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00|回复: 1

安邦智库:恢复中国资本市场尊严的政策选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0 09: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股市近几日充斥着呜咽和悲伤,政府意识到社会风险,动员了巨大的资源“救市”,但艰苦的拉锯战显示扭转市场心态相当不易。学者型官员刘鹤曾写过一篇文章,谈到要从以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吸取到教训:“危机爆发后,决策者总是面临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和经济问题政治意识形态化的三大挑战”,“市场力量不断挑战令人难以信服的政府政策,这使得危机形势更为糟糕。”

  如何应对这种政策挑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主张,但从底线思维的逻辑来看,安邦咨询(ANBOUND)的建议是要治本清源。安邦咨询(ANBOUND)首席研究员陈功认为,根本性的问题还是在于金融改革走得太快,系统性考虑不周全造成的。所以,如果股市干预的游击战如果不奏效,那么比较合适的政策选择可能就是搞政策刷新,重新开始为佳。这样的政策操作比较简明,让大家看得明白,也容易恢复市场秩序。至少也把底线亮明,为市场恢复信心奠定基础。

  为了应对进一步的大幅下跌,在具体政策操作上,可以考虑如下建议:

  第一,中止两融和杠杆融资交易,中止期指交易,清算方法后续决定。两融为市场提供了做空机制,杠杆融资为放大风险提供了工具,而且会加大市场下跌的势能;期指交易更是股市下跌的“致命工具”。暂时中止这些交易,相当于减少了股市下跌的“弹药”供给,减小下跌的势能。

  第二,将涨停和跌停板幅度限制调整为5%,市场恢复理性后再渐次恢复。股市大幅震荡是造成市场恐慌的重要原因,而暂时缩小涨跌停板的幅度,有助于减少股市持续、剧烈下跌的空间,相当于为持续下跌的股市增加刹车片,减少股市大幅震荡,通过缩小波动空间来平息市场。但要明确告诉市场,在恢复理性之后将会恢复10%的幅度。

  第三,审慎停牌,恢复市场秩序。大量上市公司停牌相当于冻结市场,一个空荡荡的少有企业参与的市场不是真正的市场,停牌之举只是企业暂时自救,但无助于风险的释放,反而会延长风险持续的时间,此后企业恢复交易时可能造成另一轮风险,这并不利于市场恢复。因此,政策上应该审慎限制停牌措施,要让市场机制仍然发挥作用。

  第四,在商品市场,为了减小股市大跌带来的波动,可以参照上述建议采取类似的干预举措,以减小股灾向其他市场领域的传播。

  从今天(7月9日)国内股市表现看,市场开始出现近期难得的上涨。股指期货几近全线涨停。截至收盘,中证500期指IC1507合约涨10%;上证50期指IH1507合约涨9.99%;沪深300期指IF1507合约涨9.99%。截止收盘,上证指数报上涨202.14点,涨幅5.76%;深成指上涨469.45点,涨幅4.25%;创业板指上涨71.71点,涨幅3.03%。值得注意的是,今日正常交易个股1338只中超九成个股已涨停。

  从公开信息看,为了支持股市,相关部门动用了各种极端的非市场手段。比如,公安部会同证监会排查恶意卖空;得到央行信用支持的证金公司向银行间市场发行800亿元短期融资券;国资委要求每天报送国企二级市场增持情况;中国证监会从今天起暂停初审会和发审会,只开反馈会;银监会表示支持调整平仓线;保监会要求保险资管产品不得强制券商提前还款;中国央行继续向市场释放流动性,以平息恐慌情绪。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以行政执法为目标的政策组合拳有可能逐渐见效,但这种所谓的“见效”,不是没有代价的,一方面稳定是以行政力量绑架、驱使市场交易为代价的;另一方面,彻底牺牲了市场尊严,市场的无序凸显。

  反思前期的市场波动和救市举措,陈功建议,有关部门必须汲取教训,今后在政策选择上应该更加理性。过去的政策选择是建立在所谓“专家学者”和市场“权威人士”都是理性者的基础之上,但从现在的事实来看,最不理性的就是这些人士。原因其实简单,这些人士基本都与市场利益相关。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将反映利益的各方观点凌驾于整体国家利益之上,先是极度乐观,宣称“改革牛”到来,股市能上8000点,还有各级各类的专业研究报告的“有力论证”云云。但当股市大跌之后又惊慌失措,乱出主意,导致浑水摸鱼者大行其道,反而极大加剧了市场震荡,吸引更多投机资本进场冲击市场秩序。

  陈功认为,要重复一个过去经常讲的公共政策原理,凡是市场交易,关键政策会永远滞后于市场投机行为,所以无论何种针对市场技术性操作环节的建议,无论出自何方大腕,无论其个人地位如何,都不会产生实质性的效果,都不会“一抓就灵”。最多是时机合适,偶然发挥作用,而这个基本还要靠运气。所以,从智库学者的角度来看,有关部门的公共政策决策,应该建立在对行政政策运作与市场关系的正确认识基础上,才算是妥善和理性。实际上,金融改革一向具有非常明显的政策时序要求,有明显的系统性,不能像行政改革那样,“成熟一个批一个”。各项金融改革措施,只有建立在系统解决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才有助于市场发展,而不是破坏市场。这种情况不独中国证券市场如此,美国证券市场的百年发展历史也证明了如此。

  要强调的是,所谓“救市”的方法无非两类:一类是用钱的,另一类是用政策的。安邦咨询(ANBOUND)研究团队倾向于后者,即选择“用政策的”方式,因为“用钱的”方式,并不清楚“要多少钱才够”;但如果选择“用政策的”,那么政策选择就会比较简明,而且效果也会比较明显。当然,这要看后续市场表现来决定了。

  最终分析结论(FinalAnalysisConclusion):

  回顾2015年夏天中国资本市场的这场灾难,陈功强调,值得汲取的经验和教训有很多。他相信,中国一定有这样的智慧,重新恢复中国资本市场的尊严和信誉,构建合理而有序的市场,同时肩负起对世界资本市场的责任和义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1 17: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外部邪恶资本的参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目前还有很多人认为邪恶资本没有渠道进入中国股市。其实,邪恶资本进入中国股市的渠道就是外贸企业。例如,某个外贸企业出口500万美元的货物,而邪恶资本搭着这个渠道可能给了1000万美元,这个外贸企业的利润额高的惊人,这既增加了中国的外汇储备,又有漂亮的外贸数据,通过几年的积累,进入国内的邪恶资本也许数量大得惊人,他们又通过各种渠道进入股市,或用于场外配资,不计成本拉抬股市,让绝大多数的国人买房买股,借钱买股,贷款买股,然后在高位,大作空单,用股票现货打压指数,用加杠杆的股指期货空单大赚特赚,加之用场外配资打爆中小投资者的仓位,他们稳赚利息,加了杠杆(配资)的中小投资者,再借钱或贷款在他们认为的低位再配资接盘,再被打爆,于是中国人的财富就被邪恶资本洗劫一空。因此目前公安机关介入,应该严密监视近三个月来活跃的账户,并迅速查清其资金来源,涉及到的企业,如果违法犯罪事实和证据充分,必须迅速绳之以法,没收财产。如事实和证据还不充分,应该被强制混合到相应的国有企业里(不是提“混合所有制”吗),由国家实行财务监管,以防这些企业用所谓的“外贸交易”或“返还预付款“等名目将钱转到境外的邪恶资本那里。既然有人愿意当邪恶资本的帮凶,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国家就应该把他们和邪恶资本一起”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4 21:42 , Processed in 0.12155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