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245|回复: 0

云石:为什么中亚的斯坦们会受土耳其的泛突厥主义鼓动?【地缘政治4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5 10: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土耳其在国际上大肆渲染泛突厥主义,在亚欧大陆内部引发不小的震荡。南俄和中国西部的突厥语族中,均有少部分人受其蛊惑。

  不过相对于在俄罗斯和中国,泛突厥主义真正在当地获得较大发展的,还是中亚地区。前苏联解体后,除塔吉克斯坦因本民族属波斯语族外,在中亚其他四个斯坦,泛突厥主义均快速泛滥,影响越来越大。

  为什么泛突厥主义会在中亚获得滋生土壤?

  从表面看,这是因为哈萨克、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土库曼都是突厥语族,天然对泛突有亲近感。

  但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虽然这些民族都有突厥基因,但经过一千多年的独立发展与融合,血统早已被大量稀释,再加上伊斯兰、斯拉夫两大文明的强势同化,他们的突厥认同也已十分淡漠。

  那么,是因为土耳其大力鼓动?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但这远远不是关键所在。

  在之前的《从泛伊斯兰到泛突厥—土耳其为何鼓吹泛突厥主义》一文中,云石君对土耳其鼓吹泛突的动机做了分析:曾经横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瓦解后,土耳其不仅沦为一个二流国家,也丧失了在伊斯兰文明体系中的领袖地位。鉴于此,土耳其唯有另辟蹊径,通过宣扬泛突厥主义,打造一个以自己为首的突厥系文明体系,并以此为根基,恢复自己曾经的世界大国地位。

  不过,虽然土耳其极力推动,但鉴于其国力有限,与中亚之间又隔着南高加索——里海和伊朗高原,地缘关系疏离。所以仅凭它一己之力,是不足以让泛突厥主义在中亚落地生根的。泛突在中亚四国的发展,与当地势力的极力配合密不可分。

  为什么中亚四国会默许甚至支持泛突厥主义?云石君在此做个简单分析。
  从历史渊源来看,中亚土著民族确实有突厥基因。一千四百年前,处于鼎盛时期的唐朝攻灭盘踞蒙古高原的东突厥,并积极经营西域,迫使西突厥逐渐西迁,在此过程中,突厥建立了一系列政权,并与当地土著的印欧人种逐渐融合。

  不过这毕竟是一千多年前的事儿了。随后阿拉伯帝国兴起,全取中亚,并使之伊斯兰化。虽然之后突厥系的塞尔柱帝国一度复兴,但很快就被西征的蒙古帝国消灭。再到后来,奥斯曼土耳其崛起,但奥斯曼帝国是以小亚细亚和欧洲东南角的伊斯坦布尔为核心,与中亚相隔甚远,势力鼎盛时也未曾对中亚实行统治。而且,土耳其与中亚民族虽都有突厥基因,但长达千年的不同发展路径和与不同民族融合,这种联系基本上已十分淡漠。

  当然,如果没有外来势力的影响,那中亚各部族的突厥认同也还有可能延续。但随着近代俄罗斯文明强势崛起,并将中亚纳入版图,出于同化目的,俄罗斯对中亚的突厥和伊斯兰认同进行强势打压。

  具体操作上,便是苏联时代在中亚进行的民族辨识:以中亚内部的地缘结构和各部族历史渊源为依据,将其区分为哈萨克、塔吉克、土库曼、吉尔吉斯、乌兹别克五个不同的民族——其中除塔吉克,其他四个均为突厥系。通过培育五个民族各自的独立民族意识,取代他们之前的伊斯兰和突厥统一认同,进而起到分化瓦解之效。
  俄罗斯文明不仅体量巨大,还有工业化加持,实力远非中亚传统的农牧文明可比,所以这种打压还是卓有成效的。虽然伊斯兰文明根基深厚,苏联无力将其彻底清除,但对于相对弱小的多的突厥意识,苏联的清除工作还是比较彻底。

  当然,这不是土耳其所乐见的。但此时的苏联如日中天,土耳其自身都面临苏联威胁,不得不附欧自保,哪还敢管中亚的事儿?

  不过随着苏联的解体,中亚五国独立,形势发生了变化。

  获得独立后的中亚,得以摆脱莫斯科的钳制,以自己的视角权衡利益得失。

  在之前的中亚系列中,云石君对该地区地缘格局有过分析:中亚地处欧亚大陆中心,是斯拉夫、华夏、伊斯兰三大文明体系的交汇之处。由于中亚地缘实力有限,不足以孕育独立的强大文明体系,更不足以抗衡周边三大文明,所以只能在这些周边大佬交手后,沦为胜者的附庸。

  作为独立国家,好不容易获得独立地位的中亚五国,当然不愿意再沦为他人附庸。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有限的地缘实力,又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凭借自己的能力抵制周边势力——尤其是俄罗斯的影响。这种情况下,引入外来势力对冲,便成为中亚五国维护自身独立性的必须选择。

  在现实层面,中亚的选择对象是中国。虽然中国也是中亚邻邦,但中国的本部远在东亚大陆中东部,新疆已是其极端边缘板块。历史上中原王朝在中亚角逐中的落败,也证明华夏文明对中亚的地缘影响力,远不如伊斯兰和斯拉夫。所以引入中国,不仅可以对冲俄罗斯,以及南边的伊朗,对中亚各国独立属性的威胁也相对较小。

  但引入中国也是有风险的。虽然与伊朗、俄罗斯相比,中国与中亚的地缘关系最为疏离,但中国的国力却胜于前两者,并且发展趋势向好。

  虽然古代的华夏文明没有能力辐射中亚,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交通设施、工具的进步,不同地缘板块之间的关系被大幅拉近。以当代华夏文明的强大实力,完全有可能在未来突破地缘屏障和距离的限制。

  所以,引入中国,虽可在现实层面对冲俄罗斯影响,但长远看,存在使中亚面临被东亚彻底吸纳的风险。有了被俄罗斯吞并同化的前车之鉴,中亚自然不想重蹈覆辙。

  所以,中亚五国虽然在政治、经济上与中国积极合作,但在人文领域,对华夏文明体系一直比较排斥。而源自土耳其的泛突厥主义,则受到除塔吉克之外的中亚四国的普遍青睐。
  表面上看,土耳其的泛突厥主义,不会给中亚带来什么直接好处:

  经济上,土耳其体量有限,又与中亚地缘关系疏离,二者之间很难有什么大规模的经济合作。就算土耳其给些援助,就凭他那家底也掏不出多少银子。

  政治上,鉴于土耳其是北约国家,又与俄罗斯存在结构性地缘冲突,所以跟土耳其走的太近,必然招致俄罗斯的报复和打压。

  虽然俄罗斯已国力大衰,但也不是区区一个土耳其比的了的。尤其中亚的地缘格局,决定了俄罗斯的影响力远在土耳其之上。所以,中亚如果跟土耳其走的太近,反而会给自己招惹麻烦——土耳其不是中国,她那小胳膊小腿儿,可没法帮中亚化解俄罗斯的怒火。

  但明知如此,中亚仍对泛突厥主义大加欢迎。这又是为何?

  主要是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考虑。

  中亚各国要维持独立,除了国力的强大外,文明体系的独立性也至关重要。只不过,中亚的地缘条件,决定了他无法孕育出独立的文明体系,既然如此,那就只有引入一个既有一定关联,可以提供一定文化支撑,但又不至于对自身独立构成威胁的文明体系。

  参照上述标准,华夏和斯拉夫文明体系首先就被排除。

  而除了华夏和斯拉夫,周围便只剩下一个伊斯兰文明体系。

  从常理来说,中亚各国应该义无反顾的强化伊斯兰认同。毕竟中亚本就是伊斯兰文明势力范围,在俄罗斯统治的岁月里,中亚民族也正是依靠伊斯兰文明的力量,才在相当程度上抵御了斯拉夫文明的同化。而且伊斯兰世界现在四分五裂,没有哪个政权可以再像古代那样,将中亚变为自己的附庸。有这么个现成的宝贝,实在犯不着再另寻他途。

  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虽然中亚各国并未抛弃伊斯兰文明体系,依然将他视为抵御斯拉夫的工具,但他们并不愿意将自己吊死在伊斯兰这一棵树上。

  首先,伊斯兰文明体系虽然体量庞大,但在现代已陷入衰落,其文明内涵也与现代化需要存在巨大冲突。如果选择强化伊斯兰体系,虽然可以有效的将自己与华夏、斯拉夫做区分,但在现实层面,中亚的经济发展必将受到极大制约。

  其次,强化伊斯兰认同,不可避免的会陷入内部教派纷争。除弱小且孤掌难鸣的塔吉克外,占主体地位的中亚其他四国均是逊尼派,而与中亚直接接壤的伊朗却是什叶派,二者是千年宿敌。本来,由于中亚逊尼派较温和,所以与伊朗的矛盾还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一旦强化逊尼派认同,与伊朗的冲突必将被放大。而如果改弦易辙选择什叶派,一来这种调整必然使内部陷入混乱,二来也会给伊朗势力的进入提供可乘之机。

  其三,虽然伊斯兰世界现在四分五裂,但政治统一的呼声长期高涨。中亚在伊斯兰世界中属于边缘板块,地缘实力也有限,注定不可能成为伊斯兰世界的核心。万一西亚北非的伊斯兰世界实现统一,那不可避免的会重返中亚,力图将其吸纳,这样中亚的独立性就不复存在。

  有了上述三点因素。虽然中亚四国不至于抛弃伊斯兰,但也没有再继续强化其影响的动力。
  这时候,泛突厥主义,就成为中亚眼中的香饽饽:

  首先:虽然泛突厥主义是土耳其提出,但土耳其实力有限,又偏居小亚细亚半岛和伊斯坦布尔一隅,与中亚地缘关系相对疏离,不可能对中亚的独立性构成威胁。引入泛突,既可以打造与周边不同的文明体系,还会获得土耳其,乃至整个突厥语族的支持,增强自己在与中、俄、伊朗交往中的话语权。

  其次,在伊斯兰世界中,相对于封闭保守的阿拉伯和伊朗,泛突语族普遍相对开化,所以以突厥语族为标准打造出的文明体系,在融入现代文明方面比传统的伊斯兰体系更有优势。

  其三,泛突语族都是逊尼派穆斯林,这种结构,决定了打造出来的泛突文明体系,不会对中亚既有的伊斯兰文明体系构成冲击,二者可以并行不悖,这就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文明体系转换过程中的内耗和风险,也能减少其他伊斯兰国家的敌意。

  最后,虽然土耳其鼓吹泛突的目的,是想让自己成为这一全新文明体系的首领。但中亚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如果将泛突语族地区看做一个整体,土耳其的区位过于偏西,而中亚则处于泛突语族地区的地缘中心位置;而在自身地缘价值上,土耳其固然是扼守亚欧海陆咽喉,但中亚同样是亚欧大陆交通岛;至于地缘实力,虽然土耳其国土可利用程度较高,现实国力最强,但中亚地域广阔,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亚的未开发地区也逐渐会形成开发价值——可谓潜力巨大。有这三点因素,将来谁是这个新生突厥文明体系的老大还不一定呢!

  有了这种种考虑,中亚对泛突厥主义的认可也就不足为奇了。

  只是,泛突虽然发展迅速,但迄今为止依然只能算是一种社会思潮,与形成一个完整的文明体系还有很大的距离,至于泛突的终极目标:形成一个突厥语族的统一国家,那更是有着万里之遥。

  那么,一个问题来了:将来,泛突有可能获得成功吗?云石君下一节继续分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2 11:57 , Processed in 0.26570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