后,接下来搞和平演变埋下伏笔。

  真要这样,金正恩就麻烦了。答应吧,这简直是自掘坟墓;不答应,中美博弈见分晓的日子越来越近,韩国反正已经熬了这么多年,眼瞅着黎明已经不再遥远,那还不如索性继续熬下去,熬到中美博弈结束,自己直接把朝鲜一口吞了了事,何必再费尽心机搞这么个半吊子货的邦联?

  所以朝鲜才要抓住一切机会寻求破局。而这一次的紧张局势,是在朴槿惠答应出席中国抗战阅兵之后不久旋即爆发,这个时间点的选择可谓十分巧妙。

  在朝鲜看来,朴槿惠是否出席抗战阅兵,是检验中美对韩影响力的一块试金石。作为美国的盟友,朴槿惠在最后仍决定访华并出席阅兵,这意味着,中美对韩国的影响力已经发展到了接近等量齐观的地步。
  这是策划半岛“独立”的绝佳时机。只有在中美影响力相当的情况下,韩国在面对二者时,才能有最大的话语权。美国自不必说,就是中国,如果真发展到对韩影响力超越美国的地步,那没准就要琢磨着以韩制日,反而不愿让韩国从这趟浑水中抽身了。

  所以朝鲜以边境矛盾为借口,悍然挑起争端。而在表面上的剑拔弩张同时,又积极与韩国展开磋商。甚至在谈判中,朝鲜放弃了“南朝鲜傀儡政权”的一贯称呼,而使用了“大韩民国”的正式称谓。组建平等邦联的意图可见端倪。

  积极谈判,是为了组建邦联而与韩国寻求互信和共识;至于用制造紧张来展开接触,则是为了秀底线,告诉韩国别要价太高,老子维护独裁统治的底线不能破。

  当然,谈判达成了什么样的结果,外人不得而知。不过从后来朝鲜立场的软化,甚至不怎么追究韩国边境喊话、打炮的责任来看,这次谈判,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朝鲜的需求,所以它才这么大方给韩国留面子,否则的话就算朝鲜不敢真开战,但嘴皮子上也一定会强硬到底。

  当然,这只是一次接触而已,指望这么快就达成互信和共识,那肯定是不现实的;何况所谓的中美对韩均势,也还远不稳固,韩国不可能这么快就重新布局。但只要能取得韩国的一定认可,朝鲜自仁川亚运会提出的“邦联”构想,就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至于接下来半岛局势如何演进,就只有随着时势的发展来判断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21:51 , Processed in 0.14068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