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514|回复: 0

虹麓闲人:梳理全球大格局和中国股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5 14: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乘着放假,有机会坐下思考一下全球金融市场的格局和博弈,以此来判断中国股市中投资的应对可能之道。

  当下,全球金融市场最重大的影响因素我归结为:美联储要升息和中国经济进一步衰退。这两个命题是目前市场的主流判断。我最关心的是这两个命题的真伪,美联储要升息已经说了大半年了,而围绕这个命题,支持升息的政治和经济指标始终在摇摆不定,让我感觉美联储想达到的目标与升息与否无关,而是利用预期制造和宏观经济数据来引导市场保卫美元霸权地位,为此,甚至动用了原油和黄金这样的美元战略资源,对于美元升息这个命题的判断是:美国经济早在今年4月份就已经具备升息的条件,该升而不升有经济成本的考虑也有战略空间扩张的图谋,欧元、日元等发达国家体系货币是美元临时的盟友和永远的敌人,人民币则一开始就是美元的敌人,英镑则显示个性,但我以为这是一个有基础的强势货币,尤其在人民币-美元竞争的历史未来,英镑将是很好的避险货币,欧元和日元,因为对美元依赖太重,可能会是货币竞争和全球政治经济竞争中损失大于美元的货币对;而基于这样的美元-人民币竞争态势判断,我以为IMF增加新兴国家股份这样的改革不太可能被美国国会批准而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人民币加入篮子货币在今年年内甚至在未来2年内也不太可能会得到8国集团的支持而成为现实,国际社会和美国都不会让中国央行和政府对IMF和SDR产生放弃的预期,这不利于游戏继续玩下去,搞不好还会导致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和市场体系在十年内被颠覆,那就得不偿失了,因此,我以为IMF改革和SDR对中国就是一块诱狗的骨头。为此,进一步的判断是目前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和黄金价格被政治性压制而偏离了价值中枢,但这对中国战略布局未来是有利机会。关于中国经济衰退,我以为命题为伪。我的道理是中国现在谈不上是经济发展还是衰退问题尽管指标指向是衰退,制度改造和经济内生动力引擎重构以及对之前中国经济发展构造的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做出适应于经济内生动力重构和相关制度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的内部清理和调整才是目前的中国宏观经济正在发生的事实,而在这个过程中,内部的利益调整很容易吸引外部的细菌攻击,我的直觉认为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国经济的真是存在也许是非真实的,因此市场谈论的衰退与实际发生的改造调整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从更实际的层面考量,我认为我们如何看待两个命题本身是一方面,而针对市场出现的对这写问题的命题和由此想构造的市场价格体系和价格趋势是更短期或者是当下的问题。我们看到目前发达国家的股市出现了那些特征呢?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在遭遇1997年式的攻击;全球股市下跌,其中比较显著的是中国、香港和日本股市,其次是欧洲和美国股市,相对而言,我以为美国股市和香港股市会比较危险一些,香港是处于被金融攻击位置而出现危险,美国股市则处于货币推动型牛市向基本面牛市过渡的结构转型时期,决定转型成功的关键是美元回流美国市场并必须维持金融市场繁荣否则GDP增长就会出现问题而出现一些体系性的解决难度较大的难题,转的好则指数会相对稳定,转的不好就应该是会面临比较大的向下调整;中国的股市,我认为还是处于比较微妙的政策市环境下,它不可能是一个独立于政府思维和构造的市场,现在我们还难以对中国资本市场做出什么合理的评价,但就表面而言,我认为市场趋势主要还是看政府,毕竟所谓的股灾核心因素还在融资融券和对应的恒生系统(光大证券之前不是演绎过一次了吗?思考一下吧),对于融资资源的断流,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客观是融资规模突然缩减,不造成股市波动才是怪事(思考一下清理非法配资和救市效果之间的总量和时间轴之间的关联吧),而市场上貌似强大的空方在我看不过是一群追随羊头的羊群而已,仅仅在符合某种需要的条件下他们才是强大的反之则是虚弱的,根本上看中国的市场力量并没有相对的独立性能力,缺乏社会责任和契约意识是中国资本市场力量的软肋,他们还没有构造出更不用说成为市场经济的脊梁。反向思考是,监管层面可以断流也可以放水,这是一个事情的两面,事实上即将召集的G20面临的两个选项:阻止美元加息和压迫中国政府减缓经济衰退的全球压力之间,他们是不可为或者不为更正确,因为是伪命题,我以为G20正确的使命是让发达国家理解和适应已经变化的世界而走出睡眠型思维。所以,对中国股市的股灾与价格必然趋势挂钩思维和预期可能不是事情的真实甚至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类似的思维也是我对人民币汇率市场价格波动采取同样的看法,汇率和股市,在趋势上我认为都是属于同类性质。

  脱离市场趋势和经济因素,从更广泛的层面看,我对全球经济和金融格局的看法是客观上存在以中俄为首的新兴经济体系与旧体系的竞争以促进全球利益格局合理化,这个竞争是否可以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进行我个人持乐观态度;中美竞争是两个体系竞争的核心,至少在短期看竞争是日趋残酷,并加上了政治、军事和外交、地缘政治的促进,但从中期看,这样的调整利益格局是必然趋势,美国最多只能阻击调整的速度和幅度而已,而无法也没有力量能从方向上和趋势上阻止利益调整这样的全球金融和经济市场和发展的大改造,除非将苏联的历史在中国重新上演或者再扮演一次1933年的日本对中国的军事占领,显然这些暂时还不太可能尽管美国正在这么做,他们已经做了很久而且是有成效的,但中国也没有睡着况且俄罗斯已经苏醒、印度在紧张地应对复杂选项。争执不下而又威胁人类发展而最后诱导新兴经济的愤怒和发达国家伴随美国不懈的努力而造成重大利益损失的条件下,美国就只能与中国签署新的板门店条约。全球危机在我看,如果抛弃短期的各种策略性博弈因素,导致现在全球市场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还真的是美国人的顽固的帝国思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8 00:55 , Processed in 0.10943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