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57|回复: 0

钮文新:股市特权何时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5 15: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截至昨日收盘,上证新国债质押式逆回购隔夜品种(GC001)涨313.29%至折年12.75%的收益率;深证国债质押式逆回购3天期品种(R-003)昨日大涨2580.97%至折年10%的收益率。与此同时,银行间债券市场收益率和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从隔夜到1月期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什么原因?当然是新股认购期间的“抽血效应”。打从今年1月8日第一次新股开始发行到现在,甚至过去许多年,每次新股认购货币市场利率都会飙升,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是,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是不是就有理由持续?是不是就可以无视其危害?是不是就可以不改?我看不行。

  实际上,央行微博于21日发布消息称:“近日,受多只新股即将密集发行等因素影响,市场短期资金供求和货币市场利率有所波动。需要时央行将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及时提供流动性支持。”这说明,央行看到问题,也试图采取一些措施熨平市场利率的被动。但我认为,这件事恐怕还要从新股发行制度自身的改革入手,而不是简单让央行提供流动性的问题。

  为什么“新股发行引发货币市场波动”是问题?至少我们应当看到两大危害:第一,市场利率大起大落,破坏了所有企业、个人——整个社会对金融成本的稳定预期,本身就会冲击宏观经济的稳定性;第二,它体现了市场大机构优于小机构、结构投资者优于散户投资者的不平等关系。

  首先,利率高低,针对的是全社会的经济成本。只有稳定的利率预期,经济才会平稳,金融才会平稳。否则,利率大涨之时正是某些企业急需资金的时候,这些企业因新股发行而拿不到贷款或必须承付高成本,那这些企业实际承付了不公平的金融待遇。尤其是利率市场被大力推进的今天,国债收益率作为重要的利率基准,它的大起大落乃宏观调控之大忌。

  其次,货币市场利率因新股发行而大涨,此乃新股发行制度不公平的体现。因为,权贵和机构可以通过借钱(杠杆)放大认购基数,从而提高自由资金认购新股的中签率,但散户不存在这样的待遇。因此,这样的新股发行制度必然使新股发行市场变成特权阶层掠夺利益的场所,而让散户投资者变成陪衬人,被严重边缘化。

  恐怕没有可能通过一纸命令而去除“借钱打新”的恶习。因此,解决这样的问题还要回归新股发行制度本身:如何铲除“过度炒新”的关键性命题。我们说过,新股上市首日在发行价附近市场只有需求、没有供给是新股开盘价跳升,股票一、二市场价格割裂的关键所在。所以我认为,想方设法在新股上市首日,在发行价附近建立新股供给机制,这恐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我们说,不怕新股上市被不断炒高,就怕价格在极少交易的情况下跳涨。因为,新股价格不断被炒高,那是一个连续交易的过程,操作者要想完成这样的炒高过程,成本代价巨大,从而减少新股价格被操纵的几率;但如果像现在这样,新股上市首日,成交不过百八十手,价格就可以大涨至44%的极致,那将是一个极易被操纵的市场。

  其实,安排新股上市后的供股问题方法很多。比如,可以允许新股发行商(证券商)向公司大股东无约束融券,在股价上涨15%之后卖出股票,并允许券商和大股东通过这样的方式盈利。再比如,要求发行商在新股发行的时候自购10%的新股,开盘第一天必须全数出售。这样,一来可以加大发行商新股承销的约束力,使之不敢承销烂股票;二来为新股上市后提供供给。

  当然,采取美国式招标方式发售新股,让新股持有者以不同价格持有股票,市场认识分歧在发行时已经发生,这样新股开盘后,自然会生产更多的交易。等等等等。办法有的是,关键是愿不愿意去做。

  上述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不仅是一个新股发行的公平性问题,它同样关乎国家宏观经济稳定的问题。所以,新股发行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势在必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1 19:19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