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51|回复: 0

股王投资:总理一句话改变中国经济与股市预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9 08: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这次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的一句话,对中国经济与股市的预期将产生重要影响,即“中国经济一定要顶住下行压力,保持平稳增长。如果遇到更大困难,我们会出手的。”这一保增长与政府“出手”论,与李克强同志之前上任之初时所强调的“以调整结构促稳定增长”、“注重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与效益”等改革基调明显有变,至少在结构调整上的态度与力度明显放缓,而更多的态度则倾向于“保增长”或稳增长上了,甚至不惜以政府的“出手”论来为社会资本鼓劲。说到底就是,2015年的中国经济正面临着十分困难的局面,政府明确表态,在必要时将再度再度利用财税、金融政策等宏观调控工具进行强刺激,为经济增长即全年的GDP进行“稳增长”。简言之,保7将成新常态!

  在此论调下,中国经济在未来两三年里,必将出现更多的大力度的政策松绑与项目强刺激,同时还包括财税、货币等更大的刺激。因为,依照目前的中国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运行情况来看,我们无法对未来十分乐观,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悲观,在此情况下,总理说的“如果遇到更大困难”中的“如果”,在我看来,将是一个“必然”,即必将在一两年内发生。那么,也就是说,政府在下半年经济再度走软时,必将会“出手”。说到底,就是政府出面对经济进行强刺激。

  那么,有哪些手段可以利用呢?确实很多,比如对内有:金融改革、降息降准、批准大项目、推进城镇化与钢筋水泥基建甚至增长工资,对外有:推进出口、推进资本外输(马歇尔)等等。 其中,目前还没有用到但将来有可能会使用的手段还有:涨工资、大力度减税减费、财税制度改革、印千元大钞等。而所有这些手段中,对经济与股市形成最大影响的,其实就是降息(降准)、减税与批准大项目,其它手段的影响力则次之。说到底就是向社会多投放钱,政府多开大工程。

  如果走上上述经济发展模式,则中国经济又一次走到老路上。即,政府投资型的“中国模式”老路,换言之,以政府取代市场,最终通过 政府的投资带来经济的虚假增长,虽然GDP好看了,但一堆又一堆狗屁没用的大工程、大项目则不断出现,那种用钱建高铁、没钱办教育,有钱补贴大企业、没钱全民办养老的狗血剧情将持续上演,这种历史的尴尬将更加深化并恶化到无法逆转的狗血局面。这一做法,与当初提出的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总基调也就有所背离,至少不那么完全一致了。

  其实,走回老路的中国模式,早起始于2014年一季度。去年以来,政府一直在“出手”,发改委批出无数大项目、央行投放无数货币,政府之手频频出击,挽救已经十分脆弱的市场。正因如此,在强货币与强刺激的引领下,去年的中国股市之涨幅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如今,总理再次以一种十分明确的表态声明“困难时将出手”,则更进一步加大了未来经济对政府投资的实质依赖与心理期待。换言之,中国经济本想进行的深度结构调整将一时不可能实现,而政府的强刺激仍将继续。受此影响,股市的泡沫化与房地产的高位横盘必将继续下去。

  因此,在经济领域,受政府伸手刺激的影响,大型国企央企仍将是最大受益者,享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之便,继续赚着大项目的钱,吸着全民的血。而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在上述大企业的排挤下,经营将更加恶化。银行也会更加不愿意把资金投向中小民营企业,而继续亲睐着有国家背景的大型国企央企。同时,受政府刺激与“出手”的影响,中国股市的深幅度调整预期将弱化,也许之前的一些预期需要作重新调整,重新回到2000点之下的概率将变得不那么大了,而基于去年涨幅过大且内在地需要一波调整,此波调整或将在2000-2500之间。向下再调整的空间,或被政府之手封死。这场市场与政府的博弈,其结果如何,还要有待观察。


  也许,表面上看起来,这种政府“出手”阻止经济与股市进行深幅度调整的做法,似乎是积极的、有利的、好的,但长远来说,这是泡沫的积累,必将有更大的后患。打个比方就是,当感冒来临时,你不让它爆发出来,不让病毒排除出体外,其后果就是越积越重,终至恶疾。当年的4万亿刺激,正是如此,带来如今无法修复的恶果。而且,这种刺激做法,在不完成结构调整的情况下,就一味保增长的做法,并且不断强调货币刺激的做法相配套,最终后果就是经济虚胖,同时货币贬值。终有一天,人们会发现,100元一斤猪肉甚至鸡蛋的日子,是何等地苦不堪言!而到了那时,在工资增长机制不顺、社会低保工作如此薄弱的情况下,必将制造更大的社会冲突与社会矛盾,届时再后悔,或为晚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4 01:00 , Processed in 0.51651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