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25|回复: 1

井底望天读书笔记外篇:莫言和诺贝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6 08: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莫言大哥拿了个啥奖,自然在中国引起一片喧哗。

  喜欢文学的同学们,自然对这个没有啥子吃惊的,因为我比较喜欢的作家,除了莫言,还有余华和苏童。当然陈忠实、贾平凹等等,都是好作家。

  就是说,中国的好作家,是按照箩筐来算的,中国的文学,就象是中国的文明一样,是生生不息会继续传承下去的。

  就好比以前的巴金啊、茅盾啊、老舍啊、沈从文啊等等,就象天上的群星一样璀灿。

  其实你瑞典的几个家伙,能不能看到这些群星,或者说看到了懂不懂,有没有啥偏见,都毫不相关。

  因为好久没有看小说方面的东西,记得当年看莫言的小说,应该是《红高粱》系列里面的关于狗的故事。

  说得是日本人杀人之后,狗群们争抢死人作为食物,从而展开的和其他狗群,以及人群的斗争。

  明显得看到,莫言的写作受到了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以及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影响很深。

  这个不奇怪,因为本来全世界的人性是相通的,人类的文明也是世界性的。

  对我来说,瑞典人把他们自己的啥子奖颁给了莫言,也不是啥子大事情。只不过说明,一帮子老家伙们喜欢读莫言的书。
仅此而已。

  不过因为俺们中国人,这么多年老是关心洋人如何看俺们,所以听到洋人放一个响屁,都要猛烈关注一下,分析这,分析那,正方和反方来一大轮,就变得有点儿那个了。

  于是有人上纲上线地,啥又是中国人的光荣啥的。还有就是阴谋论,说啥瑞典要同中国拉关系啥的。

  最无聊的,就是某些以政治立场判读任何事情的人,看到洋大人开始谈文学,而不是再用文学作为马甲来搞政治,就有点觉得自己被洋人抛弃了。

  当然对这些为了推翻某党,而不惜于埋没良知,啥都要扯到政治上去,好像因为你不同他们一样,也要推翻某党,就必须对你口诛笔伐,置之死地而后快的人来说,天下所有人都该杀。

  于是他们不光攻击莫言这个作家,也攻击瑞典人的堕落。

  其实说白了,这些人,在中国以前,有一个名词,叫做红卫兵。在欧洲,也有一个名词,叫做卫道士。而这种人的极端,在欧洲也有一个名词,叫做法西斯。

  这种人,有一个典型的特点,叫做党同伐异。

  其实他们和挪威的几个人比较相似。那几个人,就是每年派发一个叫做和平奖,但是更应该叫做破坏和平奖,或者叫做唯恐天下不乱奖,更加贴切。

  比如今年,这个奖就给了自己,就是搞得全欧洲陷入金融危机,社会面临分崩离析,街头抗议活动风起云涌的欧盟。

  要是你颁发给1945年后,在欧洲倡导合作,反对战争的政治人物,比如说法国的密特朗和德国的科尔,还说得过去。

  或者说,几年前颁给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结果人家奥巴马马上在阿富汗增兵,加大无人机出动的次数,把无人机暗杀的对象,从塔利班的高层,推广到塔利班的小兵,甚至疑似塔利班的人。

  这中间被误杀的妇女和儿童的照片,是不是应该发过去,给那些挪威混球们看一看?

  其实历史上的挪威人,是没有今天这样的卫道士的脑残劲头的。

  最起码,那时候的挪威人,在1964年的时候,还是可以颁发奖项给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

  当然1993年给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的时间,就是非常投机了,而且这个奖还是和南非的白人种族分子一起分享的。不过考虑到美国当时,还把曼德拉列为国际恐怖分子,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相比较于挪威那帮子,瑞典的这帮子,还是稍微没有那么脑残。

  其实说难听一点,一个没有出过托尔斯泰和托斯托也夫斯基,也没有出过巴尔扎克和莫泊桑,还没有出过马克吐温和海明威,更没有出过莎士比亚和狄更斯,也没有出过马克斯和塞万提斯,等等等等,还好意思给别人的作家打分呢。

  不过最起码在1949年空白了一年,到1950年的时候,还是有信心可以把奖项给予美国南部作家福克纳。

  要是换到今天,以美国南方白人主流文化的代表,福克纳同学对黑皮肤人类的某种看法,估计是政治上非常非常之不正确的。想拿奖,门都没有吧。

  虽然他的作品,《喧哗与骚动》是那么地精彩。

  搞过电影的同学,大概知道美国有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叫做《一个国家的诞生》(The Birth of a Nation)。该部电影描述的是美国南北战争前后,包括白人三K党诞生的故事。

  这个电影里的黑皮肤同学们的形象比较萎缩,表现为比较笨,而且看到白皮肤的女人,就拿不住那种。

  然后为了从坏人的手里抢回白皮肤女人的三K党人,就象骑着白马的骑士一样,冲出来,引发了美国观众们的热烈掌声。
  
  记得我在美国最开放的城市旧金山就看过这个电影,而观众们仍然是掌声一片。因为这部电影拍得真好。

  政治立场上这部电影是白人种族主义至上的观点。但是电影艺术上,确实是真正的经典之作。

  拍了这部电影之后,因为政治上被人攻击为种族主义者,名导演格里菲思不得不拍一些政治上非常正确的电影来补偿。

  其中一部叫做《破碎之花》(Broken Blossoms),说的是一个被老爸虐待的白人小美女和一个中国小伙子陷入爱河,最后被美国社会不容而殉情的故事。

  当然作为正面角色的小白皮肤美女因为喜欢黄皮肤而被老爸打死之后,赶来救她但是太迟了的正面角色小黄皮肤,最后就在反面角色白人老爸拿着斧头过来砍他的时候,为了自卫,拔枪轰死了白人老爸(那时候,还没有出现李小龙,所以没有用咏春拳啥的)。
  
  政治上是无比正确了,可是该片的艺术价值却不咋地。

  其实我们讲究对艺术家宽容,就不能老拿卫道士的观点去要求他们。

  要给人家自由发挥的空间,才是真正善待艺术的方法。

  把任何艺术泛政治化是没有啥意思的,这个西方国家相对要做得要好一点,当然挪威同学除外了。

  最起码,我前一阵子,还是有机会去博物馆观赏了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优秀的法国共产党党员毕加索同志的画展。

  要是按照中国的某一帮人的做法,毕加索同学早就被打死了。

  毕竟有些人的艺术水平不高,无法靠艺术来圈钱,自然要搞政治来推销艺术。用啥子异议人士反政府的身份,到傻人比较多的地方欧洲去好好捞钱。

  记得在美国,有一阵子,中医中药食疗走红。结果有一种叫做杞子的东东很受欢迎。

  大家都知道,杞子生长的地方,主要是黄河流域为主的宁夏。当然部分的内蒙、甘肃和陕西也有出产。

  然后某些人就在美国打广告,企图忽悠钱多人傻的美国人。该广告是以某某藏传佛教某某大活佛的身份,对美国人说,他们的杞子出产于没有污染的喜马拉雅山上,和旁边的蒙古高原(美国人是不知道喜马拉雅山和蒙古高原中间是隔开千里的)。所以要比来自于中国的杞子质量更优异。于是价格也要三倍以上。

  而且你要是买中国出产的杞子,你就是支持那啥啥啥的(大家都知道这些固定用词)。要是你出了三倍价钱给他们,就支持了啥啥啥的。

  真的不要脸是没有底线的。

  艺术家就不应该受到这样的东东的影响。

  那种另肯死在美国的精确制导导弹下的人,和那种死了也感激涕零啥的,都是败类而已。

  对了,忘了说,高行健同学的东西大家也可以看看,记得当年就看过他的《车站》,算是《等待多戈》的中国版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6 09: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喧哗与骚动》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19 06:32 , Processed in 0.09374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