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08|回复: 0

邱林:别过早给澳新总理贴上“亲华派”标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6 07: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月14日晚,澳大利亚前通信部部长马尔科姆·特恩布尔联手执政党——自由党副党首、女外交部长毕晓普,向总理尼·阿博特“逼宫”。在随后的选举中赢得了自由党党首投票,取代托阿博特担任澳大利亚总理。

  虽然中国人对特恩布尔还不怎么熟悉,但他已被舆论场看作是“澳大利亚政治人物中对中国有深入认识的政治家之一”。在对中国的态度上,他与前总理阿博特实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或许有所区别。

  阿博特上台以来,一方面积极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显示出对华亲密态度,但在南海问题上,又与美国和日本一道呼吁实行“法治”,在针对中国的安保方面表现出“超保守”态度。而特恩布尔则以“自由派”著称,今年8月他在悉尼发表演讲时,就战争结束70周年问题说,不要忘了中国是“澳大利亚在二战期间坚持最久的盟友”。

  特恩布尔在演讲中强调:“没有中国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坚韧和勇气,我们的战争历史将以完全不同的形式结束。最重要的是,在澳大利亚人最黑暗的时刻,在敌人已经抵达我们家门口、我们的城市遭受直接的军事袭击之时,在那个历史转折点,中国是我们坚定而不倦的盟友。”

  据说,特恩布尔对中国的理解是受到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论中国》一书的影响。特恩布尔表示,“正如基辛格所说,中国与苏联、甚至美国不同,并不寻求说服别国接受其价值,遑论政府制度了。”他认为,中国作为世界最重要贸易国的地位支持了他的论点——中国崛起将基本上是和平的。

  因此,部分中国媒体把特恩布尔称为“亲华派”。当然,仅凭他过去在中国或澳大利亚所说的一些话,就给他贴上“亲华派”标签,未免有些操之过急。上面引述的特恩布尔涉及中国的言论,他当时的身份仅仅是通信部部长,说话可能随意一些。而现在他身居一国总理的地位,是否还能像过去那样,说对华友好的话,做对华友好的事,还难以预测。

  以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为例。陆克文刚上台时,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亲华派”,因为他是西方政要中唯一一位能说流利普通话的政客。其上任后首次出访便包括中国,欢迎中资投资澳大利亚。陆克文还不遗余力地呼吁增加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发言权,他曾向美国总统奥巴马建言,全球经济中心正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然而,西方政治家们的变脸术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正是这位曾被外界视为澳有史以来最亲华的陆克文,原来骨子里对华最强硬。他曾当面向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表示,美国要做好对中国动武的准备。实际上,陆克文和希拉里这个两面派人物说出这种话是贻人口实,把澳推进美国的陷阱中。

  从好的方面想,特恩布尔也许不会是陆克文这样的领导人。特恩布尔政府可能对澳大利亚在南海问题上的策略更加谨慎,尽量不冒犯中国。同时,在阿博特政府与日本建立的“准盟友”关系也可能告吹。

  即便如此,我们也不必过早地给特恩布尔贴上“亲华派”的标签。虽然特恩布尔大概会在避免言语冒犯中国方面做得比阿博特好,因为此前他表现了对华说话礼貌的意愿和水平。但是他估计不会在加强美澳军事合作方面往回缩,美国一直通过加强这种合作增加对中国的心理压力,而澳也一直给予了配合。

  特恩布尔有可能成为中国与之打交道感觉“相对舒服些”的澳大利亚总理。不过,像他这样的领导人再怎么“亲华”,都不会与美国、日本等国翻脸,何况他这种“亲华”姿态有时说不定是装出来的。

  这也是陆克文、阿博特以及澳大利亚政府高官对华心态的真实表述。人们注意到,当初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上任后首次访华时表示对华友好,并将与中国“同舟共济”,后来还不是露出原形?中国人讲究“听其言,观其行”,希望“日久见人心”,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却屡屡上当受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2 20:49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