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61|回复: 0

张敬伟:央行降息降准提振实体经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9 10: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网上海6月27日消息,继中国央行25日重启逆回购后,27日央行再次宣布对金融机构定向降准并同时降息0.25个百分点。

  这也是央行自去年11月启动降息、降准以来,第4次降息、第3次降准,也是近年来中国央行首次在同一天同时宣布降息和降准。上一次类似的降息加降准则是7年前的2008年12月12日--其时中国正遭遇来自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的传导。

  不过,这一货币政策组合拳已经落后于市场预期,甚至让市场相当焦虑。此前各大机构普遍预测6月份会有降息降准举措,因为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勉强维持7%的经济增长率。而第二季度的4、5两个月,中国经济依然毫无起色,机构预测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将低于7%。低于7%的经济增长,将意味着中央稳增长的预期打了折扣。

  尽管沪指单周下跌13.3%,进出口数据也不景气,整个市场都在翘首期盼央行有所行动。但是就在刚刚闭幕的中美第七次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央行行长周小川拒谈有关降息问题。央行主管的报纸《金融时报》亦发表相关专家言论,称本月或无降准、降息举措,认为央行或在评估前期货币政策的效果。

  因而,市场反而笃定认为上半年不会再有货币宽松政策的举动了。

  央行在行动。市场惊诧之后而释然--这才符合市场节奏,起码对下行的经济趋势有点刹作用。毕竟,PPI连续40月负增长,通缩压力极大,企业融资成本高企,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小微企业亟需流动性支持。

  法国作家大仲马说,人类所有的智慧都蕴含在四个字中,等待、希望。本来等待无望的降息,现在迎来了降息加降准的政策组合拳,稳增长就有希望。

  市场化和全球化,使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形成了命运共同体。内外市场互相影响,相互作用--美国经济复苏尚不明朗,美联储加息还是未知数;日欧量化宽松(QE)还是进行时;新兴市场除了印度经济呈现低水平的高增长,其他“金砖国家” 也都不景气...作为全球化程度极深的中国经济,新常态语境下的经济下行趋势依然。因而,中国和世界,经济基本面处于后危机时代的不尴不尬状态。全球同此凉热,中国亦难独善其身,但去年深改年和今年持续的再改革和调结构,亦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不变的主题。

  如果经济增长稳定在7%以上,中国宏观政策的天平上,将重点向调结构倾斜;如果经济增长7%的底线不保,稳增长的任务将更为迫切。因而,货币政策释放的节奏和频率,紧紧围绕着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而动态微调。轻重缓解,将视宏观经济运行的情况而定。

  本次降准加降息的货币政策组合拳,将释放4700亿元的市场流动性。众多市场大咖们将之视为股市和楼市双刺激--甚至有人推荐投资者关注金融概念股。笔者以为,此番央行组合拳固然会给陷入“准熊”的股市、萎靡不振的二三线城市的楼市提供动力,但决策者的本意并不在于救市,而在于降低融资成本,提振实体经济。从定向降准的指向看,央行还是要给予“三农”和“小微企业”更多的流动性襄助,促其在市场低迷期实质性成长。

  货币政策组合拳的意图指向,不是在于刺激股市和楼市,用虚拟经济实现“全民创富”,而是使流动性定点投放到实体经济促使“全民创业”。前者不可持续,后者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基因,当然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原动力。

  降息降准对实体经济的助力,属于慢功型结构性调整,可能短期内难见其效,甚至可能出现流动性被虚拟经济抢走、节流和挤占的情况。之前货币政策,所释流动性就有相当部分流向楼市和股市。资本具有最典型的趋利性,当然会选择能够短期内获得高收益的投资方式。股市和楼市正起到了这样的资本牵引性--更要者,大众投资者对市场风向的敏感度更高,甚至是跟风的非理性投机主体。对于货币政策释放于实体经济不感兴趣,而是习惯于追看如何刺激股市和楼市。市场分析家们,也往往迎合市场,大谈降息降准对股市和楼市的拉抬之效。

  决策者对于市场选择有时无可奈何,只能通过货币政策持续或加持的方式,对市场就行纠偏与引导。政策面稳增长的理性引导和市场趋利性选择之间,可以通过正常博弈达到平衡实现共赢。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式量化宽松(QE)虽然不被决策层所认可,但央行还有降息降准的空间。一是过去两个月广义货币的供应量(10%)还有调整空间(政府工作报告为12%)。二是要看后市效果,若经济净增长依然在7%下徘徊,还需动用“政策工具箱”的更多“工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30 10:22 , Processed in 0.12500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