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20|回复: 9

刘军洛:石油30美元和美国再工业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3 09: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年5月,本人出版的《中国中产阶级与叶利钦》一书,指出——未来全球石油价格将进入长期大暴跌的时代了。当时,全球石油价格是110美元。

  原文如下:

  “页岩气革命的世界价格“杀手”。久违了,世界价格的革命来了。至上世纪80年代,网络科技带来的世界价格革命后,人类再也没有体会到真正的科技价格革命的力量。当然,这个期间我们也看到中国劳动力价格革命对世界价格体系的冲击,并且,这场冲击的持续性会随着印度、非洲和中东的劳动力价格的大量加入产生长期的结构性因素。更重要的是,随着西方技术的大规模越来越容易的廉价复制,人类真正的价格革命才刚刚诞生。电力的发明,无需质疑地推动了人类上世纪20年代后的价格革命,同样,今天的页岩气革命和西方技术的廉价复制相结合的力量,即将创造出人类历史上最深远的一场价格革命。

  对于世界油气总资源量80%的非常规油气一直是人类社会痛苦探索的原动力。因为,我们长期以来一直为只占油气总资源的20%常规油气的开采而坚持不懈的努力。可是,过去五年间美国非常规油气的页岩气产量增长近20倍,达到年产量1000亿立方米,而2010年中国天然气年总产量只有944.8亿立方米。得益于非常规天然气尤其是页岩气开发技术的突破,2009年美国以6240亿立方米的产量首次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天然气生产国,而2009年俄罗斯天然气产量为5820亿立方米。产量地位的更替使美国天然气消费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发生逆转,受此影响,美国不仅取消了原本进口5000万吨液化天然气(LNG)的计划,甚至开始需要出口一部分LNG。供求关系魔术式的改变,导致美国天然气价格革命性大跌,从2008年中期的每百万英热单位近14美元跌至目前的不到4美元,美国天然气价格第一次历史性脱离了同原油价格的挂钩。2010年6月,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的“解放您的潜力——全球非常规天然气2010年会”上,一位90岁的老人、页岩气钻井和压裂技术的先驱——美国MitchellEnergy&Development公司的乔治?米歇尔(GeorgeMitchell)先生被授予美国天然气技术研究所终身成就奖。据报道,他创建的Mitchell公司花了17年时间,先后钻了30多口试验井,测试了多种钻井和各种地层压裂的方法,以及压裂液支撑剂的组合,终于把束缚在页岩里的天然气大规模地、经济地开采了出来。米歇尔先生的使命是代表美国页岩气的革命进程,过去几年时间内,美国一跃成为目前世界天然气第一大资源国和生产国,不但实现天然气的自给,还将成为天然气出口大国,这一转变对世界工业革命和世界资本套利将是一场重要的推动和“洗礼”。

  世界石油工业在经历了长达150年的陆上常规油气阶段和海上常规油气阶段之后,终于开始迈入陆上非常规油气时代。与此同时,Mitchell Energy & Development公司也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跻身财富500强。

  美国早期页岩气发展得益于美国政府大力支持。1980年美国政府颁布的《能源意外获利法》第29条税款规定,1980年~1992年间钻探的非常规天然气井的产出可享受税收补贴政策(其中页岩气为3.5美分每立方米)。得克萨斯州对页岩气开发免收生产税。根据美国康菲的估计,最初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的30%的利润来自政策优惠。在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相对洁净的能源,燃烧同等热值的天然气,其二氧化碳排放只有煤的一半和石油的70%。

  2009年11月,美国《华尔街日报》刊登剑桥能源研究公司主席丹尼尔?耶金和该公司负责全球天然气部门总经理罗伯特?伊尼森合写题为《美国天然气革命》的文章指出,10年来最大的能源创新是天然气更具体地说是“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有些人称其为一场革命。1990年,非常规天然气来自页岩、煤床甲烷以及所谓的“密集”储层约占美国天然气总产量的10%,今天约占40%,而且这个数字还在迅速增长,而页岩气所占比例最大,10年或20年时间这个数字将是惊人的壮观。这一切都要感谢陆地蕴藏丰富的页岩气。采用创新的钻探方法,天然气公司能够从页岩中提取大量的天然气,使得天然气在石油价格100美元的时候达到历史最低价。不久之前,向来冷静的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估计国内可开采页岩气的储量达到827万亿立方英尺(23万亿立方米),这比从前的估计翻了两倍不止。加上传统天然气资源,按照目前的消费速度,美国的天然气还足以消费1个世纪。相比之下,美国国内的石油储量仅够使用9年。

  这场页岩气革命发生地在美国,这与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开放、竞争度最高的石油市场机制息息相关。美国有数千家大大小小的石油公司,上百家中小公司可以公平参与页岩气的勘探开发,然后,这些中小公司创造了页岩气技术开发的历史性突破。美国本土85%的油气是中小公司生产的。

  同时,一种能量石头正在进入美国中小石油公司的势力范围,它叫——油页岩,它是可以用来提炼轻质低硫原油的石头。就目前的勘探情况而言,美国查明的地质油页岩储量为33400亿吨,约占全球储量的70%以上。全球油页岩蕴藏资源储存量是巨大的,估计有10万亿吨,比全球煤资源总量7万亿吨还多40%。爱沙尼亚2000年的经验显示,只有当煤的进口价高于35美元/吨,用油页岩发电才是经济的。问题是,中国目前发电的煤炭价格是在100美元/吨以上。

  上帝是非常公平的。中国页岩气的储存量是于美国的页岩气储存量相当,只是中国的能源战略更加喜欢在只占油气总资源的20%常规油气的开采中坚持不懈的努力,包括大规模向风能和太阳能领地进发。以中国石油和中石化为绝对垄断方式产生的中国能源战略,在2011年是更加严重的能源危机;而以美国中小公司为重要方式的美国能源战略,在2011年是又一次开创美国垄断或领导世界能源革命的起始日。

  现在,中国比亚迪汽车的政府补贴价格是,2010年5月31日至7月5日期间(以购车发票日期为准)购买的F3DM车型,可享受5万元/台的补贴。2010年7月6日(以购车发票日期为准)起客户购买的F3DM车型,并在深圳市上牌,可享受8万元/台的补贴;不在深圳市上牌可享受5万元/台的补贴。中国计划在2012年至少有100万辆电动汽车在马路上奔跑,届时中国政府至少要支付5000亿人民币的补贴。中国要用两年时间,就要把奥巴马10年宏大计划的新能源梦想甩在后面。2007年美国汽车业的总产值超过4000亿美元,占美国经济规模3%不到。长期以来美国的汽车产业在美国GDP的比重呈结构性下降趋势,美国汽车制造业创造的就业岗位占全部的7.4%。现在全球汽车产业用当今的技术标准来衡量,已是落后的制造普通耐用消费品的行业,每辆汽车大约由3万个零部件组成,总体收益率极低。所以,发达国家的汽车业部门长期无法吸纳到大量人才。如果,传统汽车要进化到现代技术组装的话,就必须先有模块技术的出现,这对现在的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来说还是一个天方夜谭的想法。电动轿车的性能需要比现在传统轿车高出几十倍,在电动汽车上已经奋战20年的日本丰田,至今还未突破电池水冷技术,而用的是原始化风冷技术。地球上现在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17%不到。所以,现在发达国家的新能源汽车战略大部分停留在企业层面上的小规模投入。更重要的是,2009年美国汽车的年销售量已大幅萎缩至1000万辆,比2007年1600万辆下降了近40%,美国市场严重萎缩的趋势还要保持3年~5年。奥巴马用2000亿美元就可以挽救了美国的汽车产业,而这2000亿美元与美国在伊拉克的烧钱相比是多么微不足道。美国汽车产业从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中退出来了,并不是美国缺少资本和技术人才优势的原因,那这是为什么呢!未来几年,德国人、韩国人、日本人、中国人将在传统汽车行业中继续火拼,同时,美国页岩气的革命将带来的是全球石油价格的长期暴跌,很快全球的电动汽车爱好者会发现这只是一场美好的想象。

  如果,全球要避免二氧化碳给社会带来的灾难,我们首先应该去核算经济成本,当二氧化碳给人类带来的经济成本是5万亿美元的时候,各国政府的力量决定用3万亿美元力量去挽救这5万亿美元损失,但结果总是全球经济将面临更大的二氧化碳的破坏。因为,政府的力量最终会挤占全球各国私人资本的力量,而最终引发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笑话,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这样的结果是,二氧化碳给人类带来更严重的伤害。至今为止,中国正在加速度成为世界最大的风能和太阳能的新能源地区,首先,目前风能和太阳能的新能源成本远远高于化石燃料中的煤炭成本,其次,无论我们怎么努力风能和太阳能的发电份额在总发电量中最终都将是微乎其微的力量。也就是,中国石油、中石化、中国新能源战略只是在推高中国能源成本的时候,会进一步迫使中国继续大规模扩张使用肮脏的能源——煤炭。而与此同时,美国中小公司为重要方式的美国能源市场,正在加速度进入美国能源成本大规模下降和最终大规模淘汰使用肮脏能源煤炭的人类技术革命。

  1981年,里根总统发动了一场供应学派革命,里根为这场美国经济革命列出了如下目标:大规模减税,大规模减少政府职能和规模,大规模科技投入,同时依靠强势美元进行通货膨胀结构性调整。对于当时这场美国的供应学派革命,前苏联核心层一致认为美国是在走上大崩盘。因为,大量的里根政府财政赤字的出现和引发的美国计算机技术的大规模资本投入,是美国核心层大脑出问题的事情,只要前苏联继续大量向坦克和大炮投入,美国就会在这场军备竞赛中失败。结果是,美国经济的通货膨胀的有效控制和计算机技术的投入丰厚回报,确保了美国私人部门的强劲增长;而前苏联经济在被美国被迫高速运行中,通货膨胀失控而引发经济、货币和社会的同步大崩盘。正如,里根当上美国总统的口号是——强大的美国,今天奥巴马的口号的含义也是——强大的美国。

  上世纪70年代的计算机技术才刚刚在美国市场孵化出来;进入上世纪80年代的计算机技术在美国市场中经历着痛苦的青春成长期;但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规模效应和乘数效应的爆发,美国网络革命开创了美国市场最强劲和最长周期的伟大经济增长时代。同样,今天随着美国页岩气革命在5年或10年时间达到规模相应和乘数效应的爆发时,全球的产业资本会疯狂进入美国市场进行又一场伟大的技术革命的套利。届时,美国市场的电力成本将只是中国电力成本的三分之一或者更低,全球石油市场、煤炭市场和化工市场的构架将彻底重新配置。如果,这场页岩气革命是真正存在,那中国10年后是许多产业将被这场革命消灭包括我们认为美丽传说的风能和太阳能的新能源。

  问题是,中国为什么这么沉迷为只占油气总资源的20%常规油气的开采而坚持不懈的努力,包括远远是美丽传说的风能和太阳能的新能源。而美国中小企业为什么这么痴迷向世界油气总资源量80%的非常规油气发起永无止境的挑战。这场世界性价格革命的原动力是什么!

  奥巴马的美国“清洁能源政策”是,到2035年美国电力消费80%需要来自天然气等的清洁能源;美国加州要求到2020年实现33%的比例的清洁能源;美国科罗拉多州则激进的要求到2015年实现30%的比例的清洁能源。虽然,这些都是惊人壮观的数字和计划,但是,站在人类还未侵占的世界油气总资源量80%的非常规油气面前,这或许是一场世界价格革命的开始。回顾电力革命的力量,在1909年电力只占到美国制造业所有初级动力的21%,当1921年这个数字突破50%的时候,美国制造业开创了引领世界工业革命的8年繁华的时代。或许,今天美国清洁能源革命的数字只需要达到35%的时候,就将是一场繁华时代的开启。”摘自《中国中产阶级与叶利钦》2011年5月

  目前,全球石油价格从100美元崩盘到50美元以下。这不是一场美国能源要VS欧佩克,或者要VS俄罗斯的石油战争。这是,美国再工业化大布局的关键第一步。

  2010年,本人讲的非常清楚——美国奥巴马的新能源战略是一场可笑的大骗局;而全球石油50年以后将没有了,更是一场可笑的超级骗局。

  全球化的工业时代,太阳能、风电、煤制气、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供给体系,最终都是高成本能源供给。在页岩气和页岩油革命面前将根本不堪一击。

  全球石油50年以后没有了,这只是说油气总资源的20%常规油气会没有了。但是,世界还有80%的非常规油气。美国页岩油储量高达3036亿吨(约75%集中在科罗拉多州、犹他州和怀俄明州),其中可采储量在700亿至1500亿吨之间,即便按700亿吨,也等于美国常规石油可采储量26.2亿吨的26倍,相当于世界第一产油国沙特阿拉伯常规石油可采储量356亿吨的两倍。

  2010~2014年,中国是疯狂向太阳能、风电和煤制气产业投入十几万亿人民币。

  2010~2014年,中国疯狂抢购非洲、苏丹、叙利亚、委内瑞拉、加拿大、俄罗斯等地区的石油,投入至少1万亿美元以上,购买价格不低于90美元。

  众所周知,制造业的生命线就是能源供给成本。

  当石油达到30美元以下的时候,美国核心层就将开始逐步推动美国“再工业化”的建设。

  美国“再工业化”建设的致命对手是中国。因为,中国已经在许多制造业领域形成了垄断。美国想打破这种垄断不是那么简单的。这就像,中国的华为一样。日本企业和韩国企业想消灭中国华为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如果中国华为某一天被消灭了,那只能是华为自己消灭了自己。

  现在,中国建设了十几万亿的光伏、风电和煤制气能源供给体系和购买了至少1万亿美元以上、不低于90美元的石油。当石油价格达到30美元以下的时候,中国的制造业将陷入什么样情况呢?

  而我们的对手,将使用廉价的天然气和低于30美元的石油。

  美国的金融欺骗,在中国还是有市场的。2015年,美联储会加息吗?目前,美国能源工业是否在石油暴跌中,能够生存下去和扩大再生产,很重要一点取决于资金成本。随着,石油价格的暴跌和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升温,美国石油公司高风险债券收益率已经开始大幅上扬。

  如果,美联储2015年加息,等于是直接重创美国能源工业和美国再工业化战略。所以,很快全球都会知道,美联储2015年将不会加息的。这样,美国石油公司高风险债券收益率就会大幅度下降。同时,美国国会也会尽快放开石油出口禁令,来扶持美国的能源工业。

  知道了,石油价格暴跌将是美国“再工业化”的第一步。那么,我们就非常清楚——美联储耶伦大谈特谈的“2015年美联储加息”,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了。

  2016年,如果美国没有QE4,那美国就功亏一篑了。因为,QE4还会带来石油价格的进一步超级大暴跌,跌破20美元,或者跌破10美元。

  首先,QE4推出会给美国页岩气和页岩油企业带来巨大资金支持。同时,美国10年期国债债券收益率将跌破1%。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1%地区时候,就是宣判石油的长期死亡了。

  2012年底,本人出版的《在大萧条中幸存》一书指出——“届时你也会看到美元指数,有史以来以最壮观和宏伟的速度,上升到130元的水平一幕,这里还伴随着美国10年期债券收益率的下跌,将跌到1%以下的一幕。你也不需要震惊,这对于美国来说,也是一场划时代的全民工程,我们到时或许只能痛惜,中国社会为什么今天还是这么的愚昧。”摘自《在大萧条中幸存》2012年12月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1%,是美国核心层的重要战略,这是美国帝国还得以继续进化的超级金融工程。

  目前,美国社会已经身陷债务泡沫、大退休潮和高医疗支出等系统性问题。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1%,就意味着美国政府任何大规模拆借的资本,都是没有成本的。这样,美国政府大规模的工业化和福利开支,都将面临巨大的回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1%的时候,这种大规模补贴支出,对于美国政府的负债是没有任何影响了。因为,你不需要考虑利息支出负担,将带来的债券收益率上升的问题了。只要,管理高效率的补贴支出,就可以了。比如,天然气卡车的大规模使用,是需要政府的大力补贴的。如果,美国7级和8级天然气卡车的保有量达到550万辆,那美国每天可以减少相当于220万桶石油的消耗。

  今年底,巴黎的气候大会上,美国、欧洲和日本将演绎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推广使用。请注意,清洁能源还是油汽资源,只不过,用页岩气大量替换石油和煤炭吧!

  美国讲了两个故事:(一)新能源是人类的伟大时代;(二)石油50年内将耗尽。

  美国5毛们讲了一个故事:美国页岩气开采是一场大骗局。

  这三个故事,中国全部都深信不疑。

  如果,没有这三个故事呢?那么,中国制造业将使用30美元的石油VS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到时候鹿死谁手呢?但是,现在答案却是一清二楚。

  在美国能源革命面前,中国那么的岿然不动。

  未来,美国利用核能开采页岩油的石油成本可以下降到20美元以下,或者更加低。

  美国的后院墨西哥和阿根廷拥有的页岩气储量相加,远远超过美国。现在,还是处女地。不过,美联储QE4以后,墨西哥和阿根廷将到处是美国石油商人。当美国页岩气制造商在墨西哥和阿根廷,形成规模效应的时候,我们只能惊叹页岩气革命原来这么简单就消灭了石油。

  我们需要从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看石油。更重要的是,还要从三个故事的结果中,看石油。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石油为什么会到30美元以下,或者更加低的原因了。

  刘军洛
  2015年1月13日星期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3 10: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也许可以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3 16:59: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吗!美国这么牛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3 17:01: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再工业化,能源成本下降,美以外包括中国很多制造业甚之农业不就要死不活的死去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3 22: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高油价带给经济发展的例子,在147美元的时候,怎么没有呢?  如果新能源的排放是煤炭的50%油的70%,然后用目前可预见的LNG方式,或者管道方式,美国的气可以看看俄罗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4 09: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重视楼主的意见,国内像刘军洛这样熟悉西方经济学的学者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4 10: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有可能再工业化?做梦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4 10: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1、美国可以用35美元成本的油气,中国不可以吗?
2、石油价格会一直在35美元徘徊吗?
3、中国的油气专家全部是美分党吗?美国说啥就信啥?
4、只是因为石油降到35美元,美国就可以再工业化了?一个工业产品的价格,能源才占百分之几?中国100多美元的油气都实现了产业过剩,35美元的油气,中国反而竞争不过美国了?

总体来说,文中的部分根据都是假设的。因此,得出的结论可能站不住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4 13: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如果能再工业化,底特律就不会破产了。刘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实在也是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5 08: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接说你要表达的意思:美国新能源革命是众多小公司推动的,因此能源工业小公司是方向是好的,因此能源工业让众多小公司干是好的,因此中国仅有石油、石化、海油是落后的是不好的!因此中国能源工业也应该小公司遍地,最好还都是私人的小公司,这些小公司就会向美国的小公司一样推进页岩气开发的技术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14 18:43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