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23|回复: 0

凯恩斯:改革不能倒退,股灾源于对国企改革的失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 07: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生的最大遗憾莫过于错误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很多股民都担心发生全球金融危机,其实哪里有什么全球金融危机,A股下跌不过是权力部门的不作为和那帮赌徒滥用杠杆工具的叠加而已。

  这次股灾,表面上是源于去杠杆,但是本质上是源于对国企改革的失望。中车不知道套住了多少人,国企改革概念股也不知道套住了多少资金。私下以为,股市如此之跌跌不休,不仅是股票市场自身原因,还与投资人对国企改革的期盼落差有关。中国股市有个特点,政局稳定市场稳定,政局不稳市场不稳。老板天天喊腾笼换鸟,问题是有些老鸟把持大权,以不作为的方式对抗改革,坐板凳看新领导层的笑话,形成改革最大的阻力。现在必须向居高位,而不作为的的老鸟摊牌:要么改革,要么下台,让年轻人上来干!

  回顾过去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并非自上而下的强人政治,也非戈尔巴乔夫式的以政治改革,促进经济改革的苏联模式,而是自下而上的推进改革,先农村后城市的改革,以特区和试点的方式,推进改革,以树立地区改革典型案例,启用务实改革派人物,某个地区带头的方式,多方位的积极推进改革:故此有小岗村土地改革,故此有华西村的模式。故有要吃米找万里的农村改革模式,也有习仲勋的深圳特区城市模式。这些都属于典型民间的创新、发挥民间积极性探索改革,突破思想禁锢,摸石头过河的模式比顶层设计更有效。

  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的推进,与党的宣传体系,做好统一思想教育工作,至少在政府部门之间,形成改革共识,然后政府以鼓励的态度,支持由下而上的民间自发改革有关。改革不能倒退到国企经济占比越来越大,越来来垄断的老路上来。同时改革还需要树立典型,典型案例加以宣传。改革,还需要共识教育。

  如果国企改革仅仅限于合并,重组,形成新的垄断。那么只能像国有经济越来越垄断的东北那样,经济形势越来越差。东北的问题就是现有的行政体制,国有体制太强大,直接导致社会阶层固化,体制阻碍了改革。

  对改革失望的方面还有很多。原本被寄予厚望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雷声大雨点小。中央的顶层设计方案也迟迟未能出台。而且原本说好的民营企业和外资能够进入国企,现在又提出“国有企业是党的重要执政基础,要加强党对国企的领导”,这样一来,民企和外资岂敢控股国企?这不是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吗?国企做大做强必然形成挤出效应,冲击民企效益,如今混改据说重点是员工持股,这将进一步刺激国企利用垄断,掠夺民企利润。

  除了国企改革,还有金融改革。这次股灾充分暴露了我们的危机管理水平是多么的低下,金融监管和处罚是多么的不到位。人民币汇改,资本市场交易制度改革,人民币的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一直没有消息。而在股灾之后,资本市场如此动荡,连总结的人都没有,估计人民币汇率改革,利率改革和资本项目的开放,会更困难了。

  大家都说本轮的牛市基础是改革牛。但是改革进度之缓慢,改革过程的倒退是如此的让投资人失望,那么本轮牛市的基础在哪里?所以沪指跌回到2014年11月降准之前的水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股市下跌最大的问题是影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美国的科技创新的背后,是庞大的资本市场支持的中国股市如果这样跌下去,最大的问题是影响“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创业公司因为没有资产抵押,所以没有银行的支持。所以创业公司只能通过股权市场出让股份募集资金,也就形成了天使投资市场。然后天使投资通过上市的方式,在股票市场变现。而股市的停止再融资,直接导致pe退出的停止。而新三板做市商和投资门槛又迟迟不放开,直接导致创新企业失去资金市场的支持。最终大众创业变成大众失败。

  在中国从原有以重化工为主的经济体向互联网转型,智能化机器人化经济体转型的过程中,需要越来多的创业和创新的公司充当开路先锋。所以从中央层面来说,希望维持一个牛市局面的,但是现有的国有企业体制,行政体系阻力很大。既然自上而下的改革行不通,为何下放权力,鼓励地方政府,鼓励民间资金,自下而上的探索改革?

  不改革就没有牛市,要改革,就要让站着位子不干事的老鸟们下去,让新人上来。

  如果你不赞成我的观点,我下面转发一个叫立春的投资人的观点,此观点,与我们几乎一致:

  一,美国股市没有走熊基础,会走出历史上最大的牛市,美联储不会改变预定的加息步伐。

  这波牛市结束前,美国大部分地区应该已经实现了免费高速WI-FI信号覆盖,互联网在云计算大数据的支持下升级到高智慧网络应用体系中,并进一步成为整个社会的运作基础;电动车和充电站基本取代了传统的用油系车,各类工业和家用机器人已经司空见惯,3D打印和精密工业加工技术开始全面改造提升整体制造业,生物科技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人均寿命再度提升;软件和智能体系让工业制造的投入产出更加精细化,效率提升显著,资源利用率大幅度提升;由于各类新技术的出现,商品的丰富程度再次提升,零售业和服务业超纪录的发达。

  纳斯达克为代表的科技企业,正在向上文描述的方向发展,确切的说,美国经济,不是复苏,是变异,是化蝶,仅仅复苏是绝不可能在疗伤阶段三大指数就屡创历史新高的,重复过去有什么可激动的?!

  二,世界经济格局面临大变,中国站在十字路口上。

  新经济的升华和变异,对未来的合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技术对接上看,德国,日本更有可能成为美国新经济引擎的最佳合作者,中国制造如果不能提升,完全有可能被淘汰;在这个大变革面前,中国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看到也认识到新经济,提出也制定了转型计划,但是在执行力上面,惜败于传统势力,中国要走经济复苏的老路,而不是经济升华的新路,刚刚开启的全民创新,万众创业之激情,被股灾,被沉渣泛起的老腔调冲的七零八落,随着经济数据的不振,再度祭出加大投资力度的招数,对于未来,中国站在十字路口上。

  一条马路一年修一次和五年修一次,创造的GDP是大不同的,很明显后者的GDP远高于前者,但是两者的经济性大不同;美国有很多城市的基础设施远不如中国,市政府多是小门小户毫不起眼,公用设施和城市道路也有极大的提升空间,如果各级政府致力于此,短期内拿出一个推升GDP的方案简直易如反掌,维持几年也问题不大,但是决策层从来没有在这个方面用过心思,因为,这种做法没有经济性,没有持续性,短期还有麻痹作用,最终失去的是未来!

  经济性!是的,回到最本源的出发点,搞经济最核心的目的,是要体现出经济性的,什么是经济性,就是最优化,在经济学里,边际这个词出现的频率最高,边际是什么?就是最优化曲线,经济学所致力于的一切,都是把社会实际的经济活动框在最优化曲线周围,任何过多的偏离都是不可取的,成本与支出,投入与产出的最优化,以及最大程度的可持续性是经济学服务社会的根本课题,中美经济运作的差别在于,中国还在基础经济学的范畴里打转转,美国则是早就掌握了高阶的经济学,根本的差别在可持续性上,一种模式的边际效应最优化总是有限的,当边际本身也有天花板的时候,再多的努力和投入全部是浪费,没有正确引导的劳动本身是不创造价值的,超越边际线的劳动,全部是无用功,不仅不造福社会,还起反作用!

  以可持续性才是现在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而能够获取可持续性的,只有无尽的创造这一把钥匙,没有其他!

  中国让GDP降速,本质上是认识到这个道理的,他要追求可持续性,十八大纲领以及很高调的国企改革与推进创新等等,都是表现,但是实际执行和推进却是无比的纠结和低效率,乃至于短短三个月的股灾之后,整个舆论有回到老路上的倾向,股灾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遗忘初心,斗志尽失,妥协后退。

  美国引领的新经济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中,FACEBOOK和GOOGLE的无人机计划基本上已经成型,大面积免费WIFI覆盖不再是科幻小说,其意义等同于工业化初期的公路网和电网,一旦做成,构架在网络基础上的无穷应用会爆发出巨大的威力,社会运作效率将大幅提升,这种推进经济的可持续性是以世纪为时间段来计的;这是一个缩影,搞经济,不是搞数据,唯数据论就死了,中国的国民性是无框框不成活,别人不迈出第一步的话,他是不会敢为天下先的,现在是新旧经济的关键转换时点上,经济规模排名第二的中国尚有较大的影响力,如果判断失误,执行错误,完全有可能被淘汰,就像这次的股灾和人民币波动,初期世界还陪你玩,之后就各走各路了,自己折腾去吧,看看本周的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股市表现,几乎全都是单针探底的阳线或大阳线,中国央行推诿说股市大波动策源地在美国而非中国,那好吧,人家都跟着美国回升上涨,你的各大指数仍然暴跌7-12%,作孽吧!

  对于未来,只能说,中国站在十字路口上。

  三、如果以美国代表的新经济发展步入正轨的话,势必会带来全球经济格局的大变化,目前出现的以资源出口为国内支柱经济的国家出现衰退是第一个特征。

  过去的百年,人类的实物创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达到一个巅峰,对地球母亲的资源利用,也达到极致,继续这个模式的发展是没有未来的,这一点早在二十年前,就是未来学者,各国政要和有识之士一直在探究的核心问题,可笑的是当一些人正在努力去改变的时候,其中的领导者又被另一些人说成是阴谋制造者,当页岩气页岩油新技术大行其道,当电动车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之后,对原油的需求在趋势上就是不断下降的,这在一些人眼里成为阴谋搞垮俄罗斯的设计了;同样,当新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信息充分交流使得社会运转效率大幅度提升,社会各界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一定也大幅度提升,这必然使得资源的需求被大大限制,长期看,资源的价格会回归到一个非常理性的位置上,而且周期性会越来越低,人类整个一百多年来的经济奋斗史,其实就是和经济周期的战斗,新经济的成功,就是让经济周期性的波动率越来越低,稳定性越来越好,资源之于社会,相当于营养之于人体,过多是没有意义的,不仅没有好作用,还会有副作用,最终成为健康杀手。

  所以长期看,资源和各大宗商品在绝对总量上的需求会小幅度稳定增长,但在金融意义上的增长空间被大大压缩了,甚至一些单品在绝对总量上的需求也会下降的。当然,也会有一些单品需求上升,比如和电池制造相关的那些。

  所以,资源总体上会维持熊市趋势,这和过去旧经济体系之下,经济向好,资源一定随之走牛的传统格局大不同,新经济发展的越好,资源的周期性和波动性就应该越小,这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我不知道中国的顶层设计者是否彻底看清了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反正从很多有话语权的人的嘴里和文章里,看不出有什么上轨道的见地和认识,甚至不少人直到今天还陷在美国阴谋筹划世界获取利益的论调里,我有点困惑,二战以来,美国和它主导的美元一直都是这样的,只是对世界而言,一个一直以来只为自己利益谋划而不吃一点亏的人,能行走和主导世界几十年?人类公理还有地方安放没有?这是个简单的连小学生都能说明白的道理啊,美国那么糟糕干嘛还要和他来往呢?不和他玩行不行?如果不行,又为什么?还是说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和经济主导者,站位本身就是手握双刃剑,伤人伤己都是可能的。

  中国迫切的想要人民币国际化,以巩固其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但目前我们是否对清楚走上这个位置应该有怎样的担当和作为,普罗大众是否对此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国际化的货币一定是好坏参半,做好了好处很多,做不好害处很大,美元长期以来形成了相对的涨跌周期,就是在这把双刃剑上腾挪舞蹈,既要考虑自己利益,也要顾及国际利益,因为把握不好,它一定失去这个地位,可是国内有些人就是那么奇葩,不论美元涨跌,都是祸害它国,为自己谋利,永远保持害人之心且回回得逞,这种声音那么有市场,侧面说明了人民币离具有国际货币地位的意识和理解差距还很大!

  这次人民币汇率波动引发的国际金融震荡,很多国人都不同程度的表达了自豪之情,他们把这个看作是中国力量的表现,这种情感的表露是很糟糕的,虽然它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不是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世界公民应该有的表现;理性的说,中国力量是事实,但是力量也分两种,建设性的和破坏性的,仅仅因为有力量就感觉良好,那是危险的,得到的回应是防范而不是拥护,如果你的加入让大多数人获得好处,那才是真正的实力,世界不管怎么对美元泼污,其硬通货的地位,是从来没改变过的,说明总体来看,美元的国际国币地位给世界带来好处更多一些,这是美元能长期维持这个地位的最根本。

  所以,不论从认识上,从汇率波动市场化的程度上,还是最关键的,中国将在未来新经济大变局中处于何种地位上来判断,人民币国际化的变数还太多,尤其是,中国制造如果不能在未来几年内实现跃升,未来数年内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可能性不高。

  五、股市终于被打下来了,有些人可以把心放肚子里了,去杠杆,挤泡沫,股市被熨平了没泡沫挂起来看是最省心放心的,如果还觉得不够,可以继续往下打!

  参照美国2008年,三大指数用了18个月完成46%的打折下跌,制造了50-80年一遇的重大金融危机,我们今年则在6、7、8三个月,上证完成55%、中小板54%、创业板46%的打折下跌,不知道该如何定义,同期美股和世界股市下跌幅度在7-12%以内,震荡幅度基本都在12-25%之内,在这个数据面前,权威部门居然敢说全球股市动荡主要来自美联储加息预期不确定所致,这该做何种解读?先抛开别的不谈,金融市场保持起码的稳定性是最基本的要求,这样动荡的市场对实体经济绝对是个巨大的破坏,没有一丁点正面意义,而国家至今都未能直面这一现状和事实,应对策略变来变去,股市动荡未解,就宣布救市不再作为,紧接着加大汇率波动,雪上加霜。

  而整个过程中最有看点的是,代表了中国最佳“价值”的上证50同期打折54%,和中小板持平,而且下跌时间更长,先于其他指数在5月就开始下跌,年初至今下跌9.79%,上证年初至今下跌0.07%,中小板年初至今上涨33.55%,创业板年初至今上涨41.47%,最有价值的是所有指数中表现最差的,理论上,由于中小创都创出过历史新高,目前的下跌,可以看作调整,仍属牛市,而上证50所代表的“蓝筹股”们,则是结结实实的熊市。

  作为资本市场,A股没有失效,相反变得越来越聪明和接近成熟,被舆论力捧的价值集中营上证50,实际表现如此烂泥扶不上墙,相对被斥为有毒资产的,不断被泼污的中小创,一分钱的抗跌性也没有,这还是在国家队救市资金大力支持情况下;实际上,市场效率在默默无声的发挥作用,资本市场的参与者有赌徒心里不假,但总体而言,对自己的真金白银是很用心的,长期衡量就能看得很清楚,这一现象不是偶然,在中国是长期存在的。

  走到今天,中国股市可熊可牛,熊市是因为,上证,上证50和180,深成指等本来就是在七年大熊市中运行,离历史高点甚远,实体经济又未见起色,再怎么强调价值一样再次跌破净资产给你看,千万别小看股市的定价功能,数年来这么顽固持续的多次跌破净资产,是资本市场对这些资产有没有未来的一次又一次的投否定票,在当今资讯这么发达的时代,股价多次跌破净资产等同于各方力量多次综合性投票,就算有什么秘密也因此大白天下了,低估之所以是个机会是来自于出现概率很低,哪有这么经年累月的低估,没完没了给机会的,这不符合常理,本身就是资本市场不正常的反映。

  走牛是因为,以纳斯达克为主导的新经济变革时代正在孕育和蓬勃发展中,中国经济同样含有这些元素,并且已经进行的有模有样,中小创的牛市也正是因此而起,并进展的轰轰烈烈,也真的出现了一阵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产业资本也活跃和积极起来,IPO也被市场所津津乐道,在社会上淤积的资金开始全面流向资本市场,终于让有点泛滥的资金在资本市场的运作下组织起来服务整体经济了,这是泡沫带来的好局面,也是多年来所求而不遇的,而且经过这个过程终于通过改革预期把沉重的主板市场也拉了起来。

  但是但是,后来的这样那样,几个月前的一切已经犹如海市蜃楼,股市也站在十字路口上,要一些人所谓的价值投资,那就跟着上证50继续破净资产,要新经济和转型的话,那就让创业板继续它的未完事业,其他没什么可多啰嗦的,因为这里面根源性的道理,我们这个社会走到今天还不明白,就如同我们的证券类节目把95%的时间都花在猜指数涨跌和评价个股贵不贵上,这简直就是本末倒置,浪费时间,浪费资源,大大偏离了资本市场的重要意义。

  最后,我希望人们可以明白这个道理,虽然这个道理对现阶段的中国还有点超前,但是越早理解越好,那就是:股市成为投资者和炒作者的股市是国家的悲哀,股市应该首先是经济发展的引导器,服务的是整个大经济,所谓的投资收益,只是一个副产品罢了,这才是资本市场的正道;一个人,有学识,或者一身力气,却无工作机会,这绝对正常,在没有交易引导之前,人的劳动是没有价值的,价值是交易来体现的,交易才创造财富,这是经济学的基本道理。股市繁荣,就是通过活跃的交易筛选发展方向,来告诉社会,怎样的实业发展才有未来,才能维持一个持续发展的秩序,这一功能,才是资本市场最重大的意义,而泡沫是显示这个意义不可或缺的必然伴生;当股市因为不少股票跌破净资产凸显所谓价值的时候,它虽然可能是一个好的投资信号,但同时股市的最重要功能已经丧失,所以像美国这样的市场总是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因为股市通过交易筛选未来,一个新产业的发展,在股市上有持续的交易价值,指引的社会劳动才会产生价值,进而创造财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15 11:09 , Processed in 0.10937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