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223|回复: 2

徐明天:李克强的权力之痛和朱镕基的“地雷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17 10: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两会结束,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有一句话印象深刻:就是要用减政府权力的“痛”来换得企业、群众办事的“爽”。

  也许一位省长对李克强总理的这句话最能刻骨铭心。

  这位省长在两会发言说:” x煤井下职工8万人,到现在为止,没有少发一个月工资,没有减一分收入。”

  可偏偏就是这句话,被媒体报道了出去,x媒工人看到了,可偏偏这些工人就被 欠薪了,就闹出了一些事情。这位省长不得不第二天就检讨说:““井上职工欠薪我们一直是掌握的。井下职工确实有欠薪,这个情况,我说错了,不管什么层级报告错了,不管任何原因,错了就要改。改了,还要努力解决问题,同时深刻吸取教训。”表示,x煤集团拖欠井下职工工资问题,政府将帮助支持企业努力解决,近期会有进展。“我们不管是政府干部,还是企业干部,对待职工要真诚,讲清楚真实的情况,正确的工作要坚持,错的问题就要改。”

  在两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这位省长是很糗的一件事。这实际上就是权力之痛。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文章《为两岁的小女孩穿裤子才是政府大作为》,很多人不高兴,特别是一些警察朋友,认为我把中国的警察和美国警察对比是一件很讨厌的事情。其实他们都误解了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说。在美国很少中国这样的党政机关官员,他们的警察什么事都管。政府应该从经济中退出来,运用市场的的力量来搞经济,而不是让市长来搞经济,市长就是搞好环境和服务。

  这位省长的权力之痛,就是他们管了应该市场做的事情。既然他们要管,就要负责,企业和产业不但没搞好,还要解决这些欠薪之类的负担问题,解决起来很困难,很痛苦。

  而下放和消减权力也是一件很痛苦困难的事情。

  记得1998年,朱镕基总理在两会记者会上说:”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时朱镕基总理确定了两项改革任务:一是国有企业工人下岗增效,二是政府精简机构。

  国有企业工人下岗这一条是完成了,但政府精简机构这一条就没有做下去。阻力很大。机构越来越多,官员越来越多。

  李克强讲权力之痛,要害还在这里。现在只能讲下放权力,精简机构和人员这件事情不能碰,说都不能说。

  这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痛点所在。正如前两年两会人大代表所说:”老百姓再勤劳也养不起这么多官“;”星多月不明,官多不太平“。中国的官实在太多了。老百姓养不起,国家养不起。房地产、金融等经济问题,根源都在官太多上。这么多官需要养,搞企业太慢了,就竭泽而渔,就卖地财政,就放高利贷。实体企业成本太高,做不下去,实体经济就死了。

  中国的官场也延伸到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钢铁、煤炭等产业过剩,都 是房地产的恶果。官场病也漫延到这些国有企业。这位省长讲,煤矿分井上井下,要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大力精简管理机构。”精简管理机构“也是煤矿的第一项任务。有人说”双鸭山井下8万人,井上20万。井上都 是领导的七大姑八大姨。是腐败“。这就是权力的怪胎和传染病。

  在煤矿的承包改制等改革中,工人的利益也被 抛弃了。

  这样一联系,这位省长的权力之痛就找到病症了,找到了根源。

  从朱镕基的“地雷阵“到今天李克强的权力之痛,中国的改革如此艰难,如此缓慢,都停滞在权力改革的险途上。

  中国的改革任重而道远。改革就是革命,是革自己的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7 13: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路子错了,南辕北辄走的太远,回头已经是不可能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7 14: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雷阵就是埋在回头的路上,吓死活该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01:29 , Processed in 0.09381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