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17|回复: 1

碧翰烽:李克强为何亲自加入“有权不可任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6 09: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2014年来说,“任性”一词可谓红极网络。这到了两会,又开始火起来了,先是吕新华在回答记者关于反腐话题时,提到了“大家都很任性”,使得气氛活跃起来。

  就在昨天,习近平也借用了“任性”一词,那是在上海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关于评发展战略时,习近平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关键是依靠科技创新转化发展动力。人都是有惰性的,物质是有惯性的。老常态的路子、简单粗放的发展路子难以为继了。在经济发展上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转方式调结构。他借用了一句流行词说:“也不能那么任性了,否则靠什么可持续发展?”

  李克强总理也用到了“任性”,而且加到了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人民网北京3月5日电 李克强总理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简政放权时说,要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引发代表委员热烈掌声。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向人民网记者透露,这句表述是李克强总理亲自加入的。

  仅仅10个字,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的“大道至简”,以简明扼要的话说出了大道理,展示了大决心,体现了大诚意。让我们看到了李总理亲自加入的“良苦用心”,正是画龙点睛,一语中的,真正让“简政放权”的改革活了起来。

  “大道至简”,就是要回到尊重常识的道路上来。很多道理本来都是很简单的,却被弄得很复杂,弄得让人看不懂。要明确未来走向,引领政府努力的方向,必须“大道至简”,方可减少很多进退反复。

  报告里提到了很多的“至简之道”。这其中就有“有权不可任性”。为什么要特别加入“有权不可任性”?这是因为政府权力背后依托的都是暴力、强制力,权力任性起来那可是要对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伤害的,还是阻碍改革、法治进程的,而且特别容易诱发腐败现象和权钱交易。

  比如说,税务机关如果任性,随意增税,大家的财产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威胁。央行如果随意印钞放水,大家的财产安全也会受到严重威胁。执法机关如果随意执法,大家的人身、财产安全都会受到严重威胁。其他一些权力部门都是如此,权力背后是伤害力,开不得半点玩笑。

  在当前,权力任性的现象不容忽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此前不久新华社曾经有篇报道,题目就是“简政放权成绩单为何仍不解渴”,其中表达的一个意思,也还是权力的任性。

  而在此次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也直面了当前的问题,这其中关于权力任性的表述也是“一针见血”。比如“政府工作还存在不足,有些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少数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乱作为,一些腐败问题触目惊心,有的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

  这些关于权力任性的表述具有着强烈的警示作用,不仅警示掌握权力的官员,更是对于当前权力运行机制的思考。

  毕竟,要让官员有权不任性是很难的。为什么腐败那么难根治?为什么老百姓办事那么不容易?为什么维护公平正义那么难?这其中的重要方面就在于权力的任性,权力如何制约,权力如何监督,权力如何关进制度的笼子。

  阿克顿的名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让人记忆深刻。所以解决权力任性的办法,就得从权力本身出发。

  首先是“减”。这是十分关键的,就是要减少权力,简政放权,不让官员那么有权。曾经有一位税务局的负责人感慨,这一次改革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慢慢拿掉你的权。象“营改增”,就慢慢拿掉了地税局的权;象工商注册登记,也就是慢慢拿掉了工商的权。等等,还有不少。

  所以,李总理在报告中也对此讲得很明白、讲得很简单,他说,“腐败现象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权力寻租,要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紧紧扎住制度围栏,坚决打掉寻租空间,努力铲除腐败土壤。”

  权力瘦身是什么?就是要减少权力。根本的权力在哪里?就在于审批权、财政权、资源配置权,也就是公权力要减少。相应的私权利要增长,要对公权力形成一定的制约,才能有力地遏制权力的任性。

  因此,报告中提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尽量采用购买服务方式,第三方可提供的事务性管理服务交给市场或社会去办。”

  其次是“法”,就是建设法治政府。无论怎么“减”,也不可能减到政府没有权力,这是不可能的。有的领域权力需要放给市场和社会,但有的领域需要强化政府的权力,必须要管起来,该放的要放下去,该管的要管起来。比如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等等。那么在这些领域严加监管的时候,又该如何防止这些权力的任性,根本的办法是什么?当然得靠“法”。

  李总理在报告中用了大篇幅来讲述“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任何政府部门都不得法外设权。一切违法违规的行为都要追究,一切执法不严不公的现象都必须纠正。”“坚持依法用权,倡俭治奢,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新环保法实施之后,人们期待该法能够长出“牙齿”,能够对环境保护发挥有效作用,这其中当然也需要重视执法权力的任性问题,就是要防止部门权力利益化的问题。所以,法律得真正硬起来。

  还有一点就是“明”,权力要公开透明,要在阳光下运行。这样才能有效地接受社会的监督,才能防止权力的暗箱操作。

  总理在报告中提出,“全面实行政务公开,推广电子政务和网上办事。我们的所有工作都要全面接受人民的监督,充分体现人民的意愿。”“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对实绩突出的,要大力褒奖;对工作不力的,要约谈诫勉;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

  权力的公开,不仅在于公开权力的清单,比如正面清单、负面清单,还要公开权力运行的全过程,比如决策、执行等过程。尤其是要公开核心的权力内容,比如财政权。这次报告就提到,“实行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除法定涉密信息外,中央和地方所有部门预决算都要公开,全面接受社会监督。”

  随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全面推进,“权力不可任性”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说,关乎着改革、法治和反腐的进程与成效,对于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把权力的任性管住,官员才会清正,政治才会清明,社会才会清风,人民的权利才会得到最大的保障。也正是此,才会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6 19: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把权力的任性管住,官员才会清正,政治才会清明,社会才会清风,人民的权利才会得到最大的保障。也正是此,才会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2 06:12 , Processed in 0.17193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