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05|回复: 9

王传涛:护士态度为医疗体制背黑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9 12: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通知,要求持续改善护理服务态度,杜绝态度不热情、解释没耐心、服务不到位等现象。通知要求到2015年底,全国三级医院的各个病房都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二级医院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占60%病房的地市级医院的比例不低于80%,县级医院不低于40%。(3月18日《京华时报》)

  护士的态度问题,需不需要改善?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某门户网站的一项民调显示,超过80%的患者在医院遇到过护士态度不热情、没耐心、服务不到位的现象。可是,两部委联合发文又能不能改善护士的服务态度呢?对此,广大网友持并不乐观的态度,超过68%的网友认为一纸文件,在解决这一问题上不能达到好的效果。这样的一纸文件,也给人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

  应该说,护士的服务态度问题,在整个医疗体制种种问题之中,其实只是一个浮于表面的问题。两部委发文改善护士的服务态度,在立意和初衷上无可指摘。在文件下发之后,也必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各级医院护士的服务态度得到改善。但仅仅做到文件中的要求,恐怕还远远不够。

  首先,护士作为一个职业,需要极高的专业水平。同时,绝大部分护士工作的工作量非常大,非常辛苦,而且,基本没有朝九晚五的作息制度,经常性安排到中班或晚班。更恐怖的是,她们也经常面临棘手的医患关系问题,“医闹”在更多的时候也不会分谁是医生谁是护士以及到底是谁的责任。因此,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离不开提高这个职业的收入。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

  但是隐藏在护士态度问题背后的体制性问题,也应该引起重视。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导致医患关系恶化的根本问题在于以药养医和分级诊疗两大问题,同时,这两个问题也滋生了护士服务态度傲慢等问题。

  首说说以药养医。可以肯定,以药养医不是以药养护,换言之,如果把医院定义成为一个利益分配主体,则医生是这个医疗体制中最大的受益者,他们能够拿到较高的收入,有的也能拿到药品的提成,而护士则处于这个利益分配体制的最末端。应该说,这与绝大部分护士的工作量不能成正比,这也造成了医护两个群体间收入差距过于大的结果。

  再说说分级诊疗制度。小医院的看病与服务水平确实有限,大医院的公信力相对高一些,所以更多的患者愿意到大医院去看病。但是,人人都往大医院跑也必然会导致大医院在接待与护理水平上大打折扣。全国的患者往北京跑,北京的患者往协和跑,这种现象之下,如协和一样的知名大医院人满为患,护士和工作量也越来越大。态度出现问题也不可避免。

  破解以药养医问题能够缩小医护之间的收入差距;而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则能够改善“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疗门可罗雀”的现状,对患者人群进行更为合理的分流。做到以上两点,显然更能在根本上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值得期盼的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在医疗体制改革部分,对以上两个问题,都提出了明确的改革目标:“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取消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建立科学补偿机制。”应该说,中央也从根本上意识到了我国医疗体制存在的根本问题。基于此,公众希望这两项改革的积极推进及相关政策的尽早落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9 13: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道楼主是为护士鸣不平。可是,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一。护士的职责是什么??各医院对护士的使用定位是什么??现在各医院为了节约支出拼命压低护士的使用数量;少用护工或者不用护工照成护士工作量成倍增加。所以,她们不能干好份内的工作。


二。收入。国际通行的医生护士的收入比是1:5以上。这里只能说明医生的工资更低。没办法,谁让她们选择这个
职业哪??

三。以药养医,不是大夫的发明,是政府强加给他们的,想改变只有看政府的。



四。普遍性的问题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体制出问题了!!!怎么办??看政府的!!!


五。希望大家能够从大的方面去考虑问题的所在,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老是感觉到看病难看病贵就攻击医护人员。他们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拿工资是他们的权利;不给你工资你会干吗??都是有老有小的普通人,你们感到无助的,他们一样感到无助,甚至,比你们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9 14: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説到家不是“护士态度为医疗体制背黑锅”,而是医护人员为医疗体制背黑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9 14: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改变现在的医患关系,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医院彻底回归公益!!!彻底改变逼良为娼的做法,不要让医院像企业一样!!!!给医护人员一个可以体面生活的待遇,让他们在阳光下工作挣钱,这是古今中外通行的办法;这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即使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医护人员也没有受到冲击!!!为什么现在会这样????难道不需要我们全民反思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9 14: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可以到网上查一下,世界各国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去年美国对医疗卫生的投入是国家预算的百分之十七,欧洲稍微少一点;再看看我们国家是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9 15: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美国联邦预算用于医疗卫生的费用是5948亿美元。美国人口为3.1384亿。人均医疗卫生支出是1528.5美元(折合人民币人均9400.2元)。      中国:2014年人口13.5404亿,政府预算用于医疗卫生的费用是2931.26亿元(人民币),人均医疗卫生支出是216.48元。大家还说看病贵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9 17: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2014年人口13.5404亿,政府预算用于医疗卫生的费用是2931.26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是政府工作报告里的,其中还包含计划生育的费用。如果按总人口百分之二十为育龄妇女,那么有2亿以上,如果按每个育龄妇女150元计划生育开销,那么还要减少300亿元;然后再平均,人均不到200元。去年全国医院收入3万多亿,缺口哪里来????大家想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9 20: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医院扩张,盖楼,添天价医疗设备钱是从哪里哪里来的????
   

医护人员工资有多少是政府发的??????



这个行业有近千万从业者,他们怎么生存的????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



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就更多了;他们吃的是什么????
  


为什么把这个沉重的包袱硬压到医护人员头上????


为什么诱导大家痛恨这个人群?????



他们怎么得罪你们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9 21: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贴一段文章大家看看:




 北京大学李玲教授近日在一个有关医改的研讨会上指出:根据各方调研和公开的数据,医疗费用从2008年的1.2万亿,2014年增加到3.6万亿,医疗费用增长远超GDP的增长,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一直没有缓解,医改完全偏离了正常的轨道。

  几乎每年“两会”召开期间,医改这一事涉全民的话题都会成为代表委员讨论的热点,新医改实施6年来,整体环境与医改目标并不一致,社会人心思钱,在为人民币服务的背景下,要扭转医院的趋利机制,确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卫生部门也坦承,医疗卫生机构这种“趋利”机制不改变,未来中国医生可能彻底迷失方向,不知道如何做好医疗服务,也不知道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良心和良知。

  人们或许还在留恋80年代之前的公立医院,改革开放后,由于财政吃紧,于是部队经商、教育收费,医院挣钱,让医院挣钱缓解财政困难本是一个短期政策,没想到变成了长期政策,就象当初高速公路收费还贷一样,贷款还清了,收费的机制却延续下来。当医院和医生都沦为收费机器,中国医院和医生的性质就完全改变了。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研究课题的参与者之一、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葛延风曾指出,正是由于中国在医疗卫生领域利用了市场化机制,才导致现有卫生资源分配严重不公,使得处于高端的城市大医院发展越来越快,而低端机构,尤其是农村乡镇医院、城市社区医院等逐步萎缩,甚至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

  中国过往的医改,最大的成果也可以说最大的悲哀,就是帮政府卸下了所谓的财政包袱。公共医疗卫生支出与经济发展极不成比例,以2000年为例,发达国家的政府负担了全国医疗卫生总费用的73%,新兴国家的政府负担了70%,最不发达国家的政府负担了59.3%,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负担了57.2%,而中国政府只负担了39.4%。

  从1980年到2003年之间,个人卫生支出从21.2%急剧上升到55.5%,甚至在2001年以后超过了60%。中国政府对公共医疗卫生的投入明显低于全球绝大多数国家,而且占GDP的比例长期徘徊在0.4%~0.5%之间,并呈历年下降趋势。

  更为严重的是,这部份很少的政府投入大多也用在了公务员身上。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曾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健康产业论坛上披露,中国每年上千亿医疗卫生支出,80%都花在了党政干部身上。2006年,中央财政投入公共卫生经费1190亿元,其中的952亿元,用在了850万党政干部身上,另外13亿人只分享了区区的238亿。

  “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是中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做出的战略规划和对全世界的庄严承诺。这是2000年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纳入了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规划。2000年,中国提前实现了GDP翻两番的总体小康目标,但“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离我们却越来越远!

  是什么原因导致医改举步维艰?最初的医改是为了减轻政府在公共卫生方面的财政负担,所以医改是为了实现财政减负的目标,医改并不是为了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也就是说,所谓医改是政府的方向错了,目标当然也就跟着错了,一旦医改的目标不是为人民服务,所以这样的医改理所当然会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反对。

  医改搞到现在,政府、医院、医生、药商、病人、医药代表谁都不满意。似乎大家都是受害者没有赢家,也就是说,不仅病人是受害者,涉及到的每一方,都把自己说成是受害者。其实医改很简单,预防、看病、吃药、报销,如果政府下定决心,愿意为人民服务,就完全可以做好。如果不改变医院的挣钱机制,所谓的医改只有死路一条,只会加速恶化医患关系,使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一声叹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9 22:47: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中国梦而自我剥削的历史阶段是不可跨越的,所以,教科文卫就只好市场化了!不用牺牲公民福利去死撑中国梦暂时还没辙,民族国家间竟争没有刹车机制,你不撑就被压死。地球上就是这个逻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07:03 , Processed in 0.10941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