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84|回复: 0

张敬伟:​IS攻城略地与奥巴马的战略失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8 08: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美国紧盯乌克兰危机和南中国海航行安全时,IS(伊斯兰国)却在高歌猛进。

  就在上月17日,伊拉克重要城市拉马迪陷落了。当时,IS“圣战者网络论坛”上发表声明称:“真主授权哈里发士兵净化整个拉马迪。”并杀死了“许多叛教者”。这是IS夺取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大约一年后,伊拉克政府面临的重大军事失利--就在拉马迪陷落前,伊拉克总理阿巴迪还在宣称IS正在撤退。

  这丝毫不令人意外。凭借伊拉克的力量,根本无法剿灭IS。现在的IS越来越具备“国家相”,该组织控制了叙利亚和伊拉克各1/3的领土,占领区已经超越以色列。现在的情况是,美国和伊拉克互相指责,各自推卸责任。美国不得不承认,要剿灭IS可不是件轻而易举之事。

  IS之乱,是伊拉克战争的副产品,美国难辞其咎。压力之下,去年美国开始组织欧洲和海湾盟国,开始对IS的空袭行动。基于伊拉克战争的惨痛教训,奥巴马不敢派出地面部队,而且也无奈承认和IS的战争不会在短期内结束。这意味着,奥巴马总统正在重蹈小布什总统的覆辙--重陷伊拉克泥淖。不过,小布什总统的中东战略是积极进取的,奥巴马的中东战略是消极回撤的。现在,唯一让奥巴马有兴趣的中东战略支点是已经达成初步协议的伊核核问题,这也奥巴马总统念兹在兹的中东外交政绩。

  所以,对于IS的攻城略地,对于也门胡塞组织,奥巴马更多是让伊拉克政府、以及中东大国沙特率领海湾国家“自救”;或者让欧洲盟国充当先锋,美国一直在做虚位领导者,至多是让美国战机行动,或提供军火后援。

  这是奥巴马两个任期一以贯之的外交理念。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中东战略回撤;就其外交实践言也是如此--推翻卡扎菲的利比亚武装干涉中,欧洲国家起了主导作用;对于叙利亚巴沙尔政府,奥巴马政府采取了让欧洲盟友和国内政敌不满的“绥靖政策”。

  奥巴马政府中东政策的逆转,以及伊核政策的坚持,美国和传统盟友以色列的关系也走到了低谷。沙特等美国传统盟友对美伊核政策也颇多不满。近日,包括沙特国王在内的海湾四国君主,缺席奥巴马主持的戴维营海湾国家峰会,就彰显沙特等国的对美态度。埃及《黎明报》直言不讳,海湾国家对奥巴马政府所做任何承诺已丧失信心。

  反IS联盟在叙利亚打死IS的“石油部长”,却难以阻止IS在伊拉克攻城略地。可见,美国组织的联合行动,缺乏有效的动员力,战略目标也不明朗。联盟内部更是各怀鬼胎,美国出工不出力,欧洲冷热不均,海外各国各存算计。加之没有强势地面部队的配合,IS已经习惯了联军空中打击的规律。在此情势下,IS可以有的放矢,按照自己的节奏去一点点蚕食伊拉克和叙利亚土地。

  吊诡的是,叙利亚和伊朗也是打击IS的同盟军,但“敌人的敌人”之间也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首先,虽然西方世界和伊朗及叙利亚的矛盾退居其次,但美欧也不愿意和伊、叙结成反IS同盟,以便形成尾大不掉的结局。其次,叙利亚不允许反IS联盟在叙利亚领土上打击IS,但海湾国家已经破戒,这使叙利亚和沙特为首反IS联盟“新仇叠加旧恨”。其三,IS加剧了逊尼派国家和什叶派实力的冲突。也门胡塞组织就有伊朗什叶派渗透的魅影,沙特左抗IS右打胡塞组织的目的,除了反恐更多是清除什叶派势力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

  在沙特等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看来,IS、胡塞组织和叙利亚乱局,都是美国伊拉克战争所致,而且使伊朗势力坐大。

  从海湾国家的逻辑看,奥巴马的中东回撤战略的确是等而下之。但奥巴马深度介入乌克兰地缘政治危机和重返亚洲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就那么顺意吗?

  乌克兰危机导致美欧关系重现美苏“冷战”时的地缘政治态势,并赔上了焦虑不安而又分化的欧洲。欧洲盟友虽然附和美国的对俄经济制裁,但是对于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和拉乌克兰加入北约和欧盟,则充满疑惧。之前法德两国领导人急赴俄罗斯和普京总统秉烛夜谈,并和俄乌领导人签署新的明斯克协议就是明证。欧洲国家不会像美国那样和俄罗斯“决绝”--他们最为担忧的是乌克兰危机再次使欧洲变成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强化了美日新同盟,形成了西太平洋地区的制华统一阵线。但中国在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的领土主权并没有妥协,而且也使西太地缘政治形势变得紧张。美国国务卿克里访华,在其关心的南海议题上,中国给出了寸步不让的姿态。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客观上使得亚太区域地缘政治形势失衡。

  搞乱了中东和欧洲,使西太平洋变得风高浪急。奥巴马时代的外交战略,算得上是一团糟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4 23:26 , Processed in 0.09372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