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75|回复: 1

卧龙:九六股灾提供最佳经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9 09: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著名的天涯论坛有人详细写出其在本次股灾期间850万投资本金是如何灰飞烟灭的。过程虽然详细,但并未列明所投资适合股票,不过很明显,对于融资未能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导致股票账户低于120%的强制平仓线而被强制平仓。作者说,他的账户在7月9日早上被控制而无法自己操作,虽然筹集100万元资金来提升账户的本金水平,无奈迟到几分钟,眼看着账户在排队1小时后被强制平仓。看着作者的描述,很显然作者的投资水平有限,风险管理可以说的空白的。最低限度,要令融资账户维持在150%的警戒线以上,才有可能避过股灾。

  假设一位投资者买入的是上证指数,在5100点投资100万元,以1:1融资,跌至7月3日收市的3686点,已经跌去27.7%,原总值200万元的账户余额只剩下144.6万元。假设融资利息不计,此时已经低于150%的警戒线(150万元)。当时周末的豪华救市措施出台,周一高开低走,收市3775点,较5100点仍然下跌26%,账户总值148万元,仍低于150%的警戒线,因此周一次账户必须抛售股票将账户水平维持在150%以上。你借券商的100万元必须要归还,自有资金已经剩余48万元,必须抛售20万元股票,所得资金归还券商,如此操作后,账户水平约160%。若指数进一步下跌,可以逐步再次抛售股票归还融资,令账户抵御更为凶猛的下跌。倘若如那位仁兄一样毫无动作,只要上证指数低于3060点便被推上断头台。要知道,这次上证指数有两油加银行股托市,以致跌得不算离谱。中证500指数最大跌幅44.5%,国证A股指数最大跌幅40.2%,但由于大批股票临时停牌,指数未能完全反映个股的跌幅,因此,买入的并非蓝筹股而又未做风险管理的话,排队强平是必然的。股市是财富再分配的场所,莫讲是一般精英阶层,连诺贝尔数学奖得主管理的公司照样被歼灭,更遑论大名鼎鼎的伟大物理学家牛顿矣。

  面对股灾,政府救市,不相信政府不行,完全相信政府亦不妥。政府的救市举措是维护市场稳定,而非精准到要打救每一个被套的投资者。不过,中国式的救市与外国救市并不完全相同。发达国家股市早已经完全市场化,救市只是在市场无法正常运作时进行。例如1987年著名的股灾、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华尔街暴跌,美国一样救市,只是救市是为市场提供流动性,而非拉高指数。于是,中国投资者亦认为中国式救市亦只能提供流动性,而非提高指数让投资者获利。如此思维要不得。须知发达国家股市投资者基本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散户很少,机构投资者相对比较理性并且有多种沽空手段保护,只要能提供流动性,恐慌过后,市场会如常运作。但中国股市则不同,绝大部分是散户投资者,只能买入股票上升后获利抛出,没有任何的沽空手段作保护。你就算提供无限的流动性,都会被市场如黑洞一样吸收。市场人士不能单单以发达国家股市与中国股市相比。我以为,中国式的救市便是救指数,只有指数上升,市场才能恢复信心,才能有流动性。7月10日保证金余额32970亿,仅比6月5日的38531亿为少,但考虑到目前已经暂停新股发行,因此事实上保证金余额是创历史新高的。所以,我们见到中国证金公司大举入市买股票稳定市场。由于有人行在背后撑腰,增资后的证金公司财雄势大,连同券商救市,力量大增。根据统计,7月6日至10日,通过中信证券数家营业部买入的深圳股市中小型股票高达1000亿,个别股票的成交甚至占当日成交的50%以上,简直史无前例。单单是平安银行便买入达到60多亿,格力美的亦有超过20亿元的买入额。一些小型股因为短期有巨资买入,走势相当强劲,例如长盈精密股价已经回到前期头部区间(亦因此短期股价受压)。而无巨资买入的股票则仍在低位徘徊。

  市场担心后面会崩盘,我却看好未来半年股市走势。须知1996年底的股灾时任总理朱镕基说政府不会救市亦无法救市,股市都能创新高;如今国家队过万亿资金大举入市稳定市场,你却说后面要C浪崩盘,着实不解也。许多人信奉趋势,认为趋势不可挡,难道国家队不是市场的一份子吗?过万亿的买入力量不是趋势的一部分?2013年8月17日“光大乌龙指”区区数十亿资金便能将180成份股打至升停板,如今过万亿资金入市你却说后面是暴跌?暴跌是要暴跌,但必须在指数创新高之后(此是后话,容后再解)。
  回顾1996年底的股灾,仅仅持续了10日便见底反弹。当时的深发展(现平安银行)、深康佳、深中集等绩优股由于在跌市中仅小幅下跌,因此反弹亦无力,股价走势横向整理了近两个月;反而那些暴跌的次要股票则大幅反弹。例如寂寂无名的深纺织(000045)1996年底股灾自12.19元下跌,跌至最低5.29元,最大跌幅57%;首次反弹至7.39元,反弹幅度约40%;其后二次探底至6.03元,跌幅17%。之后便一路继续回升,由于存在“97概念”,1997年5月12日最高见14.55元,距离最低点5.29元上升175%!巧合的是,这次股灾深纺织自24.18元跌至最低的8.51元,最大跌幅高达64%,之后反弹至13.50元,反弹58%。两次股灾,深纺织都是跌回最后一次升浪的起点附近,都是跌破500日平均线后见底。又一次重演历史!
  可见,即使是次要股票暴跌,倘若存在概念,在未来的行情中一样有好表现。又如琼能源(000502,现绿景控股)当时自最高位10.60元下跌至4.24元,最大跌幅60%;首次反弹至6.08元,反弹43%;然后再次回落至4.90元,回落19%;之后便一路上升,1997年5月13日最高见15.25元,最大升幅2.6倍!
  有两只股票不得不提,一只是陕解放(000516,现国际医学),另一只是桂新力(000582,现北部湾港)。两只股票于1996年牛市中曾经大出风头,当时庄家的操作手法据传乃台湾资金所为(是不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庄家操纵股价迹象十分明显)。陕解放股价1996年5月20日启动,5月31日升24%,6月5、6两日均升14%,6月13日又升14%,6月20日升29%。庄家的操作手法是卖一压住过百万股的卖单,买一至买三均是数十万股的买单,作推土机式的上升——横盘十几分钟吃掉买单几次后,突然上一个台阶继续横盘。如此操作好几日,多数投资者被这种钓鱼式操作所吸引,纷纷买入。6月21日庄家突然撤去所有买单,股价暴跌,7月1日已经跌至7.80元,自15.50元高位跌去一半!而1996年底股灾后陕解放再次被庄家相中,自5.01元的最低拉升至1997年5月12日的19.69元,最大升幅2.9倍。陕解放的庄家在1996年6月底炒完陕解放后,7月初再入市炒桂新力,炒作模式一模一样,7月12日桂新力股价升19%,7月23日升18.9%,庄家的算盘啪啪直响。7月23日盘口又再出现推土机式走势,7月26日股价升27%,盘口买卖单比之陕解放时更多,卖一多达200多万股,吃了又再压,吃了再压。7月29日见顶的日子,最高见16.90元后买单又是突然凭空消失,股价直落深渊,几个交易日已跌至10.98元。在1996年底股灾至1997年5月的升浪中,桂新力亦与陕解放一样再次被炒高,自6.30元升至1997年5月15日的最高30.95元,最大升幅3.9倍!

  本周大市冲高之后回落,周三又现千股跌停的局面,于是市场又再担心,然而周四早市竞价时段大批股票于昨日收市价出现大买单。例如华能国际(600011)的买单超过1200万股,市场顿时领悟,稍稍探底后纷纷回升。相信短期局面是高抛低吸的好时机,这是上策;中策是保持观望,因为升浪一时半刻还未到展开之时;下策是追高低斩,两边挨耳光。

  注:股市暴跌,投资者损失惨重,但希望能客观分析走势,莫失信心,天不会塌下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07: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六股灾提供最佳经验(续)

  自从以证金公司为首的国家队救市以来,其一举一动被传媒所关注。7月20日上午《财经》报道,指证监会上周五六连续两日开会商讨救市退出方案,期指闻讯即跳水。沪深300指数上周五收市4151点,8月期指收市4090点,低水61点,在合理范围。然而证监会商讨救市退出方案的传闻放出后,期指低水程度旋即加剧。尽管证监会下午开市前澄清,并且现货指数企稳,但期指仍继续下跌。周一沪深300指数收市微升9点,报4160点;8月期指收市却大跌,收3950点,低水210点或5%。在我看来,现阶段讨论救市退出方案好比医生及其助手刚开始做搭桥手术便讨论一会收工去哪里Happy,着实荒唐。要讨论,要么是救市前已经确定,要么起码上证指数4500点之上才可。

  7月10日伊利股份(600887)宣布股份回购预案,价格不超过18.13元,金额不超过10亿元。本周三晚发布公告,公布7月9日及7月17日十大股东名册。有人发现十大股东中出现“两个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合共持有超过5%的伊利股份股票,并且7月17日比7月9日持股量减少超过1亿股。有传媒向证金公司求证,证金公司负责人指近期在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应急操作过程中,确有部分股票持股比例达到或超过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发现后已及时将超比例股票划转至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多个客户资产管理计划”账户中管理,截至目前未卖出任何股票。所谓“事急马行田”,证金公司的操作有争议但可以理解,道理与救护车可以冲红灯相类似。

  看罢上述两条消息,我在微博上写道:“证金公司:一股未卖;证监会:退出方案报道不实;庄家:此时不拉更待何时!看看1996-97年苏物贸(000551)是如何犀利的!”当年的苏物贸(现创元科技)自1996年初的2.50元炒至年底最高24.80元(期间曾10送2股分红),最大升幅高达10.9倍。1996年底的股灾,苏物贸由24.80元跌至16.80元,最大跌幅32%,仅仅是跌破55日平均线。此后很快于1997年1月22日便创新高,然后一路向“东北”进发(2月下旬邓公仙游曾有短暂下跌),4月23日10送10股除权,5月12日最高见29.20元,相当于除权前的58.40元。苏物贸整个大牛市最大升幅达22.3倍!

  另一只大牛股新大洲(000571)1996年初最低股价3.41元(与苏物贸一样,最低价都是比正常的最低价低很多,苏物贸的2.50元是盘中打低,新大洲是开市打低),11月份最高价27元,期间10送4股派3元,因此实际最高股价约38.50元。此处顺带批评一下国内所有证券软件开发商,他们所提供的前复权、后复权功能完全是错误的,未能反映准确的除权价格。以新大洲1996年7月3日10送4股派3元为例,送股容易处理,而每股派0.3元应该以7月2日的11.63元收市价为基准得出派息率为2.58%,亦即相当于派息用于再投资可买0.0258股(而非现在简单的减去0.3元的除权方法),换言之除权便是实际上10送4.26股,由此得出11月最高价27元相当于除权前的38.50元。这样的计算便不会出现满屏的股价为负数的走势图,贻笑大方!言归正传,新大洲1996年底的暴跌走势稍弱于苏物贸——跌至125日平均线附近。1997年4月新大洲再10送10股,除权后5月8日最高见26.90元,相当于除权前53.80元,及相当于1996年分红前的76.72元。因此整个大牛市新大洲实际最大升幅21.5倍左右(比起使用后复权计算的24.8倍准确得多)。

  苏物贸与新大洲1996年底至1997年5月股价最大升幅均达到2.5倍左右,同期深圳综合指数升幅92%,上证指数同期升幅只有76%。1996年底的股灾,苏物贸最低点出现在12月20日,新大洲则是12月23日,而大市最低点是12月25日,显然,强势股提前见底。

  上述两只牛股走势虽强,但远远比不上当时的头号牛股东大阿派(600718,现东软集团)。1996年12月16日周一开市,全场跌停板,但收市时东大阿派竟然仅跌2.8%,连老牌绩优股四川长虹(600839)都要一个半跌停板。此后3日,东大阿派创新高。至1997年6月4日最高见45元,由于3月10日10送8股除权,因此实际最高价相当于除权前的81元,最大升幅达到3.2倍。另一只科技股深科技(000021)在当时的股灾中两个跌停板,但很快反弹,之后横盘整理近月,然后开始上升,1997年2月下旬二次探底后加速上升。记得1997年4月初当时任职证券咨询公司,到杭州一家证券公司与其大客户交流,曾经推荐此股。结果4至5月份大幅上升。1996年底最低16.80元,1997年6月最高37.15元,相当于10送10股派2元前的74.43元,由此得出最大升幅3.4倍!

  可见,股灾是危亦是机!股灾来临,采取适当的措施(稳妥者尽快减持股票低位再买回,激进者适时换股操作),将灾难变成机会,方可在股市中稳操胜券。我将1996年股灾后几类股票模拟成几个指数,供各位参考。
  第1种指数是庄股指数(只是个名称而已,不必介意),成份股包括新大洲、桂新力(000582,现北海湾港)、深天地(000023)、陕解放(000516,现国际医学)、苏物贸(现创元科技)等5只股票,1996年底至1997年5月最大升幅达到3倍。

  第2种指数是科技股指数,成份股包括深科技及东大阿派(现东软集团)两只股票,当时类似的股票还有实达电脑(600734,现实达集团),1996年底至1997年6月最大升幅达到3.1倍,最高位出现在6月27日,走势相当强。

  第3种指数是三线股指数,成份股包括深深宝(000019)、深华发(000020)、琼港澳(000504,现南华生物)、辽物资(000511,现烯碳新材)及厦海发(000526,现银润投资)等5只股票,1996年底至1997年4月最大升幅仅61%。

  第4种指数是二线股指数,成份股包括深南玻(000012)、粤丽珠(000513)、皖美菱(000521)、及白云山(000522,现已经与广药合并)等4只股票,1996年底至1997年4月最大升幅约1倍。

  第5种指数是绩优股指数,成份股包括深发展(000001,现平安银行)、深振业(000006)、深康佳(000016)、深中集(000039)、粤电力(000539)、川老窖(000568,现泸州老窖)及苏常柴(000570)等7只股票,1996年底至1997年5月最大升幅约1.5倍。

  上述5种指数1996年底至1997年4-6月份表现,最差是三线股,因为在1996年9月至12月的走势中已经大幅上升两倍,加上股灾时暴跌,严重打击投资者信心,因此表现较差。二线股大致上与深圳综合指数约92%的升幅同步,不过不失。而绩优股则表现较好,有155%的升幅。表现最佳的是所谓庄股及科技股,这在当时都是热门股票。

  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现在的投资。显然,在1996年底股灾当中表现坚挺的股票,其后的升浪中亦表现出色。若以此为标准,选取今次股灾中下跌仅仅是触及125日平均线甚至是55日平均线(排除一些停牌等因素)的股票作为投资组合,若接下来大市走出升浪,将可跑赢指数。

  附:市场上看淡大势者众,B浪反弹成为标准配置,请不要跟我讨论波浪理论,5178-3373点的下跌是典型的3浪下跌,B浪假如存在的话,应该是什么模样?还有便是不要说“失败C浪”,艾略特从来没有“失败C浪”之说。下图是早些时候所作,对上证指数做出详细划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7 09:54 , Processed in 0.12508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