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70|回复: 0

云石:鸠山的下跪与安倍的冥顽—两任日本首相的冲突立场背后有何深意?【地缘政治6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7 01: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月15日,安倍晋三发表二战胜利70周年纪念讲话,虽然言语中提及道歉,但在具体论述上遮掩矫饰,明显是在巨大压力下的敷衍,究其本质,仍对承认侵略和道歉十分排斥。

  关于安倍政府为何冥顽不灵,云石在上一节《地缘政治67:日本为什么拒绝道歉》中已有分析:道歉和承认侵略不仅会挫伤日本民族自尊心,而且在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国,并积极谋求东亚主导权的当下,日本担心此举会引发连锁反应——它不仅会严重损害日本民族自尊,而且如果中国借此机会,将钓鱼岛、东海、日本非军事化等议题纳入要求“遵守二战决议”的框架中,日本在中日博弈中将丧失法理依据,美国等外部势力也将无法直接插手。

  当然,从日本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担心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虽说钓鱼岛、东海这些争议日本并不占理,尽力谋求利益也是国家的本能。而且,从安倍政权稳如泰山的情况来看,安倍的政治立场还是获得日本主流社会普遍支持的。安倍讲话发表后,共同社发布的安倍民调从37.7%上升到43.2%,更加证明日本国民对安倍讲话的认可度。

  不过,并不是所有日本政治家都持安倍同一立场。就在安倍讲话之前的8月12日,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访韩,向当年抗日的韩国烈士墓下跪,并表示深刻反思。
  鸠山之举,毫无悬念在日本引发轩然大波,引发舆论的广泛指责。毫不夸张的说,在日本社会日益右倾化的当下,鸠山这种做法简直就是政治自杀!

  鸠山是疯了吗?当然是不可能的;还是鸠山政治低能?这更是笑话,作为曾经的日本首相,鸠山不可能连这种起码的政治判断力都不具备。

  那鸠山为什么要这么做?在云石君看来,鸠山此举不仅不是鲁莽,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考量后,对日本利益的维护之举。

  看到这里,很多读者朋友肯定觉得这话很扯,因为就在上一节,云石君还一五一十的分析了,安倍的冥顽虽然有违公义道德,但确实是维护日本一国之利的最好选择。鸠山的政治立场与安倍政治立场截然相反,他这种做法怎么也成了维护日本利益了?

  但事实正是如此。在云石看来,安倍冥顽和鸠山的反思,都是维护日本利益的成熟政治主张。只不过,他们维护日本利益的方式和基点截然不同。

  安倍的主张很清晰:无论是宏观上的中国构建东亚新秩序,还是微观层面的钓鱼岛、东海等一系列冲突,都与日本的利益大不相合,所以中日博弈在现在和将来不可避免。

  鉴于日本的道歉和反思,会把自己框死在二战框架中,如果中国利用二战决议逼日本退让,那么日本将失去与中国博弈的法理基础,也会使美国等外国势力在帮助日本缺乏立场。基于上述理由,不能轻易道歉妥协,否认会落入中国的“二战陷阱”

  就日本的利益来说,安倍的主张不能说错误。但这种主张是基于以下思路展开的:就是要强势应对中国威胁,力争在中日博弈中取得最后胜利,以维护日本所争取的钓鱼岛、东海、甚至东亚主导权等所有利益——换句话说,安倍的主张,是追求最好结果,谋求日本利益最大化。

  安倍的主张无疑是很有追求的。但问题是,追求是一回事,能不能实现是另一回事。如果安倍能够把自己主张实现,那不光他会获得极高的声誉,日本也会获得极大的利益。

  但问题是,实现不了咋办?
  日本跟中国博弈,必将极大程度的消耗自己国力,如果将来成功压倒中国倒也罢了,可如果失败,不但这些利益都要打水漂,日本的国力也会在此过程中丧失殆尽。而且鉴于日本跟中国死扛到底,获胜后的中国,肯定不会给日本好果子吃,到那时候,日本可真就成了偷鸡不成蚀把米,损失将更加惨重。

  考虑现在的中国国力已远超日本,而且发展潜力也远在日本之上,所以安倍的做法其实是存在很大风险的。

  当然,安倍作为一名政客,那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选了这条道,那就只能走到黑,大不了不成功就成仁。但对日本国来说,不可能把国运都押在一定要取胜上头。安倍可以拼死一搏,赌输了也无非就是毁掉政治生命,再加个码也撑死就是自己剖个腹;可日本不可能陪安倍孤注一掷,当年二战战败时日本都没一亿玉碎的事儿,现在就更不会让自己把底裤都输掉。

  所以,日本必须留有退路。在捧出安倍,去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日本也必须为失败后的止损埋下伏笔。

  这就是鸠山反思的理由。作为一个国家,当然要追求“最好”结果,但也要保证“最不坏”的结局,既然安倍充当了追求最好的开路先锋,那鸠山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去做防止“最坏”发生的救火队员。

  从动态的角度分析,鸠山这种高调反思,一方面可以为将来时局不顺时,与中韩政治和解预留良好的渠道;另一方面,如果安倍“反华”不顺,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的反对情绪也会日渐增加,而有鸠山这样一位前首相提前亮明立场,可以更加高效的将反对势力聚合在一起,从而更快的将右倾势力撵下台,进而更早的与中韩达成和解。也就是说,不管对内对外,鸠山的高调反思,都能够在安倍失败后,为日本保存更多的元气。

  综上所述,鸠山的反思,绝不仅仅是出于对于公理和正义的坚持,而是作为一个日本政治家,为自己和日本的前途,做的一场政治铺垫。从本质上来说,鸠山与安倍一样,都是日本利益的坚定维护者,只不过他们维护利益的着眼点不同而已。

  当然,相对于安倍来说,鸠山展现出来的政治品德要更高一些。毕竟大家都爱出风头,少有人愿意擦屁股。尤其是,从二人的政治立场来说,安倍就算失败,在日本的评价也不会太差,最坏也不过就是志大才疏。而如果安倍路线获胜,那鸠山在日本将难免留下骂名。所以,即便排除中国人的立场,仅仅从这个角度而言,鸠山也是值得敬佩的政治家。

  鉴于日本现在还有相当强大的实力,中国的国力发展也远未到位。所以日本不会这么容易向中国妥协。而反应在其国内,安倍系在朝、鸠山系在野的格局也一时难改。但如果中国地缘战略推进顺利,那么日本受压增加,获胜无望的情况下,安倍系的统治根基就会松动,鸠山系东山再起的机会就会增大。所以,日本对华战略,乃至中日博弈的结果,都可以从这两大派系的此消彼长中窥得端倪。等到鸠山系上台那天,很可能就意味着中国在这场博弈中胜局初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02:43 , Processed in 0.14071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