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27|回复: 1

风留痕:中俄关系已经超越同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1 15: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于习主席受邀出席了被西方大国抵制的俄胜利日大阅兵,所以中俄关系又一次得到了关注。更因为两国同时受到美国的战略打压,所以很容易联想到“结盟”二字。然而,俄罗斯致力于世界强国,中国对外关系的一项原则是“不结盟”,中国还承诺永不争霸。这决定了中俄两国关系再好也很难结盟。但是,虽然中俄关系不是同盟关系,而实际上又起到了同盟的作用,甚至超越了同盟关系的作用。

  目前中俄两国的关系被双方定义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其重点就再于“全面”和“伙伴”两个关键词。“全面”就包括了一切的政治、经济与军事关系,这实际上就类同于同盟关系。而“伙伴”则更多的意为着协作的平等与相互尊重。而中俄关系的最特殊之处就是“自主性”和“非排他性”,这就又有别于普通意义上的“同盟”关系。集中体现的就是“合作共赢”的理念。

  历史上任何的“同盟”之中都有一个盟主(否则就是一个起不了多大作用的松散的联盟),而盟主的存在,也就有主次之分,也就决定了很难做到独立与尊重。没有独立与尊重,就不会有平等的地位。这样的同盟是不会长久的存在的,即使是长久的存在,也一定是面和心不和,弱化了同盟的作用。美国是盟主,美国要成为世界霸主,自然一切是以美国的利益为重,同盟成员国就必须唯美国是从,同盟内部的成员国就成了美国的附属。近年来,美国同盟内部屡传不和声音,就是因为美国太霸道,不能主持公正。冷战时期,慑于前苏联的威胁,为了得到美国的保护,只能对美国委曲求全、言听计从。冷战刚结束之时,美国一家独大,即使不公平,即使得不到尊重,成员国无力反对,更无力反抗。可是,随着美国实力的下滑,随着中俄等新兴力量的崛起,反对美国独霸呼声自然的提高,其同盟国也就自然的不再对美国言听计从。欧洲主要大国不顾美国反对积极加入亚投行,与其说是追求利益,还如说是追求自主与尊重,直接的表现就是对美国的不满和不服从。

  当年中俄曾经是一个大家庭,正是因为前苏联不能做到相互尊重与平等相待,才导致中苏友谊的解体。苏联解体之后的俄罗斯曾经寻求融入西方世界,可是在西方世界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公平的待遇。然而,此时的俄罗斯也并没有积极发展与中国的关系。这是因为俄罗斯还没有真正体会到中国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外交与发展承诺与理念。也就是还没有对中国产生真正的信任。

  不可否认,中俄关系的走近与美国不无关系。但如果仅限于为抵抗美国的冷战思维而“抱团取暖”,形成的必然是暂时的利益组合或只是相互利用,必定会有后顾之忧,中俄关系不会这么快升温。乌克兰危机之前,互补性极强的中俄关系发展的是磕磕绊绊,原因就是俄罗斯顾虑被中国控制其经济,顾虑到中国将成为威胁俄罗斯的强大邻国。一方面想与中国合作,一方面又有后顾之忧,所以中俄之间往往是大谈项目前景,就是是迟迟不签协议。乌克兰危机使俄罗斯限入深度的危机之中,中国即没有落井下石,也没有趁火打劫,依然是持相互尊重平等合作的诚意。如今俄罗斯并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如果不是完全放弃对中国的戒心,尽管中俄互补性极强,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的与中国达到有单就签有机会有利益就合作的地步。因此,与其说俄罗斯是被美国所逼而倒向中国,还不如说是俄罗斯理解了中国合作共赢的外交与合作理念。

  中俄不是同盟关系,但全面的协作伙伴关系包括了一切政治经济和军事协作,这与同盟国的作用并无两样。但中俄关系的发展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合作的基础之上, 具有极强的“自主性”与“非排他性”,这又决定了中俄关系并不是同盟关系。因此说中俄关系不是同盟但已经超越了同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1 15: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其说俄罗斯是被美国所逼而倒向中国,还不如说是俄罗斯理解了中国合作共赢的外交与合作理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1 13:03 , Processed in 0.09375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