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60|回复: 0

张敬伟:救市如救火,政策加持在于稳定市场信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7 07: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股市沪综指周五(3日)收跌5.8%再创逾三个月新低后,中国21家证券大行昨天决定出资不低于1200亿元人民币(260亿新元)投资蓝筹股ETF稳定股市。中国国务院4日下午午召集救市会议,决策层倾向果断强力救市。

  这不是决策层第一次救市,甚至也不是最后一次救市。从央行降准、降息“双降”释放资本流动性到证监会安抚股市和辟谣流言,从养老金入市到内地香港基金互认到降低A股交易费,救市组合拳一直在持续加力。

  政策面何以如此执着?须知,股市江湖,熊牛交替,适应股市的悲欢离合,理解市场的风云变幻,应是投资者应有的入市常识和博弈逻辑。

  但是经历牛情万丈带来的创富快感之后,熊市跌跌不休使市场笼罩一股肃杀恐慌的气氛。现实是,熊市似成惯性,甚至有失血泡沫化趋势,靠市场之力调控股市已无意义。过去三周,中国股市连续下跌,市值蒸发近30%,高达17余万亿元,折合2.36万亿美元,相当于英国全年的GDP。股市熊情,被人形容为“瀑布般狂泻”和“自由落体运动”...这是决策层连续打出救市组合拳的主因。而且,过去一周的救市举措,并未让股市止血。

  不管是市场正常调整的“阳谋”还是内外资本大佬“做空”的阴谋,加力救市就是正常的救赎之道。

  之前的牛市行情,市场以乐观姿态拥抱“改革牛”。当下熊市当头的政策救市,人们对于“政策牛”可能会有揣测,认为股市应该有市场唱主角。但市场无力或者市场带来股市紊乱之时,决策层大撒把放任市场才是不明智不理性的。以导致华尔街金融危机的雷曼兄弟破产为例,美国最后是以国家进场的方式,购买有毒资产,释放杠杆。虽然金融危机的趋势已成,但毕竟降低了金融危机的烈度,以雷曼兄弟的牺牲,换来了其他投资银行大鳄的生存,以便为美国动用QE货币武器救赎美国经济打下了基础。而这,是美国政府吸取1929年大萧条应对乏力的教训而为。

  奉市场经济为圭臬的欧美市场,在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中,通过货币政策手段以及特定的就是策略,实现股市的去杠杆,并不鲜见。因而,对于资本市场的后来实践者,中国市场不能有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思想。对于政策加力救市,不仅要“该出手时就出手”,而且应“出重手时不犹豫”。

  熊市来得急,和2001、2005和2008年的慢熊市有着本质区别。而且“改革牛”带来的金融创新,发展速度有些失衡失速,本应平衡发展的融资融券,前者发展速度过快,后者跟不上,导致市场面杠杆过度,现货成了期指,快牛当然剧变为大熊市。

  逻辑性的货币政策用了,监管部门的安抚发出了,技术主义的交易成本降下来了,决策面救市工具箱里的工具很多,譬如降低印花税,实施T 0交易机制等等。但熊市节奏,已成惯性,小打小敲的救市手段应该换成国家主义的动员,即以真金白银的资本挹注,消化掉有毒资产,去掉失序高杠杆。

  国务院发力,中国25家主要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联合宣布配合救市,监管层和资本方的联手,有利于消弭投资者焦虑,让陷入恐慌的市场恢复信心。试想下,决策层无所作为的大熊市和二季度可能低于7%的经济增长叠加,带来的将是怎样的市场动荡?

  政府救市之道,看似救赎股市,实质上是为了宏观经济。不管是“改革牛”还是“政策牛”,只要股市从大熊市回归牛市--哪怕是小牛和慢牛,也给新常态下的调结构、稳增长和惠民生提供了市场信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6 14:19 , Processed in 0.12509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