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77|回复: 0

张敬伟:股市风景,改革牛还是政策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16 09: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博、微信朋友圈等自媒体渠道13日转载率最高的一条财经新闻是,证监会主席肖钢当天在中央党校的讲座摘要,关于股市,肖钢主席提出:1.改革牛理论成立。2.市场不差钱。3.实体经济越差股市越涨的判断没道理,牛市建立在政府有能力保7%的预期基础上。而且,有人推论:月底要密切关注二季度数据。

  自媒体时代,舆论场对牛市当然最关心。关切万钢主席的牛市理论,也在情理之中。无论信与不信,中国牛市确实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从汩汩流向沪深两市的资本潮而言,市场的确不差钱。中国经济依然处于下行趋势,经济增长7%既是年度目标也是第一季度成绩单,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应在7%上下(也在合理区间)。经济越差股市越好,这本身就是伪命题,万钢的逻辑也没有问题。

  道理如此,社会公众仍存焦虑。就宏观经济言,现实的经济下行,的确不可能长期支撑牛市。牛市语境下的市场不差钱,也应一分为二分析。从机构到个人,都具有趋利性。各路资本蜂拥股市无可厚非,但是货币政策宽松释放出来的流动性,有多少流向实体经济和奔向股市值得思考。若大部分资金流向股市,可谓资本贪婪本性扭曲了政策善性,这部分“不差钱”是非理性的,是推升牛市泡沫的催化剂。

  更有广大散户对牛市的追捧而陷入疯狂投机,资本市场的散户风险达到极致。6月10日,一位32岁的长沙股民因170万元本金加四倍融资,全仓中国中车股票,连遇9日和10日两个跌停而血本无归,最后跳楼自杀。股民不差钱?配资公司推波助澜所致--过高的融资杠杆倍数,刺激了市场非理性投机心理,煽动了股民的赌徒心理。但也给股民“倾家破产”留下了祸根。说配资公司不差钱,可!说普通散户不差钱,玄!  

  对此,证监会就“两融”业务修订《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并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稿,证券公司融资融券的金额不得超过其净资本的4倍。对于“借钱炒股”,强化监管管控风险至关重要。

  因而,评价股市差钱不差钱,资金涌入只是参考量。对于散户言,若投进所有身家并借钱炒股,这样的股市不差钱很可怕很危险。

  中国股市风景,怎一个牛字了得。投资者在牛市里的心态和命运,也是大不一样。资本市场有其自身规律,理性投资者和非理性投机者以及颟顸的盲从者,构成了股市里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但是作为监管者,却可通过政策设计、有序监管和制度规范,抑制股市泡沫,防范炒作风险;也要杜绝内部交易,禁绝虚假消息,惩处不法行为,以便维护投资者利益,让股市沿着健康轨道前行,使股市风景多一些理性与欢乐,少一些泡沫和悲戚。

  中国股市,因何而牛?牛市还能维持多久?这是社会公众最关心的两大问题。

  万钢给出的答案是,中国股市因改革而牛,所谓改革牛理论。其实,此轮换成政策牛或更符合市场评价。的确,从去年的深改元年始,金融市场和投融资体制改革进入深水期,已经成为中国调结构的关键所在。而改革是通过一揽子的政策调整表现出来的。这些政策自然会传导至资本市场,从而产生催化效应。盘点一下,去年以来宏观政策调整的力道可谓大开大合,从简政放权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从沪港通“双城记”到自贸区扩容,从《中国制造2025》到“一带一路”战略,从人民币国际化到亚投行,这些宏观政策从内外两个市场一起发力,为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提供了加入融入全球治理的新结构平台。在此基础上,货币政策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适当宽松,则着力于增加流动性,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定动力。

  上述政策举措,或为股市牛情间接提供支持,如流动性挹注股市;或直接刺激股市走牛,如沪港通,如北车南车合并,如蓝筹股和创业板的前赴后继走牛等等。就此言,股市中的改革牛和政策牛是一个概念的不同解读。

  中国股市还能牛多久?如果改革牛逻辑还在,决策层还有利好政策出台,牛市远景还会维持下去。但股市风云变化,即使大势可观也难以尽测其局,股市投资还是谨慎为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5 19:44 , Processed in 0.21889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