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84|回复: 0

冉学东:股灾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正在扩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6 23: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此次股灾大家津津乐道的是对于个人资产负债表的重创,有中登数据显示,在巨大的市场震荡中,中产与散户的财富均受到冲击。有5.7万个500万市值以上的账户“消失”,而10万-50万账户也减少了86.96万个。有55万个百万以上的账户消失。个人资产负债表上资产的大幅缩水,是抑制市场消费需求的基础力量,将在此后的经济数据中表现出来。

  不仅仅是个人资产负债表的大幅缩水,此次股灾对正在蓬勃发展的财富管理行业也是一个重大打击,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截至上周末,今年以来超过1200只私募基金产品清盘,其中7月和8月是清盘的高峰期,共有389只产品清盘,占今年以来清盘产品的三成。股灾引发的市场系统性风险,让资产管理行业缺少必要的手段控制风险,而且许多私募机构本身风险控制能力和市场判断能力弱,此次股灾让他们损失惨重。而真正受到损失的还是这些投资者,由于股灾导致的投资损失,他们会完全记在机构的账上,对机构的资产管理水平和信誉产生怀疑,这无疑对资产管理行业今后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当然,股灾导致的市场IPO的暂停,增发配股等再融资陷入困难境地,而前几年的一级市场上的并购风潮也进一步遇冷,这导致许多本来进行的顺风顺水的资本市场的公司融资通道被堵死了,在商业银行信用能力下降以及信贷成本高企的情况下,融资通道进一步缩窄,无疑实体经济是一大打击。

  事实上,不仅仅是股灾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此后的救市行动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更大。有媒体统计,从7月1日到9月5日,共有1222家上市公司或重要股东或者高管增持,净增持金额达1025亿元,其中7月迎来高潮,净增持金额达到6187亿元,8月367亿元,而9月仅仅2个交易日净增持达到41亿元。这就是说实体企业的千亿资金没有不能投入必要的日常经营或者投资,而是掉进了股市这样一个无底洞。

  更为重要的是为了救市,央行通过各种方式向股市输血,其中商业银行的信贷是最主要的方式,7月份央行的数据显示,非金融企业的贷款额达8千亿以上,证金公司和汇金公司还在债券市场上融资。尽管没有权威的数据,但是商业银行至今至少向股市输血万亿以上应该是可能,这部分资金本来是应当投入实体经济的,现在都投向股市,先不说这些信贷的风险有多大,仅仅这些股市融资的挤出效应,就足以让银行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总额大幅减少,7月份对实体经济的新增贷款下降到了5,940亿元,明显低于上半年的月均1.1万亿元的水平。

  而现在更加让监管部门感到难堪的是,股灾直接促发了人民币汇率的贬值,此次在国际会议上被央行行长再次强调:央行考虑到股灾可能影响到国际市场,不得不以人民币贬值释放风险,而没想到的是,这次汇改却激发了市场对人民币汇率未来的稳定疑虑,于是形成较大规模的资金流出潮,为了应对这次资金流出,央行又不得不动用外汇储备稳定人民币汇率,这更是对实体经济和财富的损害。而最近出台的外汇风险准备金,则是对资本项目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挫折。

  事实上,近期的一些救市措施更是把资本市场变成了近乎修道院式的场所。比如清理所谓的“恶意做多”、清理场外配资、限制程序化交易、对股指期货的毁灭性限制,尤其是清查外资账户等,这些行为是以救市为目的的,但是无法证伪,而又游走在法律的边缘,其起到的作用是让股市流动性越来越枯竭,投资者逐步离开市场。所谓“水至清则无鱼”,市场就是鱼龙混杂,只要他们没有违法,就不应该采取如此大规模的运动化的清查行动。

  救市,首先要明白股灾是怎么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找到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可以忽略。包括笔者在内的大多数投资者都认为,股灾的根本原因是监管,监管必须改革,才能真正让市场复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8 00:35 , Processed in 0.09381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